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曆史是人類創造的,因此我們要搞清楚人類的曆史,首先要搞清楚人即民族,民族是創造人類曆史和文明的主體。因此,為了搞清楚中國曆史和文明,我們必須首先研究東亞大陸的民族起源和發展。


    平安、溫飽和自由是人類獲得快樂和幸福的基礎,但是生活在洪水泛濫、地質災害頻繁的末次冰河期中後期的古人,他們要獲得平安非常困難;冰河期人類隻能局限在溫暖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生活,人類生活的區域往往都是人口擁擠、資源匱乏,人類要想獲得基本生活保障非常艱難;人類早期社會是原始母係氏族社會,母係氏族社會的社會管理製度具有野蠻、殘忍、無人性的特點,生活在原始母係氏族社會的人類在精神和行動上沒有自由可言,他們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因此,人類的大遷徙給中下層人民改變命運、追求人生夢想提供了機會,這些抓住機會,勇敢參與大遷徙的民族,後來都成為了世界各地的偉大民族,成為世界民族之林的王者。


    冰河期極度寒冷和幹旱的氣候,將地區絕大多數的陸地都變成冰蓋區和荒蕪區,這些冰蓋區和荒蕪區基本上都是無人區,因此,在人類大遷徙初期,人類很難遇到自然界的天敵,人類的天敵隻是人類自己,因此,遷徙民族隻要避開人口稠密區,遷徙活動就可以順利進行。因此,在人類的大遷徙過程中,為了避免族群之間衝突,遷徙人群總是選擇無人區和人煙稀少的地區進行遷徙,在末次冰河期中後期,東亞、美洲、中亞、中東和歐洲等大陸地區是自然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的適合人類生存的無人區或者人口稀薄區,因此這些地區成了人類主要遷徙的地區。


    在人類大遷徙的過程中,由於海洋民族、采集民族和狩獵民族的機動性比農耕民族強,因此他們比農耕民族更早遷徙,但是早期遷徙的民族在遷徙過程中,他們相互獨立,很少接觸,海洋民族遷徙目的是尋找新的居住地、水源、陸地食物、打漁海域等自然資源,這些自然資源集中在海岸河口地區,因此海岸河口地區是海洋民族的遷徙目的地;采集民族的遷徙目的是植被茂密深林和山穀;狩獵民族遷徙的目的地是動物可以自由生長的大草原。


    在人類大遷徙的過程中,由於農耕民族需要較為苛刻才能進行農業生產,因此,農耕民族的遷徙比海洋民族、采集民族和狩獵民族等民族的遷徙晚一些。但是農耕民族可以得到很多後發優勢,如果從采集民族和狩獵民族那些獲得豐富地理和氣候信息,獲得遷徙的向導和幫手等,使得農耕民族很容易在廣袤無垠的內陸地區找到適合建立村莊,開發農田和牧場的地方,由於農耕民族具有務農、養殖和畜牧等方麵生產技能,因此他們可以給合作者提供穩定食物,因此采集民族和狩獵民族也喜歡加入農耕民族的隊伍,並逐步於農耕民族融合為新的民族。


    在末次冰河期中後期,中國南部、中南半島、東南亞和南亞次大陸是現代人類的主要生活區域,當時人口最多的農耕及畜牧民族等黃種人定居在廣西西部、雲南南部、越南北部、老撾、泰國和緬甸等地區,而棕色人和白人主要居住在南亞次大陸的南部和西北部。


    農牧民族從中國西南和中南半島原著地展開遷徙後,該地區農牧民族其中一部西遷進入南亞次大陸東北部地區,後以居住在南亞次大陸的棕色人和白人遭遇,農牧民族為了避免直接和大規模的民族衝突,農牧民族的西遷隻能通過青藏高原的無人區進行,這就是今天南亞次大陸東北部、青藏高原等地區分布著黃種人農牧民族的原因,這些黃種人就是藏族和羌族的先祖,今天藏文化和羌文化與泰文化和越文化仍然存在很多共性和同源特征,藏za


    g在泰語中意義是大象,大象是泰民族的圖騰和崇拜偶像,因此藏泰一家親,藏民族曾經居住地有尼布爾、不丹、那爛陀等,在泰語中尼布爾(佛祖釋迦牟尼的故鄉)


    ibo是“好爸爸”的意思,不丹buda


    是“紅衣族、紅衣人”,那爛陀(佛祖釋迦牟尼傳教的地方)是“有家有田的學校”;羌qia


    g在古越語中是強者和朋友的意思,羌族與泰越民族曾經是並肩戰鬥的好兄弟。


    農牧民族完全征服青藏高原後,這些農牧民族繼續向西遷徙,翻過帕米爾高原進入印度河流域地區,在這裏黃種人、紅種人和白人產生融合形成新民族,這些新民族是中亞人和中東人的先祖,從此印度河流域出現農業文明,目前該地區仍然存在很多古越語地名如納蘭


    ,在古越語中


    a是農田


    是家園(西方語言一般拚寫


    d),納蘭是農家的意思。同時,高原農牧民族也進入了塔裏木盆地,開發塔裏木河及羅布泊農業區,建立了偉大的樓蘭國,在古越語中樓lou是“我們”的意義,


    是家園,樓蘭是我們的家園。因此高原農牧民族是中國新疆及中亞地區各民族的主要先祖。


    東南亞農牧民族的陸路大遷徙主要在東亞大陸即中國大陸進行,隨後發展都西伯利亞地區和美洲大陸,以及中亞、中東、地中海沿岸及歐洲等地區。為了揭示東亞地區的民族起源,在此我們將重點研究東亞大陸地區的民族起源及發展。


    在以往章節裏,我們已經敘述了東南亞農牧民族從中南半島農牧業發祥地和根據地出發向廣東、福建,以及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和江蘇等中國長江以南地區遷徙,隨後他們越過長江向湖北、河南、江淮、山東、河北等地區遷徙的情況,在此我們不對這段遷徙進行詳細論述。


    總之,東南亞農牧民族在中國南方和中原地區完成大遷徙後,他們在遷徙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以先到達該地區的海洋民族融合,形成了形成以從事海農和工商等混合經濟為生的新民族,即合浦人、雷州人、湛江人、潮汕人、閩南人、溫州人、渤海人等古老民族。他們與先到達中國內陸地區的瑤族、苗族、佘族等部分民族,融入為楊越、閩越、東甌、西甌等百越民族,沒有被融合的瑤族、苗族、佘族等轉入山區,以及狩獵、捕魚和采集為生。


    經過周密的科學研究,我們認為東南亞農牧民族從廣西西北部雲南東南部即百色盆地及文山地區出發越過雲貴高原向四川地區、秦嶺以北地區,以及以秦川地區為中心向北、向西、向東的遷徙,對中國和世界民族和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和重要作用。往下我們將重點研究這個遷徙過程。


    大約在距今4.5萬年至距今3萬年之間,東南亞的農牧民族成功移民到中國西南和雲貴高原地區。


    根據考古發現和研究,廣西寧明芭萊岩畫詳細記錄古人類進入廣西左江河流域地區時的情景,從岩畫的情景分析,當然的古人類具有一定組織形式,他們攜帶武器和工具、會使用獨木舟和車輪等交通工具,他們飼養牛、豬、羊、狗等動物,這些古人對山川等地理現象、太陽等天象有充分認識,說明他們已經具有一定地理知識和天文知識,芭萊岩畫的人形蹲式畫風,以在東南亞的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老撾和越南等地區發現的古老岩畫風格一脈形成。這說明東南亞農牧民族曾經從此進入廣西地區,岩畫的顏料一般是朱砂(主含硫化汞hgs,朱砂除了用於繪畫,還是宗教儀式的辟邪之物),岩畫是古人一種紀念祖宗的宗教儀式,也是古人標記祖先遷徙道路的路標。


    東南亞農牧民族在廣西及雲南地區定居和發展成功後,農牧民族繼續北遷,他們首先開發雲貴高原上的農牧區,他們在金沙江南岸宜賓珙縣留下大量岩畫和懸棺,珙縣岩畫的風格與芭萊岩畫的風格非常相似,說明這些古人屬於同一個文化族群。這批古人類以瀘州至重慶的長江南岸河穀平原和丘陵為根據地,在重慶地區度過長江,沿嘉陵江北上開發四川盆地東部,在該地區建立古巴國;另一支古越民族在瀘州地區渡過長江,沿沱江北上進駐成都平原,開發四川盆地西部及青藏高原南麓等地區,在該地區建立古蜀國。因此巴人和蜀人是四川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他們都是古越人的後裔。


    古越人完成對四川地區移民和定居後,大概在距今3萬年至距今2.5萬年之間,古越人對鬆潘高原、秦嶺、秦川、河西走廊、黃土高原、蒙古高原、東北平原、西伯利亞、北極、北美等地區展開遷徙、移民和定居,遷徙到這些地區古越人成為這些地區未來民族的先祖。


    在階段最偉大成就之一是,古越人在鬆潘高原和秦川地區,適應了高寒環境和北方氣候,他們成功地發展了適應高寒環境和北方氣候的新型農牧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成功馴化和種植了青稞、大麥、小麥、粟、高粱等農作物,並成功馴化和養殖犛牛、牛、驢、羊、豬、狗、雞、鴨、鵝等畜禽,最終他們發展為有別與巴人和蜀人的新民族——居住於鬆潘高原及河西地區的氐族;居住於青藏高原東北地區的羌族;居住於秦川地區及黃河河套地區的華夏族。


    後來華夏族發展成東亞大陸領導民族和主要民族,在東亞大陸特別是黃河流域地區建立國家的統治階層都以華夏族自居。因此,往下我們重點研究華夏族。


    華夏族的族號我們在以上章節講過,在此不再重複。按照中國的曆史文獻記載,華夏民族興起於陝西秦川地區,發展壯大於黃河中下遊平原地區。


    中國最早的曆史記載從周朝開始,由於早期民族具有半農半牧的特點,因此他們要經常搬家開發新耕地和新牧場,這種生產和生活特點使得很多民族很難建立穩定的社會和文化發展方式,因此很多民族沒有建立自己的文化係統,更不可能記錄自己的曆史。因此,周朝的朝廷史官們未必知道華夏族的起源和曆史,往後朝代的朝廷史官更不清楚華夏族本源,他們隻能按照周朝記錄說事。當過往文獻不能解答民族問題時,史官們隻能根據被研究民族的長相、語言、文化和習俗等來進行民族關係的確定及劃分。


    周朝創立之初,也許整個東亞大陸的人類都是黃種人,而且這些黃種人在語言上都將以古越語類似的語言,華夏族仍然可以與這些民族進行順暢的語言相通;這些民族在生產方式、生活方法、社會製度和宗教習俗等方麵與華夏民族大同小異,因此周朝史官將東亞大陸的黃種人民族全部劃歸華夏族,將這些民族全部作為周朝的統治對象。


    在這裏我們不能怪罪周朝史官,他們人種和文化概念劃分民族沒有問題,問題隻是各民族在族號上有爭議,當然如果從泰越文化特點分析東亞大陸的黃種人民族都稱為華夏族也沒有問題,問題隻是其他民族不願意放棄自己祖宗的名號,使用別人祖宗名號。但是,朝廷的聲音就是國家法律,它將影響每一個國人的謀生和生活,因此,很多弱小民族很快接受了周朝封號和收編,而很多強大的民族因為族號問題站在周朝的對立麵。


    從周朝開始,黃種人都是華夏族,黃河流域是華夏族的發祥地,甚至是全人類發祥地,這個被生硬創造出來的文化概念,最終成為中國曆史傳統而神聖思想觀念,黃河流域地區成為黃種人的發祥地,也是東方文明的發祥地。不認同和不符合這種曆史觀念的民族都是異族,異族等同於敵人,“感化四方,歸宗華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文化我族,武鎮蠻夷”等民族政策也被朝廷文官製定出爐,當然作為朝廷製定任何政策都不過分,隻是國家有沒有那麽多成本和精力去應付矛盾、衝突和戰爭。


    現在我們再討論華夏族是否是東亞黃種人總族號的問題?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現在已經不要認證民族身份去參加科舉考試,或者擔任朝廷官員、做朝廷生意了,大多數社會已經沒有種姓製度和門第觀念。


    華夏族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民族,華夏族形成後,他們在渭河和涇河流域地區發展農業去和定居,同時向北開發陝北和河套平原等地區的農業區和畜牧區。然後,他們東渡黃河進入山西地區開發渭河流域農業和畜牧業;他們順著黃河東下開發河南地區,為了開發河南地區他們在三門峽市陝縣(今陝州區,古稱陝邑)地區建立軍事要塞,同時,華夏族在此地建設了聞名世界的地坑窯洞城市區,這些城市的窯洞民居冬暖夏涼,非常宜居;這裏的村莊和城市具有良好的給排水係統和功能,這說明華夏民族在遠古時代已經具有高超的文明智慧。


    後來陝邑成為劃分陝西即秦川地區與河南地區分界線。華夏民族從這裏走出秦川,全麵開發黃河中下遊地區,使得華夏文明成為黃河流域地區的唯一文明,成為亞洲大陸的偉大文明。


    在母係氏族社會裏,普遍存在女性崇拜和生殖崇拜的習俗和社會風氣,人們以性和生殖為美,沒有當今社會的羞恥觀,目前在印度和尼泊爾等地區的神廟雕塑和繪畫仍然保留著生殖崇拜的藝術形象。秦川地區簡稱“陝”,在今天的秦川話中“陝”xia


    、sa


    或se等讀音,在古越語中se、sa


    或xia


    等讀音是女性生殖器的意思。


    在母係氏族社會裏,沒有當今的家庭形式,那個時代的人們隻認識母親,母親是自己所生子女的唯一家長、撫養者、教導者和領路人,因此當時社會普遍流行喜歡和崇拜女性,並賦予女性非常崇高的地位和權力。


    人類完成末次冰河期大遷徙,在世界各地定居發展後一段非常漫長時間裏,世界各地都處於母係氏族社會中,因此在世界各地都或多或少地保留母係氏族社會痕跡,如古時候泰國曾經稱為暹羅xia


    luo,在古泰語和古越語中,xia


    相當於聖母,luo是知道、知識和智慧,因此暹羅是智慧聖母的意思;西方宗教聖地耶路撒冷有一座聖山叫“錫安xia


    ”(與陝的秦腔音完全一致),來耶路撒冷的信徒必需去朝拜錫安山即上城,這裏的“錫安”是聖母的意思。在古漢語中,“陝xia


    ”相對應的古漢字是“仙xia


    ”。甲骨文“仙xia


    ”字,描述形象是一個人站在一個懷著胎兒的娘胎,還有一雙手接生出一個躺著的小嬰兒!“仙”字是一部具有解剖學意義的連環畫冊!


    象形文字容納的信息量太驚人了,甲骨文在象形化、抽象化、特征化等邏輯處理方式和能力非常巧妙、準確、易懂。母係氏族社會保留下來的古漢字還有,如女子是“好hao”、“豪hao”;“仙xia


    ”也是“善sa


    ”;“女性ya”的行為叫“雅ya”,在古漢語中雅是高貴行為的意思。


    但是,人類進入父係氏族社會後,xia


    、sa


    、se、ya等跟女性有關的古漢語詞匯都變成了避諱詞和禁用詞,在民間這些女性詞匯漸漸變成髒話的關鍵詞。


    華夏民族和華夏文化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都存在著廣泛的影響力,在河南與江蘇和山東交匯地區有一個夏邑縣,這說明華夏民族曾經在此地定居點和農耕區。在長江以南還有很多跟“夏”有關的地名,如廈門、夏畈等,這說明,也許華夏族曾經入主過這些地區,或許這些地區曾經經曆崇拜女性時代,這裏古人也崇拜“華夏huaya”即生育聖母。


    這說明在東亞、中亞、中東和歐洲等地區普遍存在母係氏族社會的夏xia(即雅ya)崇拜、仙xia


    崇拜等女性崇拜現象和社會製度。


    在曆史故事中,存在一個夏朝,這個朝廷是華夏族建立的第一個朝廷,但是由於夏朝的曆史文獻非常匱乏,目前我們周朝至漢朝曆史文化很難對周期之前的夏朝和商朝進行詳實論述,在這裏我們隻能根據有限的曆史故事進行夏朝的一般表述。


    根據古籍記載,華夏族和夏國興起後,首先在陝西、山西、北漠草原等地區發展,起初他們的生產方式亦農亦牧,他們在秦川地區和河套地區開發農業區,在北漠草原放養牛羊驢馬。


    在秦川地區和黃河河套地區發展成熟後,華夏族在山西北部建立雁門關作為抵禦其他遊牧民族的最後防線,保證了夏國北方邊境的穩定。根據周朝文獻記載,周北方的異族是“北狄”,“狄”與“氐”同音,狄字的象形含義是“會玩火的蠻人”,使用火是氐人生產和生活的習慣,因此北狄就是氐人,夏朝和周朝要防禦北方異族就是居住在漠北地區的氐人。這說明,當時氐人主要居住與四川、陝西和甘肅三省交匯處的鬆潘高原地區及河西地區,同時氐族已經向黃土高原、蒙古高原、西伯利亞等地區移民和發展經濟,這些氐族人逐步派生和演變成東亞大陸東北部的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


    夏國西部邊境是河西走廊地區,周朝史官稱此地之為“西戎”,這裏是氐羌等融合民族的地區,戎指戎裝即軍裝,由於由於河西走廊是東西方經濟和文化交匯之地,這裏民族眾多,魚龍混雜,社會衝突和戰爭頻繁,因此此地的農牧民都有穿軍裝攜帶武器的習慣。


    夏國南部邊境是湖北北部、江淮等長江北岸地區,周朝史官稱國家南方的異族為“南蠻”,因此“南蠻”就是長江以南的古越族。“蠻ma


    /ba


    ”在古越語中是村莊和城市的意思,也許當時周朝的史官到長江以南地區采風時,當周朝史官問當地人“住哪裏?”時,當地人都是指著村莊說“蠻ma


    ”,因此周朝史官稱唿江南古越族為蠻人。蠻與野蠻對等的因為是,古越人袒胸露臂、紋身斷發、性情剛烈、輕生勇猛,使周朝史官感覺古越族人很另類、不可理喻、粗暴和野蠻,因此南方人才有南蠻的貶稱。漢朝是稱唿長江以南的人民為百越,漢朝之後百越全部成為漢人即今日之漢族。


    夏國的東部邊境是河北和山東等地區,這些地區有漫長海岸線,東南亞的海洋民族應該從海上遷徙到這些地區,並在後來他們與從南方遷徙來百越農耕民族匯合,這些民族被周朝史官統稱為“東夷”。


    周朝史官稱為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地區異族為“蠻夷”,在古越語中,“夷yi”是女人和姑娘的意思,也是個人需要表明女性身份時的自稱,遠古時代,男女裝束打扮幾乎一樣,如果不表明性別會造成很多誤會。不懂越族習俗和古越語的周朝史官,由於他們在這些民族聽到帶有“夷yi”的稱唿太多,因此他們將這些古越族稱為蠻夷,當然蠻夷也不是什麽美好的詞匯,它包含著統治者的傲慢,以及對異族的鄙視和詆毀。


    今天,我們不可能還原夏朝的曆史原貌,但是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人類的發展過程將改變人類的生活及生產方式,改變人類的習俗、文化、思想和宗教,使得人類產生隔閡、分化、對立、衝突和戰爭。因此,我們有責任去揭示人類同根同源的事實,去揭露那些心懷險惡故意掩蓋事實,製造人類分化、衝突和仇恨的醜惡事件。從而減少人類的衝突和戰爭,曾經人類的互愛互助。


    從本質上而言,人類衝突的根源在於這個世界的生活及發展的資源非常缺乏,而人類對資源需求卻是無窮無盡。這個客觀存在的矛盾必然導致,得不到資源的人群去征服和搶奪有資源的人群。文明作用就是解決人類的衝突和災難,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通過發展農業、畜牧業、工具及裝備製造業等增加社會的供給,滿足人類的需求,從本質上改善人類的生存及發展環境和基礎。同時,建立反對壟斷和獨占自然資源及社會資源的社會製度和機製,保證社會的平等、公正、善良、仁義等價值原則和法律精神,保證人人有獲得感、幸福感和自由感。


    但是,這個世界總有邪惡勢力與文明對著幹,這些邪惡勢力的價值觀裏充滿自私自利,為了獲得私利而做不擇手段的事情,這些邪惡勢力是人類的公敵,是文明的公敵,我們的責任就是揭露它們,人們認識它們險惡用心及醜惡嘴臉,讓它們像瘟疫一樣被人類防疫和消滅。


    在上世紀中國走向人民國家後,中華各族出現了和睦相處、團結互愛的新局麵,中華民族經過近百年不懈努力,擊退西方邪惡勢力侵略和壓迫,恢複了中華民族自信心和文明發展的權利,從此中華民族走上了解放、自強、複興、超越、共贏和共享的文明發展之路。


    通過本文以上列舉的曆史事實,已經可以證明,中華各族確實有一個唯一的宗族源頭,這個源頭就是那些曾經生活在末次冰河期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即東亞大陸南部及中南半島的古人類。


    古越族等古人類完成大遷徙之後,遷徙人類於當地人類融合,在東南亞地區形成了泰族、傣族、撣族、高棉族等民族;在中國長江以南地區形成了百越民族;在長江以北及黃河中下遊形成東夷族;在四川地區形成了百濮、巴族、蜀族等民族;在鬆潘高原、河西走廊和青藏高原東北部等地區形成氐族、羌族等地區;在秦川地區及黃河河套地區等形成華夏族。同時,佘族、瑤族、苗族、彝族等古老民族部分融入新民族,部分轉移到山區生活及獨立發展。


    隨後,中國西北地區的氐族、羌族和華夏族派生出匈奴族、鮮卑族、突厥族、吐蕃族、契丹族、蒙古族等,讓中國曆朝曆代朝廷痛疼不已的北方遊牧民族。


    今天中國各民族已經放棄那種狹隘的民族觀,凝聚在中華民族的文明大旗下,共同開創人類麵向未來的偉大文明和幸福生活,這是中國的福氣,也是世界的福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鑿壁窺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楓客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楓客棧並收藏鑿壁窺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