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你說攝政皇後娘娘,想把長平公主下嫁給我?是下嫁?”朱子龍嘴裏的茶水直接噴了出來。
他的表情上,顯出了很大的驚訝之態。
一是,光是公主下嫁這件事就是如此,二是,在大明公主還沒有下嫁的曆史,皇家的公主一般都是男方入皇室祖籍。
三是,長平公主說是過繼給了皇後,不再是信王朱由檢的女兒了,但做為現代人,他心裏認定了血緣關係是跑不掉的。多少有些糾結!
四是,皇帝沒醒,皇後就將公主下嫁,這能完全做的了主?
五是,長平公主,現在是16歲還是17歲呢?別看在大明算成年人了,但做為穿越者的朱子龍來說。在他心裏,始終還是認為16-17歲的女孩子,還是未成年來呢。
他一個心靈年紀隻少三十歲,肉體返老還童也隻少22歲多的成年人,要和一個這麽年青的女孩子結婚,總感覺有些罪惡感。
再說了,他對外聲明了,在海外是有正妻的。
這大明的公主,身份極尊,能做小?
就算黃立極,給定了個好聽的,平正妻,但也不能完全和正妻相提並論吧?
(平妻:是一夫一妻多妾製下的一種親屬稱謂。一名以上的正妻稱為平妻,即兩個都是大老婆,又有對房之稱,即與正房對等。)
與妾不同的是平妻不需向元配行妾禮,但實際上的地位仍然不及元配,平妻仍然要稱元配為大姊。
除了中國古代之外,六世紀前的日本與******教,也有一夫多妻平妻製。
“黃大人,平妻之名,始終對公主不公吧,若不為正宮,如何能顯我大明皇家之威。我看這事,還是算了吧!”朱子龍想想,對黃立極迴答道。
“龍侯多慮了,正宮是宮,東宮,西宮又何不為尊也。君不見,春秋齊王之美談也!”一心想拉成這門婚事的黃立極,立刻拿戰國時候的三妻四妾來說事了。
所謂三妻,是指春秋時期齊國君主的一段佳話。傳說當年齊國君主立後不決,乃至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後來君主立後三人,即:正宮、東宮、西宮,三位皇後娘娘。
(真人真事!)
以上還不是唯一的正曆史,還有一位皇帝也同時有過三位皇後。
劉聰字玄明,是北漢皇帝劉淵的第四個兒子。
嘉平四年正月,天上出現有三個太陽從西向東而行,平陽地區發生了地震,崇明觀陷落為水池,裏麵的水像血一樣紅,有人看見一條赤龍從水裏飛起來。一顆流星闖入紫微垣,形狀像龍,最後落在平陽北十裏。
劉聰認為這是上天的暗示,於是將自己最喜愛的三位妃,同時立為皇後。
而還有一位皇帝,更吊炸天。
北周天元皇帝宇文贇,五皇後並立,元配天元大皇後以外四名皇後都是平妻。
官員也有這種曆史的,晉朝時的賈充先娶李婉,後因李家出事,李婉被判罪流放而離異,再娶郭槐。以後李婉遇赦,皇帝特許他娶兩個正妻,稱為“左右夫人”。
此時此刻,朱子龍還是有些糾結。
半響又找了個理由,說道;“黃兄,公主還年幼!”
誰知,朱子龍這話還沒說完,黃立極就打斷道:“四海何出此言?民間嫁娶,十一歲都有。長平公主年方十六歲,已到可以嫁娶的年齡。這也算年幼,一些官員七老八十的納妾,那不是禽、獸不如了麽?”
他們還真是禽獸不如,朱子龍心裏嘀咕了一下。
明朝的社會習慣就是這樣,別說男人五十歲了,就是八十歲的官員和有錢人。要找幾個或幾十個十二歲的少女當妻子,大家也都認為是正常的。
朱子龍想用這個來做擋箭牌,顯然是沒用的。
最終,朱子龍看著黃立極的表情,歎息道:“黃兄,我知道你是為了大明的社稷。朱家軍確實有些功高震主了,換誰在位,都不會安心的,總要做些事情來控製和聯盟一下。在你的身上,固然也有私人的感情在作祟,但出發點是好的。”
“不過這個事情,我真的沒法立刻就答應你。這樣吧,我考慮一下,然後再做決斷。”
見朱子龍這樣迴答,黃立極安心了,他要的就是朱子龍的態度。
朱子龍能這麽迴答他,也就意味著這事,隻少成功了70%!
幾天後!
黃立極帶著朱子龍本體同意娶長平公主的迴答,滿意的讓人八百裏迴信了。
張皇後得到八百裏迴信後,第一時間召見了公主過來商量。
宮殿裏,張皇後對長平道:“媺娖,這事情是本宮的意思。你雖然不是本宮所生,但是本宮一直當著親生的來養。朱四海乃是當今奇男子之丈夫也,嫁給他,你不虧,本宮心裏不虧。皇上醒來也不會怪我的,而且對大明有百利而無一害!”
麵對皇後的通知,朱媺娖很懂事的點了點頭。
皇家是招駙馬,從來都不是下嫁,但是朱子龍本體的情況太特殊了。大明到了這個年月,真是危機四伏,當不得以前來對待了。
嫁女,才能彰顯皇家對朱子龍本體有恩德!
十天後,朱子龍和黃立極入京。
迎候朱子龍的陣勢,達到了大明王爺的標準。內閣首輔周延儒為首,在京的文臣基本上都到了。而且是出城十五裏的迎接隊伍!
見到朱子龍過來,曹化淳尖著嗓子道:“皇後娘娘口諭!”
百官跪拜,朱子龍站候。
“四海龍侯原為海外歸客,不悉禮數,藩王之禮不屬逾製,為皇室宗親之禮,當之起也!”
朱子龍趕緊迴答:“臣叩謝陛下和娘娘的知遇之恩,寬宏之量。”
一直到入宮,都是一群宮中之人相陪朱子龍。
而對他,長平公主,自小就是在聽朱子龍的百戰故事中長大的。所以,心裏對於這次的下嫁之事,心裏完全沒有任何反抗心裏。
甚至於,私下無人時,還經常自語什麽。
有四海龍侯君眷,夫複何求?
可見,這是一次皆大歡喜的政治聯姻,隻少朱子龍在得到內線迴報,知道這些內容後,心裏的負罪感,就少了許多。
而進了宮的朱子龍,並不僅僅就是拿和公主的婚事,特意就進京的。
公主的事故然重要,但也順帶的是來上報自己一係例的計劃和奏折。
所以,在宮裏這麽一談,就是一天時間。
等到,朱子龍出來的時候。
皇後,就送了個奏折到內閣,說是自己和四海龍侯的意思,要內閣一定要落實了。
其中內容分為幾條:
第一,除廣東幾個有限的港口外,再多開一個正式的海貿,設皇家船舶司,收取關稅和運輸稅。
第二,取消各地運河水師,成立大明海軍,確保開海貿易不受海寇的影響。(其實同時,就是讓朱子龍的海軍擴軍和大一統得到機會。)
第三,征收商業稅,但不全國通行,先開辟山東、江南等沿運河幾省為特區試行。(類似香港行政區)!
第四,恢複考成法等!
因為內閣現在一半多的大臣,都是皇後和朱子龍的人,所以,在少部分反對,但影響不了大局的情況下。很快,這四條新規就得到了通過!
等送走了朱子龍,張皇後很高興。
再次叫來了長平公主,說道:“婚事訂在明年,現在先準備。山東在外,你也要學著怎麽給人做正房和管家,不像在宮裏了。知道了嗎?”
懂事的朱媺娖,安靜的聽完訓話,又是笑的點頭。心裏很是歡喜!
-
他的表情上,顯出了很大的驚訝之態。
一是,光是公主下嫁這件事就是如此,二是,在大明公主還沒有下嫁的曆史,皇家的公主一般都是男方入皇室祖籍。
三是,長平公主說是過繼給了皇後,不再是信王朱由檢的女兒了,但做為現代人,他心裏認定了血緣關係是跑不掉的。多少有些糾結!
四是,皇帝沒醒,皇後就將公主下嫁,這能完全做的了主?
五是,長平公主,現在是16歲還是17歲呢?別看在大明算成年人了,但做為穿越者的朱子龍來說。在他心裏,始終還是認為16-17歲的女孩子,還是未成年來呢。
他一個心靈年紀隻少三十歲,肉體返老還童也隻少22歲多的成年人,要和一個這麽年青的女孩子結婚,總感覺有些罪惡感。
再說了,他對外聲明了,在海外是有正妻的。
這大明的公主,身份極尊,能做小?
就算黃立極,給定了個好聽的,平正妻,但也不能完全和正妻相提並論吧?
(平妻:是一夫一妻多妾製下的一種親屬稱謂。一名以上的正妻稱為平妻,即兩個都是大老婆,又有對房之稱,即與正房對等。)
與妾不同的是平妻不需向元配行妾禮,但實際上的地位仍然不及元配,平妻仍然要稱元配為大姊。
除了中國古代之外,六世紀前的日本與******教,也有一夫多妻平妻製。
“黃大人,平妻之名,始終對公主不公吧,若不為正宮,如何能顯我大明皇家之威。我看這事,還是算了吧!”朱子龍想想,對黃立極迴答道。
“龍侯多慮了,正宮是宮,東宮,西宮又何不為尊也。君不見,春秋齊王之美談也!”一心想拉成這門婚事的黃立極,立刻拿戰國時候的三妻四妾來說事了。
所謂三妻,是指春秋時期齊國君主的一段佳話。傳說當年齊國君主立後不決,乃至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後來君主立後三人,即:正宮、東宮、西宮,三位皇後娘娘。
(真人真事!)
以上還不是唯一的正曆史,還有一位皇帝也同時有過三位皇後。
劉聰字玄明,是北漢皇帝劉淵的第四個兒子。
嘉平四年正月,天上出現有三個太陽從西向東而行,平陽地區發生了地震,崇明觀陷落為水池,裏麵的水像血一樣紅,有人看見一條赤龍從水裏飛起來。一顆流星闖入紫微垣,形狀像龍,最後落在平陽北十裏。
劉聰認為這是上天的暗示,於是將自己最喜愛的三位妃,同時立為皇後。
而還有一位皇帝,更吊炸天。
北周天元皇帝宇文贇,五皇後並立,元配天元大皇後以外四名皇後都是平妻。
官員也有這種曆史的,晉朝時的賈充先娶李婉,後因李家出事,李婉被判罪流放而離異,再娶郭槐。以後李婉遇赦,皇帝特許他娶兩個正妻,稱為“左右夫人”。
此時此刻,朱子龍還是有些糾結。
半響又找了個理由,說道;“黃兄,公主還年幼!”
誰知,朱子龍這話還沒說完,黃立極就打斷道:“四海何出此言?民間嫁娶,十一歲都有。長平公主年方十六歲,已到可以嫁娶的年齡。這也算年幼,一些官員七老八十的納妾,那不是禽、獸不如了麽?”
他們還真是禽獸不如,朱子龍心裏嘀咕了一下。
明朝的社會習慣就是這樣,別說男人五十歲了,就是八十歲的官員和有錢人。要找幾個或幾十個十二歲的少女當妻子,大家也都認為是正常的。
朱子龍想用這個來做擋箭牌,顯然是沒用的。
最終,朱子龍看著黃立極的表情,歎息道:“黃兄,我知道你是為了大明的社稷。朱家軍確實有些功高震主了,換誰在位,都不會安心的,總要做些事情來控製和聯盟一下。在你的身上,固然也有私人的感情在作祟,但出發點是好的。”
“不過這個事情,我真的沒法立刻就答應你。這樣吧,我考慮一下,然後再做決斷。”
見朱子龍這樣迴答,黃立極安心了,他要的就是朱子龍的態度。
朱子龍能這麽迴答他,也就意味著這事,隻少成功了70%!
幾天後!
黃立極帶著朱子龍本體同意娶長平公主的迴答,滿意的讓人八百裏迴信了。
張皇後得到八百裏迴信後,第一時間召見了公主過來商量。
宮殿裏,張皇後對長平道:“媺娖,這事情是本宮的意思。你雖然不是本宮所生,但是本宮一直當著親生的來養。朱四海乃是當今奇男子之丈夫也,嫁給他,你不虧,本宮心裏不虧。皇上醒來也不會怪我的,而且對大明有百利而無一害!”
麵對皇後的通知,朱媺娖很懂事的點了點頭。
皇家是招駙馬,從來都不是下嫁,但是朱子龍本體的情況太特殊了。大明到了這個年月,真是危機四伏,當不得以前來對待了。
嫁女,才能彰顯皇家對朱子龍本體有恩德!
十天後,朱子龍和黃立極入京。
迎候朱子龍的陣勢,達到了大明王爺的標準。內閣首輔周延儒為首,在京的文臣基本上都到了。而且是出城十五裏的迎接隊伍!
見到朱子龍過來,曹化淳尖著嗓子道:“皇後娘娘口諭!”
百官跪拜,朱子龍站候。
“四海龍侯原為海外歸客,不悉禮數,藩王之禮不屬逾製,為皇室宗親之禮,當之起也!”
朱子龍趕緊迴答:“臣叩謝陛下和娘娘的知遇之恩,寬宏之量。”
一直到入宮,都是一群宮中之人相陪朱子龍。
而對他,長平公主,自小就是在聽朱子龍的百戰故事中長大的。所以,心裏對於這次的下嫁之事,心裏完全沒有任何反抗心裏。
甚至於,私下無人時,還經常自語什麽。
有四海龍侯君眷,夫複何求?
可見,這是一次皆大歡喜的政治聯姻,隻少朱子龍在得到內線迴報,知道這些內容後,心裏的負罪感,就少了許多。
而進了宮的朱子龍,並不僅僅就是拿和公主的婚事,特意就進京的。
公主的事故然重要,但也順帶的是來上報自己一係例的計劃和奏折。
所以,在宮裏這麽一談,就是一天時間。
等到,朱子龍出來的時候。
皇後,就送了個奏折到內閣,說是自己和四海龍侯的意思,要內閣一定要落實了。
其中內容分為幾條:
第一,除廣東幾個有限的港口外,再多開一個正式的海貿,設皇家船舶司,收取關稅和運輸稅。
第二,取消各地運河水師,成立大明海軍,確保開海貿易不受海寇的影響。(其實同時,就是讓朱子龍的海軍擴軍和大一統得到機會。)
第三,征收商業稅,但不全國通行,先開辟山東、江南等沿運河幾省為特區試行。(類似香港行政區)!
第四,恢複考成法等!
因為內閣現在一半多的大臣,都是皇後和朱子龍的人,所以,在少部分反對,但影響不了大局的情況下。很快,這四條新規就得到了通過!
等送走了朱子龍,張皇後很高興。
再次叫來了長平公主,說道:“婚事訂在明年,現在先準備。山東在外,你也要學著怎麽給人做正房和管家,不像在宮裏了。知道了嗎?”
懂事的朱媺娖,安靜的聽完訓話,又是笑的點頭。心裏很是歡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