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水中蘊含的信息,到底是什麽信息?


    這個答案,人類或許永遠都不知道。


    畢竟人類隻是一個信息儲存的介質。


    曾經顧知秋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現在倒也正好用的上。


    那就是人類儲存信息的最終版本會是什麽樣的。


    人類發展的曆史,也是信息的發展曆史。


    過去的石頭、甲骨、巾帛、紙張,到後來的磁盤、光盤、u盤、硬盤……


    隨著信息量的迅速增大,儲存的介質也越發先進。


    一個圖書館的知識,一張小小的硬盤就能完全儲存下來。


    但顧知秋認為,這都不是最完美的儲存介質。


    原因很簡單,現在的儲存手段很容易失效。


    是的隨著儲存介質的越來越精密,保存的條件就越來越難了。


    假如人類突然發生了巨大的災難,隨著時間的推移,精密的硬盤結構逐漸朽化,信息也就逐漸在光陰的侵蝕下喪失了。


    反而是最原始的石頭、化石,可以保存千萬年、上億年。


    但石頭的信息記載量又太小。


    所以,顧知秋思考過,完美的信息儲存介質,應該是能夠儲存足夠大的信息,並且能夠度過漫長的時間跨度。


    後來,一個獲得了生物學諾貝爾獎的朋友,偶然對他提起過一嘴——“你找來找去,卻從自己身上找,如果人類dna可以儲存信息,那毫無疑問,人類自己就是最完美的介質。”


    很難想象,使用地球生物常用的 4 種核苷酸,不考慮表觀修飾,每個核苷酸可以儲存 2 比特的信息。


    每克 dna 可以存儲 455 eb 的信息(1 eb = 1e+18 字節 = 100 萬 tb),這超過閃存、硬盤、量子存儲等無機存儲設備。


    而成人人體大概4-6*10^14個細胞,每個細胞4-8pg dna,共計約1600-4800g dna。


    是的,很難想象,一個人體可以儲存的信息,就足夠儲存下人類從誕生到現在的所有的信息,甚至可以複製幾十遍還綽綽有餘。


    更神奇的是,所有生命,似乎從生下來就有繁衍後代的本能。


    從小到螞蟻,大到恐龍,無一例外。


    人類不懂,將其稱之為本能。


    可本能從何而來?


    顧知秋現在似乎有了答案——水。


    全世界,各地的古神話中,都有無數的雷同,都無比契合的有關於大洪水的記錄。


    但在差不多相同的框架之下,又分別演化出了不同的神話。


    在不久前,顧知秋對這些上古神話感興趣的時候,嚐試著讓他們統一,但發現除了本體框架和一些蛇身、洪水、巨人、不可思議的未來科技等的記載之外,其他地方實在無法統一,硬要說一樣的話,又顯得有些牽強。


    但現在看來,似乎不需要統一。


    因為這一切,似乎都和水有關。


    這些人類理解不了的神話和本能,或許是水中蘊含的信息的一絲泄露。


    是的,水要保證生命體存活,會通過編程給這些生命體一些“本能”。


    而在這個編程的過程中,有一類生物的編程出現了一點差異,水中的信息也就有一部分進入了這些生物體中,這或許可以稱之為“信息泄露”。


    有幸得到“信息泄露”的這一類生物,正是智人。


    於是,智人憑借著這些泄露出來的信息,出現了天、神崇拜,發展出了意識,點出了各種科技樹。


    從而在短短的三萬年內,成為了執掌地球的生命體。


    顧知秋緊張的攥著拳頭,有些慌亂的埋著腦袋。


    過去糾結的所謂的“神學”問題,現在看起來都解釋得通了。


    但如果真是這樣,反而更讓人絕望。


    會議室內,所有生化院士都還在對他的天馬行空的猜想斥責。


    雖然到目前為止,這一切都還隻是猜想,但顧知秋已經有些醍醐灌頂的感覺。


    這是一種直覺,就好像人一旦猜對了什麽,身體不由自主的給出的反應。


    想到這兒,他反而更焦慮了一些。


    因為這或許也是“水”在搗鬼。


    顧知秋迴頭看著這些院士:“人類是怎麽出現的?”


    “所有的生物都是從單細胞演化來的,這幾乎是常識。”


    “那單細胞生物是從哪裏出現的?”


    “沒人知道。”


    顧知秋問道:“人類能夠自行從無機物中造出生命體嗎?”


    所有人不假思索的搖了搖頭。


    人類科學演化數百年,弄清楚了人體結構,弄清楚了dna、蛋白質、氨基酸……等等等等。


    所有人驚歎於生命體的巧妙。


    但毫無疑問,如果給出一些碳氧氫,人類完全無法製造出一個生命體。


    這仿佛也是一個常識。


    有小朋友會說,騙人,人類都會克隆了。


    但要知道,所謂的克隆,不過是從原生命體中取出細胞核,然後通過核移植,從而通過代孕動物進行培育。


    嚴格意義來說,這不是製造生命體。


    而且如果顧知秋提出的水編程猜想成立,那人類的克隆估計還是製造“bug”。


    真正的製造生命體,應該是通過一堆沒有生命的原材料,製造出生命的過程。


    這個在每個科學家心裏,都被認為是不可能的存在。


    因為一提到生命,就會有一種形而上的感覺。


    不過還真有科學家研究過這個問題,當然,沒有製造出真正的生命。


    但是他們通過水和閃電,製造出了氨基酸。


    雖然距離生命相差甚遠,但能夠用無機物製造出來有機物,這便已經是極大的突破。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氨基酸是蛋白質的最基本單位。


    但不管是這個稍微擦邊的實驗,還是人類假說,都基本認定,地球最初的那個單細胞生物是出現在水中。


    也認定水是生命之源。


    甚至把有沒有液態水,來作為其他類地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的依據。


    所以,到這兒為止,顧知秋對自己的猜想已經有了很大的把握。


    “如果第一個單細胞生物便是由水製造出來的,”


    他喃喃道:“那似乎什麽都不奇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去清北,剛進中科院就評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雪糕的奶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雪糕的奶貓並收藏不去清北,剛進中科院就評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