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如血,落日熔金!
鋪天蓋地的熊熊戰火,在南京大都市裏燃燒!
昔日裏紙醉金迷、文人無不向x,鶯歌燕舞的秦淮河上,此時卻漂滿了殘缺不全的屍體。隆隆震動的火炮轟鳴,取代了大報恩寺的悠揚鍾聲!
豪格身穿一襲新製的明黃色龍袍,肅然站立在南京的城樓上。
下一刻,鼓角齊鳴,城門大開!
身披重甲、身材高大的女真驍將,在一陣歡唿聲之中,正式和流民們一起,進入了打下的南京城中。
經過一個白天的城內亂象,守軍十去九跑,豪格和他的十幾萬炮灰們,在極小的代價下,就攻下了南京城。
少時,一個發髻散亂、衣衫襤褸、戴著手銬腳鐐的中年文士給押了過來,赫然就是史可法。
史可法形貌狼狽,但依舊對豪格怒目而視。
在城門大開的一天裏,這場戰役的初期,明軍和清軍雙方都各自控製了半個南京城。他發動了幾場反擊伏擊戰,一度有斬獲……可惜終究還是大勢已去。畢竟,他的豬隊友太多!
毫無章法的混亂戰鬥,持續了一天又一天。一座又一座精美的寺廟,或富家宅邸被燒成白地。直到一天之後,大戰才終於結束。
“……嗯,所有明軍和明官俘虜,即刻押進軍營,嚴加看管。擇日甄別改編!這史可法雖然一直與我大清天兵為難,但好歹也是一條響當當的漢子,帶他下去梳洗一番,再上酒肉款待。若投誠則留,若執意敵視,次日斬首示眾!”越發成熟的豪格,斬釘截鐵的下令道。
不久!
豪格一心腹過來匯報:“……啟稟王爺,末將幸不辱命,現已攻破內城皇宮。斬敵九百,其餘五千餘人盡數被俘,隻可惜走了明狗的南京新皇帝!末將拷問遍了俘獲的官吏,也沒問出那廝的下落!”
然,豪格卻是扶起心腹愛將,滿麵都是笑容,大笑著道:“……嗬嗬,走了那明國假皇帝算得了什麽?一個酒囊飯袋而已!不必放在心上!今日定為兄弟們設宴慶功!”
一時間,後金軍隊中歡聲雷動。
隨著南京的陷落,東林黨新國在江南,再也沒有了成規模的兵力。更重要的是,他們完全喪失了抵抗八旗兵的信心。
士氣一但沒了,做什麽都是空。
轉眼間,東林黨的地盤,變成大清國的疆土了!
當然,豪格不可能依靠這三萬多人,真正的占領這裏。甚至於連太多的金銀珠寶,也運不了多少走。
隻能是最重要的帶上糧草和選擇少部分金銀,放在軍營中。
深夜!
豪格手持一盞油燈,對著掛在牆上的地圖若有所思。
別看他打下了南京,但臉上卻沒有任何喜色,因為他知道。十天半個月後,一但天啟皇帝的大軍到來,就以他這三萬多人馬,二十多萬炮灰,可比的上李自成?
連號稱百萬大軍的李自成,都敗了。哪所不是敗在戰爭中,可想而知,自己這一支外人軍隊,想真正的占領大明江南地盤,無疑是傻子做夢。
那麽,他以後的路,要向哪裏走呢?
不過,隨著一則緊急軍情的傳來,他終於做出了最後的選擇……
-
三日後!
豪格將南京城中的東林官員,能捉到的全都一殺而光。
繳獲金銀數百萬兩,各色米麥近百萬石。殘存幾百萬兩和大量米食,分批扔給炮灰,或者讓他們成為運糧隊,沿路而去。不再占領南京!
次日後,聞香教主力與八旗兵相遇,兩軍遂大戰於長江邊。
這一戰,聞香教眾們,充分顯示出了他們身為烏合之眾的本質。一戰而敗,相繼潰逃、一敗塗地,最終被豪格殺得土崩瓦解,死傷無數。
沿江各地方小勢力,爭先恐後地向豪格倒戈投降。
各地謠言四起,官宦縉紳更是一夕數驚。
然後,剛剛勝利的豪格,就給嚇蒙了。
因為,他聽到匯報,朱家軍從前麵三個方向,包圍了過來。
朱子龍這些天不是在玩,隻是想要來一個大包抄,特意將山東所有民兵都運過來了。
加上天雄軍,這隻少是十幾萬大軍啊!
豪格才三萬多士兵,就算有炮灰二三十萬,這戰鬥力在平原,也是沒法玩的呀!
一時間,豪格隻能帶軍隊再次迴到南京。
這真是,計劃跟不上變化。
轉眼間,又一場可以大概決定天下命運的大戰,即將在南京城下拉開帷幕……
…………
南京城外的一處高山上,朱子龍懷著某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用天眼外加望遠鏡觀察著,南京城中的情況。
觸目所及,站在高處,眺望著這另一座雄偉壯觀的大明帝京,眾人百感交集。
帝都金陵的高大城牆,雖然厚實,但是卻不可能阻攔的了,朱家軍的腳步的。
再堅固的城牆,也需要有人來守衛才行。而如今的金陵城裏,全是亂兵和流民,就豪格那幾萬人馬,還水土不服的,能成什麽事?
事實也卻是如此!
在百門重炮的開門紅之下,原來就不是專業守城人員的難民們,根本就守不住南京外城。
朱家軍和天雄軍,以及山東民兵們,立刻就衝進了城中。
立時,錯縱複雜的港戰開始了。
從兵力對比上看,朱子龍這邊是人馬眾多。數倍於豪格!
但是,前提是不要算上炮灰們。
豪格這三萬多人馬一年來,在大明各地打遊擊戰都成高手了。是打慣了苦戰硬仗的八旗精銳,比山海關那邊的清軍,還要難對付。
加上,他們提前一步控製了南京皇城,這座矗立在南京市區內的城中之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搶到了戰場的地利。
於是,一開始,因為地形和等等原因。雙方相互間,打了個半斤八兩!
當然,明軍的兵力優勢依然很明顯。
隻要打起來的時間長,最終,還是會明軍占優勢,並且獲勝的。
為了激勵士氣,朱子龍的皇帝分身在軍營裏,豎起黃羅傘蓋,親自持錘擂鼓,激勵將士奮勇殺敵。
同樣的,豪格也不顧自己身為一軍統帥的身份。
舍生忘死地在,南京街巷間帶隊搏殺,這種身先士卒的英勇表現,激烈起了後金士兵們,不怕死的士氣。(反正也無路可退了,深入大明腹地,沒有後路,隻能拚命一戰了。
一天的時間後,明軍終於占著上風,但始終無法取得全勝。
敵人拚著死傷大比例,加上港戰能下黑手的地方太多。對方的炮灰士兵也多,而已方,因為早晚要將南京成為遷都之地,不可能真正的全力用手榴彈和炸藥,把皇宮和城池炸慘了。
於是,戰鬥打成了明軍有優勢,卻暫時呈現膠著之態,甚至於有些投鼠忌器!
---------(未完待續。)
鋪天蓋地的熊熊戰火,在南京大都市裏燃燒!
昔日裏紙醉金迷、文人無不向x,鶯歌燕舞的秦淮河上,此時卻漂滿了殘缺不全的屍體。隆隆震動的火炮轟鳴,取代了大報恩寺的悠揚鍾聲!
豪格身穿一襲新製的明黃色龍袍,肅然站立在南京的城樓上。
下一刻,鼓角齊鳴,城門大開!
身披重甲、身材高大的女真驍將,在一陣歡唿聲之中,正式和流民們一起,進入了打下的南京城中。
經過一個白天的城內亂象,守軍十去九跑,豪格和他的十幾萬炮灰們,在極小的代價下,就攻下了南京城。
少時,一個發髻散亂、衣衫襤褸、戴著手銬腳鐐的中年文士給押了過來,赫然就是史可法。
史可法形貌狼狽,但依舊對豪格怒目而視。
在城門大開的一天裏,這場戰役的初期,明軍和清軍雙方都各自控製了半個南京城。他發動了幾場反擊伏擊戰,一度有斬獲……可惜終究還是大勢已去。畢竟,他的豬隊友太多!
毫無章法的混亂戰鬥,持續了一天又一天。一座又一座精美的寺廟,或富家宅邸被燒成白地。直到一天之後,大戰才終於結束。
“……嗯,所有明軍和明官俘虜,即刻押進軍營,嚴加看管。擇日甄別改編!這史可法雖然一直與我大清天兵為難,但好歹也是一條響當當的漢子,帶他下去梳洗一番,再上酒肉款待。若投誠則留,若執意敵視,次日斬首示眾!”越發成熟的豪格,斬釘截鐵的下令道。
不久!
豪格一心腹過來匯報:“……啟稟王爺,末將幸不辱命,現已攻破內城皇宮。斬敵九百,其餘五千餘人盡數被俘,隻可惜走了明狗的南京新皇帝!末將拷問遍了俘獲的官吏,也沒問出那廝的下落!”
然,豪格卻是扶起心腹愛將,滿麵都是笑容,大笑著道:“……嗬嗬,走了那明國假皇帝算得了什麽?一個酒囊飯袋而已!不必放在心上!今日定為兄弟們設宴慶功!”
一時間,後金軍隊中歡聲雷動。
隨著南京的陷落,東林黨新國在江南,再也沒有了成規模的兵力。更重要的是,他們完全喪失了抵抗八旗兵的信心。
士氣一但沒了,做什麽都是空。
轉眼間,東林黨的地盤,變成大清國的疆土了!
當然,豪格不可能依靠這三萬多人,真正的占領這裏。甚至於連太多的金銀珠寶,也運不了多少走。
隻能是最重要的帶上糧草和選擇少部分金銀,放在軍營中。
深夜!
豪格手持一盞油燈,對著掛在牆上的地圖若有所思。
別看他打下了南京,但臉上卻沒有任何喜色,因為他知道。十天半個月後,一但天啟皇帝的大軍到來,就以他這三萬多人馬,二十多萬炮灰,可比的上李自成?
連號稱百萬大軍的李自成,都敗了。哪所不是敗在戰爭中,可想而知,自己這一支外人軍隊,想真正的占領大明江南地盤,無疑是傻子做夢。
那麽,他以後的路,要向哪裏走呢?
不過,隨著一則緊急軍情的傳來,他終於做出了最後的選擇……
-
三日後!
豪格將南京城中的東林官員,能捉到的全都一殺而光。
繳獲金銀數百萬兩,各色米麥近百萬石。殘存幾百萬兩和大量米食,分批扔給炮灰,或者讓他們成為運糧隊,沿路而去。不再占領南京!
次日後,聞香教主力與八旗兵相遇,兩軍遂大戰於長江邊。
這一戰,聞香教眾們,充分顯示出了他們身為烏合之眾的本質。一戰而敗,相繼潰逃、一敗塗地,最終被豪格殺得土崩瓦解,死傷無數。
沿江各地方小勢力,爭先恐後地向豪格倒戈投降。
各地謠言四起,官宦縉紳更是一夕數驚。
然後,剛剛勝利的豪格,就給嚇蒙了。
因為,他聽到匯報,朱家軍從前麵三個方向,包圍了過來。
朱子龍這些天不是在玩,隻是想要來一個大包抄,特意將山東所有民兵都運過來了。
加上天雄軍,這隻少是十幾萬大軍啊!
豪格才三萬多士兵,就算有炮灰二三十萬,這戰鬥力在平原,也是沒法玩的呀!
一時間,豪格隻能帶軍隊再次迴到南京。
這真是,計劃跟不上變化。
轉眼間,又一場可以大概決定天下命運的大戰,即將在南京城下拉開帷幕……
…………
南京城外的一處高山上,朱子龍懷著某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感,用天眼外加望遠鏡觀察著,南京城中的情況。
觸目所及,站在高處,眺望著這另一座雄偉壯觀的大明帝京,眾人百感交集。
帝都金陵的高大城牆,雖然厚實,但是卻不可能阻攔的了,朱家軍的腳步的。
再堅固的城牆,也需要有人來守衛才行。而如今的金陵城裏,全是亂兵和流民,就豪格那幾萬人馬,還水土不服的,能成什麽事?
事實也卻是如此!
在百門重炮的開門紅之下,原來就不是專業守城人員的難民們,根本就守不住南京外城。
朱家軍和天雄軍,以及山東民兵們,立刻就衝進了城中。
立時,錯縱複雜的港戰開始了。
從兵力對比上看,朱子龍這邊是人馬眾多。數倍於豪格!
但是,前提是不要算上炮灰們。
豪格這三萬多人馬一年來,在大明各地打遊擊戰都成高手了。是打慣了苦戰硬仗的八旗精銳,比山海關那邊的清軍,還要難對付。
加上,他們提前一步控製了南京皇城,這座矗立在南京市區內的城中之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搶到了戰場的地利。
於是,一開始,因為地形和等等原因。雙方相互間,打了個半斤八兩!
當然,明軍的兵力優勢依然很明顯。
隻要打起來的時間長,最終,還是會明軍占優勢,並且獲勝的。
為了激勵士氣,朱子龍的皇帝分身在軍營裏,豎起黃羅傘蓋,親自持錘擂鼓,激勵將士奮勇殺敵。
同樣的,豪格也不顧自己身為一軍統帥的身份。
舍生忘死地在,南京街巷間帶隊搏殺,這種身先士卒的英勇表現,激烈起了後金士兵們,不怕死的士氣。(反正也無路可退了,深入大明腹地,沒有後路,隻能拚命一戰了。
一天的時間後,明軍終於占著上風,但始終無法取得全勝。
敵人拚著死傷大比例,加上港戰能下黑手的地方太多。對方的炮灰士兵也多,而已方,因為早晚要將南京成為遷都之地,不可能真正的全力用手榴彈和炸藥,把皇宮和城池炸慘了。
於是,戰鬥打成了明軍有優勢,卻暫時呈現膠著之態,甚至於有些投鼠忌器!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