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流言中,李自成進京後,遲遲沒有稱帝。是有原因的!


    野史傳聞是說,篡竊之輩賊目不可開,李賊一到大殿,不是殿搖,就是地陷。


    雖然三六九日頻繁朝集,卻遲遲未敢稱帝!


    其實說穿了,李自成就是一個下層人民無以聊生,所以造反,你知道的。封建時代對造反是個什麽態度,你造了反,你隻有造反到底,給招安了往往都沒好結果,遑論其他。


    所以,他本不是什麽陳涉式的雄心大誌,說穿了打到哪裏算哪裏,最理想是做一個陝西王。


    但是,因此說,他占了北京城也不做皇帝,的確吊詭。


    李自成喜歡破壞一堆,自己很不喜歡的舊規矩,卻沒有辦法建立起新規。他不想向老百姓征糧,可是他的軍隊要吃飯,政府運作需要財政收入,從哪裏來?


    正路被他的小農意識認為是剝削,不合理,隻好走搶財主的路。一路打仗下來,這一招還是很靈的,老百姓歡天喜地,闖王來了不納糧,得民心。


    但是有了安穩的政權,就不對頭了。搶財主,搶光了就光了,還能怎樣呢?


    現在,在京城殺貪官,賺了價值一二億的財產和糧草。


    老實說,帶著這麽大一筆錢迴老家,的確夠他吃的了。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


    這筆錢,他一個拿不走的,也分不了多少。而且,手下們似乎也失控了,凡事皆眾共謀之!


    也就是說,李自成雖占京師,卻沒有皇帝那樣的威權與威望。就算現在,他勉強稱帝了,其實也就是一個稱號,反而更讓他的小弟們,與他離心離德,兄弟之情日漸生分。


    畢竟,別人會心想。


    麻的,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憑什麽你當皇帝?我們天天要向你下跪,請安問好?


    好吧,實在不行。你當就當吧,那麽先說好了。皇帝你來當,錢和女人應該歸我們。


    李自成此時此刻,處景頗為類似當年華盛頓,在美國初期開國時的模樣。


    他為老大,但其實各家各隊頭領,不論兵多兵少,大小一律平等。類似搞出一個武林盟主,但卻不能真正的,淩駕於各派之上!


    自從拷掠無辜,鬧得人怨鼎沸時,李自成也曾稍加勸說劉宗敏。


    結果,劉宗敏竟迴答道:“皇帝之權歸汝,拷掠之威歸我,無煩言也。”


    他一個劉宗敏,為什麽直白的說這話。其實很簡單,就是下麵的小弟,大部分都是這個心思。甚至於,漸漸的因為在劉宗敏這裏分錢多,大家開始向老二靠攏了。


    另外,手下武將一心隻想發財,目光短視不要緊。尼麻,連李自成手下的文官們,也是極其目光短視的。


    就拿此時的牛金星來說吧,借此遍結私黨,對此種種,李自成很是心煩意亂,卻是無奈。


    一時間,每每夜色下。


    李自成坐在紫禁城,老司機宮的龍椅子上,都會陷入沉思。


    他會假想,大明的皇帝麵對這樣的爛攤子時,會是怎麽樣的一種心情。


    現在,他終於明白了。


    皇帝不好當,特別是當下麵的人對你,陽奉陰違的時候。


    這種坐在火山口,有一種心驚肉跳感覺,多少年沒嚐過了?


    好像前兩次,有這種感覺的時候,就是軍隊全軍玩完的那兩次吧?


    就算現在稱帝了,但每次早朝時,看見那些前朝舊臣。總有一種錯覺,似乎感覺他們眼中帶有“沐猴而冠”等,在嘲笑自己的感覺!


    再看看手下的小弟們,一個個發了財,就不想動了,也不想冒風險了。


    很多士卒都身懷重資:“腰纏多者千餘,少者亦不下三、四百金,人人有富足鬆弛之念。”


    這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


    終於,有一天,李自成聽到風聲和新的軍情報告了。


    全天下似乎都在看不起自己,更有消息稱大明皇帝的明軍要打迴來,朱家軍和邊軍也是如此。


    這給了李自成極大的心裏壓力,讓他感覺京城這個爛攤子,不能再這樣了,放縱下去了。自己要做點什麽才行!


    於是,昨天早朝,他提出了要攻擊前線與清軍作戰的明軍,這樣的軍事要求。


    然而,部下們的迴答,讓他大失所望。


    以劉宗敏為首的老人們,個個不希望這麽做。


    他們認為,現在前線山海關處,明軍和清軍,馬上就要大決戰了,說不定就是兩敗皆傷的局麵。


    自己這邊隻要坐山觀虎鬥,就可以了。到時候,直接就是坐享,漁人之利!


    而若是,過去前後包圍明軍。萬一明軍大決戰的目標,從清軍變成了自己,那麽就平白的便宜了清軍。這不是給別人做嫁衣嗎?


    何況,在京城搶了這麽多的財物,帶在身上不好作戰,不帶吧,心裏又不安。這種傻事可不能做!


    看到各說各有理,早朝隻能是不歡而散。


    但是在夜色下,李自成心裏的不安,卻是越來越更上一層樓。


    他尋思如何改變這一切,最後還是覺得要“動起來”。隻有軍隊動起來,部下始終保持旺盛的鬥誌,才能不怕任何危險。守城不是他們的強項啊!


    然而,這個想法可能,直接說的話。手下們不會同意,住在京城太舒服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飲食衣服,若思得之艱難,不敢輕易費用;酒肉一餐,可辦粗飯幾時。


    紗絹一匹,可辦粗衣幾件;不饑不寒足矣,何必圖好吃好著?常將有日思無日,莫等無時思有時,則子子孫孫,常享溫飽矣。


    除非,他能找到一個,足夠讓部下們同意大軍,再次動起來,並且能讓他們相信會勝利的理由。


    想來想去,你還別說,李自成還真的想到了一個。


    那就是不打前線朱子龍和清軍的主意,而是打起了鄰省各地,一些稱帝勢力的注意。


    要是對部下們說,帶軍掃除這些小勢力,搶迴他們的財物,這一定會讓他們大為心動。


    另外,快秋天了,也正好說是去外地搶一搶額外的糧食,也是一個不錯的借口。


    百萬大軍,每天所消耗的糧草數量太驚人了。


    坐吃山空,可以有效的給部下們一種危機感。


    以上兩個理由,足夠讓部下動起來成為必然,也正好借此來轉移他和部下間的內部矛盾。


    一箭雙雕也!


    正在李自成盤算的時候,突然有親衛衝進來奏報。


    宣府那邊的,李紫籠的數萬朱家軍所部軍隊,正在沿路向京城這邊進發。


    立時,李自大驚,連忙急急召集麾下各官將議事。


    …………


    幾個時辰後,順部各武將這才緩慢的向宮而來。


    他們策馬進入,紫禁城作為宮禁重地,除非年老的,德高望重的大臣,經皇帝特準後,方可在紫禁城內騎馬,作為一種恩遇榮典。


    但,他們本是流賊,當不得禮法重視。


    個人也不在意,每天不但將軍都是騎馬入宮,就連一些小軍官,也是騎馬在宮裏跑來跑去的。


    甚至於還有基層士兵,也膽敢時不時騎馬,替步入宮的,紀律性之差可見,嗬嗬。


    從側麵,可以看出李闖,此時在眾將心中的威望,已經大不如以前。


    眾賊將,入宮後仍然狂奔而來者不絕,甚至很多人一直奔到,老司機宮的大殿外的台階下,方才跳下來。


    之後,讓馬兒隨隨便便到處亂走,食宮花宮草,大小便隨地。


    絲毫沒有帝王將相之貌!


    進入寬闊的大殿,就見裏麵黑壓壓聚滿人,牛金星、宋獻策、顧君恩、宋企郊、張璘然等,這些是文臣。來的比較早,這才開國,武將和文官就形成了分明的半對立,陣營區別,也是醉了。


    相互間臉上冷淡的很,各自己陣營裏聊天說地。


    不多時,宮殿內吵吵嚷嚷,喧沸一片。


    與明朝早朝不同,他們這裏宛如梁山好漢一樣。每個人都有一把椅子可坐,甚至於麵前還有桌子,可以大吃大喝。也是怪胎,與曆朝曆代完全不同!


    李自成稍稍來晚,因為稱帝倉促,穿的還是朱子龍皇帝分身的龍袍。


    因為與朱子龍的體形不一樣,衣服穿在他身上,扯的緊緊的,左一下,右一下。


    太監總管王德化乖巧的站在龍椅旁,看了一眼李自成,眼中隱有輕蔑之色。頭腦之中閃過:“望之不似人君”幾個字!


    沐猴而冠呀!


    見大部分人到齊了,李自成咳嗽一聲,說道:“有報,今日邊軍突然大眾而出,襲擊xx城。以其速,可能不久後,就會兵臨城下。諸位兄弟,可有想法?”


    劉宗敏第一個站起來,喝道:“此事我亦提前得知,邊軍人馬三萬有餘,不成大患。”


    眼見劉宗敏,還如此沉迷不醒,李自成臉色不喜,卻又不好發作。


    有意點醒他,再次喝道:“此邊軍不同一般,仍是朱家軍。若幹與前線四海國公迴師成合圍之勢,加上明部殘軍,那就是二十萬大軍左右。還當不得大患?”


    “什麽?”


    李自成此話一出,宮殿內很多人都是站起來。臉上再也沒有那種沉穩之色,皆是驚嚇的脫口而出。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皇帝分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海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海真龍並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