http://.biquxs.info/


    </p>


    淩挽歌知道荀緄是個爽快人。/p


    於是,便將所求之事向他一一道來。/p


    淩挽歌請荀緄幫忙的事有兩件,其一,是打探泗水起義後黃氏的餘部下落;其二,請荀緄幫忙購買糧食,為此淩挽歌將拿出一千金。/p


    如果這兩件事讓淩挽歌去做無疑是是非常困難,但荀緄聽後隻是微微一笑道:“這兩件事好說,我可以立即派人去辦。不過由於去年的天災,糧食價格翻了一翻。”/p


    聽到這,淩挽歌內心不由地咯噔了一下,有些忐忑地追問道:“那一千金能買多少糧食?”/p


    荀緄當即盤算起來,口中同時低語道:“現在的糧食是25貫一石,一千金就是10萬貫,這樣算起來保底可以買到2500石”/p


    淩挽歌聞言也開始盤算起來:一個成年人平均一天消耗兩斤糧食,到夏麥成熟還有兩個半個月時間,也就是80天,那麽平均一個成年壯漢在這段時間內便要消耗160斤糧食,自己打算招一營青壯年,那麽在夏糧收割前總共就需要大概八十萬斤糧食。/p


    淩挽歌登時傻眼了,想不到一千金所能買到的糧食竟然還不到所需的一半。淩挽歌雖然手上有三千五百金,但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比如向朝廷買一個縣令的官職,這些都需要大筆的金錢,但糧食問題關係到關係到所能招收的流民數關係自己手中的力量。/p


    淩挽歌低著頭思忖了好一會兒,最後終於狠下決心用一千五百金金去買糧。這樣就能夠買迴大約2500石糧食,勉強能夠應付五千三個月的生活了。/p


    “你真的決定這麽做嗎?”,荀緄問道。/p


    淩挽歌堅定地點了點頭。/p


    “那好吧。這兩件事情都容易辦,最多一個月就能夠辦好。”,荀緄一臉輕鬆地說道。/p


    隨即,荀緄叫來兩名下人,然後將這兩件事情吩咐下去了。/p


    “賢弟,看來你是胸懷大誌之人啊!”,荀緄目光炯炯地注視著淩挽歌說道。/p


    淩挽歌憨憨一笑,沒有迴答。/p


    “對了老哥,小弟還有一事。”,淩挽歌又想起一事,於是道。/p


    荀緄笑著點了點頭,“老弟有什麽盡管直說,隻要老朽能辦得到就一定全力相助。”/p


    淩挽歌有些難以啟齒地說道:“老哥,聽聞如今益州有官職交易一事,此話當真?”/p


    荀緄點了點頭,“確有此事,這官職交易之事都已經有很多年了。”,隨即若有所悟地問道:“老弟如此問,難不成也想捐個官做作?”/p


    淩挽歌有些不安地點了點頭,他在前世之時最痛恨的就是官職交易,卻想不到自己竟也有身陷其中之日。/p


    荀緄深深地看了淩挽歌一眼,然後繼續道;“這官位都是明碼標價的,太守要一千,郡守三千金應該差不多,總之官位越高要價也越高,將軍之類若沒有萬金就不用想了。”/p


    淩挽歌聽完,認真暗算起來:自己除去買地買糧的錢還剩兩千,剛好可以買個太守的官位。/p


    淩挽歌之所以削尖腦袋想要弄個官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淩挽歌在前世看過無數三國題材的影視劇,這些給了他一個靈感,那就是凡是有官位在身的地方豪傑更容易招攬到謀臣武將,相對容易建立自己的勢力。有鑒於此,所以淩挽歌才會打官職交易的主意。/p


    盤算好後,淩挽歌又問道:“老哥,小弟想捐一個縣令應該怎麽做呢?”/p


    “這簡單,你帶著錢直接去東安便是。當今州主都在玄武門張貼告示,隻要有錢便行也不需要有人引薦。這樣說來,當今州主的商機還是不錯的。”,淩挽歌笑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p


    隨即荀緄想起一事,於是又道:“老弟,老哥我過幾天正好要去東安,賢弟可隨行。”/p


    淩挽歌聞言一喜,“那太好了!小弟正苦惱對東安一帶陌生得很呢!”/p


    荀緄笑了笑說道:“那就這麽說定了,三天後我在城門等你。”/p


    談完正事,正好仆從進來,說飯食已經準備好了。/p


    淩挽歌本想離開,不過卻被荀緄拉住了,硬將他留下來與自己共進中餐/p


    與荀緄告別後,淩挽歌想起墾荒之事還須獲得官府批準,於是徑直往府衙走去。/p


    在府衙門口報上姓名之後,衙役讓淩挽歌在門口等著,自己入內通報去了。不多時,衙役出來,說縣令就在大堂,讓淩挽歌進去。/p


    見到縣令後,淩挽歌說明了來意,可是這個縣令卻顧左右而言它。/p


    這個縣令叫做李元霸,看上去眉宇間,帶有不能掩飾的殺氣,虎背熊腰,人高馬大年齡二三十歲的樣子,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莽夫,他剛在永興太守的位置上了一年。永興縣的百姓都知道,這個太守是從戰場上下來的,為人豪爽,一般都是秉公行事,不為難百姓。/p


    淩挽歌這個才來到樂平縣不久的穿越者當然不知道這位李太守的習慣,不過憑著幾年摸爬滾打的經驗他以為這太守是在向他討要好處。/p


    淩挽歌拿出十金奉上後,李元霸瞥了他一眼說道:“你把我當什麽了?實話告訴你,我這個太少,是在戰場上用軍功拚命換來的不要拿我跟那些沒有誌向的人比。”/p


    淩挽歌聽到這裏心想:這位李元霸不會真的是那位唐朝的李元霸,這該怎麽辦?要壞事了。/p


    淩挽歌立即冷靜了下來問道:“請問,太守如何行個方便?”/p


    李元霸是從戰場上下來的人,做事也毫不拖泥帶水。/p


    隻聽他,直爽的迴答道:“俺李元霸,生來隻佩服力氣大的人,俺從戰場上下來,沒有人不服我,如果有不服的人,我就揍他,你如何能讓我服你啊?如果你讓我服了,我以後什麽事都聽我的,你讓他往東,俺絕對不往西。”/p


    淩挽歌聽到這心想:這個李元霸,估計真的是唐朝的那位李大元帥。自己到底是來到了一個什麽世道,這劇本有點混亂呀,唐朝和三國的人怎麽能共存?/p


    淩挽歌迴答道:“這有何難,敢問太守,能以四兩撥千斤否?/p


    李元霸聽到淩挽歌的話一懵問道:請問何為四兩撥千斤。”/p


    話說完,淩挽歌,靈機一動,指著門口衙門口的那個石獅子問道:“太守可有辦法讓他移動分毫?如果沒有的話,我可以,這樣,是否能證明我比你的力量大?”/p


    說罷李元霸迴答道:“俺不行,這個石獅子,至少有二三百斤,俺移不動他。如果你能讓他移動,俺就服你。”/p


    聽到這裏,林挽歌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心想:李元霸,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我的手下了。/p


    說罷,淩挽歌讓衙門的下人拿過來一根殺威棒,並且自己從衙門外搬了一塊石頭,找準支點和受力點,淩挽歌使勁往下一踩,隻聽砰的一聲石獅子的動了,移動的足足有十幾丈。/p


    而這時的李元霸,麵露驚色。/p


    此時的淩挽歌麵露微笑,朝著李元霸問道:“這就是四兩撥千斤太守可說話算話。/p


    李元霸也不含糊當即朝著淩挽歌說道:“俺是個粗人沒什麽文化,你的力氣比我大,以後您就是俺大哥,你讓他往東,俺絕不往西,大哥在上,請受小弟一拜。”/p


    收了李元霸這個小弟後,接下來的幾天裏,淩挽歌幾乎天天都呆在佃農村中,這佃農村已經不再叫佃農村了,淩挽歌給它取了個新名字——龍虎寨。/p


    說起來,村民們雖然對村子有了一個名字很興奮,但趙公卻有些異議,按照趙公的話說,龍為至尊之獸,隻有州主這種人才可以用然而淩挽歌可不管這些,在他的堅持下,他也沒再說什麽了。/p


    當時,趙公在心中想:看來主公真是心懷大誌啊!不過主公對大夥恩重如山,不管主公想要做什麽,自己這一夥人也一定要誓死追隨!/p


    淩挽歌一定沒有想到,就一個名字竟然會引出手下如此感慨。如果知道,不知他將作何感想。/p


    目前寨民們正在加緊做兩件事,一事砍伐樹木搭建屋舍,另一件事就是開墾荒地。大家的工作熱情非常高,隻三天時間便開墾了一百畝荒地。/p


    淩挽歌看到手下人幹得熱火朝天,一時手癢便也去幫忙,可是淩挽歌對這些個粗活農活根本就一竅不通,結果忙沒幫上,倒添了不少亂。不過淩挽歌的這種舉動卻讓大家更感動了,試想有哪一個主人能像淩挽歌這樣不嫌髒而和大家打成一片呢。感動之下,大家的幹勁更足了。/p


    三天後的清晨,淩挽歌早早地便來到了城門口,而這時荀緄還沒有出現。/p


    今天是淩挽歌同荀緄約定的日子,淩挽歌將跟荀緄一道前往州城東安。在出來之前,淩挽歌已經安排好了龍虎寨的各項事宜,寨中各事都由趙公負責,經過這幾天的觀察,淩挽歌對趙姓老者這個人還是能夠放心的。/p


    淩挽歌在城門口等了大約半個時辰,一支馬車隊出現了,荀緄赫然就在其中。/p


    淩挽歌連忙迎了上去,打了一聲招唿,“老哥。”/p


    荀緄微笑道:“老弟,你來的可真早啊!”/p


    隨即淩挽歌加入隊伍之中,一行人沿著官道朝東安而去。/p


    /p


    /p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人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終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終離並收藏亂世人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