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幾個章節論述末次冰河期中後期人類大遷徙的原因,以及大遷徙之前人類的生存能力、生產能力、技術和文明狀況,以及他們的產業分工、家庭方式、族群狀況、社會形態、思想及宗教狀況等人類生存能力和文明發展基礎。這些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基礎上,人類為了應對地球環境的嚴重變化,尋求生存和發展機會,因此居住在末次冰河期新大陸的人類展開了全球範圍的大遷徙,此後在世界各地出現和形成了豐富多彩、光輝燦爛的人類文明,這些風格各異的文明形態,通過漫長歲月衝刷後逐步演變成今天世界各地的文明狀況。


    如果,沒有這次全球性的人類大遷徙,世界很多地方將如今日南極地區和撒哈拉大沙漠一樣荒無人煙、死氣沉沉!


    本章我們將專門論述,人類艱辛萬苦、跌宕起伏的大遷徙過程及路線。人類大遷徙是一個涉及全部文化層次的複雜的人類活動,大遷徙不僅對世界各地人類社會及文明的形成影響深遠,同時也是人類種族經曆分化、融合、再分化、再融合的過程,這個種族發展過程將我們揭示各地人類文明和民族的共同性及差異性,並為推動人類走向全麵和解、合作、友愛、共贏、共享創造思想基礎和文化條件。


    根據目前人類種族分布狀況及文化特征,以及地理知識、考古學知識等,已經世界各地遠古文化遺跡和遺址的發現和研究,我們可以比較清楚將人類在末次冰河期中後期大遷徙的路線、過程複原出來,並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到在遷徙過程中人類種族的融合及分化等情況。


    根據考古學家和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距今10.8萬年前,在印尼爪哇島一帶地區生長著一支骨骼特征與亞洲黃種人特征非常相似古人類。這說明,正處於冰河期初期,有一群為數眾多的黃種人先祖生活在末次冰河期的東南亞新大陸(即印尼群島、中國南海新陸地、中國大陸南部、中南半島等地區)等冰河期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經過6萬年至7萬年的磨練和演化,這支古人類發展成黃種人,並成為大遷徙時代的主體種族即黃種人采集及漁獵民族、農耕民族和海洋民族,大遷徙結束後,他們成為分布與亞歐大陸、太平洋諸島、美洲等地區的現代黃種人。


    從距今4.5萬年末次冰河期中後期,地球變暖,海平麵不斷上升,居住於冰河期東南亞大陸海邊地區的海洋民族,由於他們家園首先被海水淹沒,他們首先遭受災難的襲擊,因此他們首先通過海上將家族和財產搬遷到地勢較高的海岸。當海平麵繼續上升,更多的大陸被海水淹沒時,他們隻能再搬遷到地勢更高的地區,海洋民族的大遷徙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開始了。


    跟隨海洋民族一起遷徙的民族是居住在冰河期沿海及低海拔地區的采集民族、狩獵民族,因為采集及狩獵民族平時就過著遊走不定的生活,同時這些民族與海洋民族存在經濟互補和血緣關係等依存性,他們常常生活同一個陸地資源相對豐富的區域,因此災難來臨是他們肯定一起搬遷。瑤族是生活在中國大陸西南部和東南亞等地區的古老民族,他們自古居住在中國雲貴高原、廣西及東南亞等交通閉塞的山區,他們過著以狩獵和采集為生的古老生活方式,在他們代代相傳的古老故事中,講述了他們的祖先由於遭遇大洪水,舉族行船,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大陸的典故。中國彝族等古老民族也有在大洪水中舉族逃亡的故事,這些故事說明在末次冰河期變暖期初期即即距今4.5至3.5萬年前,生活在末次冰河期東南亞新大陸沿海和低海拔地區的瑤族、彝族等民族先祖,他們因為家園被海水淹沒,因此他們通過海路和陸路到達中南半島和中國南部地區。考古學家曾經在中國廣西柳州的某個山洞裏發現古人類化石,據科學測定這些化石是距今4萬年左右的古人留下的,這些人類化石具有明顯的黃種人特征。


    在變暖期初期由於人口大量向中南半島和中國南部地區聚集,導致該地區出現食物短缺,從而從事該地區農業、養殖業和畜牧業等深入發展,也引發了人類通過海路和陸路向世界各地遷徙。


    根據古氣候學家的科學檢查和分析,在末次冰河期中期即距今3.5萬年至2.5萬年期間地球變暖加劇,海平麵上升幅度加大,導致更多陸地被海水淹沒。而冰蓋加速融化,在地球表麵形成更多的湖泊、沼澤、河流和荒漠區,內陸低窪地區出現大量的淹沒區、內澇區和荒蕪區。這些惡劣的地質環境給海洋民族、采集及漁獵民族和農耕民族等人類的遷徙增加無窮無盡的困難和生存威脅。


    海洋民族是最先進行大遷徙的人類種族,“近水樓台先得月,春江水暖鴨先知”海洋民族最先意識到人類要大難臨頭,因此他們最先展開了人類的海上大遷徙,他們遷徙的路線是通過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的海岸和島鏈近海向太平洋東西海岸及島嶼地區遷徙;通過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的海岸和島鏈近海向印度洋及大西洋海岸及島嶼地區遷徙。


    海洋民族從東南亞新大陸向太平洋東西海岸及島嶼遷徙的過程為:海洋民族首先乘船向東遷徙到中國大陸南海、東海海岸地區及近海島嶼,即如今馬來西亞半島沿海、泰國沿海、緬甸沿海、孟加拉沿海、柬埔寨沿海、越南沿海、廣西沿海、廣東沿海、福建沿海、浙江沿海、長江流域航道地區、菲律賓群島、台灣島、琉球群島、日本列島、太平洋諸島、南美洲太平洋沿海等地區。


    海洋民族從東南亞新大陸向印度洋、大西洋海岸及島嶼遷徙的過程為:南亞次大陸沿海、中東沿海、非洲沿海、地中海沿海等地區。


    海洋民族在這些地區定居下來後,依托當地的江河湖海等自然資源發展漁業、采集和狩獵等生產活動,並與先後到達這些地區的民族一起開創當地的社會及文明。


    根據考古學家及人類學家的發現和研究,農耕民族(包括仍然依附農耕民族從事養殖業和畜牧業的民族)的大遷徙出現冰河期變暖期後期即距今2.5萬年至1.5萬年之間,因為變暖期後期地球表麵的海岸線、河流、湖泊、沼澤等已經穩定下來,大部分荒蕪土地已經變成森林和草原,成為動植物的樂園。自然環境的改善給農耕民族及其隨從民族的遷徙提供物質基礎和環境條件。


    根據古代氣候學和考古學的研究結果,在末次冰河期期間,農牧民族早期家園即東南亞中南半島、中國南方、南亞次大陸等地區,該地區具有四季分明、冷熱氣候交替明顯的北方典型氣候特征,當時該地區氣候狀況相當於現在中國黃河以北地區的氣候狀況。在冰河期由於有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嶺南山脈等地理屏障,阻擋了北方冷空氣對中國嶺南地區和中南半島地區的侵襲,因此在末次冰河期該地區的自然氣候非常適合農業、養殖業和畜牧業的發展。該地區的文明進步為人類大遷徙提供物質、精神、技術和文化等方麵保障,同時也為人類文明的大發展奠定和基礎。


    由於早期的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本來就生活在內陸海拔較高地區,這些地區具有典型大陸地貌特征,有山區、丘陵、河流、沼澤、草原及綠洲等,這些地區都非常適合農牧業的發展。由於農牧民族食物來源比較穩定,過著定居和半定居的安定生活,因此他們有更多時間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從事了思想、文化、技術和宗教等方麵的文明發展。生產方式及文化發展方式決定了農牧民族在人口、社會及文化等方麵比采集及漁獵民族、海洋民族等更優越。


    在大遷徙初期,雖然農牧民族與海洋民族和居住在低海拔地區的民族,沒有非常密切聯係,但是隨著農牧民族內部人口,以及其他民族遷入農牧民族地區人口的增加,使得剛剛完成遷徙,過著定居生活的農牧民族又產生遷徙的強烈需求和衝動。


    當氣候變暖加劇,內陸地區湖泊、河流和沼澤的地理分布基本穩定,荒漠區和洪泛區等無人區的環境得到改善後,在中國南部和中南半島地區發展成熟的農牧民族開始向世界各地展開驚天動地的大遷徙。


    在農牧民族大遷徙初期,農牧民族已經基本上將中國嶺南地區、中國雲南、越南北方、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孟加拉、印度東北部等地區開發成本民族的農牧產業根據地,根據考古學家和生物學家的聯合研究成果,該地區是末次冰河期人類最早的唯一的農業區、和畜牧區。考古學證據反映,人類最早期的畜牧區(當時農業與畜牧業尚未完全分離,畜牧業的生產方式是圈養與放養相結合,畜牧的活動範圍小於遊牧,畜牧仍然依托農業和村莊生存)出現在緬甸西部、孟加拉地區、南亞次大陸等地區。而且當時這些地區居住的古人類都是黃種人。


    農牧民族開始大遷徙後,他們首先從根據地從發向西進入南亞次大陸南部與當地棕色人種融合為新農耕民族;他們再從南亞次大陸東北部地區進入青藏高原,他們形成了以黃種人為主體的,適合高原氣候環境的農牧民族;他們從青藏高原地區向西進入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及印度河流域地區,與該當地的白種人采集及狩獵民族融合,形成黃白混血的新的遊牧民族。從此黃種人、棕色人和白種人在南亞次大陸等地區完成全麵融合,並形成延續至今人類多種族地理分布格局。東南亞農牧民族向南亞次大陸、青藏高原、中東印度河流域等地區的遷徙和移民促使該地區早期文明的產生,隨著南亞次大陸及中東新人類與中亞新人類匯合,他們將形成更加強大人類新民族,使得中東、地中海沿岸地區和歐洲全境開始進入人類的文明進程。


    農牧民族最複雜和漫長的遷徙路線是向北和向東的遷徙過程。首先,農牧民族從根據地出發向東向北進入中國雲南、中國廣西;然後從再廣西向東進入廣東和福建,在向北進入長江流域地區,再向北進入黃河流域地區,再向北進入東北平原和蒙古高原;從雲南南部和廣西西北部進入雲貴高原,經過重慶、瀘州等兩條路線進入四川等地區;然後再從四川出發,翻越秦嶺進入秦川盆地及河西走廊等地區,再北上進入黃土高原、蒙古高原、西伯利亞等地區,再向東通過白令海峽進入北美洲;東南亞農牧民族遷徙到陝西、甘肅等地區他們向西進入中國新疆、中亞、中東、北非、地中海沿岸和歐洲等地區;遷徙到西伯利亞地區農牧民族再向西進入歐洲腹地。


    最終東南亞農牧民族“先北遷,後西折”的遷徙支隊,在印度河流域等中亞地區與那裏新人類匯合,他們再融合為中東和歐洲的人類族群。東南亞農牧民族“先北遷,後東折”的遷徙支隊,他們通過白令海峽陸橋進入北美洲,最後他們與從秘魯安第斯地區北上的南美洲黃種人即東南亞海洋民族在中美洲地區匯合,從此他們一起開創美洲的遠古文明。


    總之,東南亞農牧民族形成這些地區最早期人類種族,他們發展了中國文明、中亞文明、中東文明(蘇美爾、亞述、波斯等文明)、地中海文明(埃及、希臘、羅馬等文明)、歐洲文明、美洲文明(瑪雅等文明)等世界文明。


    冰河期東南亞遠古文明是人類最早期的文明,是各地人類文明的母體。人類主體從東南亞根據地向世界各地遷徙後,沒有參與大遷徙,留在在東南亞地區(即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群島、菲律賓群島等)生活的人類,他們仍然保持著原來種族特征、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及文明狀態,在循規蹈矩中生活和發展。


    大遷徙結束後,海洋民族的語言和文化成為遷徙目的和定居區的語言和文化,南島語和海神崇拜成為太平洋島嶼及沿海地區、印度洋島嶼及沿海地區的共同文化特征,目前南島語和海神崇拜等文化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柬埔寨、越南南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台灣島、太平洋諸島等地區仍然非常盛行。


    在農牧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農耕民族逐步發展成熟了古泰語和沙門宗教信仰,目前中國嶺南地區、中國雲南、越南北部、老撾、泰國、緬甸、印度東北部、尼泊爾等地區的農牧民族仍然或多或少保留著原始古泰語和沙門宗教信仰。


    隨著農牧民族的遷徙和民族融合,古泰語分化出古緬甸語,古緬甸語成為半農半牧的定居民和遊牧民的語言,這些新民族居住於青藏高原南麓,青藏高原,以及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接合部等廣泛地區。


    經過漫長文化曆練和發展,最終沙門教在南亞次大陸恆河中下遊地區發展成耆那教和佛教;在中國嶺南、東亞大陸等地區形成薩滿教和門貞教(me


    gim,在古越語中,me


    是提問的提示,gim是神或者神師,me


    gim整體意思是問神,諮詢鬼神和靈魂情況,占卜吉兇禍福)。


    在大遷徙過程和結束後,東南亞地區作為人類最古老文明地區,它保持著與印度地區、中國地區和世界各地在經濟和文化等方麵的交流,但是該地區也是全球最古老、最保守、最傳統、文化發展最滯後的地區。自滿自足必然導致全麵懶惰和腐敗,隻有那些經曆苦難洗禮,懷抱危機的人們才會努力思索,奮力打拚,取得進步。


    考古學家在蒙古境內發現,現代古人類最早生活遺跡出現在距今2.5萬年至1.5萬年之間,這個數據說明,遊牧民族的大遷徙開始於距今3.5萬年左右,在距今2.5萬年前後遊牧民的遷徙達到高峰,在距今1.5萬年前後,遊牧民族基本上完成了大遷徙。


    考古結果說明,海洋民族的遷徙的高峰期在距今4.5萬年至2.7萬年之間,高峰期過後海洋民族基本完成在世界各地移民、定居和發展,海洋民族世界分布格局基本形成;農牧民族遷徙高峰在距今2.5萬年至1.5萬年之間,高峰期過後基本完成在世界各地移民、定居和發展,農牧民族世界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大約在距今1.1萬年時,地球氣候開始穩定,冰河期基本結束。此時,地球的氣候及環境變得非常社會動植物生存和發展,農牧民族開始分裂為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遊牧民族開始在東亞、中亞和南歐等地區草原上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鑿壁窺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楓客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楓客棧並收藏鑿壁窺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