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退休人員熱熱鬧鬧幾百元、機關退休人員不聲不響幾千元”——不同群體間養老待遇差,一直是中國社會關注的焦點。
中國的養老保險,已經實現了製度上的全覆蓋,但不同人群待遇差別較大。這種差別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有多大,怎樣才能彌合?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我國企業職工平均養老金替代率是45。
替代率45意味著,退休金是退休前工資的45。但是,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替代率能達到80~90。其中,公務員比事業單位,還稍高一些!
這公平嗎?
大家不都是為國家工作,服務嗎?甚至於,老百姓納稅多,某些人連稅都交的少。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曾經直言:
“公務員和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人員,在職時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卻能領取高於企業人員的養老金,他們的退休金多數由國家財政支付,這就是私人部門的人,覺得非常不平衡的地方。”
對這句話,朱子龍深以為然。
事實上,二十年前朱子龍還沒有穿越明朝時,父親就是一個臨退休的下崗事業單位職工。也就是工人!
當年下崗工人之痛,又有多少人了解呢?
在很長時間裏,“下崗職工”不僅承載了社會轉型之痛,還承載著人們對改革成本的負荷和對舊體製的眷戀,預示著千萬家庭的命運改變和社會結構性矛盾的急劇變化。
他們是隨著企業的所謂改製和經營狀況不好,而被拋棄到社會所產生的,他們都是大齡人員,很多是能工巧匠。他們並不懶惰!
本身當年下崗就無收入,生活困難,養傷保險還要連集體統籌部分讓個人交,不交不給退休,真是不應該。
每每想起當年父親和親戚們剛下崗,以及朱子龍自己也當過下崗職工,那時候的生活艱難,生不如死,他就感同身受。
朱子龍隱約記得,那是1999年的除夕夜,屋外爆竹聲聲,煙花綻放,人們告別洪水滔天的去年,辭舊迎新、歡度佳節。
既然是過年,春節聯歡晚會自然是繞不開的話題。舞台上,黃宏、句號表演一個叫《打氣兒》的小品,其中黃宏扮演一位下崗職工。
句號扮演街道辦官員,得知句號對下崗分流有怨氣,黃宏如是說:
“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誰人生能一帆風順呢,還不遇上點事呀?你就拿我來說吧,我是先入團後入黨,我上過三次光榮榜,廠長特別器重我,眼瞅要提副組長。領導一跟我談話,說單位減員要並廠,當時我就表了態,咱工人要替國家想,我不下崗誰下崗?”
對此小品,朱子龍當場就無語了。直接就把電視機關了!
下崗意味著失去工作,意味著衣食無著,意味著迷茫與不安,有多少人會主動要求下崗?
還有,一個多次上光榮榜,被廠長器重的人才,如果真為國家著想,應該留下來幫企業度過難關。怎麽還主動要求下崗,甚至以此為榮呢?
勞模都下了崗,留下來的都是些什麽人呢?領導的七大姑八大姨?還是整天喝茶看報的閑人?
少他麻的扯犢子,當人民是白吃!
隨著光陰的流逝,下崗工人這個群體正日漸衰老,有的人年過半百,依然忙碌於社會底層。掃大街、賣饅頭、踩三輪……每日起早貪黑,補貼家用。慘不忍睹!
有的人貧困交加,不堪重負,身患絕症,英年早逝……
能成功創出新天地的下崗工人,不到萬分之一。朱子龍當年不也選擇了,跳崖自殺了嗎?
1997年10月-11月,社科院社會學所曾對下崗職工進行調查。發現他們當中457的人月收入低於120元,304的人在120-200元之間,149的人在201-400元之間,大部分屬於超低收入人群。
許多職工下崗的時候,已經四五十歲了,小時候隻讀過小學或者初中,沒知識,沒一技之長,年紀大,幹體力活也力不從心,這樣就很難找到工作。
迴家後,看著父母重病在床,沒錢醫治。小孩吃一個星期爛菜葉,天天哭喊,就覺得自己很無能。
在生活的重壓下,有的職工變消極、悲觀,甚至自暴自棄,帶著全家自殺。
如今,朱子龍衣錦還鄉。
有句話說的好,財富一但達到n億,那麽金錢對一個人附加的享受值,其實就沒有多大作用了。
金錢對這個擁有者而言,就隻是一竄數字而己。
所以,現在的朱子龍才會順水推舟,幹脆借題發揮,做一些自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除開要捐款給人社部外,很快,朱子龍又出台了西牛賀州,額外五險一金計劃。
並且,不用正式合同員工多出一分錢,完完全全當成一種福利政策。
一時間,移民過來的中國人多有傾向希望基地的意思。而隨著朱子龍下令,第一個五年計劃出台,並且多修建一個真龍城市級,立馬挑起了一個gdp新。
-
中國基地和中國國內,一片紅紅火火之時。
西牛賀洲的其它國家,猶其是亞特蘭大帝國這邊,就苦不堪言,沒有任何值得高興的事可以尋思一下了。
伴隨著一抹鮮豔的朝霞悄然躍出天際,明亮的太陽又一次照常升起,給世間帶來春日的溫暖。
亞特蘭大帝國的皇宮裏,重新坐上攝政王之位的平娜公主從一夜的酣眠之中緩緩醒來。
清爽的晨風正徐徐吹入寢宮,森林中的香氣裹在風中飄來。平日裏,平娜公主相當喜歡這種能夠讓思維恢複清晰的氣息,但是今天她卻沒精打采的。
“……殿下,您昨晚又睡得太遲了吧?這樣下去,您的身體會吃不消的。”貼身女書記官漢蜜兒,擔憂的對平娜公主歎息道。
“哎,沒辦法啊,國勢艱難呐!到處都是災荒和內戰的噩耗,讓人怎麽能睡得好呢?”平娜公主,也歎息的迴答。
寢宮的一角,各式各樣的文書在桌上堆積如山,顯然睡房變成了書房。
帝國的皇位從來就不是,一個可以讓人輕鬆享樂的職位,那怕僅僅隻是攝政王的位置也是如此,需要付出驚人的努力和奮鬥……以及擁有逆天的運氣。
---------
中國的養老保險,已經實現了製度上的全覆蓋,但不同人群待遇差別較大。這種差別是如何形成的,到底有多大,怎樣才能彌合?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我國企業職工平均養老金替代率是45。
替代率45意味著,退休金是退休前工資的45。但是,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替代率能達到80~90。其中,公務員比事業單位,還稍高一些!
這公平嗎?
大家不都是為國家工作,服務嗎?甚至於,老百姓納稅多,某些人連稅都交的少。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曾經直言:
“公務員和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人員,在職時不用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卻能領取高於企業人員的養老金,他們的退休金多數由國家財政支付,這就是私人部門的人,覺得非常不平衡的地方。”
對這句話,朱子龍深以為然。
事實上,二十年前朱子龍還沒有穿越明朝時,父親就是一個臨退休的下崗事業單位職工。也就是工人!
當年下崗工人之痛,又有多少人了解呢?
在很長時間裏,“下崗職工”不僅承載了社會轉型之痛,還承載著人們對改革成本的負荷和對舊體製的眷戀,預示著千萬家庭的命運改變和社會結構性矛盾的急劇變化。
他們是隨著企業的所謂改製和經營狀況不好,而被拋棄到社會所產生的,他們都是大齡人員,很多是能工巧匠。他們並不懶惰!
本身當年下崗就無收入,生活困難,養傷保險還要連集體統籌部分讓個人交,不交不給退休,真是不應該。
每每想起當年父親和親戚們剛下崗,以及朱子龍自己也當過下崗職工,那時候的生活艱難,生不如死,他就感同身受。
朱子龍隱約記得,那是1999年的除夕夜,屋外爆竹聲聲,煙花綻放,人們告別洪水滔天的去年,辭舊迎新、歡度佳節。
既然是過年,春節聯歡晚會自然是繞不開的話題。舞台上,黃宏、句號表演一個叫《打氣兒》的小品,其中黃宏扮演一位下崗職工。
句號扮演街道辦官員,得知句號對下崗分流有怨氣,黃宏如是說:
“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誰人生能一帆風順呢,還不遇上點事呀?你就拿我來說吧,我是先入團後入黨,我上過三次光榮榜,廠長特別器重我,眼瞅要提副組長。領導一跟我談話,說單位減員要並廠,當時我就表了態,咱工人要替國家想,我不下崗誰下崗?”
對此小品,朱子龍當場就無語了。直接就把電視機關了!
下崗意味著失去工作,意味著衣食無著,意味著迷茫與不安,有多少人會主動要求下崗?
還有,一個多次上光榮榜,被廠長器重的人才,如果真為國家著想,應該留下來幫企業度過難關。怎麽還主動要求下崗,甚至以此為榮呢?
勞模都下了崗,留下來的都是些什麽人呢?領導的七大姑八大姨?還是整天喝茶看報的閑人?
少他麻的扯犢子,當人民是白吃!
隨著光陰的流逝,下崗工人這個群體正日漸衰老,有的人年過半百,依然忙碌於社會底層。掃大街、賣饅頭、踩三輪……每日起早貪黑,補貼家用。慘不忍睹!
有的人貧困交加,不堪重負,身患絕症,英年早逝……
能成功創出新天地的下崗工人,不到萬分之一。朱子龍當年不也選擇了,跳崖自殺了嗎?
1997年10月-11月,社科院社會學所曾對下崗職工進行調查。發現他們當中457的人月收入低於120元,304的人在120-200元之間,149的人在201-400元之間,大部分屬於超低收入人群。
許多職工下崗的時候,已經四五十歲了,小時候隻讀過小學或者初中,沒知識,沒一技之長,年紀大,幹體力活也力不從心,這樣就很難找到工作。
迴家後,看著父母重病在床,沒錢醫治。小孩吃一個星期爛菜葉,天天哭喊,就覺得自己很無能。
在生活的重壓下,有的職工變消極、悲觀,甚至自暴自棄,帶著全家自殺。
如今,朱子龍衣錦還鄉。
有句話說的好,財富一但達到n億,那麽金錢對一個人附加的享受值,其實就沒有多大作用了。
金錢對這個擁有者而言,就隻是一竄數字而己。
所以,現在的朱子龍才會順水推舟,幹脆借題發揮,做一些自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除開要捐款給人社部外,很快,朱子龍又出台了西牛賀州,額外五險一金計劃。
並且,不用正式合同員工多出一分錢,完完全全當成一種福利政策。
一時間,移民過來的中國人多有傾向希望基地的意思。而隨著朱子龍下令,第一個五年計劃出台,並且多修建一個真龍城市級,立馬挑起了一個gdp新。
-
中國基地和中國國內,一片紅紅火火之時。
西牛賀洲的其它國家,猶其是亞特蘭大帝國這邊,就苦不堪言,沒有任何值得高興的事可以尋思一下了。
伴隨著一抹鮮豔的朝霞悄然躍出天際,明亮的太陽又一次照常升起,給世間帶來春日的溫暖。
亞特蘭大帝國的皇宮裏,重新坐上攝政王之位的平娜公主從一夜的酣眠之中緩緩醒來。
清爽的晨風正徐徐吹入寢宮,森林中的香氣裹在風中飄來。平日裏,平娜公主相當喜歡這種能夠讓思維恢複清晰的氣息,但是今天她卻沒精打采的。
“……殿下,您昨晚又睡得太遲了吧?這樣下去,您的身體會吃不消的。”貼身女書記官漢蜜兒,擔憂的對平娜公主歎息道。
“哎,沒辦法啊,國勢艱難呐!到處都是災荒和內戰的噩耗,讓人怎麽能睡得好呢?”平娜公主,也歎息的迴答。
寢宮的一角,各式各樣的文書在桌上堆積如山,顯然睡房變成了書房。
帝國的皇位從來就不是,一個可以讓人輕鬆享樂的職位,那怕僅僅隻是攝政王的位置也是如此,需要付出驚人的努力和奮鬥……以及擁有逆天的運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