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此情此景,皇後隻有無奈苦笑了:重賞犒勞軍士?
說的倒是輕巧!國庫太倉從萬曆末年就窮得跑老鼠,皇帝的內庫也已經沒剩下幾兩銀子。要不是,去年查抄了幾個王府的錢,加上山東方麵的稅收及時。
現在更會慘淡經營不堪!
如今漕運又斷了,各省賦稅都送不進京裏來,哪裏還有餘錢?
再說了,包藏禍心的吳三桂和袁崇煥二人說的話,能不能算數,鬼又知道?
總之,看著這麽多紛至遝來的噩耗,還有一天比一天急速敗壞的時局,皇後不由得感覺渾身無力。
呆了片刻,皇後終於頹然坐下,又拿起兵部轉送的塘報,一份份不是哪裏告急,就是某縣陷落,就沒有一點是好消息的。
如此糜爛到不可收拾的時局,以皇後有限的能力是解決不了的。
而內閣現在也是混蛋!
對於朝中百官,特別是東林黨人,皇後算是看透了。那些所謂的“正人君子“們,平日裏倒可以誇誇其談,在紙麵上“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真要他們實幹,他們就會一個個都傻了眼,除了搞內鬥、放嘴炮和推卸責任之外,幾乎什麽都做不了!
盧象升倒是能用,但是病倒了,唉!
“……哎,真是國事艱難呐!”
此時此刻,皇後感覺自己很累,非常累,累的想和皇帝一樣,一睡不起。
才24歲不到的張皇後,放在後世21世紀,隻能算是一個女大學生。在天啟元年,時年十五歲(虛歲)的張嫣,從全國初選的五千名美女中,連過“八關”選出的第一美女,同年四月被冊立為皇後。
聰明是聰明,但是除此之外,就沒有其它的了。
你讓她,跟一群老狐狸文官們,在朝堂上勾心鬥角,同時駕馭大明帝國這艘千瘡百孔的破船。別說是她了,就是朱子龍如果沒有本體的軍事力量幫忙,也是會瞎了24k龍眼的!
大明朝國家最高領導人這份工作,老實說,就算是朱子龍也是做不好的。
他要不是開了掛,還tm的穿越雙界的掛,早就給累叭下了。
當然,要說比爛的話。朱子龍同誌當皇帝還是勉強合格的,隻少比起明朝其它不合格的皇帝,已經算垃圾吊絲中的戰鬥機了。
皇後能力也還算合格,可惜現在這種時候當大明的皇後,除非是武則天再世,否則也會完蛋!
遺憾的是,張皇後是個好妻子,卻不是武則天。
隻會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哪裏出了亂子就調兵去哪裏鎮壓,結果卻是越鎮壓越亂。
不久後。
考慮到邊關和山海關不容有失,皇後還是拿出了十萬兩銀子送去了關寧軍。
畢竟,山海關要是沒了,後金就是隨時能來就來,甚至於還會引起其它勢力的另類想法。
自己京師這邊可無兵可安排過去接替了!
當然了,從理論上來說,北京這邊是有一支“京營”存在的,相當於北宋的禁軍。
朱元璋時代,京營總兵力甚至於一度高達四十萬(當時首都還在南京)。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之後,北京的京營也有二十萬人左右。
隻是,都城長久無戰事,京營在正德年間裁剪到了十多萬人,但由於吃空餉之類的緣故。其戰鬥力,隻能是用戰五渣來形容,都是在稱讚他們。
地方上的衛所兵,到了明末更是淪為完全不會打仗的農奴一樣。
不管怎麽說,這樣一支僅僅存在於紙麵上的軍隊,顯然是無法增援任何地方的。守京師都夠嗆!
這麽看來,除了京營之外,北京城內就隻剩下了作為“天子親軍”的錦衣衛,還有禦馬監下屬的內監禁兵、日常巡城的兵丁,以及各衙門警衛之類的雜牌軍。
哦,還有東廠的太監們。麻的,都要依靠太監打戰了,也是醉了。
數日後。
考慮到京城中對打通漕運的急切盼望,不派援軍過去顯然是不成的。皇後隻得硬著頭皮,讓內閣下令,將駐守在山海關的一萬九千川軍中的一部分撤離前線。
由白杆兵首領秦翼明(女將秦良玉的弟弟)率領,從陸路走到通州,坐漕船南下增援。打能運河!
隻於,竄入中原的陝西流寇,由於距離遙遠、消息不暢的緣故,北京這邊隻能任其發展了。
當然,皇後還有意讓朱家軍從朝鮮迴來。
隻是,幾次打聽過後,才得知,朱家軍似乎出塞,對後金大後方作戰了。
這算是唯一的好消息了!
皇後心想,要是朱家軍大勝,邊關之危也就解決了。
隻於,朱家軍私下入草原的行為,這個時候,說真的,已經沒人關心這麽多了。
要說,這個時候誰最讓皇後堵心,自然還是皇室中自己人。
京城的物價早就爆漲,糧價一天天飛漲,已經漲到了糙米每石十五兩銀子可京師的豪門權貴,在這種時候還要囤積居奇,哄抬糧價。偏偏根本沒辦法下手懲治,弄得張皇後鬱悶不已。
這種無可奈何的無力感,讓皇後感覺很沮喪,隻是壞消息太多了,也就那樣了。
吃了點夜宵後,皇後剛站起來。
一名女官急奔來報,說是兵部尚書陳新甲求見,有遼東急報。
皇後聞言,登時心頭又是一抖。
剛給那邊十萬兩,這又是急報,到底是怎麽迴事啊?
想了想,皇後歎氣道:“……讓他進來吧。”
少時,陳新甲急急跑進來,臉色晦暗無比,直接跪在地上道:“皇後娘娘,邊關急報……”
一看就不是好事,皇後語氣盡量平淡的道:“……咳咳,你選要緊的說。”
然,陳新甲卻反倒遲疑了片刻,澀聲說道,“迴皇後娘娘話,邊關兵變,關寧軍在吳三桂和袁崇煥的帶領下,嘩變投虜了!”
“是麽?遼西將門和山宗果然還是投敵了?唉,真是一群養不熟的狼崽子,我就知道他們包藏禍心。也罷,事以至此,還能如何?”皇後胸口起伏不停,卻最後長長歎了一口氣,自覺已經沒有力氣去憤怒了。
每年數百近千萬兩銀子的遼餉投過去,就隻是換來了關寧軍的連番戰敗和桀驁不馴。
現在幹脆在吳三桂和袁崇煥的帶領下,嘩變投虜了。嗬嗬!
“山海關如何了?”下一分鍾,皇後強打起精神問道。
陳新甲恨聲答道,“如今建奴大軍在邊關重軍強打,山海關危也……”
-
...
...
說的倒是輕巧!國庫太倉從萬曆末年就窮得跑老鼠,皇帝的內庫也已經沒剩下幾兩銀子。要不是,去年查抄了幾個王府的錢,加上山東方麵的稅收及時。
現在更會慘淡經營不堪!
如今漕運又斷了,各省賦稅都送不進京裏來,哪裏還有餘錢?
再說了,包藏禍心的吳三桂和袁崇煥二人說的話,能不能算數,鬼又知道?
總之,看著這麽多紛至遝來的噩耗,還有一天比一天急速敗壞的時局,皇後不由得感覺渾身無力。
呆了片刻,皇後終於頹然坐下,又拿起兵部轉送的塘報,一份份不是哪裏告急,就是某縣陷落,就沒有一點是好消息的。
如此糜爛到不可收拾的時局,以皇後有限的能力是解決不了的。
而內閣現在也是混蛋!
對於朝中百官,特別是東林黨人,皇後算是看透了。那些所謂的“正人君子“們,平日裏倒可以誇誇其談,在紙麵上“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真要他們實幹,他們就會一個個都傻了眼,除了搞內鬥、放嘴炮和推卸責任之外,幾乎什麽都做不了!
盧象升倒是能用,但是病倒了,唉!
“……哎,真是國事艱難呐!”
此時此刻,皇後感覺自己很累,非常累,累的想和皇帝一樣,一睡不起。
才24歲不到的張皇後,放在後世21世紀,隻能算是一個女大學生。在天啟元年,時年十五歲(虛歲)的張嫣,從全國初選的五千名美女中,連過“八關”選出的第一美女,同年四月被冊立為皇後。
聰明是聰明,但是除此之外,就沒有其它的了。
你讓她,跟一群老狐狸文官們,在朝堂上勾心鬥角,同時駕馭大明帝國這艘千瘡百孔的破船。別說是她了,就是朱子龍如果沒有本體的軍事力量幫忙,也是會瞎了24k龍眼的!
大明朝國家最高領導人這份工作,老實說,就算是朱子龍也是做不好的。
他要不是開了掛,還tm的穿越雙界的掛,早就給累叭下了。
當然,要說比爛的話。朱子龍同誌當皇帝還是勉強合格的,隻少比起明朝其它不合格的皇帝,已經算垃圾吊絲中的戰鬥機了。
皇後能力也還算合格,可惜現在這種時候當大明的皇後,除非是武則天再世,否則也會完蛋!
遺憾的是,張皇後是個好妻子,卻不是武則天。
隻會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哪裏出了亂子就調兵去哪裏鎮壓,結果卻是越鎮壓越亂。
不久後。
考慮到邊關和山海關不容有失,皇後還是拿出了十萬兩銀子送去了關寧軍。
畢竟,山海關要是沒了,後金就是隨時能來就來,甚至於還會引起其它勢力的另類想法。
自己京師這邊可無兵可安排過去接替了!
當然了,從理論上來說,北京這邊是有一支“京營”存在的,相當於北宋的禁軍。
朱元璋時代,京營總兵力甚至於一度高達四十萬(當時首都還在南京)。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之後,北京的京營也有二十萬人左右。
隻是,都城長久無戰事,京營在正德年間裁剪到了十多萬人,但由於吃空餉之類的緣故。其戰鬥力,隻能是用戰五渣來形容,都是在稱讚他們。
地方上的衛所兵,到了明末更是淪為完全不會打仗的農奴一樣。
不管怎麽說,這樣一支僅僅存在於紙麵上的軍隊,顯然是無法增援任何地方的。守京師都夠嗆!
這麽看來,除了京營之外,北京城內就隻剩下了作為“天子親軍”的錦衣衛,還有禦馬監下屬的內監禁兵、日常巡城的兵丁,以及各衙門警衛之類的雜牌軍。
哦,還有東廠的太監們。麻的,都要依靠太監打戰了,也是醉了。
數日後。
考慮到京城中對打通漕運的急切盼望,不派援軍過去顯然是不成的。皇後隻得硬著頭皮,讓內閣下令,將駐守在山海關的一萬九千川軍中的一部分撤離前線。
由白杆兵首領秦翼明(女將秦良玉的弟弟)率領,從陸路走到通州,坐漕船南下增援。打能運河!
隻於,竄入中原的陝西流寇,由於距離遙遠、消息不暢的緣故,北京這邊隻能任其發展了。
當然,皇後還有意讓朱家軍從朝鮮迴來。
隻是,幾次打聽過後,才得知,朱家軍似乎出塞,對後金大後方作戰了。
這算是唯一的好消息了!
皇後心想,要是朱家軍大勝,邊關之危也就解決了。
隻於,朱家軍私下入草原的行為,這個時候,說真的,已經沒人關心這麽多了。
要說,這個時候誰最讓皇後堵心,自然還是皇室中自己人。
京城的物價早就爆漲,糧價一天天飛漲,已經漲到了糙米每石十五兩銀子可京師的豪門權貴,在這種時候還要囤積居奇,哄抬糧價。偏偏根本沒辦法下手懲治,弄得張皇後鬱悶不已。
這種無可奈何的無力感,讓皇後感覺很沮喪,隻是壞消息太多了,也就那樣了。
吃了點夜宵後,皇後剛站起來。
一名女官急奔來報,說是兵部尚書陳新甲求見,有遼東急報。
皇後聞言,登時心頭又是一抖。
剛給那邊十萬兩,這又是急報,到底是怎麽迴事啊?
想了想,皇後歎氣道:“……讓他進來吧。”
少時,陳新甲急急跑進來,臉色晦暗無比,直接跪在地上道:“皇後娘娘,邊關急報……”
一看就不是好事,皇後語氣盡量平淡的道:“……咳咳,你選要緊的說。”
然,陳新甲卻反倒遲疑了片刻,澀聲說道,“迴皇後娘娘話,邊關兵變,關寧軍在吳三桂和袁崇煥的帶領下,嘩變投虜了!”
“是麽?遼西將門和山宗果然還是投敵了?唉,真是一群養不熟的狼崽子,我就知道他們包藏禍心。也罷,事以至此,還能如何?”皇後胸口起伏不停,卻最後長長歎了一口氣,自覺已經沒有力氣去憤怒了。
每年數百近千萬兩銀子的遼餉投過去,就隻是換來了關寧軍的連番戰敗和桀驁不馴。
現在幹脆在吳三桂和袁崇煥的帶領下,嘩變投虜了。嗬嗬!
“山海關如何了?”下一分鍾,皇後強打起精神問道。
陳新甲恨聲答道,“如今建奴大軍在邊關重軍強打,山海關危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