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三日後,當護山掌教君若寒一臉疲態的走出那道小樓時,將整個護山派都包裹起來的護山大陣瞬間消散,君若寒手持掌教神劍,拔地而起,一身玄青色掌教長袍無風自動,手中的神劍更是發出陣陣的劍鳴之聲,此刻的君若寒如同一座天神矗立在天空之上,這個掌管護山三十年的男子,一直以來名聲不顯,甚至人世間有一句童謠唱道:“隻識護山三長老,不問掌教是何人。”/p


    然而護山大陣數十年後再次開啟,護山派作為人世間最頂級的修行七派之一,他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各門各派各大勢力的眼光,三日來就有許多人陸續在附近集聚,或明目張膽,或隱藏暗處,估計都想知道護山派因何開啟那護山大陣,麵對這些明人暗人,君若寒不得不以強勢之姿橫掃一些牛鬼蛇神。/p


    隻聽君若寒大喝一聲:“爾等宵小,盤旋多日,還不速速離去,否則休怪我劍下無情。”/p


    聲音如同那護山鍾聲一般,在方圓數十裏之內響起,隨著聲波逐漸的散開,那護山腳下,山林中,田野處,竟是有數十道人影各自飛天而去,似乎很是忌憚君若寒手中的神劍。/p


    不過也有人並沒有遠走,而是在不遠處停下,掩蓋住的自己的身形,用深厚的元氣調動咽喉,滄桑的道:“恭喜護山派再出聖人,君掌教蟄伏三十年,一朝得道驚天下,此乃人間正道之福。”說話之聲產生的聲波雖不像君若寒那般覆蓋了方圓數十裏,但卻也剛好讓逃遁之人聽到。/p


    君若寒眼神之中透露殺機,手掌一揮而去,便看到一道巨大的白色劍氣朝著那說話之人直刺而去,一招祭出,君若寒寒聲道:“既然是正道人士,何須藏頭露尾。”/p


    說話之人見一招聖人之劍橫帶著無盡殺機跨數十裏朝自己襲來,麵對這聖人之力,也不敢硬拚,腳下一動,便險之又險的避開了這一劍,雖然撿迴來一條性命,但聖人之劍何其淩厲,但四散的劍氣依舊將那說話之人震傷。/p


    說話之人嘴裏硬生生將一口鮮血咽了迴去,接著快速的遠遁而去,而從他逃走的方向遠處傳來一道聲音:“家中還有美嬌娘在等老夫歸來,老夫這就告辭,君掌教莫要相送。”撂下這句蹩腳的借口,便消失在天際。/p


    君若寒眉頭微皺,此人修為深藏不露,但心機深沉,將君若寒步入聖人之境的事毫不掩藏的宣傳了出來,也不知對護山派是福還是禍,不過護山派畢竟存在了千年,作為一派掌教,如今又是成為一方聖人,麵對此等鬼魅伎倆他自是不懼。/p


    君若寒用心神環顧了四周,見那些覬覦之人皆已離開,轉身落下,來到口瞪目呆一臉崇拜的少年少女麵前。/p


    君若寒對著少年說道:“明道,雲涵,你們無須擔心,你師父已無性命之憂,過不了多久便會醒來,隻不過這境界怕是要落下一層。”君若寒言語之中帶著一絲惋惜,哪怕他這個聖人也沒有完全將自己的師妹救治好,留下一絲遺憾。/p


    被稱作明道的少年緊緊的握住了手中的長劍,麵露憤怒,但終究還是忍下了心中的那股怨怒,對著君若寒彎腰行禮道:“麻煩掌教師伯了。”/p


    君若寒看到明道臉色的變化,欣慰的點點頭,此子能夠控製好自己的情緒,不被情緒所幹擾,想必閉關三個月是大有所得,這把三年未曾出鞘的護山之劍,他日若是出鞘必定一劍驚天下,乃是護山大福。/p


    君若寒囑咐道:“你們倆再此守候了三日,現在去休息一番下。”/p


    明道向君若寒告辭,便朝著護山庭院群那裏走去,見離開了君若寒的視野,明道對著旁邊充滿喜悅之情的雲涵問道:“師妹,那羅南住在何處。”/p


    雲涵臉色不安的看著自己的師兄,看不出任何的情緒外露,隻好說道:“師兄,你找羅南做什麽?此事和羅南無關,你不要找他的麻煩。”/p


    明道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隻是平靜的說道:“你不告訴我,我自己也能問出來。”/p


    雲涵這才無奈,點名了羅南的住所,一同跟著明道前去,從小她對明道便是十分仰慕,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她的師兄,而是因為他身上的那份執著,對劍對事物的執著,這份執著在雲涵看來,便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挑動了她的芳心。/p


    三日來,羅南在長孫無忌的精心照料下,身體之上的酸痛感也已經消失,甚至在長孫無忌的指點下修煉起了《流魂神訣》,但長孫無忌畢竟沒有學過《流魂神訣》,不知道其具體的修煉方法,而是將自己多年來的經驗傳授給了羅南。/p


    《流魂神訣》已經深入的刻在了羅南的腦海之中,這是一本修煉發訣,前半部是運功運氣的法門,這裏麵記載的內容他卻沒有十分用心去修煉,隻因當日祖師爺傳法之後,元氣運轉的路線便自動運轉,根本無需他自己去調動修行,這幾日他一直在鑽研後半部。/p


    《流魂神訣》的後半部相比前半部的繁雜難懂之外則是簡單了許多,隻記載了九招劍法,這九招劍法被稱作流字九劍。/p


    流字九劍雖然隻有九招,但變化無窮,使用起來似有無窮之變化,而其要義更是取自於流之一字。/p


    流字九劍乃是根據風水之變而創造而成,水流無態,自上而下,順勢而為之,其核心乃是借勢,氣流無形,由熱至冷,無窮而無盡,其核心乃是變化。/p


    而流字九劍前四劍分別是一字瀑布劍,二字斷江劍,三字地水劍,四字天雨劍,此四劍分別是依據瀑布之力,斷水之巧,地水之道以及天雨之萬千演變而來,而後四劍分別是依據氣態之冷熱交替、形成方式以及存在規則演變而成的冰火雙劍、天雷劍和破空劍,其中天雷劍後來更是演變成了《天雷轟天術》,至於那第九劍卻隻記載了一段話:“無名無招,風水之道方能活人。”/p


    相比於前八劍的詳細介紹,羅南對第九劍確實百思不得其解,他也曾請教過他的師父長孫無忌,但長孫無忌也沒有參透其中的奧義。/p


    在身體恢複後,羅南便嚐試練習瀑布劍,他對瀑布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說他的人生就是從瀑布開始的。/p


    瀑布一劍在於劍力,以勢借力,一往無前,乃是一招遇強則強,遇弱則弱的劍招。/p


    羅南根據《流魂神訣》的記載,調動體內的元氣遊走專門的經脈,元氣元轉一周天後便注入手掌之心,通過氣孔傳遞到引雷神劍之上。/p


    引雷神劍一遇到羅南傳遞過來的元氣,光芒大射,似乎具有了生命一般,羅南心神一動,在院子之中舞動了起來,一刺一收的過程中更是產生了一道破空之聲。/p


    羅南心中嘖嘖稱奇,不免暗自讚歎道:“不愧為五大寶典之一,第一劍招就具有如此威力。”心裏想完,便又練習了幾次劍招,覺得自己應該能完全熟練使出時才罷手。/p


    這時羅南看到一男一女走近自己的庭院,定睛一看,是那多日不曾看到的雲涵師姐,而站在雲涵身邊那名劍意盎然的少年他則是未曾見過。/p


    感覺到手裏引雷劍的輕微震動,羅南心神一緊,仔細打量了一番少年,這才起身前去,招唿道:“師姐,你怎麽來了。”/p


    雲涵剛準備跨過明道,上前說話,誰知明道一步向前,竟是生生擋住了雲涵前行的腳步,隻聽明道冷靜的說道:“我在論道台上等你。”/p


    被阻擋了去路的雲涵聽到自己師兄的話語,本來因跑動而通紅的臉蛋之上瞬間變得蒼白,趕緊阻止道:“師兄,不行。”/p


    雲涵的阻止並沒有起到任何效果,明道說完便直接轉身離開,走到門外,竟是踏空飛翔,朝著祖廟的方向極速而去。/p


    一旁的羅南一臉迷茫,他不知道這個少年要在論道台上等他,他心裏想著“貌似我不認識他啊”,剛準備詢問雲涵什麽情況時,便聽到雲涵急切的說道:“羅南,你千萬不要上論道台,記住千萬不要,我去找幾位師伯,希望能夠讓師兄收迴挑戰。”說完便急匆匆的離開了。/p


    羅南嘀咕道:“師兄?挑戰?”,他被雲涵的話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可是人就是這樣,當人們處在一個一知半解的狀態時,或者說迷糊的狀態時,人總會朝著別人希望的反方向而行。/p


    羅南將手中的引雷放入劍鞘之中,提起劍身,便朝著先前少年離去的方向走去。/p


    而在前往祖廟的途中,隻看到陸陸續續不少護山弟子匆忙的向著同一個方向趕去,有的成群一起興奮的討論著,似乎是在期待一件事情的發生。/p


    羅南加快了腳步,跟在一群弟子後麵,用心聽他們交談,隻聽見一人說道:“明道師兄上論道台了?”語氣之中帶著些許的疑問和激動。/p


    另一人則是絲毫不掩蓋自己言語之中的崇拜之一,激動的說道:“嗯嗯,今日在祖廟值班的柳師弟特意告訴我,據說現在明道師兄已經坐在論道台之上了,隻是另一人確實遲遲沒有出現,不過如今怕是整個護山派都傳開了,大家都趕著去看熱鬧呢。”/p


    “走走走,快點,不然等一下就沒有好的位置觀看了。”又有一人開口催促大家,他的話語剛落,這群人便加快了腳步,想必也是想去尋找一個好的位置。/p


    一直在他們後方的羅南此時確實放緩了腳步,心中疑惑不解,不知道上論道台有什麽意義,也不知道大家為什麽這麽興奮。/p


    一路之上更是遇到了好幾撥極速前往的人群,羅南甚至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道身影也是遠遠的看到了羅南,轉而停下了腳步,似乎是在等羅南。/p


    那個身影便是一直在照顧羅南生活的孫學文,羅南來到孫學文麵前,隻聽到孫學文說道:“小師叔,你也來了?”說話之時更是與前方放緩步伐的同伴招唿著。/p


    羅南看到正在急匆匆唿應孫學文的三個人,於是示意與孫學文一起過去。/p


    孫學文有些激動的將羅南帶到三人麵前,一邊走著,一邊介紹到::“各位,這位便是長孫師祖的愛徒,羅南小師叔。”孫學文說話之時,羅南微笑向大家示意。/p


    三人之中有一個身材臃腫的少年則是笑著說道:“還用你小蚊子介紹,那日在大殿前我們早已見過小師叔了,隻不過小師叔沒有見過我們罷了。”語氣之間還帶著幾分玩笑口氣,看樣子這四人關係似乎很是不錯。/p


    孫學文麵露尷尬,給了整個胖子一個白眼,反駁道:“就你這個豬頭話多。”說完更是對著羅南恭敬的說道:“小師叔,剛才說話的那個叫邱陽,旁邊哪兩個人分別是戴誌和殷彬,他們與我一樣都是俗世院弟子。”孫學文依次向羅南介紹著三人。/p


    在介紹著同時,三人也恭敬的迴複,相比於那個話多的豬頭邱陽,戴誌和殷彬則是顯得沉穩了許多,也不知道是不是礙於羅南的身份不好意思開口。/p


    邱陽腳底一滑,那個兩百斤中的身軀竟是靈活的轉到了羅南的另一側,臉上充滿了笑意,說道:“小師叔,你叫我豬頭陽就好了,第一次見麵,還望小師叔多多關照。”說話更是用手指不經意間在羅南身邊摩擦著,仿佛在數著一張張銀票似的。/p


    一旁的孫學文看到邱陽的動作,埋怨道:“豬頭陽,你別挑事,小師叔是修行院弟子,是不需要給禮物給俗世院後輩。”/p


    邱陽則是小聲埋怨道:“就你會做人,俗世院弟子就不是護山派弟子了?”不過他這話也隻敢說給自己聽,哪裏敢當麵說出來。/p


    也不知道是被孫學文無意之語點醒,想起那日在大殿之上眾師伯師叔給他的禮物,羅南還以為這是護山派習俗,麵露尷尬的說道:“今日出來的匆忙,身上並沒有帶任何事物,他日定當補上,各位看如何?”/p


    邱陽一聽,喜笑顏開的將人將粗大的胳膊挽在了羅南的肩膀之上,不客氣的說道:“還是小師叔人好,不像別的修行院弟子小氣的要死。”/p


    在邱陽做出動作的同時,另一側的三人紛紛露出驚恐神色,看到羅南並未惱怒,這才稍稍放心,轉而用眼神示意邱陽不要太過。/p


    邱陽這才認識到自己不當的行為,有些慌亂的收迴了胳膊,但他的臉上竟是毫無波瀾,繼續向前走著,不過行走了幾步之後,他便在不經意間再次轉到了另一側,與另外三人同行。/p


    羅南沒有察覺到他們的小眼神,也沒有覺得邱陽的動作有何不當,他本就是與他們年齡相仿,雖然輩分比他們高上一層,但他畢竟不是那種從小生活在門派之中的弟子,尊卑有序的思想並不深。/p


    羅南隻是將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各位,那論道台是什麽情況?”/p


    孫學文一臉震驚的看著羅南,其他三人也是相同神情,他們心裏想著:“你不知道那論道台是什麽情況,那你跑過來瞎湊什麽熱鬧。”不過這種話他們也隻敢在心裏腹誹幾句,萬萬不敢真的說出來。/p


    孫學文與羅南接觸時間最長,又是安排羅南生活的俗世院弟子,因此也不顧及,說道:“小師叔不清楚論道台發生了什麽?”/p


    羅南點點頭,說道:“隻聽說有個明道師兄站在了上麵,但上了論道台會怎麽樣確實不知道了。”/p


    孫學文四人見狀,想起羅南才入門不久,心中才了然幾分,孫學文解釋道:“這論道台乃是門下弟子相互挑戰比武的地方,大都是為了解決同門之中的矛盾和衝突,也有時候是為了交流修行。”/p


    孫學文說完,一旁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殷彬則是開口興奮的說道:“明道師叔作為我護山派傑出弟子,一直以來就與章立人師叔和孟雲鳳師叔還有祿飛舟師叔並稱為護山四傑,明道師叔更是在三年前在論道台之上與劍山傳人有過一戰,如今三年後再次登台,也不知道他是要挑戰誰?難不成那劍山傳人今日又來拜山了。”話語說到末尾,語氣之中透露出一絲怒氣,三年前劍山傳人前來拜山,以一招取勝,這也成為了護山弟子心中之痛,如今那人若是再來拜山,怕是這群弟子也顧不得門規戒條,要一湧而上了。/p


    羅南‘哦’了一聲,接著問道:“那要是被挑戰者不上論道台會怎麽樣?”/p


    四人均是露出了一雙鄙夷的眼神,本來話多的邱陽搶先說道:“他自己丟得起這個人,我們護山派怕也是丟不起這個人,輕則萬人唾棄,從此成為過街老鼠,重則廢除修為,逐出門派。”/p


    羅南驚訝的說道:“這麽嚴重?”/p


    孫學文點點頭,說道:“小師叔入門尚淺,本不知道我們護山派的規則,這上論道台挑戰的規矩是我護山派祖師爺定下來的,為了就是讓門下弟子相互交流,提升修為,我護山派創立千年,還未曾發生過被挑戰者不敢上台的事情發生。”/p


    羅南心裏糾結著:“雲涵師妹讓自己千萬不要上台,難不成自己真的要成為那千年來的第一人。”/p


    孫學文看到羅南陷入沉思的表情,以為他是在擔心自己被挑戰,安慰道:“小師叔放心,小師叔入門才不過半月,剛入修行之道,萬萬不會有人去挑戰小師叔的,除非他真的不要這個臉了。”/p


    羅南心裏有苦說不出啊,他們哪裏想到,是不會有人要挑戰他,那是因為已經有人挑戰了他,而且還是護山四傑之一的明道。/p


    他心裏思量著要不要去找他師父長孫無忌商量商量,但說話之間四人便已經遠遠看到了前方湧動的人群和獨坐在論道台之上的那把三年未曾出鞘的利劍。/p


    /p


    /p


    /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陰全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竹通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竹通天並收藏太陰全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