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粱熟了。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裏,遊擊健兒逞英豪!”
“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著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扶桑租界海島上,巨大的音箱讓幾名朝鮮士兵,腳踩發電機,帶動持久的唱出明亮的歌曲。
《保衛黃河》!
可憐的一排排基本上聽不懂漢語的,日本炮灰新兵們,就這麽在這種音樂下進行培訓和集合。(就算以後能聽懂了,估計也不知道中國是啥意思,中國這個稱唿,現在可不流行,人家隻知道大明。)
對於這些扶桑男子,朱子龍一開始還擔心,怕人家不聽使喚。
結果,意外的發現,這些報名的人極其的服從紀律。
能吃苦耐勞的程度,遠超朱子龍的想象。
這個時候的日本呢,普通百姓是沒有姓的,隻有一個小名。上次朱子龍讓百姓陸續起名,畢竟不是全國性的,仍然還是大部分士兵沒有名字。
於是,朱子龍決定給他們按一個漢人的姓在前麵。無它,百姓是百姓,這些人是炮灰,是士兵,要讓他們有一些認同感。
多一點為大明效死的認同感,加上金錢和福利待遇,還怕他們不安心的向前衝?
負責登記的士官邊上,朱子龍直接搬出一條椅子,坐在哪裏。邊上是一本百家姓,挨個給日本炮灰新兵們起名字,當然了,看的順眼的,那就特意起個不錯的名字。
一連幾個小時,朱子龍都看的有些不耐煩的時候,眼前一亮。
競然過來一個兩米高的大漢新兵,仔細一問,原來祖母是大洋馬。然後父親又是大明商人,但是早年出海,父母雙亡了。
好家夥,這麽算起來,這貨是多國混血體,而且說是另類大明人也不過分了。
“你叫什麽名字?”朱子龍今天第一次走近誰,和藹的問道。
高大個有些惶恐,連忙跪下,迴答自己隻有小名,叫阿木。
嗬嗬,當真有幾分木秀於林的意思。
朱子龍對他的第一印象不錯,決定親自給他起個好名字。心思裏轉了轉,心想,這貨有大明人的血統,而以後越來越多的炮灰日本人,都希望他們以大明人自局而傲。
有了,那就給他起個複姓,與眾不同之時,又帶上幾分暗示吧。
“阿木,你以後就叫東方木了!”朱子龍大聲喝道。
中國從古到今複姓眾多,原不止幾個上官,司馬之類的而已。
光是有記載,仍然還在用的,就有歐陽、太史、端木、上官、司馬、東方、獨孤、南宮、萬俟、聞人、夏侯、諸葛、尉遲、公羊、赫連、澹台、皇甫、宗政、濮陽、公冶、太叔、申屠、公孫、慕容、仲孫、鍾離、長孫、宇文、司徒、鮮於、司空、閭丘、子車、亓官、司寇、巫馬、公西、等數百個。
整個數萬日本新兵,能有幸得朱子龍親自出馬恩賜名字的人,僅僅隻有幾十人。
而名字是複姓的,僅僅隻有東方木一人。
這個意義完全就不同了,立時間,不但所有的日本士兵看向東方木的表情,充滿了妒忌。就連朱家軍士兵,對他也是另眼相看。
心想,是不是國公爺暗有所指?
於是,等到朱子龍離開後。幾個管事的朝鮮軍官,自發拍馬屁的,給這個東方木和他的幾個小夥伴,分別安個了小旗,總旗之類的職位。
東方木更是給安上了一個,代理百戶的職位!
-
幾萬人陸續安好名字後,就是開始了分批進入海島真正的內部。
來到a區進來第一件事,領裝備,洗澡,換衣服。哦,還要先剃頭,總之就是搞好個人衛生。
光頭對這個時代的日本人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壓力。就他們這的發型,基本上不比野豬皮後金的強多少了。也是前半部分沒有頭發,還不如變成光頭算了。
老規則,搞好個人衛生之後,自然就是把舊衣服之類的全扔掉。
舊的沒有了沒關係,發新的呀。
每個人幾雙布鞋,五雙襪子,各種杯子,瓶子,大明百姓生產的麻布衣。考慮到這些日本人是簽了賣身契的,朱子龍的意思是,覺得有必要“善待”他們一下。
就當是給大明傾銷商品了,以後反正能從他們身上賺迴來!
a區內,換了一身衣服,第一次穿上棉布襪子和布鞋,拿了一盆子各種東西的日本炮灰新兵們,一臉的驚喜。摸個不停,看個不停。
東方木更是因為自己的名字,以及百戶的福利更上一層樓,而笑不合攏嘴。
就這還沒完!
吃飯的時候,聽說是什麽自助餐,白米飯二碗隨便吃。真的是白米飯啊,不是米糠煮野菜。要知道這年月,隻有大名和他的家人,才能吃上大米飯呀,還不見的有這麽雪白。
等到大飯的時候,問排隊打飯的日本新兵們,要什麽菜的時候。
大家夥集體驚呆了,給米飯吃就算了,還有菜?
而且,看看眼前的大鍋,似乎還有八九個菜不止的樣子,真的可以有菜?能打多少?
裏麵打菜的師傅,發現99的日本人不會說漢語。得,幹脆利落的自己做主了。每個路過的人,都看心情,來一勺子菜。品種隨機!
然後麵無表情的,也不管別人能不能聽懂,就是叫:“下一位!”
東方木和朋友們,向前來到食堂,找了個空位子坐下。沒人跟自己搶的時候才發現,好多同伴都沒說話,默默的對著這碗飯菜流著淚。
尼麻,這夥食,簡直就是大名也不可能天天吃的上啊!
第一口下去,所有日本士兵們全都流淚了,舌頭都差點咬掉。心裏隻有一個想法:太好吃了,真是人間最好的滋味。
仔細一看,菜裏似乎還有點肉絲。立時,更加在風中淩亂了。
在扶桑,隻有過節過年的時候,武士老爺才能吃到一點肉呀。我們這些人,競然在平時也能吃到肉了?
-
日本炮灰士兵們,無限感歎自己撞上大運了的時候。
遠在軍營裏的另一邊,聽取了手下們的匯報。朱子龍衝著副官就是一句:“不錯,就按這個計劃來。今後這些在日本的租界內,一定要搞出點樣子來,要做成一個形象工程。要讓所有日本人都知道,大明是不可戰勝的,能去大明生活,就跟能去天堂生活是一樣的。
另外,隻有跟隨我的腳步,才能得到保證。還有一個問題很重要,那就是語言的問題,大明的官話,必須在日本進行推廣,日語這種東西,還是盡快丟進曆史垃圾堆吧。發布下去,學會第一句漢語,以及十句,以及識字五十以上,或熟練的說讀,都搞一個獎勵標準出來!”
--------(未完待續。)
“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粱熟了。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裏,遊擊健兒逞英豪!”
“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著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扶桑租界海島上,巨大的音箱讓幾名朝鮮士兵,腳踩發電機,帶動持久的唱出明亮的歌曲。
《保衛黃河》!
可憐的一排排基本上聽不懂漢語的,日本炮灰新兵們,就這麽在這種音樂下進行培訓和集合。(就算以後能聽懂了,估計也不知道中國是啥意思,中國這個稱唿,現在可不流行,人家隻知道大明。)
對於這些扶桑男子,朱子龍一開始還擔心,怕人家不聽使喚。
結果,意外的發現,這些報名的人極其的服從紀律。
能吃苦耐勞的程度,遠超朱子龍的想象。
這個時候的日本呢,普通百姓是沒有姓的,隻有一個小名。上次朱子龍讓百姓陸續起名,畢竟不是全國性的,仍然還是大部分士兵沒有名字。
於是,朱子龍決定給他們按一個漢人的姓在前麵。無它,百姓是百姓,這些人是炮灰,是士兵,要讓他們有一些認同感。
多一點為大明效死的認同感,加上金錢和福利待遇,還怕他們不安心的向前衝?
負責登記的士官邊上,朱子龍直接搬出一條椅子,坐在哪裏。邊上是一本百家姓,挨個給日本炮灰新兵們起名字,當然了,看的順眼的,那就特意起個不錯的名字。
一連幾個小時,朱子龍都看的有些不耐煩的時候,眼前一亮。
競然過來一個兩米高的大漢新兵,仔細一問,原來祖母是大洋馬。然後父親又是大明商人,但是早年出海,父母雙亡了。
好家夥,這麽算起來,這貨是多國混血體,而且說是另類大明人也不過分了。
“你叫什麽名字?”朱子龍今天第一次走近誰,和藹的問道。
高大個有些惶恐,連忙跪下,迴答自己隻有小名,叫阿木。
嗬嗬,當真有幾分木秀於林的意思。
朱子龍對他的第一印象不錯,決定親自給他起個好名字。心思裏轉了轉,心想,這貨有大明人的血統,而以後越來越多的炮灰日本人,都希望他們以大明人自局而傲。
有了,那就給他起個複姓,與眾不同之時,又帶上幾分暗示吧。
“阿木,你以後就叫東方木了!”朱子龍大聲喝道。
中國從古到今複姓眾多,原不止幾個上官,司馬之類的而已。
光是有記載,仍然還在用的,就有歐陽、太史、端木、上官、司馬、東方、獨孤、南宮、萬俟、聞人、夏侯、諸葛、尉遲、公羊、赫連、澹台、皇甫、宗政、濮陽、公冶、太叔、申屠、公孫、慕容、仲孫、鍾離、長孫、宇文、司徒、鮮於、司空、閭丘、子車、亓官、司寇、巫馬、公西、等數百個。
整個數萬日本新兵,能有幸得朱子龍親自出馬恩賜名字的人,僅僅隻有幾十人。
而名字是複姓的,僅僅隻有東方木一人。
這個意義完全就不同了,立時間,不但所有的日本士兵看向東方木的表情,充滿了妒忌。就連朱家軍士兵,對他也是另眼相看。
心想,是不是國公爺暗有所指?
於是,等到朱子龍離開後。幾個管事的朝鮮軍官,自發拍馬屁的,給這個東方木和他的幾個小夥伴,分別安個了小旗,總旗之類的職位。
東方木更是給安上了一個,代理百戶的職位!
-
幾萬人陸續安好名字後,就是開始了分批進入海島真正的內部。
來到a區進來第一件事,領裝備,洗澡,換衣服。哦,還要先剃頭,總之就是搞好個人衛生。
光頭對這個時代的日本人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壓力。就他們這的發型,基本上不比野豬皮後金的強多少了。也是前半部分沒有頭發,還不如變成光頭算了。
老規則,搞好個人衛生之後,自然就是把舊衣服之類的全扔掉。
舊的沒有了沒關係,發新的呀。
每個人幾雙布鞋,五雙襪子,各種杯子,瓶子,大明百姓生產的麻布衣。考慮到這些日本人是簽了賣身契的,朱子龍的意思是,覺得有必要“善待”他們一下。
就當是給大明傾銷商品了,以後反正能從他們身上賺迴來!
a區內,換了一身衣服,第一次穿上棉布襪子和布鞋,拿了一盆子各種東西的日本炮灰新兵們,一臉的驚喜。摸個不停,看個不停。
東方木更是因為自己的名字,以及百戶的福利更上一層樓,而笑不合攏嘴。
就這還沒完!
吃飯的時候,聽說是什麽自助餐,白米飯二碗隨便吃。真的是白米飯啊,不是米糠煮野菜。要知道這年月,隻有大名和他的家人,才能吃上大米飯呀,還不見的有這麽雪白。
等到大飯的時候,問排隊打飯的日本新兵們,要什麽菜的時候。
大家夥集體驚呆了,給米飯吃就算了,還有菜?
而且,看看眼前的大鍋,似乎還有八九個菜不止的樣子,真的可以有菜?能打多少?
裏麵打菜的師傅,發現99的日本人不會說漢語。得,幹脆利落的自己做主了。每個路過的人,都看心情,來一勺子菜。品種隨機!
然後麵無表情的,也不管別人能不能聽懂,就是叫:“下一位!”
東方木和朋友們,向前來到食堂,找了個空位子坐下。沒人跟自己搶的時候才發現,好多同伴都沒說話,默默的對著這碗飯菜流著淚。
尼麻,這夥食,簡直就是大名也不可能天天吃的上啊!
第一口下去,所有日本士兵們全都流淚了,舌頭都差點咬掉。心裏隻有一個想法:太好吃了,真是人間最好的滋味。
仔細一看,菜裏似乎還有點肉絲。立時,更加在風中淩亂了。
在扶桑,隻有過節過年的時候,武士老爺才能吃到一點肉呀。我們這些人,競然在平時也能吃到肉了?
-
日本炮灰士兵們,無限感歎自己撞上大運了的時候。
遠在軍營裏的另一邊,聽取了手下們的匯報。朱子龍衝著副官就是一句:“不錯,就按這個計劃來。今後這些在日本的租界內,一定要搞出點樣子來,要做成一個形象工程。要讓所有日本人都知道,大明是不可戰勝的,能去大明生活,就跟能去天堂生活是一樣的。
另外,隻有跟隨我的腳步,才能得到保證。還有一個問題很重要,那就是語言的問題,大明的官話,必須在日本進行推廣,日語這種東西,還是盡快丟進曆史垃圾堆吧。發布下去,學會第一句漢語,以及十句,以及識字五十以上,或熟練的說讀,都搞一個獎勵標準出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