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這邊的戰鬥,雖然成果頗豐,但是其實也不算個太大的事兒。


    因為汪過就算通過係統提示,知道了薑申在不停搞事情以後,也沒什麽辦法去阻止。


    畢竟,如果不走海路的話,從海國到遼東,距離實在是有點太遠了……


    汪過就是想下個命令傳個信,都沒有什麽合適的途徑過去。


    總不可能從陸上,穿過數十個諸侯國,再越過胡人掌管的地方,跑到遼東去吧?


    至於新的造船計劃,汪過短時間內,還不想啟動。


    好在係統所發的獎勵,基本是按照攻占的難易程度、對華夏大地列國的走向、在諸侯中的影響力等多方麵綜合考量的。


    而很幸運的是,遼東之地和這些都不沾邊。


    既容易打下來,又對傳統的諸侯國影響不大,於是乎,八百座城市雖然多,但是獎勵的東西,也就一般般,還沒打下來齊國的影響大,汪過還遭受得住。


    對他的整體布局,影響還不是那麽大。


    因為遼東之地和正統的黃河流域周圍的列國,距離實在是太遠了,對海國本土,基本也沒什麽幫助。


    而且如今的亡國規則,是丟了都城就算亡國,所以汪過還是可以寄希望於吳王北伐,把自己的都城給收走。


    遼東之地,就讓它孤懸於海國本土之外吧。


    連汪過對於遼東之地都是這個態度,那華夏列國就更是沒注意到這個變化了。


    所以除了北方需要修長城的列國和胡人有點交集,聽說了一些遼東之地的風聲。其他諸侯國連胡人都不關心,就更別提還在胡人另一邊的遼東之地了。


    於是,在薑申領兵縱橫遼東那幾個月的同時,汪過也是化悲憤為力量,在海國境內,大力推廣楊朱之道,改變著整個國家的風氣。


    ……


    日子仍然過。


    除了計劃中的攻打高麗,變成了遼東之地,其他的事情,都在按照汪過的計劃在走。


    甚至歐陽飛幫他打聽了一下吳國的動向,聽說那位新上任的吳王,已經開始練兵了。估計等到練兵結束,吳國也就尋求崛起、開始吞並其他國家了。


    而且除了吳國的動態之外,汪過還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就是聽說秦晉聯手,盯上海國了,似乎有對海國發兵的打算。


    “真的?”汪過聽到司馬玩懿的匯報,喜出望外。


    眼巴巴等著的吳國還沒動手呢,倒是先引起來秦晉兩國的注意力了。


    對於這個計劃外的被征討,汪過欣喜不已。


    司馬玩懿嚇了一個哆嗦。怎麽看起來這麽火急火燎的事情,王上看起來還十分開心啊?


    那可是秦晉兩國聯手!


    秦晉兩國,實力可是都不輸於齊國的大國。尤其是晉國的韓、趙、魏三家,那一家就堪比一個大諸侯國,讓人聞風喪膽。


    更何況,隨著如今滅國戰爭的進行,兩個國家也擴充了自己不少的實力,晉國掌管的城市已經幾近兩百座,而且都是中原的核心地帶。


    至於秦國,雖然地處西疆,實力上比晉國稍弱,但是對西戎還是采取了壓製的態勢,領土麵積反而比晉國還大。


    “我王,老奴感覺,這兩個國家虎視眈眈,不懷好意啊!”司馬玩懿擦了擦頭上的冷汗。


    “秦晉都是大國,而且曆代通婚,緊密無間。甚至如今尋常家人嫁娶,都稱‘願結為秦晉之好’,可想而知,兩國關係的緊密。”


    “他們若是盯上我們海國,我王還是謹慎處理的為是。”


    汪過擺擺手,沒有說話。


    雖然秦晉之好是這麽個用法,但是曆史上,秦國和晉國的關係可沒這麽友善。


    畢竟,社稷當頭,利益為先。


    估計是海國的發展已經逐漸接觸到了晉國的勢力範圍,而秦國也想來分一杯羹,這才導致自己被聯手針對。


    但是汪過沒啥好慌的。要是因為海國崛起而能被聯手針對,他半夜都能笑醒。


    他不但不害怕,甚至還打算準備一番,配合這兩個國家,把海國給坑了。


    ……


    次日,海國朝堂。


    汪過把群臣召集在一起,商量撤防的事情。


    畢竟,秦晉兩國都要打過來了,汪過得在此之前,把事情安排一陣。


    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把軍隊都撤迴來,不在西部的城市安排防務。


    武燭先說話了:“我王,秦晉兩國來勢洶洶,我們海國剛剛擴張,又分兵遠征高麗,新的兵力極度匱乏。不如通過天子從中斡旋,來與秦晉兩國講和。”


    “晉國和周王室同姓,天子的話語,在晉國方麵還好使一些。晉國若退兵,秦國路遠,必然不能持久。而且我王您之前幫助天子退了楚王,此時若是請天子斡旋,天子定然不會拒絕。”


    “如此,我們便可以不和秦晉兩國開戰,就能保住海國的領地了。”


    汪過:……


    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我想亡國啊!


    假如海國不戰而屈人之兵,讓秦晉兩國都不能得逞,那海國的名聲,不就又傳出去了嗎?


    要是把那位吳王嚇得不敢北伐了,不就耽誤自己的迴家大事兒了麽?


    所以汪過斷然拒絕。


    但是讓汪過奇怪的是,他做出拒絕的意思後,整個朝堂就寂靜了下來,甚至連反對的聲音都聽不見。


    也就是說,除了武燭,其他人都沒有什麽反對的意見。


    這就很奇怪了。


    以前像是這種關係到國家戰局的大動作,哪一次汪過不是安排的十分費勁?一群狗奴才三番五次上表進諫。


    但是這次,也有點太順利了吧。


    於是汪過就打發了武燭以後,這件事情就定了下來,海國西部城市,全線退兵。之後也沒什麽大事兒,就退朝了。


    退朝之後,汪過看了看時間,因為沒啥人反對,算是用時最少的時候了,還可以去田璿的寢宮裏玩耍一番。


    在路上,汪過問了司馬玩懿,為什麽如今朝臣的反對這麽少。


    司馬玩懿笑道:“這不是我王推行的利己主義嘛。他們看您不樂意派兵留守,自然不吃眼前虧,都不反對了。”


    汪過點點頭,十分開心。


    原來這換了治國思想,還有這種好處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統天下從投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十分剛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十分剛好並收藏一統天下從投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