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偉大朝代,漢朝建立的國家法律製度,成為中國後續朝代的典範。漢朝在全國各地建立官辦學堂,開設文法、公文、政務、法務、督辦、外交、軍務、農務、工務、儲運、貨幣、商務等涉及國家管理要務的專業課程,對於培養和選拔國家各項要務和事業的人才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東漢時期公元105年,宦官蔡倫在前人經驗的基礎,完成了造紙術的最終發明了優質耐用的紙張,這些批量生產的紙張成為朝廷和民間的書寫用材,從此竹簡、麻布、綢布等笨重及昂貴的書寫材料被淘汰。
紙張的普及使用,提高朝廷及衙門公文交流效率,同時,由於紙張便於攜帶,經濟性好,因此,文章的信息量獲得了海量增加,編寫如《史記》這樣鴻篇巨著成為可能,同時竹簡等舊損書籍和文獻轉錄和備份成為可能,因此朝廷和民間的很多文化典籍和曆史文獻得到拯救和傳承。
紙張普及使用後,書籍和文獻的抄錄和出版,開始在社會上流行,民間藏書海量增長,民間藏書的出現促進了教育普及和文化傳承,保證了國家的道德教化、政令通達,促進社會信息和思想的充分交流,級大地提高了國家運行效率和國民素質。
紙張普及後,設計製圖、製造製圖、施工製圖等工務圖紙,能夠大量進入製造作坊和施工工地,提搞全社會的技術學習和交流,提高了工務效率和產品質量。
同時,紙張的普遍使用產生中國獨有的文人職業和文化,使文人得以建立私人圖書館、建私塾教書、抄寫書籍、代寫書寫、書法和繪畫等藝術創作,以及從事詩歌、故事、戲曲和小說等文學作品創作,使文人的謀生手段越來越多,從而促進了社會就業,促使社會科技、文化和藝術的繁榮發展。
紙張和中國圖書通過中亞、中東傳播到整個西方世界,加速了西方文化的發展,以及西方文明的形成。
東漢末年,從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184年至公元220年,即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開始,直到東漢末代皇帝被廢除,曹操的世子曹丕稱帝建立魏國為止,期間持續36年,這段時間內中國各地諸侯割據,互相攻伐兼並。東漢末年的社會問題是導致中國社會第一次走向大混戰、大分裂、大融合的主要原因。
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並越加尖銳,地主豪強擁有自己的兵馬,再加上朝廷內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幹政,又無力管轄地方勢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據的局麵。社會動蕩和戰爭災害首先波及底層人民,人民飽受這些社會苦果,加上天災與瘟疫的雙重打擊,各地人民開始紛紛起來造反,發動大規模的叛亂,其中最著名的農民起義軍是張角領導的黃巾軍。
在社會動蕩中崛起的地方豪強勢力,他們以保衛家園為名,靠著自己的財力,組建家族武裝部隊,割據一方,逐漸演變成擁有兵馬的諸侯,如曹操、袁紹、孫堅、劉備等人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嶄露頭角,東漢朝廷由於政務和軍務早已荒廢,東漢皇帝和朝廷隻能給這些在表麵上擁護自己的軍閥封官進爵,讓他們幫助朝廷維持地方穩定。
通過豪強們與東漢朝廷一番討價還價後,有實力的地方豪強都被封為州牧或者州刺史,州牧或州刺史相當一方諸侯,完全獨立運作,不受朝廷節製,如此操作等於宣告東漢朝廷的實質統治力已經名存實亡。
東漢末年後期,地方豪強勢力逐漸分化為士族與寒門兩個陣營。其中,士族在土地與權勢,占有了優勢,士族壟斷東漢朝廷全部高層職位和權力,因此導致東漢覆滅後三國兩晉時代,士族階層仍然控製國家朝政。
曹操是一個具有宏圖大誌、深藏謀略、膽識過人、殺伐果斷的梟雄,在殘酷的土地兼並戰他常出奇兵,以少勝多,打敗眾多強大對手,同時,他通過收買人心和利益輸送收編了很多列強及其部隊。為了進一步增強曹家軍的實力,曹操多次派使節去北方大漠聯絡鮮卑首領,以開通邊貿和利益交換為由,邀請他們出兵幫助曹家軍,或者給曹家軍提供戰馬和兵器等。最終曹家軍獲得境外勢力的支持,最終曹操打敗超級勁敵袁紹等豪強軍,統一長江以北的中國北方地區。隨後,曹操控製東漢朝廷,挾天子以令諸侯,準備向長江地區進發,對劉備勢力和孫權勢力進行毀滅性打擊,企圖一舉統一中國。
建安十三年九月,曹軍進占新野(今屬河南南陽),當時荊州牧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就投降了曹軍。而依附劉表屯兵於樊城(今屬湖北)的劉備軍倉促率軍民南撤。
曹操收編了劉表的部眾後,向長江地區前進,曹軍在長阪坡(今湖北當陽境)與劉備爆發遭遇戰,曹軍大敗劉備軍。劉備軍在退軍途中派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會見孫權,說服孫權與劉備結盟,共同抵抗曹操。
孫劉結盟後,孫權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率三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劉備軍,共約五萬人溯長江西進,迎擊曹軍。十一月,孫劉聯軍與曹軍對峙於赤壁。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在長江北岸將戰船首尾相連,結為一體,水軍和陸軍日夜不停地操練呐喊,響聲震天,氣勢如虹,準備伺機度過長江,一舉消滅孫劉聯軍。
孫權軍的軍師周瑜,在分析軍事形勢後,他采納部將黃蓋獻計,要火攻曹軍相連船隊和營房,並讓孫權給曹操寫一封投降書,以此麻痹曹操,曹操果然中計。隨後,黃蓋擇時率蒙衝鬥艦乘風駛入曹軍水寨縱火。
戰鬥得手後,曹軍船陣被燒,火勢延及岸上營寨,孫劉聯軍乘勢出擊,曹軍死傷過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將軍曹仁固守江陵。聯軍乘勝擴張戰果,孫劉兩軍分占荊州要地。
赤壁決戰,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公元211年,盤踞四川地區的劉璋請劉備率軍入蜀對抗張魯,並給予劉備錢糧。但劉備獲得給養後遲遲不打張魯,反而暗中用兵攻伐劉璋,最後劉璋不得不出城投降,從此劉備得到四川全境。劉備軍改成蜀軍。
公元215年,孫權派呂蒙攻取劉備控製的荊州東部三郡,隨後劉備與孫權長江南岸地區進行湘水劃界。同年,曹操率主力進攻漢中的張魯,占領漢中。孫權趁機進攻合肥,但被張遼擊敗差點被生擒。
219年,劉備從曹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襄樊發起進攻。曹操派徐晃長驅直入擊敗並追殺關羽,關羽敗退乘船過漢水,孫權又遣呂蒙渡江攻伐關羽,將關羽斬首。至此,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麵基本構成。
公元211年7月,曹操率軍征伐涼州,在兩年內,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等外族勢力,涼州地區基本平定,由此構築了整個魏國基礎。
公元213年,漢獻帝派禦使大夫任命曹操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於洛陽逝世,享年66歲,諡號“武王”,葬於高陵。
一代梟雄曹操就此落下人生大幕,給人間留下了無數的感歎和思考!
三國時代是中華民族形成的重要時期,三國時代從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國,到公元280年吳國被西晉司馬炎滅國,期間經曆60年整整三代人。
三國形成初期曹操以輔助漢室為名,因此曹軍對外自稱漢軍,曹軍及其勢力範圍都認同漢朝,自稱漢人。漢人原來是漢朝核心統治地區即黃河中下遊平原中原地區人民對自己的稱唿。但是由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國境守衛及長城已經形同虛設,加上曹操勢力明裏暗裏與鮮卑人等境外勢力勾連,因此中原北部和西北部的遊牧民族大量遷居中原地區,以及中國各地,這是距秦朝建立秦始皇建長城閉關鎖國到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420年期間(從公元前246年至公元184年)裏,第一次出現漠北遊牧民族和西域遊民湧入中國,由此引發了中國北方第一次民族大融合,隨後他們形成新中原人即魏國人民即最正宗和高貴的漢人,他們是最早的漢族。
劉備軍的核心班底都是中原漢人,而且劉備自稱漢室嫡係,因此劉備軍的勢力也自稱漢軍,曹丕稱帝建立魏國後,固守四川地區建國的劉備宣布繼承漢朝正統,在成都稱帝,也稱漢朝,設立漢朝祖廟,史稱蜀漢或蜀國。
根據史料記載,四川地區一貫民族眾多,風俗雜亂,在經濟和文化交流方麵與雲南、貴州、嶺南和東南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時四川地區人民與居住和活動在青藏高原地區,以及秦嶺以北地區的農牧民族也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在劉備軍進入四川時,四川地區有官府從中原移民而來的漢人,以及本地土著人民如濮、巴、氐、羌、夷(彝族前身)、苗、瑤等文化習俗與漢人迥然不同的民族。
當時漢人在四川是少數人群,一般漢人居住在有官府和官兵駐紮的城市及城市周邊,漢人主要為官、當兵、經商或者務農;當時四川各地還有張魯領導五鬥米教的幾萬教徒,這些教徒不全是漢人,他們來源非常複雜,他們過著自食其力的公有製生活,他們仇視官府,經常與官府爆發戰爭,劉璋請劉備來四川的目的就是要剿滅這夥人;當時四川地區的土著居民數量眾多,彪悍勇猛、他們往往占山為王,建設村寨,占有在城市之外的山川和土地,他們敵視漢人和官府,稱唿漢人為bu.hang/bu.ang布杭/布盎,在古越語和當今壯族語言中ang/hang盎是厲害、兇狠和惡毒的意思,當今廣東粵語稱唿外來人、客人和客家人叫hang,粵語與古越語是姊妹語,它們有很多共同的文化內涵。
因此,劉備在四川以漢朝正統稱帝,沒有很好的群眾基礎,他們要在短期內同化教徒和土著比登天還難。統治一方並非易事,為了擴大地盤、稅源和兵源,諸葛亮隻能不斷率領漢軍攻占當地土著的地盤,同時對貴州和雲南地區大舉用兵。
蜀漢軍隊興起於中原地區,他們隻適合在平原及氣候涼爽和幹燥的地區作戰,在雲貴高原的窮山峻嶺,以及氣候潮濕和悶熱的地區作戰,漢軍的戰鬥力一點也沒有發揮出來,加上當地土著軍隊善於計謀,神出鬼沒,他們善於利用山區地形對漢軍進行伏擊和圍殲,使漢軍損失慘重。同時土著軍隊裝備了拋石機、連發弩機(曆史上說連發弩機是諸葛亮發明,但是近代考古在貴州山區古寨裏發現連發弩機的原形!)、藤甲、精鋼刀具、火龍等精良武器和裝備,因此他們與漢軍對陣搏殺,總是讓漢軍慘敗而歸。
漢軍和官府人員去抓壯丁和苦力時,也遇到很大困難,當地土著人民,習慣了山區生活,當他們知道漢軍和官差來做壞事時,他們便舉家舉族轉移到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山區,並在這些地方依托險要,用石頭壘砌建設碉樓和堡壘與漢軍對峙,漢軍對他們無可奈何!
最後,蜀漢朝廷和漢軍在金沙江涼山地區與彝族首領結盟,漢軍和官府有彝人和彝軍幫助後,蜀漢朝廷才將蜀國在長江和金沙江的國防線穩定下來。
穩定四川後,諸葛亮才開始利用在四川當地招募的軍隊和將領,對秦嶺以北的魏國軍隊發起進攻。但是在三國中蜀國的國力最弱,因此,蜀國最早滅國。
魏國被司馬炎篡位而亡國,在三國中吳國的壽命最長。這是因為吳國統治著當時中國最富裕、人口最多的地區,這些地區包括今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和福建等長江中下遊地區和江淮地區,同時吳國名義上統治嶺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而吳國統治者和統治階層是本地人,他們自稱吳/吾wu,現在廣西土著壯族人仍然自稱吳wu/gu,今天東南亞甚至印尼的很多古老民族也自稱wu/gu/agu。這說明,那個時代吳國與嶺南、東南亞等地方屬於同一個文化圈。因此吳國朝廷很容易獲得當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他們有錢、有糧、有人。
但是,富裕地區都有一個弱點,人民喜歡安逸,不喜歡打鬥和戰爭,他們沒有爭天下、坐天下的願望和決心,這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道理的由來。
中國直到民國時期才進行民族劃分,此時吳國故土的人民才完全接受自己漢人和漢族的身份,否則他們仍然稱唿自己為“某某寧”或者“某某能”(“寧”、“能”等是吳語地區對“人”的稱唿),他們不會稱唿自己是某某族,在他們的概念稱族的都是異族。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中國人為了逃避戰火,很多中原人和四川人通過河西走廊逃亡中亞和中東,給這些地區帶去華夏文化和漢文化,這個時期紙張等文化用品,以及五鬥米道、太平道、道教等思想和宗教開始傳入西方世界,為西方文化和宗教的啟蒙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東漢時期公元105年,宦官蔡倫在前人經驗的基礎,完成了造紙術的最終發明了優質耐用的紙張,這些批量生產的紙張成為朝廷和民間的書寫用材,從此竹簡、麻布、綢布等笨重及昂貴的書寫材料被淘汰。
紙張的普及使用,提高朝廷及衙門公文交流效率,同時,由於紙張便於攜帶,經濟性好,因此,文章的信息量獲得了海量增加,編寫如《史記》這樣鴻篇巨著成為可能,同時竹簡等舊損書籍和文獻轉錄和備份成為可能,因此朝廷和民間的很多文化典籍和曆史文獻得到拯救和傳承。
紙張普及使用後,書籍和文獻的抄錄和出版,開始在社會上流行,民間藏書海量增長,民間藏書的出現促進了教育普及和文化傳承,保證了國家的道德教化、政令通達,促進社會信息和思想的充分交流,級大地提高了國家運行效率和國民素質。
紙張普及後,設計製圖、製造製圖、施工製圖等工務圖紙,能夠大量進入製造作坊和施工工地,提搞全社會的技術學習和交流,提高了工務效率和產品質量。
同時,紙張的普遍使用產生中國獨有的文人職業和文化,使文人得以建立私人圖書館、建私塾教書、抄寫書籍、代寫書寫、書法和繪畫等藝術創作,以及從事詩歌、故事、戲曲和小說等文學作品創作,使文人的謀生手段越來越多,從而促進了社會就業,促使社會科技、文化和藝術的繁榮發展。
紙張和中國圖書通過中亞、中東傳播到整個西方世界,加速了西方文化的發展,以及西方文明的形成。
東漢末年,從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184年至公元220年,即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開始,直到東漢末代皇帝被廢除,曹操的世子曹丕稱帝建立魏國為止,期間持續36年,這段時間內中國各地諸侯割據,互相攻伐兼並。東漢末年的社會問題是導致中國社會第一次走向大混戰、大分裂、大融合的主要原因。
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並越加尖銳,地主豪強擁有自己的兵馬,再加上朝廷內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幹政,又無力管轄地方勢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據的局麵。社會動蕩和戰爭災害首先波及底層人民,人民飽受這些社會苦果,加上天災與瘟疫的雙重打擊,各地人民開始紛紛起來造反,發動大規模的叛亂,其中最著名的農民起義軍是張角領導的黃巾軍。
在社會動蕩中崛起的地方豪強勢力,他們以保衛家園為名,靠著自己的財力,組建家族武裝部隊,割據一方,逐漸演變成擁有兵馬的諸侯,如曹操、袁紹、孫堅、劉備等人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嶄露頭角,東漢朝廷由於政務和軍務早已荒廢,東漢皇帝和朝廷隻能給這些在表麵上擁護自己的軍閥封官進爵,讓他們幫助朝廷維持地方穩定。
通過豪強們與東漢朝廷一番討價還價後,有實力的地方豪強都被封為州牧或者州刺史,州牧或州刺史相當一方諸侯,完全獨立運作,不受朝廷節製,如此操作等於宣告東漢朝廷的實質統治力已經名存實亡。
東漢末年後期,地方豪強勢力逐漸分化為士族與寒門兩個陣營。其中,士族在土地與權勢,占有了優勢,士族壟斷東漢朝廷全部高層職位和權力,因此導致東漢覆滅後三國兩晉時代,士族階層仍然控製國家朝政。
曹操是一個具有宏圖大誌、深藏謀略、膽識過人、殺伐果斷的梟雄,在殘酷的土地兼並戰他常出奇兵,以少勝多,打敗眾多強大對手,同時,他通過收買人心和利益輸送收編了很多列強及其部隊。為了進一步增強曹家軍的實力,曹操多次派使節去北方大漠聯絡鮮卑首領,以開通邊貿和利益交換為由,邀請他們出兵幫助曹家軍,或者給曹家軍提供戰馬和兵器等。最終曹家軍獲得境外勢力的支持,最終曹操打敗超級勁敵袁紹等豪強軍,統一長江以北的中國北方地區。隨後,曹操控製東漢朝廷,挾天子以令諸侯,準備向長江地區進發,對劉備勢力和孫權勢力進行毀滅性打擊,企圖一舉統一中國。
建安十三年九月,曹軍進占新野(今屬河南南陽),當時荊州牧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就投降了曹軍。而依附劉表屯兵於樊城(今屬湖北)的劉備軍倉促率軍民南撤。
曹操收編了劉表的部眾後,向長江地區前進,曹軍在長阪坡(今湖北當陽境)與劉備爆發遭遇戰,曹軍大敗劉備軍。劉備軍在退軍途中派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會見孫權,說服孫權與劉備結盟,共同抵抗曹操。
孫劉結盟後,孫權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率三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劉備軍,共約五萬人溯長江西進,迎擊曹軍。十一月,孫劉聯軍與曹軍對峙於赤壁。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在長江北岸將戰船首尾相連,結為一體,水軍和陸軍日夜不停地操練呐喊,響聲震天,氣勢如虹,準備伺機度過長江,一舉消滅孫劉聯軍。
孫權軍的軍師周瑜,在分析軍事形勢後,他采納部將黃蓋獻計,要火攻曹軍相連船隊和營房,並讓孫權給曹操寫一封投降書,以此麻痹曹操,曹操果然中計。隨後,黃蓋擇時率蒙衝鬥艦乘風駛入曹軍水寨縱火。
戰鬥得手後,曹軍船陣被燒,火勢延及岸上營寨,孫劉聯軍乘勢出擊,曹軍死傷過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將軍曹仁固守江陵。聯軍乘勝擴張戰果,孫劉兩軍分占荊州要地。
赤壁決戰,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為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公元211年,盤踞四川地區的劉璋請劉備率軍入蜀對抗張魯,並給予劉備錢糧。但劉備獲得給養後遲遲不打張魯,反而暗中用兵攻伐劉璋,最後劉璋不得不出城投降,從此劉備得到四川全境。劉備軍改成蜀軍。
公元215年,孫權派呂蒙攻取劉備控製的荊州東部三郡,隨後劉備與孫權長江南岸地區進行湘水劃界。同年,曹操率主力進攻漢中的張魯,占領漢中。孫權趁機進攻合肥,但被張遼擊敗差點被生擒。
219年,劉備從曹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襄樊發起進攻。曹操派徐晃長驅直入擊敗並追殺關羽,關羽敗退乘船過漢水,孫權又遣呂蒙渡江攻伐關羽,將關羽斬首。至此,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麵基本構成。
公元211年7月,曹操率軍征伐涼州,在兩年內,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等外族勢力,涼州地區基本平定,由此構築了整個魏國基礎。
公元213年,漢獻帝派禦使大夫任命曹操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於洛陽逝世,享年66歲,諡號“武王”,葬於高陵。
一代梟雄曹操就此落下人生大幕,給人間留下了無數的感歎和思考!
三國時代是中華民族形成的重要時期,三國時代從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國,到公元280年吳國被西晉司馬炎滅國,期間經曆60年整整三代人。
三國形成初期曹操以輔助漢室為名,因此曹軍對外自稱漢軍,曹軍及其勢力範圍都認同漢朝,自稱漢人。漢人原來是漢朝核心統治地區即黃河中下遊平原中原地區人民對自己的稱唿。但是由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國境守衛及長城已經形同虛設,加上曹操勢力明裏暗裏與鮮卑人等境外勢力勾連,因此中原北部和西北部的遊牧民族大量遷居中原地區,以及中國各地,這是距秦朝建立秦始皇建長城閉關鎖國到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420年期間(從公元前246年至公元184年)裏,第一次出現漠北遊牧民族和西域遊民湧入中國,由此引發了中國北方第一次民族大融合,隨後他們形成新中原人即魏國人民即最正宗和高貴的漢人,他們是最早的漢族。
劉備軍的核心班底都是中原漢人,而且劉備自稱漢室嫡係,因此劉備軍的勢力也自稱漢軍,曹丕稱帝建立魏國後,固守四川地區建國的劉備宣布繼承漢朝正統,在成都稱帝,也稱漢朝,設立漢朝祖廟,史稱蜀漢或蜀國。
根據史料記載,四川地區一貫民族眾多,風俗雜亂,在經濟和文化交流方麵與雲南、貴州、嶺南和東南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時四川地區人民與居住和活動在青藏高原地區,以及秦嶺以北地區的農牧民族也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在劉備軍進入四川時,四川地區有官府從中原移民而來的漢人,以及本地土著人民如濮、巴、氐、羌、夷(彝族前身)、苗、瑤等文化習俗與漢人迥然不同的民族。
當時漢人在四川是少數人群,一般漢人居住在有官府和官兵駐紮的城市及城市周邊,漢人主要為官、當兵、經商或者務農;當時四川各地還有張魯領導五鬥米教的幾萬教徒,這些教徒不全是漢人,他們來源非常複雜,他們過著自食其力的公有製生活,他們仇視官府,經常與官府爆發戰爭,劉璋請劉備來四川的目的就是要剿滅這夥人;當時四川地區的土著居民數量眾多,彪悍勇猛、他們往往占山為王,建設村寨,占有在城市之外的山川和土地,他們敵視漢人和官府,稱唿漢人為bu.hang/bu.ang布杭/布盎,在古越語和當今壯族語言中ang/hang盎是厲害、兇狠和惡毒的意思,當今廣東粵語稱唿外來人、客人和客家人叫hang,粵語與古越語是姊妹語,它們有很多共同的文化內涵。
因此,劉備在四川以漢朝正統稱帝,沒有很好的群眾基礎,他們要在短期內同化教徒和土著比登天還難。統治一方並非易事,為了擴大地盤、稅源和兵源,諸葛亮隻能不斷率領漢軍攻占當地土著的地盤,同時對貴州和雲南地區大舉用兵。
蜀漢軍隊興起於中原地區,他們隻適合在平原及氣候涼爽和幹燥的地區作戰,在雲貴高原的窮山峻嶺,以及氣候潮濕和悶熱的地區作戰,漢軍的戰鬥力一點也沒有發揮出來,加上當地土著軍隊善於計謀,神出鬼沒,他們善於利用山區地形對漢軍進行伏擊和圍殲,使漢軍損失慘重。同時土著軍隊裝備了拋石機、連發弩機(曆史上說連發弩機是諸葛亮發明,但是近代考古在貴州山區古寨裏發現連發弩機的原形!)、藤甲、精鋼刀具、火龍等精良武器和裝備,因此他們與漢軍對陣搏殺,總是讓漢軍慘敗而歸。
漢軍和官府人員去抓壯丁和苦力時,也遇到很大困難,當地土著人民,習慣了山區生活,當他們知道漢軍和官差來做壞事時,他們便舉家舉族轉移到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山區,並在這些地方依托險要,用石頭壘砌建設碉樓和堡壘與漢軍對峙,漢軍對他們無可奈何!
最後,蜀漢朝廷和漢軍在金沙江涼山地區與彝族首領結盟,漢軍和官府有彝人和彝軍幫助後,蜀漢朝廷才將蜀國在長江和金沙江的國防線穩定下來。
穩定四川後,諸葛亮才開始利用在四川當地招募的軍隊和將領,對秦嶺以北的魏國軍隊發起進攻。但是在三國中蜀國的國力最弱,因此,蜀國最早滅國。
魏國被司馬炎篡位而亡國,在三國中吳國的壽命最長。這是因為吳國統治著當時中國最富裕、人口最多的地區,這些地區包括今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和福建等長江中下遊地區和江淮地區,同時吳國名義上統治嶺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而吳國統治者和統治階層是本地人,他們自稱吳/吾wu,現在廣西土著壯族人仍然自稱吳wu/gu,今天東南亞甚至印尼的很多古老民族也自稱wu/gu/agu。這說明,那個時代吳國與嶺南、東南亞等地方屬於同一個文化圈。因此吳國朝廷很容易獲得當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他們有錢、有糧、有人。
但是,富裕地區都有一個弱點,人民喜歡安逸,不喜歡打鬥和戰爭,他們沒有爭天下、坐天下的願望和決心,這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道理的由來。
中國直到民國時期才進行民族劃分,此時吳國故土的人民才完全接受自己漢人和漢族的身份,否則他們仍然稱唿自己為“某某寧”或者“某某能”(“寧”、“能”等是吳語地區對“人”的稱唿),他們不會稱唿自己是某某族,在他們的概念稱族的都是異族。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中國人為了逃避戰火,很多中原人和四川人通過河西走廊逃亡中亞和中東,給這些地區帶去華夏文化和漢文化,這個時期紙張等文化用品,以及五鬥米道、太平道、道教等思想和宗教開始傳入西方世界,為西方文化和宗教的啟蒙和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