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頭競然,是幾十年前的烏龍事件,這讓朱子龍哭笑不得的。


    做為中國人,朱子龍沒時間陪日本人去一起抗議,也不關心要什麽賠償,一閃人,就跑了。


    左轉右轉的,來到了日本皇宮麵前。


    也就是天皇住的地方,在中國就是類似紫禁城皇宮的地方。


    老實說,他還一次沒進過裏麵呢,僅然順道來了,那就進去看看吧。


    因為日本天皇還活在人間,所以不同於新中國現代的紫禁城,可以任何地方都能進去看。但是,天皇的大部分皇宮房間,遊客還是一樣能進的。


    隻是,有規定。一般人不準入的日本皇宮核心區!


    東京皇居大概分成四個部分,其中外苑、東禦苑和北苑是對外開放的,但是中心的宮殿部分也就是那一大片綠色,一般是不準遊客進入的。


    團隊旅行的遊客,一般都會去參觀皇居的外苑,那裏是24小時對外開放的,其中還有馬路貫穿。


    日本皇宮是天皇的起居之地,是天正十八年公元159o年由德川家康修築,占地23ooo平方米。而其中的“內廷費”是供明仁天皇一家五人私人使用的“零花錢”!


    例如天皇在東日本大地震之後,捐贈15oo萬日元,花的就是自己的“零花錢”。跟很多傳統家庭一樣,天皇家也是由做妻子,美智子皇後來掌管財政支出。


    日本皇居的前身是德川幕府的統治中心江戶城,後來明治天皇將其改為宮殿。二戰期間被美軍炸毀,上世紀6o年代重建。


    也就是說,其實真的早就沒了,隻是後來仿照的。


    相比起來,中國的紫禁城,大部分還算保留的完整,當然,除了圓明園!


    朱子龍信步而入,最先踏上的一條小石子路。


    在古時候,為了保護將軍不受忍者軍團的襲擊,江戶城周圍都鋪滿了碎石子路,這樣一來,就算是最厲害的忍者也不可能無聲無息的走過去而不被現。


    皇城,亦是如此。


    正門石橋和伏見櫓。每次天皇召見外國使臣時,皇室專用的馬車都是通過,這個石橋進入宮殿的。


    現在這裏成了收費站入口,每個人3ooo5ooo日元,約合人民幣幾百元,就能進去參觀。


    過了石橋前麵的一個小廣場,朱子龍就遠遠的觀看到了,日本皇居最著名的“二重橋”。


    再向內,就不是24小時開的地點了。


    畢竟,天皇還是活的,不是死的。


    如果中國的皇帝還沒有下馬,你想參觀紫禁城,估計也隻能在外麵看看,就是這個理。


    不過,朱子龍到底不是一般人。


    一路上,早就注意那些攝像頭了,一個閃身,淩空幾個起跳,就趁人不注意,帶上麵具,跳進了內城。


    僅然來了,自然要看了夠本。


    迎麵就是長和殿,1969年,皇居第一次新年開放的時候,曾經有人用銅彈襲擊昭和天皇,從此皇室隻能在防彈玻璃後麵接見民眾了。


    不過,最近幾年來,日本新天皇,從來不住這裏。或極少來這裏,倒也警衛並不厲害,沒有人現朱子龍的到來。


    旁邊的雕塑叫“鬆之塔”,是日本國民給皇室的供奉,晚上可以當照明燈使。最近大地震,東京要輪流限電,於是天皇下令,皇居晚上也必須停電。


    正殿內部分成“鬆”“竹”“梅”三大間。這裏是日本舉辦各種,國家儀式的最重要的場所。


    明治皇宮建於1888年,1945年東京大空襲中被焚毀,一共使用了不到6o年。朱子龍在宮內看到一些明治皇宮的老照片,這不看還好,一看氣的要死。


    競然有一些戰犯的照片,明明是曆史的罪人,還堂而皇之的掛在這裏?


    看了下四下無人,朱子龍直接把這些照片收走。


    看到有一角,玻璃裏麵的一個照片寫著,此人是日本的荊軻刺秦王,罪人也!


    有點意思?


    日本人也知道荊軻刺秦王?


    朱子龍上前一看,上麵寫的。李奉昌,死時32歲,朝鮮人。然後下麵是事件記載!


    日本侵華天皇一生第二次遭刺殺是在31歲。第一次是22歲時,那時他還是攝政的皇太子。這次說第二次刺殺事件。生在日本侵華九一八事變後。


    1931年,日本侵華6軍動蓄謀已久的沈陽事變,侵占中國東北三省,扶持末代皇帝溥儀建立傀儡政權,謀劃將滿洲國從中國獨立出去。


    1932年1月8日,31歲、繼位6年的天皇裕仁邀偽滿洲國皇帝溥儀,到東京代代木練兵場參加近衛軍團的閱兵儀式。中午時分,閱兵式結束,裕仁天皇上了禦用馬車返迴皇宮。


    當車隊行駛到櫻田門外警視廳與司法大臣官邸之間時,刺殺事件生了。路邊一個年輕男子突然從人群中擠出來,突破警戒線,向裕仁的車隊投擲一枚手榴彈。


    馬車當場炸翻,可惜的是,緊隨其後的裕仁並未受傷。


    年輕男子隨機又扔出一個炸彈,目標是第二輛豪華禦座。但遺憾的是,這顆炸彈沒有爆炸。


    如果,第二個手雷爆炸了,日本侵華戰爭的曆史或許,真的因這個年輕刺客改寫了。


    行刺的年輕男人是朝鮮民族英雄李奉昌,當時他32歲。


    他的家庭深受日本侵略迫害十分貧窮,在大阪打工,當過印刷廠工人和水果店店員。1931年加入以暴力恐怖手段進行抗日的“韓人愛國團”。


    在日本大阪打工時,他在內褲裏藏了兩枚日製軍用手雷,看來內褲藏雷,還是有曆史依據的,汗!一直尋找機會,刺殺日本天皇。


    日本二戰投降後,李奉昌的遺骨被日本的朝鮮人掘運迴國,在漢城舉行了國葬。


    他的事跡廣為韓國人傳頌,並上了韓國小學的曆史教科書,作為英雄至今被宣傳。


    毫無疑問,這是個小人物,但是也是一個英雄。


    如果你輕視一個小人物,有時候,他也會逆襲給你看看。


    朱子龍正色,向這個照片行禮。然後從口袋裏拿出一個洗不掉字跡的筆,在玻璃上,寫上大大的幾個漢字。


    李奉昌,人類的英雄!


    做完這些,心裏懷著對英雄的敬意,以及對小鬼子的不宵,朱子龍繼續深入日本皇宮深處。


    前年是甲午中日戰爭13o周年,去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o周年。


    這兩場戰爭,中國一負一勝。除了勝負不同之外,甲午戰爭算是區部戰爭,而抗日戰爭乃是兩國之間綜合國力較量的全麵戰爭。


    而要細數中日之間的戰爭,5oo年裏中日之間,前後共交手四次。


    明朝時,萬曆朝鮮戰爭共生兩次,加上甲午戰爭、抗日戰爭,一共四次。


    而這四次戰爭,日本要完全擔負戰爭責任。中國三勝一負完敗日本!


    對於全麵壓製,小鬼子,朱子龍從來都是信心十足!


    曆史告訴我們,不人道的侵略沒有前途,隻有失敗。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皇帝分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海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海真龍並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