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沒有垃圾,就算有也隻是暫時,放錯了位置!


    在小冰21河期災荒頻發的明末中國,外有後金,內有李自成等人,朝庭中又多無能官員。流民隻能是淒淒慘慘地餓死和凍死,或者毫無意義地自相殘殺而死。


    然而,現在朱子龍將隱患大部分都消除了。


    對他來說,隻要有了人口,就等於有了一切。


    在中原的時候,大多數流民性命低賤得不如豬狗,大明朝廷和縉紳地主目光短淺的,都恨不得他們快些餓死了事。


    以至於,當朱子龍打出明碼標價,收購流民來山東,然後運走的時候。


    各地官府全力配合!


    不過,如果移民的速度,一直按照這種樣子進行的話,恐怕不出大半年,等到來年秋收時。大明地主們就會發現,自己有地也找不到多少人,來幫自己種了。


    沒人種地,自然租子也就收不上來了。嗬嗬!


    他們以後哭的時候,一定會後悔莫及。


    很快!


    視察完各大難民營的朱子龍,就下達了新的命令:“每個新移民,視情況分配一百到一百五十畝土地,同時以無息貸款的形式,由山東人民銀行給他們提供農具、耕牛和墾荒初期的口糧。當然,也可以依靠服兵役來獲得,軍屬的優惠待遇,這些分配的土地就可以永遠的屬於他們了。同時,在開荒的前五年之內,免除新移民的一切農業稅和人頭稅。”


    免除農業稅呀,這的可是朱子龍,開超級大招了。


    一時間,無數難民都感覺難以置信!


    可是,又感覺自己實在是沒有啥好給人騙的,畢竟他們都已經一窮二白了。


    於是,一個個,就心裏懷疑著,又期待著,激動著,踏上了新土地。


    農業稅是國家對一切從事農業生產、有農業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俗稱“公糧”。是曆朝曆代,中國曆史上都存在的一種國本稅收!


    據史料記載,農業稅始於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到漢初形成製度。這一古老的稅種,已延續了2600年的曆史。


    曆史上,“皇糧國稅”一直牽動著中國的興衰。盡管中國曆史上出現過“兩稅法”、“一條鞭法”、“攤丁入畝”等改革,


    但是,由於吏治**,負擔最終轉嫁到農民頭上。


    即使是屢被提起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也隻是短暫的輕徭薄賦,曆代封建統治者始終未能跳出,農民負擔越減越重的“黃宗羲定律”。


    唯有在21世紀的新中國!


    從2006年1月1日起廢止,農業稅條例。這意味著,在我國沿襲兩千年之久的,這項傳統稅收的終結。


    這就是科學的力量,以及現代化新中國,才有能力做到的事情。


    就算是朱子龍開掛,現在也隻能是免除新移民的前五年稅收,你讓他全免,他也吃不消。


    這是國力決定的,不是以他一人之力可為。


    此時的東三省移民開荒區內!


    一批又一批的移民和迴遷民,在前期物資沒有成熟時,完全是依靠山東和朱子龍的現代物資支撐著。畫風嘛,說實在的。


    考慮到後世21世紀,交通的便利,世界經濟的大融合發展。


    這不,大家夥兒吃著現代北美的玉米和鹹魚,穿著南美的棉布,點著越南和阿三國的便宜蠟燭和柴油燈。拿著澳洲鐵礦鍛造出來的鐮刀和用具,牽著非洲的健牛耕地,播種著來自新中國的種子。


    其混搭之風,真是充滿了世界帝國的範兒,讓人深感無語。


    囧!


    當然,這世上有人喜歡種田,可也必定會有人不喜歡種田。


    那怕是這樣的人不多,隻占1,但是基數大了,自然也就人多了。


    這不,為了應付這種人手,以及確實是新興城市,也需要農民工。於是,在一個個移民物資安置點,在朱子龍的有意安排下,也就出現了一些特殊的打工點。


    這不,大棱河岸邊。


    江西流民李雙全,就和工友們正坐在一座大涼棚下的一條長椅上,一邊聽著說書人評書,一邊等活兒。


    說書老頭在台子上說的眉飛色舞,唾沫橫飛,還不時用手勢比劃著,引得周圍的看客不時的,爆發出一兩句叫好聲,氣氛極好。


    李雙全來自江西,不是原東三省百姓。


    如今天災年代,江西各個山頭的好漢先是打跑了官府,然後又開始了無休止的相互彼此混戰廝殺。而,各地的百姓,自然也是深受其害。


    可憐的一點家財和餘糧,慘遭匪賊們一遍又一遍的劫掠和屠戮,田地全都拋了荒


    和大多數人一樣,李雙全一家因為不堪戰禍之擾,才踏上了舉家遷徙的道路。一路上,二老病死,餓死,要不是半路上撞見朱子龍的收容隊,可能最後一點李家的血脈兒,妻兒都會沒了!


    對於目前的生活,李雙全感覺很滿意,很幸福。


    因為,在四海國公的手下各個打工點,仿佛活兒總是做不完一樣。養活一家妻完全不成問題!


    這一年來,他參與的活兒,那叫修了一座又一座的橋梁和碼頭,鋪了一條又一條寬敞的道路。國公爺朱子龍不但給工錢,還包一日兩餐,在他心裏簡直就是活菩薩轉世。


    除了按天結算工錢的短工苦力之外,還有一種簽了長契的“職工”,待遇比他們這些短工好得多。但是,聽說要考驗兩年,在此生活達到三年,才會試工作能力和忠誠,簽約。


    成為正式職工,就是李雙全和眾多臨時工,現在每天最期待,和努力的目標。


    說到工錢,李雙全等人也是滿意。


    除開一開始,他們不知道。到發工錢的時候,才發現這裏不發銀子和銅錢,而是發一種叫山東糧票的東西。有種惶恐不安外。現在則是完全習慣了!


    關於,山東人民銀行和四海國公爺,工錢不發銀子,而是發山東糧票的事兒了。據說以後還可能,換成叫什麽山東人民幣的玩意!


    不管是山東糧票,還是叫山東人民幣,他們都感覺這都是好東西啊!


    移民各點各城,現在所有的商店都是國公爺和山東人開的。不收銀子,隻收山東糧票這種東西。


    店裏,出售糖果、糕點、精鹽、香煙、燒酒、白紙、鋼針,鐵器,家具,還有其它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當然,自然也會有糧食和肉類,簡直就是應有皆有,而且物價便宜!


    那怕是一個人做工,養活一家妻兒老小都足夠了。這種日子,就是放在幾十年前,想都不敢想啊!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皇帝分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海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海真龍並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