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寺說道:“怕什麽,有我在。”


    趙構看著李寺的臉,良久才問道:“你真的決定去幫嶽飛打仗?”


    李寺說道:“沒錯,這次我必須把金國打趴下。”


    趙構又問道:“你在臨安做這麽多事情,賺了這麽多錢,就是為了幫嶽飛打仗嗎?”


    趙構聯想到了李寺這幾個月的所作所為,加上李寺今天下定的決心,都指向了一個目的,那就是結識嶽飛,然後隨嶽飛去北伐。


    李寺淡淡一笑道:“我不是幫嶽飛打仗,我是幫你啊,你才是大宋的天子,誰打仗不都是為了保住你的江山嗎?”


    其實李寺說的好聽,保江山不假,但絕對不是為了哪個皇帝,那是為了黎明百姓,要想有長久的和平,必須靠戰火的洗禮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李寺希望嶽飛有了他這個先知的幫助,能夠盡快的平定天下。


    但是對趙構當然不能說什麽深明大義,皇帝隻喜歡聽好話,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打江山就是為了當王,這是幾千年的封建思想。


    伴君如伴虎,李寺知道即使現在和趙構關係再好,也還要防著他隨時猜忌自己,所以他隻能這麽說:幫嶽飛的目的,是為了幫趙構保住趙宋江山。


    果然趙構有些動容了,他激動的說道:“老李啊,有你這句話,我支持你去嶽飛軍中,明日傳我的口諭,你就任嶽飛軍中的宣撫司判官吧。”


    李寺連連擺手道:“不行。”


    “怎麽,你嫌官小?”趙構皺著眉看向李寺道。


    李寺隻是一介商人,雖然能力非凡,文武雙全,畢竟沒有從軍經曆,而宣撫判官,在軍中已經是極高的職權,論權力,僅次於嶽飛這個宣撫使本人。


    宣撫使,始於唐代,唐後期派大臣巡視戰後地區及水旱災區,稱宣先安慰使或宣撫使。宋不常置,掌宣布威靈、撫綏邊境及統護將帥、督視軍旅之事,以二府大臣充。


    二府指的是宰相府(中書門下省)和樞密院,也就是說,這宣撫使已經是為官的頂點了,隻有正副宰相和正副司令才有資格擔任。


    宋朝宣撫使地位相當於執政大臣,或由執政大臣擔任。最初的職責是巡視地方、存問官吏百姓,如鹹平三年(1000年)參知政事向敏中為河北、河東沿邊宣撫大使即是。


    以後演變為一路或數路的軍事統帥,慶曆八年(1048年),參知政事文彥博任河北宣撫使,則是專為鎮壓貝州王則而設的軍事統帥。


    皇佑四年(1052年),樞密副使狄青任宣撫使,是武臣任宣撫使之始。北宋末,宦官童貫等也曾任宣撫使。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知樞密院事張浚任宣撫使時,帶“處置”二字,稱宣撫處置使,職權較宣撫使更大。


    紹興元年(1131年),大將劉光世任宣撫使,是武將非執政而任宣撫使之始;次年,吏部尚書李光任宣撫使,是文官非執政任宣撫使之始。


    紹興二年,李光又以吏部尚書加端明殿學士,為壽春等州宣撫使。從此韓世忠、張俊、吳玠、嶽飛、吳璘皆以武臣充使。


    宣撫使在南宋初年設都督軍事之前,為方麵軍最高統帥,此後的地位、職權低於都督軍事,在都督軍事(督視軍馬)的轄區內,則受其節製。


    北宋時,宣撫副使隻是副長官,並不單獨設置,判官則是高級屬官。南宋設置的宣撫副使和宣撫判官,都是長官,這是因為資淺而降低使名之故。


    嶽飛已經官至太尉,少保,開府儀同三司……不管哪個官階,都是一品大員,你李寺有任何軍功沒有,就安你一個嶽飛的副手,那可是從一品,至少也是正二品,你還不滿足?


    李寺聽說趙構說他嫌官小,不禁來了興致,因為古代所有的朝代管製,宋朝是最複雜的,因為有好幾個評級標準,一般人搞不清楚。


    “老趙,你給我說說,這宣撫判官到底什麽官階啊?”


    “老李,宣撫判官相當於嶽飛趙構宣撫使的副手,比他低一級,你覺得是什麽官階?”


    趙構笑吟吟的看著李寺,突然打了個哆嗦,隨即搓了搓肩膀道:“老李啊,你把我晾在這裏很久了,你就不懂一點待客之道,非要讓我在外麵喝西北風嗎?”


    “哎呀,是我疏忽了,你老趙身子骨弱!”李寺起身道,“走,我帶你去個好地方。”


    在這蘭竹園,李寺自然是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的書房兼臥房兼茶室就在蘭竹園的西北角乾位,他邊帶著趙構往那個方向走,邊問道:“你中途離席,不怕有人找不到你心急嗎?”


    “我和身邊的太監說了,讓他們留幾個人,其餘人可以先撤。”


    “那底下那幫大臣呢?”


    “我出來的時候,就已經讓太監發話散席了。”


    “老趙,你這也太不講規矩了,你請人家吃飯,吃到一半你先走了,怎麽也得有始有終吧?”


    “得了吧,你還不是半路跑出來?”


    “我跟你一樣嗎?這裏是我的地盤!”


    “你的地盤?這宅子是我給你的!”


    “給了我就是我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兩個人吵吵鬧鬧的來到了李寺的茶室,李寺早就準備了炭火一盆,他和趙構一進屋就感到了無比的溫暖。


    “來,你跟我好好說說,這嶽飛的官階到底有多大,都是怎麽來的。”李寺拿出一壺好酒,幾碟小吃,往趙構麵前一擺,自己也坐了下來。


    雖然嶽飛從軍的經曆網上都有,不過這其中的細節恐怕隻有趙構才清楚,因為嶽飛能在三十幾歲就官拜太尉,那都是趙構一手促成的。


    趙構迫不及待的倒了一杯酒,抓了一把油炸花生往嘴裏一丟,嚼了兩下就把杯中酒一飲而盡,接著跟李寺說起了嶽飛從軍升職之路。


    宣和四年(1122年),因童貫、蔡攸兵敗於遼,河北官員劉韐(時任河北、河東宣撫參謀官)在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縣)招募“敢戰士”以防備契丹的進攻,二十歲的嶽飛首次投軍。


    嶽飛天生神力,師從周同、陳廣學習騎射和刀槍之術,武藝高強且能在馬上左右開弓。嶽飛一亮相就被劉韐相中,被任命為“小隊長”。“


    敢戰士”這支武裝應屬地方官員招募組建的地方部隊,類似聯防隊、保安團,嶽飛擔任的是無品階的低級軍官。


    宋朝軍隊編製及官職:大凡5人為伍(首領為伍長),5伍25人為押(押正),2押50人為隊(正副隊將),前後2隊100人為都(馬軍為軍使、副兵馬使;步軍為都頭、副都頭),5都500人為營或部(正副指揮或正副將),5營2500人為軍(正副統製、同統製、統領),10軍為廂(正副都統製)。


    廂為受中央直接指揮的最高作戰單位,由使相或都統製指揮;營(部)是基本的建製單位,調動、屯戍和作戰,常以此計算兵力。步兵1營(部)為500人,騎兵1營(部)為400人。


    節度使(武將虛銜極致)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等虛銜,或宰相罷官到地方上帶節度使虛銜,謂之使相,尤為榮耀。類似於朝廷認證此人既是文臣又是武將,能文能武,而且官階上比都統製更尊貴。


    嶽飛這位農家子弟剛進軍營就當上了“排長”,靠的是他一身的好武藝。


    當時,賊寇陶俊、賈進在相州作亂,嶽飛請命前去除害。他帶領百騎騎兵,用伏兵之計,生擒二賊以還(鎮壓農民起義),一出手就展露了他的軍事才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開局贏秦檜百兩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雞太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雞太保並收藏南宋:開局贏秦檜百兩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