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


    他好想罵娘。


    但是晉王卻全然不顧,接著說道:“想起來了吧,這海國的國君,就是半道上劫下準備嫁給你的齊國嫡公主的那位。”


    秦王:……


    你是不是以為你自己很懂?


    寡人預定的親事給弄沒了,寡人能不知道?


    對秦王來說,這真的是太難了。


    本來到手的齊國嫡公主,就這麽被汪過接了去,就已經是個很丟人的事了。


    然而,這麽丟人的事,還得被晉王拉出來公開處刑……


    這能忍?


    他好歹也是大國諸侯,秦王能咽的下這口氣?


    “忍啊,怕啥,誰家還沒點丟人的事兒?”晉王拍了拍秦王的肩膀。“就拿我們家來說,都快被韓、趙、魏三家給捅破了天了,不還得每天照樣過日子?”


    秦王:……


    果然是一對難兄難弟,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


    兩人看著對麵的海國,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感慨著人生。


    良久之後,兩人分別告辭,迴到各自的營帳。


    晉王卻發現,在營帳之中,卻早有一人恭候自己了。


    “武燭?海國來的?”晉王有點好奇,這個時候,怎麽會有海國的人來。


    說起來,這點就是汪過的誤判了。


    因為曆史上,燭之武確實是在秦晉聯軍中,去遊說了秦王,把秦軍給勸退了。


    但是這個世界因為時間線以及列國形勢的種種關係,武燭並沒有找上秦軍,而是奔向晉軍去了……


    所以此時,他出現在了晉王的營帳裏。


    晉王坐在中央,看著武燭,冷笑道:“如今海國麵對秦晉聯手,已經危在旦夕,你要是替海君做說客,那就免了吧。”


    武燭笑道:“海君哪裏需要我做說客?海君若有需要,天子都會親自周旋。我隻是想在晉王大禍臨頭前,來看看晉王。”


    晉王一拍桌子,怒道:“大膽!你是在詛咒寡人大禍臨頭嗎?”


    武燭仍然不住地笑:“若是晉王能掌控的了晉國的局勢,我自然不說這種話。”


    “隻可惜,晉國雖大,卻是內部勢力四分五裂。如同萬鈞之石,立在針尖之上。如今好不容易處在平衡的階段,但是晉王要自己打破了這個平衡,自掘墳墓,我當然要來看看。”


    晉王仍舊冷笑:“武燭你不必說的玄乎。你所謂的平衡狀態,不就是寡人和韓、趙、魏三家的關係嗎?”


    “如今海國雖然異軍突起,但實力仍在我晉國之下。再加上秦國聯手,此戰必勝!寡人對外戰爭得利,在國內自然能得到更多氏族的擁護,區區韓趙魏三家,還不見得能在寡人手上掀起風浪!”


    武燭搖搖頭,歎氣道:“晉王你不必在這裏假裝聲勢。要是你真不懼怕韓趙魏三家,何必在秦王麵前歎氣呢?”


    “人家秦王,雖然被楚王打的抬不起頭來,但是人家大不了守住最核心的區域,總可以有個容身之處吧?”


    “但是你這院內著火,一旦三家叛變,你該何去何從?”


    晉王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因為武燭句句話,都是戳到了他的軟肋!


    武燭看到晉王的臉色,心中暗笑,表麵上仍然說道:“為什麽三家實力夠了,卻還維持著晉國的名號?”


    “不外乎就是他們的號召力不夠,若是強行分立,東邊有海國,西邊有秦國,他們一拆開,絕對要遭受滅頂之災,因此需要把你這個晉王擺在台麵上來。”


    “假如你把海國打退了,秦國再忙於應付楚國,三家沒有外憂,不擔心分立後的虛弱期,那不就可以借機把晉國拆了嗎?晉王你不就是死到臨頭了麽?”


    晉王吞了吞口水。


    武燭的說法,也確實不得不讓他憂慮……


    他就算是能把海國給打退了,也就消除了晉國的外部威脅,韓趙魏三家就可以把他取代了。


    “更何況,你們打海國,也未必有勝算。”武燭說道。


    看著晉王有些狐疑的目光,武燭直接解釋道:“如今秦晉兩國聯手,與海國的差距大,還是當年雄姿英發的齊國,與蜷縮在東海之濱的角落的海國差距大?”


    晉王思忖片刻,道:“當年齊國比海國的優勢大。”


    畢竟,秦晉兩國,說到底最初的實力,也就和齊國差不多。


    就算隨著最近的擴張,再加上兩國聯手加起來的實力,可能比當時的齊國強了那麽三四倍,但是海國卻是由三座城市的彈丸小國,直接到了占據150多座城市,而且盡是富庶之地,國力可以說是幾十倍上百倍地增加。


    “那不就結了。”武燭說道,“當時齊國對海國如此優勢,尚不能打敗海國。如今就算秦晉聯手,海國會怕了嗎?”


    “假如晉王在進攻海國中失利,反而自己受到了損失,損害了韓趙魏三家的利益,他們能坐視不理嗎?”


    “雖然出於抵抗外敵的需要,晉國不會亡,但是這晉王之位,怕是您坐不穩了。”


    晉王的臉色,越來越難看起來。


    的確,他如果打贏了海國,就是為韓趙魏三家掃除了外部威脅。


    如果他打輸了,韓趙魏借此發難,逼他退位乃至自盡,另立新君,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這樣一來,他的處境已經變得極為困難。


    或許真如武燭所說,晉國的局勢已經如同萬鈞之石壓在針尖上,晉王隻要動一下,他都得完蛋……


    或許這次討伐海國,真的是一步不該走的棋……


    現在若想迴去,唯一的選擇,就是原封不動撤兵迴去,還能保持住晉國朝堂的穩定局麵。


    思考了片刻,晉王像是下了很大決心一般,握住武燭的手。


    “先生之言,令我茅塞頓開。寡人已經知道討伐海國,此事過於衝動了。所以晉國將會退出聯軍,不與海國交戰!”


    “請先生務必要在海君麵前說上幾句,說晉國願意與海國交好!”


    一邊說著,晉王一邊寫上了國書,遞到武燭的手裏。


    武燭冷眼旁觀著這一切,直到拿到國書,瞬間撕個粉碎。


    “晉王想退兵,這兵就能退得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統天下從投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十分剛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十分剛好並收藏一統天下從投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