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發生的僅次靖難事變的重大事件,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時間跨度28年,經曆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等三位皇帝。由於明朝文史檔案,被滲透到明朝庭的利瑪竇等西方傳教篡改,同時由於明朝末年東林黨盜竊明朝廷文史檔案及科技檔案等轉移海外,因此導致明朝曆史麵目全非,而且明朝史料檔案缺失。如今公布的《明朝》是近代西方共濟會主導下,由他們指派中國學者和日本學者聯合編著的,因此《明史》的可信度很低。為了研究鄭和下西洋真實情況,我們收集了如下一些關於鄭和下西洋的事件梗概可信的記錄和敘述。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鄭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途經麻喏八歇國時,該國東西二王交戰,西王誤殺鄭和船隊登岸人員。事件發生後,西王派使者謝罪。鄭和鑒於西王請罪受罰,對該事件予以克製。
在三佛齊舊港,鄭和招諭當地海盜陳祖義,陳祖義詐降,圖謀襲擊鄭和船隊。鄭和擊敗了他,殺敵五千餘人,燒毀敵船十艘,俘獲敵船七艘,生擒陳祖義等三人。其後,鄭和任命廣東華僑施進卿為舊港之主。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鄭和船隊攜諸國使者、押陳祖義等俘虜還朝。明成祖下令斬殺了陳祖義等三人,又寬恕了謝罪的西王,並對鄭和此行感到滿意,賞賜了舊港之戰的有功將士;又因鄭和稱航海期間天妃多有感應,遣朱焯加以祭告。
麻喏八歇國(majapahit)是一個存在於1293年至1478年的封建國家,統治了印度尼西亞的大部分地區。麻喏八歇國的建立者是羅登·韋查耶。
在鄭和的航海活動中,麻喏八歇國是一個重要的目的地。1405年,鄭和率領明朝船隊到達爪哇島,麻喏八歇國的東王和西王正在進行內戰。鄭和的船隊在島上遇到麻煩,部分船員被誤認為是來援助東王的,結果被西王的軍隊殺害。這一事件引發了鄭和船隊的憤怒,但最終鄭和選擇和平解決此事,與麻喏八歇國保持了友好關係。
此外,麻喏八歇國在1511年曾與葡萄牙人交戰,但最終被葡萄牙人擊退。
第二次下西洋
鄭和迴國後,立即進行第二次遠航準備,這次遠航的主要是送外國使節迴國,規模較小。鄭和船隊在永樂五年(1407年)奉命出發,訪問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羅(今泰國)、爪哇和蘇門答剌北部,然後再一次駛往印度洋,以柯枝和古裏為目的地。明朝使節們正式冊封古裏王,並在古裏刻石立碑以紀念這一盛事。這次的迴國途中有一部分船隊訪問了暹羅和爪哇。到錫蘭時,鄭和船隊向有關佛寺布施了金、銀、絲絹、香油等。
永樂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鄭和、王景弘立《布施錫蘭山佛寺碑》,記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現存科倫坡博物館。永樂七年(1409年)夏,鄭和船隊還朝。
這次下西洋,《明實錄》及《明史》均未記載,上述永樂五年至七年的出訪時間係據《天妃之神靈應記》學界就此仍存有爭議。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成祖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候顯率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駕駛海舶四十八艘,從太倉劉家港啟航,敕使占城,賓童龍,真臘,暹羅,假裏馬丁,交闌山,爪哇,重迦羅,吉裏悶地,古裏,滿剌加,彭亨,東西竺,龍牙迦邈,淡洋,蘇門答剌,花麵,龍涎嶼,翠蘭嶼,阿魯,錫蘭,小葛蘭,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蘇祿等國。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
滿剌加當時是暹羅屬地,正使鄭和奉成祖命招敕,賜給當地酋長雙台銀印,冠帶袍服,樹碑並建立滿剌加國,暹羅自此不敢侵擾滿剌加。滿剌加國王感念明朝的幫助,後曾於永樂十三年(1415年)親赴明帝國朝覲。滿剌加九洲山盛產沉香,黃熟香;鄭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直徑八九尺,長八九丈的標本6株。
鄭和訪問錫蘭山國時,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被鄭和覺察,離開錫蘭山前往他國。迴程時再次訪問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誘騙鄭和到國中,發兵五萬圍攻鄭和船隊,又伐木阻斷鄭和歸路。鄭和趁敵軍傾巢而出,國中空虛,帶領隨從二千官兵,趁夜突襲亞烈苦奈兒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家屬。
永樂九年(1411年)六月,鄭和船隊還朝。成祖赦免了亞烈苦奈兒,下詔另擇賢君,進一步提高了明帝國在東南亞的威信。對於下西洋將士,成祖下令在太倉宴請犒勞。此次航行,《明史》及《明實錄》均作永樂六年(1408年)九月成祖派遣鄭和等出發,且《明史》將此作為鄭和第二次下西洋。一說,《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是在這次航行中樹立的。
第四次下南洋
永樂十年(1412年)十一月,成祖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統軍二萬七千餘人,駕海舶四十,出使滿剌加,爪哇,占城,蘇門答剌,柯枝,古裏,南渤裏,彭亨,吉蘭丹,加異勒,勿魯謨斯,比剌,溜山,孫剌等國。
船隊於永樂十一年(1413年)出發,使團中包括官員868人,兵26800人,指揮93人,都指揮2人,書手140人,百戶430人,戶部郎中1人,陰陽官1人,教諭1人,舍人2人,醫官醫士180人,正使太監7人,監丞5人,少監10人,內官內使53人其中包括翻譯官馬歡,陝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揮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
鄭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賜占城王冠帶。到蘇門答剌時,蘇幹剌剛剛弑君篡位,明朝方麵認為他是“偽王”,他則惱怒明廷不賞賜自己,遂率大軍截殺鄭和船隊。鄭和率明軍以及當地部隊奮戰並獲勝,追擊到喃渤利國,生擒了蘇幹剌。(費信稱鄭和是奉明成祖消滅蘇幹剌,恐誤)船隊還曾在三寶壟休整一個月,期間鄭和、費信常在當地華人迴教堂祈禱。鄭和命哈芝黃達京掌管占婆華人迴教徒。此後,船隊首次繞過阿拉伯半島,航行東非麻林迪(肯尼亞)。
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鄭和船隊迴國。九月,鄭和等人獻俘於北京,明廷誅殺蘇幹剌,賞賜立功將士。同年十一月,麻林國等國使者向明廷進獻“麒麟”等獸。(此前,榜葛剌特使也於永樂十二年(1414年)進獻“麒麟”。)此“麒麟”被認為可能是長頸鹿,顯示出鄭和使團首次對東非沿岸國家所進行的訪問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次年,成祖禦製碑文,樹立“天妃宮碑”以示對天妃庇佑下西洋船隊的感謝。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四年十二月十日(1416年12月28日),明成祖命鄭和等人護送古裏、爪哇、滿剌加、占城、錫蘭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裏、卜剌哇、蘇門答剌、麻林、剌撒、忽魯謨斯、柯枝、南巫裏、沙裏灣泥、彭亨各國使者及舊港宣慰使歸國。
據署名蒲和日所立的“鄭和行香碑”,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1417年5月31日),鄭和在泉州行香。同年秋後,鄭和率船隊出發,隨行有僧人慧信,將領朱真、唐敬等。鄭和奉命在柯枝詔賜國王印誥,封國中大山為鎮國山,並立碑銘文。忽魯謨斯進貢獅子、金錢豹、西馬;阿丹國進貢“麒麟”;祖法爾進貢長角馬;木骨都束進貢花福鹿、獅子;卜剌哇進貢千裏駱駝、鴕雞;爪哇、古裏進貢麾裏羔獸。鄭和船隊約在永樂十七年(1419年)七月迴國,當年七月十七日(1419年8月8日),朱棣下詔,按等級對下西洋將士進行賞賜。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鄭和送十六國使臣迴國。為趕東北季風,鄭和率船隊很快出發,到達國家及地區有占城、暹羅、忽魯謨斯、阿丹、祖法兒、刺撒、卜剌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馬裏朱巴河)、麻林、古裏、柯枝、加異勒、錫蘭山、溜山、南巫裏、蘇門答剌、阿魯、滿刺加、甘巴裏、幔八薩(今肯尼亞的蒙巴薩)。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鄭和船隊迴國,隨船來訪的有暹羅、蘇門答剌和阿丹等國使節。
暫停期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明成祖命鄭和前往舊港賜施進卿之子施濟孫官印和官服,令他接替已故父親的位置。同年七月,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聞訊後即位,隨即調整了其父的擴張政策,對內采取措施減輕民困,對外進行戰略收縮。在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的即位詔書中,明仁宗宣布停止下西洋。《明史》稱,鄭和是在返航後方才得知成祖去世,本次出航也是《明史》記載的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另說鄭和未及成行,成祖即已去世,鄭和的使命被改交他人。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鄭和被任命為南京守備,率下西洋的明軍鎮守南京。[99]
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六月九日(1430年6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命鄭和出使西洋忽魯磨斯、錫蘭山、古裏、滿剌加、柯枝、卜剌哇、木骨都束、喃渤利、蘇門答剌、剌撒、溜山、阿魯、甘巴裏、阿丹、佐法兒、竹步、加異勒等二十國及舊港宣慰司,(據《天方至聖實錄》等書,七月二十七日(8月15日),宣宗還曾就製造舟船等事下詔。隨行有太監王景弘、李興、朱良、楊真,右少保洪保等人。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根據明代祝允明《前聞記·下西洋》記載,有官校、旗軍、火長、舵工、班碇手、通事、辦事、書弄手、醫士、鐵錨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共27550人。
宣德六年二月七日(1431年3月20日),明宣宗因獲悉滿剌加國王欲親自前來朝貢、但被暹羅阻礙,故令鄭和向暹羅國王傳達敕諭,要求暹羅與鄰為善。二月二十六日(4月8日),鄭和船隊抵達福建長樂港,在長樂停留約半年,在此期間,鄭和曾率領興平三衛指揮千百戶和州府官員,到福建湄州嶼,賣辦木石,重修湄州天妃宮。又在長樂縣南山三峰塔寺之旁,修建長樂天妃宮(十一月建成),樹立《天妃靈應之記》碑,並鑄造銅鍾一口,銘文:“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往迴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監鄭和,王景弘同官軍人等,發心鑄造銅鍾一口。”
這次航行,鄭和船隊從竹步西行,最遠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峽。一說鄭和在這次航行的過程中去世。
上述就是,我們在《明史》和相關民間史料上整理出來鄭和下西洋編年史,這些編年史的內容存在很多可疑之處,現在我們解開這段曆史真相。
航海是一件非常專業的艱難任務,朱棣為什麽讓鄭和等宦官去負責此項任務?隻能認為下南洋的航海任務是高度保密的任務。對於朱棣而言,他已經承認朱允炆死了,因此他不能讓外人知道明朝下西洋的任務是要找朱允炆,為了保密朱棣隻能讓他的親信去辦,而朱棣最信任的人就是他身邊的太監。
對於編寫《明史》的後台老板共濟會而言,鄭和下西洋之前,朱元璋確實發現了朱允炆及其明朝逃跑海外的一些消息和證據,同時鄭和下西洋肯定也獲得了朱允炆出逃海外的情報和線索,否則鄭和船隊不可能每次出海航行都需要耗費三到六年時間,而且前後七次下西洋。由於鄭和下西洋在明朝國內及海外影響很多,明朝正史和民間野史都有記載,鄭和船隊曾經駐紮和經過的海外港口城市也有曆史記錄。因此這些編造《明史》的人,為了編造故事的真實感,他們保留了鄭和下西洋在時間、地點和事件的大概真實,但是時間是否精確可靠?地點是否全麵真實?事件內容是否真實?這些問題就需要我們去做認真分析了。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鄭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途經麻喏八歇國時,該國東西二王交戰,西王誤殺鄭和船隊登岸人員。事件發生後,西王派使者謝罪。鄭和鑒於西王請罪受罰,對該事件予以克製。
在三佛齊舊港,鄭和招諭當地海盜陳祖義,陳祖義詐降,圖謀襲擊鄭和船隊。鄭和擊敗了他,殺敵五千餘人,燒毀敵船十艘,俘獲敵船七艘,生擒陳祖義等三人。其後,鄭和任命廣東華僑施進卿為舊港之主。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鄭和船隊攜諸國使者、押陳祖義等俘虜還朝。明成祖下令斬殺了陳祖義等三人,又寬恕了謝罪的西王,並對鄭和此行感到滿意,賞賜了舊港之戰的有功將士;又因鄭和稱航海期間天妃多有感應,遣朱焯加以祭告。
麻喏八歇國(majapahit)是一個存在於1293年至1478年的封建國家,統治了印度尼西亞的大部分地區。麻喏八歇國的建立者是羅登·韋查耶。
在鄭和的航海活動中,麻喏八歇國是一個重要的目的地。1405年,鄭和率領明朝船隊到達爪哇島,麻喏八歇國的東王和西王正在進行內戰。鄭和的船隊在島上遇到麻煩,部分船員被誤認為是來援助東王的,結果被西王的軍隊殺害。這一事件引發了鄭和船隊的憤怒,但最終鄭和選擇和平解決此事,與麻喏八歇國保持了友好關係。
此外,麻喏八歇國在1511年曾與葡萄牙人交戰,但最終被葡萄牙人擊退。
第二次下西洋
鄭和迴國後,立即進行第二次遠航準備,這次遠航的主要是送外國使節迴國,規模較小。鄭和船隊在永樂五年(1407年)奉命出發,訪問了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羅(今泰國)、爪哇和蘇門答剌北部,然後再一次駛往印度洋,以柯枝和古裏為目的地。明朝使節們正式冊封古裏王,並在古裏刻石立碑以紀念這一盛事。這次的迴國途中有一部分船隊訪問了暹羅和爪哇。到錫蘭時,鄭和船隊向有關佛寺布施了金、銀、絲絹、香油等。
永樂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鄭和、王景弘立《布施錫蘭山佛寺碑》,記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現存科倫坡博物館。永樂七年(1409年)夏,鄭和船隊還朝。
這次下西洋,《明實錄》及《明史》均未記載,上述永樂五年至七年的出訪時間係據《天妃之神靈應記》學界就此仍存有爭議。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成祖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候顯率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駕駛海舶四十八艘,從太倉劉家港啟航,敕使占城,賓童龍,真臘,暹羅,假裏馬丁,交闌山,爪哇,重迦羅,吉裏悶地,古裏,滿剌加,彭亨,東西竺,龍牙迦邈,淡洋,蘇門答剌,花麵,龍涎嶼,翠蘭嶼,阿魯,錫蘭,小葛蘭,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蘇祿等國。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
滿剌加當時是暹羅屬地,正使鄭和奉成祖命招敕,賜給當地酋長雙台銀印,冠帶袍服,樹碑並建立滿剌加國,暹羅自此不敢侵擾滿剌加。滿剌加國王感念明朝的幫助,後曾於永樂十三年(1415年)親赴明帝國朝覲。滿剌加九洲山盛產沉香,黃熟香;鄭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直徑八九尺,長八九丈的標本6株。
鄭和訪問錫蘭山國時,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被鄭和覺察,離開錫蘭山前往他國。迴程時再次訪問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誘騙鄭和到國中,發兵五萬圍攻鄭和船隊,又伐木阻斷鄭和歸路。鄭和趁敵軍傾巢而出,國中空虛,帶領隨從二千官兵,趁夜突襲亞烈苦奈兒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家屬。
永樂九年(1411年)六月,鄭和船隊還朝。成祖赦免了亞烈苦奈兒,下詔另擇賢君,進一步提高了明帝國在東南亞的威信。對於下西洋將士,成祖下令在太倉宴請犒勞。此次航行,《明史》及《明實錄》均作永樂六年(1408年)九月成祖派遣鄭和等出發,且《明史》將此作為鄭和第二次下西洋。一說,《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是在這次航行中樹立的。
第四次下南洋
永樂十年(1412年)十一月,成祖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統軍二萬七千餘人,駕海舶四十,出使滿剌加,爪哇,占城,蘇門答剌,柯枝,古裏,南渤裏,彭亨,吉蘭丹,加異勒,勿魯謨斯,比剌,溜山,孫剌等國。
船隊於永樂十一年(1413年)出發,使團中包括官員868人,兵26800人,指揮93人,都指揮2人,書手140人,百戶430人,戶部郎中1人,陰陽官1人,教諭1人,舍人2人,醫官醫士180人,正使太監7人,監丞5人,少監10人,內官內使53人其中包括翻譯官馬歡,陝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揮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
鄭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賜占城王冠帶。到蘇門答剌時,蘇幹剌剛剛弑君篡位,明朝方麵認為他是“偽王”,他則惱怒明廷不賞賜自己,遂率大軍截殺鄭和船隊。鄭和率明軍以及當地部隊奮戰並獲勝,追擊到喃渤利國,生擒了蘇幹剌。(費信稱鄭和是奉明成祖消滅蘇幹剌,恐誤)船隊還曾在三寶壟休整一個月,期間鄭和、費信常在當地華人迴教堂祈禱。鄭和命哈芝黃達京掌管占婆華人迴教徒。此後,船隊首次繞過阿拉伯半島,航行東非麻林迪(肯尼亞)。
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鄭和船隊迴國。九月,鄭和等人獻俘於北京,明廷誅殺蘇幹剌,賞賜立功將士。同年十一月,麻林國等國使者向明廷進獻“麒麟”等獸。(此前,榜葛剌特使也於永樂十二年(1414年)進獻“麒麟”。)此“麒麟”被認為可能是長頸鹿,顯示出鄭和使團首次對東非沿岸國家所進行的訪問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次年,成祖禦製碑文,樹立“天妃宮碑”以示對天妃庇佑下西洋船隊的感謝。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四年十二月十日(1416年12月28日),明成祖命鄭和等人護送古裏、爪哇、滿剌加、占城、錫蘭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裏、卜剌哇、蘇門答剌、麻林、剌撒、忽魯謨斯、柯枝、南巫裏、沙裏灣泥、彭亨各國使者及舊港宣慰使歸國。
據署名蒲和日所立的“鄭和行香碑”,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1417年5月31日),鄭和在泉州行香。同年秋後,鄭和率船隊出發,隨行有僧人慧信,將領朱真、唐敬等。鄭和奉命在柯枝詔賜國王印誥,封國中大山為鎮國山,並立碑銘文。忽魯謨斯進貢獅子、金錢豹、西馬;阿丹國進貢“麒麟”;祖法爾進貢長角馬;木骨都束進貢花福鹿、獅子;卜剌哇進貢千裏駱駝、鴕雞;爪哇、古裏進貢麾裏羔獸。鄭和船隊約在永樂十七年(1419年)七月迴國,當年七月十七日(1419年8月8日),朱棣下詔,按等級對下西洋將士進行賞賜。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鄭和送十六國使臣迴國。為趕東北季風,鄭和率船隊很快出發,到達國家及地區有占城、暹羅、忽魯謨斯、阿丹、祖法兒、刺撒、卜剌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馬裏朱巴河)、麻林、古裏、柯枝、加異勒、錫蘭山、溜山、南巫裏、蘇門答剌、阿魯、滿刺加、甘巴裏、幔八薩(今肯尼亞的蒙巴薩)。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鄭和船隊迴國,隨船來訪的有暹羅、蘇門答剌和阿丹等國使節。
暫停期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明成祖命鄭和前往舊港賜施進卿之子施濟孫官印和官服,令他接替已故父親的位置。同年七月,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聞訊後即位,隨即調整了其父的擴張政策,對內采取措施減輕民困,對外進行戰略收縮。在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的即位詔書中,明仁宗宣布停止下西洋。《明史》稱,鄭和是在返航後方才得知成祖去世,本次出航也是《明史》記載的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另說鄭和未及成行,成祖即已去世,鄭和的使命被改交他人。
洪熙元年(1425年)二月,鄭和被任命為南京守備,率下西洋的明軍鎮守南京。[99]
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六月九日(1430年6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命鄭和出使西洋忽魯磨斯、錫蘭山、古裏、滿剌加、柯枝、卜剌哇、木骨都束、喃渤利、蘇門答剌、剌撒、溜山、阿魯、甘巴裏、阿丹、佐法兒、竹步、加異勒等二十國及舊港宣慰司,(據《天方至聖實錄》等書,七月二十七日(8月15日),宣宗還曾就製造舟船等事下詔。隨行有太監王景弘、李興、朱良、楊真,右少保洪保等人。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根據明代祝允明《前聞記·下西洋》記載,有官校、旗軍、火長、舵工、班碇手、通事、辦事、書弄手、醫士、鐵錨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共27550人。
宣德六年二月七日(1431年3月20日),明宣宗因獲悉滿剌加國王欲親自前來朝貢、但被暹羅阻礙,故令鄭和向暹羅國王傳達敕諭,要求暹羅與鄰為善。二月二十六日(4月8日),鄭和船隊抵達福建長樂港,在長樂停留約半年,在此期間,鄭和曾率領興平三衛指揮千百戶和州府官員,到福建湄州嶼,賣辦木石,重修湄州天妃宮。又在長樂縣南山三峰塔寺之旁,修建長樂天妃宮(十一月建成),樹立《天妃靈應之記》碑,並鑄造銅鍾一口,銘文:“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往迴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監鄭和,王景弘同官軍人等,發心鑄造銅鍾一口。”
這次航行,鄭和船隊從竹步西行,最遠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峽。一說鄭和在這次航行的過程中去世。
上述就是,我們在《明史》和相關民間史料上整理出來鄭和下西洋編年史,這些編年史的內容存在很多可疑之處,現在我們解開這段曆史真相。
航海是一件非常專業的艱難任務,朱棣為什麽讓鄭和等宦官去負責此項任務?隻能認為下南洋的航海任務是高度保密的任務。對於朱棣而言,他已經承認朱允炆死了,因此他不能讓外人知道明朝下西洋的任務是要找朱允炆,為了保密朱棣隻能讓他的親信去辦,而朱棣最信任的人就是他身邊的太監。
對於編寫《明史》的後台老板共濟會而言,鄭和下西洋之前,朱元璋確實發現了朱允炆及其明朝逃跑海外的一些消息和證據,同時鄭和下西洋肯定也獲得了朱允炆出逃海外的情報和線索,否則鄭和船隊不可能每次出海航行都需要耗費三到六年時間,而且前後七次下西洋。由於鄭和下西洋在明朝國內及海外影響很多,明朝正史和民間野史都有記載,鄭和船隊曾經駐紮和經過的海外港口城市也有曆史記錄。因此這些編造《明史》的人,為了編造故事的真實感,他們保留了鄭和下西洋在時間、地點和事件的大概真實,但是時間是否精確可靠?地點是否全麵真實?事件內容是否真實?這些問題就需要我們去做認真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