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紀末,南洋華人政商集團對環北大西洋沿海地區進行全麵考察後,南洋華人政商集團帶領東南亞華裔移民進入環北大西洋沿海地區,在此地展開全麵的社會及經濟建設。


    在12世紀至13世紀初100多年的時間裏,南洋華人政商集團以商貿為導向,以中華文化為基礎,推動西方文化及社會的全麵改革,使西方脫離原始落後的社會,走向以自由民為基礎的共和衙府商貿社會,使西方的文化和科技逐步向東方看齊。


    13世紀初至15世紀中葉,由於東方天朝社會動蕩和朝代更替,大量天朝貴族和民眾先後進入環北大西洋沿海地區,建立新社會和新經濟。天朝貴族集團在漢文化和科技的基礎上,建立現代國家製度,建立現代版的西方文化及科技基礎。


    15世紀中葉至16世紀末,西方列強完成現代社會製度的建設,建立了現代科技及生產力基礎,西方全麵走向自由商業社會,並完成了西方利益集團在文化、科技、經濟、物資、人才及資本等方麵儲備和積累。為了開拓商貿渠道和市場,西方利益集團開始向非洲、美洲、南亞、東南亞和遠東等地區進行殖民擴張。


    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喬治·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戰爭爆發之初,中方隻視英軍為蠻夷,認為不具威脅。1840年6月,英軍統帥兼全權代表義律領兵到達廣州海麵,並根據英國外相巴麥尊的指示,遠征軍封鎖廣州、廈門(今屬福建)等處的海口,截斷中國的海外貿易,並於7月攻占浙江定海(今舟山市),作為前進據點。此時,中國沿海地區,除廣東在林則徐督飭下稍作戰備外,其餘均防備鬆弛。8月,英艦以驚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達天津大沽口外,本來主張戰爭的道光帝,眼見英艦迫近,懾於兵威,開始動搖,1840年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國書,令琦善轉告英人,允許通商和懲辦林則徐,以此求得英艦撤至廣州,並派琦善南下廣州談判;同時,英方也以疾疫流行,秋冬將臨,同意南下廣東進行談判。10月,琦善署理兩廣總督。林則徐、鄧廷楨被革職。12月,琦善通過私人翻譯鮑鵬與義律談判,拖延時間。英軍南下後,清廷下令沿海各省督撫籌防海口,並命兩江.總督伊裏布率兵至浙東,準備收複定海。


    義律失去耐心,決定戰後再商。1841年1月7日,英軍突然攻占虎門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守軍死傷700餘人,帥船、拖船沉毀11艘。琦善被迫讓步,1月25日與義律簽訂《穿鼻草約》,條約第一款就是將香港島割與英國。第二天,英國軍隊就占領了香港島。林則徐被發配新疆,他雖上書道光帝,力言必須禁煙和重視海防,卻被道光帝斥為一片胡言。不過《穿鼻草約》由始至終並未經中國皇帝批準,而琦善也沒有蓋用關防印,因此該條約不具法律效力。


    鴉片戰爭期間,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廣大人民,積極地支持和配合了清軍作戰,並自發地堅持反侵略鬥爭。侵略軍所到之處,無不遭到當地人民的抗擊。英軍攻陷廈門,當地民眾自動組織起來,襲擊英軍,迫使侵略軍退守鼓浪嶼。英軍入侵浙江,浙江人民組織“黑水黨”,狠狠地打擊英軍。侵略軍進犯長江後,沿江人民以多種方式襲擊英軍,阻止英國艦隊前進。


    虎門、廣州之戰(1840.12~1841.8)1840年12月,琦善與義律在廣東開始談判。由於英國提出的條件過於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簽訂,使道光帝大為不滿,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職,派奕山、隆文和楊芳赴廣東指揮作戰。1841年1月7日,英軍也不滿談判的進展,義律先下手為強,出動海陸軍攻占虎門的第一重門戶--沙角、大角炮台,發起虎門之戰。


    道光帝聞訊下令對英宣戰,派侍衛內大臣奕山為靖逆將軍,並從各地調兵萬餘人赴粵。2月23日進攻虎門炮台,雖然部隊英勇抵抗,但不敵英軍,虎門炮台最終失陷。2月26日,英軍又出動海陸軍,攻破虎門橫檔一線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廣州。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力戰殉國。[15]5月21日,奕山令水陸軍1700餘人,於黑夜分乘快船出動,挈火箭、噴筒,夜襲英船,擲火焚燒。5月22日早晨英軍2400人反攻。清軍潰退。5月24日,英軍對廣州發起進攻,一路占據城西南的商館,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東北各炮台,並炮擊廣州城。廣州附近要地全失,18000多清軍盡退城內,秩序大亂,在此形勢下,奕山等豎起白旗求和,[16]接受英方條件,簽訂《廣州和約》,英國不但不率部撤離了廣州,還勒索廣州商家向英軍支付了600萬銀元的贖城費。期間廣州民間反英氣氛熾熱,英國侵略者的暴行,激起城北郊三元裏一帶民眾自發武裝起來進行抗英鬥爭。而奕山為了不被皇帝懲罰,便虛報戰功,甚至將該戰役的慘敗說成大勝。


    英國政府對義律在廣州所獲侵略權益尚嫌太少,乃改派璞鼎查為全權代表來華,擴大侵略。1841年5月29日,盤踞在廣州北郊四方炮台的英軍,闖入三元裏騷擾搶劫。當地群眾奮起抗擊,打死英軍數名。隨後,全村男女老少在三元古廟集合,以三星旗為令旗,“旗進人進,旗退人退”,同時,還聯絡了附近的數千農民和手工業者,手持大刀、長矛,冒雨迎敵。而此時英軍僅僅隻有一個海軍陸戰隊連。英軍被困在牛欄崗,天降大雨,火藥受潮,無法發揮出威力,展開肉搏戰,一名英軍死亡。英軍派出兩個水兵連,帶著“雷管槍”(不怕雨天)前來增援。被圍困兩小時之後,英軍撤退至四方炮台。第二天清晨,2萬多民眾高舉三星旗,把四方炮台圍得水泄不通。英軍總司令傳話給當地長官餘保純,如果不解除義勇包圍,主力英軍將攻打並盡屠廣州城。餘保純清楚雙方實力,也知道英軍的槍炮不會永遠受潮,於是勸退義勇,避免廣州被屠,從此擔上賣國賊的惡名,但實際上,從雙方實力對比來看,這種做法很明智。三元裏抗英後,廣東人民又以“社學”的形式,組織武裝力量,開展反侵略鬥爭。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率艦船37艘、陸軍2500人離香港北上,攻破福建廈門,占據鼓浪嶼(即第三次廈門之戰),旋北進浙江,10月1日攻陷定海(1841年2月,英軍以疾疫流行,放棄定海),10日陷鎮海(今屬寧波),13日占寧波。時英軍兵力不足,遂停止進攻,等待援軍。


    廈門、浙東兵敗後,道光帝又派吏部尚書奕經為揚威將軍赴浙,並陸續調集兵勇以備反擊。1842年3月,奕經以兵力已足,決定水陸同時反擊,企圖一舉收複寧波、鎮海、定海。3月10日夜,清軍對寧波、鎮海分別發起反擊,接戰均不利,紛紛撤迴原駐地。進攻定海因風潮不順而延期。3月15日駐寧波英軍乘勢反攻慈溪(今慈城鎮)和城西大寶山等地,清軍大敗,退守曹娥江以西。道光帝見久經準備的浙東反攻又告失敗,遂調盛京將軍耆英趕赴江南,準備與英軍媾和(見浙東之戰)。


    英國政府認為《穿鼻草約》所獲權益太少,撤換義律,改派璞鼎查來華為全權代表,擴大侵略。1841年8月27日,英軍再次北上,攻陷鼓浪嶼、廈門、定海、鎮海(今寧波)及乍浦(浙江平湖)。其中定海是第二次被攻破,總兵葛雲飛及四千將士戰死,英軍也損失慘重。


    1841年9月30日至次年(1842年)3月11日,英軍分遣艦隊還多次對台灣進行侵犯。由於守軍準備充分,戰術巧妙,取得了整個戰爭中罕見的勝利,僅俘獲英軍就有182人(見台灣抗英鬥爭)。


    1842年5月,英軍放棄寧波,集中兵力北犯。18日,攻陷浙江平湖乍浦鎮。英軍6月16日發起吳淞之戰,江南提督陳化成率軍堅守西炮台,兩江.總督牛鑒欲求和,下令撤退被拒。牛鑒逃走,東炮台被攻陷,陳化成與部下死守西炮台,孤軍作戰,直至戰死。[17-18]吳淞的失利,使英軍軍艦開入長江。鎮江駐防副都統海齡自聞乍浦、吳淞不守,認為漢人通敵,縱兵殺害漢人。此後,英援軍相繼到達長江口外,璞鼎查不理耆英等人的乞和照會,英海陸軍溯長江上犯,準備切斷中國內陸交通大動脈京杭大運河(鎮江段)並鞏固吳淞之戰後封堵長江出海口的戰果。


    1842年7月21日,英軍使用1.2萬餘人,76艘戰艦,炮724門擊敗鎮江城外綠營守軍,越城而入,與1500蒙古八旗兵巷戰,英軍死185人,清軍全軍覆沒,海齡自殺。全城慘遭焚掠,廢墟一片。恩格斯在《英人對華的新遠征》一文中,高度讚揚了鎮江守軍英勇抵抗侵略的英雄氣概:“駐防旗兵殊死奮戰,直到最後一人……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都遭到同樣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19-20]鎮江對岸的揚州紳商,惶恐萬狀,向英軍交納五十萬兩贖城費,免收軍事占領。英軍直逼南京,清廷處於不利位置。


    1842年8月4日,英艦進逼南京下關江麵,隨後英軍從南京燕子磯登陸,察看地形,揚言進攻南京城。在英軍堅船利炮的威懾之下,清朝欽差大臣耆英、伊裏布和兩江.總督牛鑒,妥協退讓,委曲求全,被迫在靜海寺、上江考棚等處與英軍議和。在談判期間,由於英軍的惡行引發了地方性的靖江保衛戰,侵略者死傷13人後敗退(從台灣、靖江之戰看來,當今記載的英軍傷亡數字不無可疑之處)。


    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的靜海寺與英國政府議約,雙方共在寺內議約四次。1842年8月29日,在英軍旗艦“汗華”(亦譯康華麗)號上,中國清政府全部接受了英國提出的議和條款,耆英與璞鼎查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小農經濟的解體。同時,鴉片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曆史新篇章。


    第一次鴉片戰爭標誌著西方文化及科技已經全麵超越東方。在西方勝利的鼓舞下,俄國開始侵占大量蒙古勢力及清朝的領土,並兵危清朝中亞、新疆和東北的領土,俄國侵占清朝領土最多的國家。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兩國在美、俄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其目的是英、法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因為英法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發動戰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thearrowwar)。又稱“英法聯軍之役”(anglo-frenchexpeditionto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戰爭”(secondanglo-chinesewar)。同時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和擴大(兩次戰爭的本質目的相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並掠奪珠寶、將其焚毀。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裏的領土,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戰爭以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結束。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璦琿條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裏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和長江中下遊地區。


    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憑借《南京條約》等一係列不平等條約,從政治、經濟各方麵大肆侵華。清政府為了支付高達2100萬元的戰爭賠款和贖城費,彌補由於鴉片大量輸入而造成的財政虧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銀1000萬元),加緊橫征暴斂,增加稅收一至三倍以上。兼之外國工業品大量傾銷,使中國城鄉手工業受到摧殘,農民和手工業者紛紛破產。地主階級乘機兼並土地,加重剝削。民族矛盾的加劇促進了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廣大農民饑寒交迫,紛紛揭竿而起,鴉片戰爭後十年間,各族人民自發的反清起義達100多次。


    廣西是多民族聚居區,清朝統治者對廣大少數民族的民族壓迫和階級剝削十分嚴酷;又加以天災人禍,廣大農民苦不堪言,反抗鬥爭此伏彼起,終於在道光三十年末爆發了洪秀全領導的大規模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


    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鹹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至1864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


    1864年,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南京)陷落,標誌著運動失敗。太平天國運動在經曆短時間的輝煌後就迅速敗亡。神權左右皇權導致核心矛盾,腐敗從根本上動搖了太平天國政權的根基。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體現了新時代農民起義戰爭的特點。


    太平天國的一些領導人,以及社會仁人誌士,開始思考造成東西方差距的原因,開始前往西方學習,尋求真理,探索中國獨立、富強的途徑,勇敢地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務。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農民起義戰爭的高峰。


    1894年7月25日至1895年4月17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甲午中日戰爭是指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幹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爭”。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係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幹,紀律鬆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麵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1900年至1901年(清光緒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由英國、俄羅斯帝國、日本、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八國所派遣的軍隊組成攻打清朝的聯軍。19世紀末,義和團運動爆發。1900年5月,列強決定聯合出兵鎮壓義和團,陸續增兵北京和天津。


    1900年6月10日,英國海軍中將e·西摩爾率領聯合特遣隊2000餘人分批由天津租界進犯北京,經廊坊落垡之戰,傷亡近300人,被迫退迴天津。6月17日,聯軍攻占大沽。7月12日,兵力達到1.7萬人,火炮40餘門;7月14日,占領天津。7月底至8月初,兵力增至3.4萬人,並做好入侵北京的準備。8月4日,聯軍集中1.8萬餘人及81門火炮,自天津出發,先後攻占北倉、楊村、河西務、通州等戰略要地。14日攻陷北京,爾後縱兵搶掠3天,並對北京實行分區占領。此後,繼續增兵,自京、津出兵四向攻掠,控製了南至正定、北至張家口、東至山海關、西至娘子關的京津四周要隘。聯軍初期沒有成立聯合指揮部,作戰時通過司令官聯席會議分配任務。8月17日,決定由德國陸軍元帥瓦德西任聯軍總司令。10月17日,瓦德西進京,設總司令部於紫禁城的儀鑾殿,並成立軍事殖民機構“北京管理委員會”於理藩院衙門。


    法軍翻牆入紫荊城英軍在北京切開城牆建鐵路八國聯軍監斬給八國聯軍送橫匾美軍在北京


    八國聯軍把北京分成不同的占領區,東四以北由日軍占領,熟門熟路的日軍率先掠走內務府300萬兩白銀,東四南大街以東由俄軍占領,以西由意大利軍隊占領。


    皇城東北由德軍占領,皇城東部由日軍占領,皇城東南由英軍占領,崇內大街以西東長安街以南由德軍占領。西城由美軍、法軍、英軍、意軍占領,外城由英軍、美軍、德軍占領,實行軍事統治。


    1901年6月14日,聯軍總司令部撤銷。《辛醜條約》簽訂後,聯軍逐步撤離北京和直隸地區。


    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此戰是由於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帝國主義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參戰雙方為以德、奧為主的同盟國和以英、法、俄為核心的協約國。


    1914年6月薩拉熱窩事件發生,7月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戰爭爆發。戰場起初集中在西歐、東歐和巴爾幹半島,而後擴大到土耳其、意大利及亞、非諸多殖民地。主戰場則始終在歐洲。戰爭伊始,同盟國掌握主動。1914年雙方在西歐同時展開戰略進攻,先後受阻。1915年底雙方速決戰計劃破產,戰爭由運動戰轉入陣地戰。1916年後戰爭陷入僵局,同盟國開始喪失主動權。1917年美國、中國等國參戰,德國在東、西兩線轉入防禦。1918年,雙方進行戰略決戰,協約國奪取主動權,在各戰場全麵反攻。同年11月《貢比涅停戰協定》簽訂,戰爭以同盟國失敗而告終。


    一戰是歐洲曆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參戰國家達33個,投入軍隊超過7000萬人,15億人被卷入戰爭,850萬士兵和1300萬平民死亡,21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700億美元。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許多方麵得到長足發展。戰後民族意識形成、民族觀念勃發,並形成了以“凡爾賽-華盛頓體係”為標誌的新的國際秩序。


    1911年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至1912年初,中國爆發辛亥革命,此革命旨在推翻清朝專製帝製、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有的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有說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熊秉坤打響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


    1912年2月12日,清帝發布退位詔書,清朝從此退出曆史舞台。


    辛亥革命的發生,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矛盾激化和中國人民頑強鬥爭的必然結果。。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製製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製製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辛亥革命的勝利標誌著中國開始探索建立現代國家製度體係,開始重建社會的價值體係、文化體係、科技體係、經濟體係和管理體係,開啟全麵趕超西方的百年艱辛曆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鑿壁窺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楓客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楓客棧並收藏鑿壁窺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