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韃靼聯軍來了。
他們倒也是聰明,知道在自己家裏打,打壞的東西全是自己的,不化算。
特意想在半路阻截朱家軍,畢竟在草原上,他們有主戰場優勢。
而且,還有後金部分人馬相助,自然是信心十足。
比如說,一年多前,打林丹的時候,他們也參加了,消滅了林丹汗四萬多人馬。這便是著名的朵顏反擊戰。由此可見,喀喇沁部落兵力還是非常雄厚!
這次,加上科爾沁草原的軍隊,十二萬韃靼聯軍,然不成還打不敗,客場作戰而來,人困馬累的明軍?
嗯,這想法是好的。
隻可惜,朱家軍可根本不是人困馬累而來呀,一個個吃的穿的睡的,走的,坐的,都是土豪級別的。
“烏拉!”
戰爭的號角很快就吹響了。
幾十個部落組成的韃靼聯軍歡聲如雷,震天而起,他們中的人一半有馬,騎馬而急行軍,路上灰塵衝天而起。(跟在邊上吃灰的步兵,還不能罵娘,想想也是心累!)
聯軍的盟主,科爾沁奧巴,意氣風發的拿著望遠鏡在後麵觀察。(山東望遠鏡這麽多,想完全封鎖是不現實的,好在敵人一般隻有軍官才能用的起,夜不收還是沒幾個人有的。)
科爾沁奧巴麻,父翁果岱。世為察哈爾諾顏。蒙古族。明清之際科爾沁部部長!
當年,察哈爾林丹汗糾喀爾喀部攻掠科爾沁,圍困格勒珠爾根城。努爾哈赤遣人賚送防禦方略,並命皇太極率精騎5000赴援,圍解。
至此之後,率科爾沁等部眾台吉赴沈陽朝覲,賞賜豐厚。以養孫女肫哲公主妻子,授和碩額附,賜土謝圖汗號。天聰二年(1628),後金征察哈爾,因違命徑歸,三年,赴闕請罪。
此次,皇太極再次入關,他部出人馬堪多!
當然了,戰爭並非兒戲,大軍一動壓力諸多。他能夠糾集起十幾萬大軍,並誌氣不少的,來找朱家軍的麻煩,原因還是多方麵的。
比如說:第一,靠著皇太極的鼎力支持,科爾沁奧巴一年多來用盡各種手段,在蒙古草原上鯨吞蠶食了不少弱小部落,實力已經大漲。不同以前了,自然說話有人聽。
第二,後金一年前給打跑後,朱家軍搞什麽糧鹽準貿條。隻有親大明的蒙古商人,才能在邊市上販賣糧食、鹽巴和布匹等關外緊缺物資,斷了咯喇泌韃靼部落的一條財路。
於是,雙方苦大仇深也。同時,其它恨朱家軍的咯喇泌韃靼部落自然熱情擁護!
第三,他們聽說朱家軍這次出塞,自身就帶來了許多糧草上路。這誰會嫌糧草多呢?
所以,他們也打算反過來搶劫一下朱家軍。
此時此刻,十二萬韃靼大軍鋪天蓋地而衝來。經過之處,草原為之變色,聲勢萬分浩蕩。
然而,這並沒有什麽卵子用。
十二萬大軍,有一半是蒙古族各部落的婦孺和兒童,tm的這些人甚至於武器都沒有,這是在搞笑嗎?
今天,這裏注定是要有一場大勝。
不過,顯然不會是韃靼部落聯軍。
韃靼聯軍的主力與前鋒彼此之間的距離拉得並不遠,人叫馬嘶之聲,聲傳十裏,聲勢無比浩大。
等到全軍集合之後,剛準備休息一下。
臨時搭建的金帳外,忽然衝進來一個韃靼斥候,在奧巴麻麵前單膝跪下,稟報道:“啟稟奧巴麻圖汗,朱家軍先鋒軍主動衝過來了!”
“什麽?你說什麽?”科爾沁奧巴麻嚇了一跳,完全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先鋒軍一般也有一二萬左右到頭了,我們這邊十二萬大軍都沒衝鋒陷陣你們呢,你們就先衝過來了?
這不科學啊?
其它的韃靼台吉,也都異口同聲的驚叫道:“朱家軍主動衝鋒過來了?他們難道瘋了,不知道我們有十二萬大軍在這裏嗎?”
“不對,肯定有詭計!”一蒙古將大叫。
“有道理,是應該多派些斥候出去偵察蠻子伏兵,再行計劃。”另一蒙古族將軍附合道。
唯有奧巴麻稍作思索後,笑道:“管他朱家軍此舉怪不怪,能不能打仗,要打了才知道。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個屁。各位台吉,都別楞著了,我們是不是也該把軍隊集結起來迎戰?”
“遵命!”幾十個韃靼台吉轟然叫好,趕緊下去組織軍隊,準備與明軍決戰。
不得不說,奧巴麻的想法是對的,任何陰謀詭計在絕對實力麵前,都是不堪一擊的。
隻是,這個絕對實力,真的就是他們聯軍這邊嗎?
誰不知道,到了明朝時期,蒙古族軍隊不再是成吉思汗時期的一流軍隊。而是變成了二流軍隊了?
何況還是混合大軍,人心不齊,而且一半人馬是婦孺和兒童來湊數的。隻怕,這十二萬大軍,勉強隻能算是三流軍隊吧?
時間過的很快。
當,韃靼聯軍集結完畢,由奧巴麻親自率領著他們,剛擺好一半的陣型時。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
不是炮響,卻好像炮在響一樣的聲音傳了過來。
競然是金戈鐵馬,一身盔甲火器大刀的朱家軍先鋒騎兵團,衝過來了。
隻少二萬左右人馬的朱家軍騎兵先鋒,馬蹄踩在硬土上,轟出巨響,宛如排山倒海一般。竟然將韃靼十二萬大軍的嘈雜聲都壓下去不少,饒是奧巴麻等人久經沙場,也是嚇的臉色失常!
一時間,無數的韃靼士兵交頭接耳:“對麵明軍,好恐怖的氣勢,而且萬馬奔騰而來,卻排列整齊。我長這麽大了,還是第一次見到!”
“轟!轟!轟!轟!”
朱家軍恐怖的腳步聲越來越近,遠遠的看去,五星金龍紅旗在前方躍然入目。
讓無數蒙古族士兵心頭升起一種莫名膽寒的感覺,隱隱生出一種不妙的第六感。
很快,韃靼聯軍的前部與朱家軍前鋒相隔已經不到五百步。考慮到前麵的敵軍已經擺好了陣型,以及有攔馬溝和木頭。
走在最前麵的馬小三將手一舉,朱家軍的衝鋒嘎然而止,在一個道路相對狹窄的地方停了下來。
兩軍相隔不遠,朱家軍先鋒將士聳立如山,不動不搖。反觀,韃靼聯軍那邊則是人喊馬嘶,顯得嘈雜無比,隊伍紀律和士氣高下立現。
-(未完待續。)
他們倒也是聰明,知道在自己家裏打,打壞的東西全是自己的,不化算。
特意想在半路阻截朱家軍,畢竟在草原上,他們有主戰場優勢。
而且,還有後金部分人馬相助,自然是信心十足。
比如說,一年多前,打林丹的時候,他們也參加了,消滅了林丹汗四萬多人馬。這便是著名的朵顏反擊戰。由此可見,喀喇沁部落兵力還是非常雄厚!
這次,加上科爾沁草原的軍隊,十二萬韃靼聯軍,然不成還打不敗,客場作戰而來,人困馬累的明軍?
嗯,這想法是好的。
隻可惜,朱家軍可根本不是人困馬累而來呀,一個個吃的穿的睡的,走的,坐的,都是土豪級別的。
“烏拉!”
戰爭的號角很快就吹響了。
幾十個部落組成的韃靼聯軍歡聲如雷,震天而起,他們中的人一半有馬,騎馬而急行軍,路上灰塵衝天而起。(跟在邊上吃灰的步兵,還不能罵娘,想想也是心累!)
聯軍的盟主,科爾沁奧巴,意氣風發的拿著望遠鏡在後麵觀察。(山東望遠鏡這麽多,想完全封鎖是不現實的,好在敵人一般隻有軍官才能用的起,夜不收還是沒幾個人有的。)
科爾沁奧巴麻,父翁果岱。世為察哈爾諾顏。蒙古族。明清之際科爾沁部部長!
當年,察哈爾林丹汗糾喀爾喀部攻掠科爾沁,圍困格勒珠爾根城。努爾哈赤遣人賚送防禦方略,並命皇太極率精騎5000赴援,圍解。
至此之後,率科爾沁等部眾台吉赴沈陽朝覲,賞賜豐厚。以養孫女肫哲公主妻子,授和碩額附,賜土謝圖汗號。天聰二年(1628),後金征察哈爾,因違命徑歸,三年,赴闕請罪。
此次,皇太極再次入關,他部出人馬堪多!
當然了,戰爭並非兒戲,大軍一動壓力諸多。他能夠糾集起十幾萬大軍,並誌氣不少的,來找朱家軍的麻煩,原因還是多方麵的。
比如說:第一,靠著皇太極的鼎力支持,科爾沁奧巴一年多來用盡各種手段,在蒙古草原上鯨吞蠶食了不少弱小部落,實力已經大漲。不同以前了,自然說話有人聽。
第二,後金一年前給打跑後,朱家軍搞什麽糧鹽準貿條。隻有親大明的蒙古商人,才能在邊市上販賣糧食、鹽巴和布匹等關外緊缺物資,斷了咯喇泌韃靼部落的一條財路。
於是,雙方苦大仇深也。同時,其它恨朱家軍的咯喇泌韃靼部落自然熱情擁護!
第三,他們聽說朱家軍這次出塞,自身就帶來了許多糧草上路。這誰會嫌糧草多呢?
所以,他們也打算反過來搶劫一下朱家軍。
此時此刻,十二萬韃靼大軍鋪天蓋地而衝來。經過之處,草原為之變色,聲勢萬分浩蕩。
然而,這並沒有什麽卵子用。
十二萬大軍,有一半是蒙古族各部落的婦孺和兒童,tm的這些人甚至於武器都沒有,這是在搞笑嗎?
今天,這裏注定是要有一場大勝。
不過,顯然不會是韃靼部落聯軍。
韃靼聯軍的主力與前鋒彼此之間的距離拉得並不遠,人叫馬嘶之聲,聲傳十裏,聲勢無比浩大。
等到全軍集合之後,剛準備休息一下。
臨時搭建的金帳外,忽然衝進來一個韃靼斥候,在奧巴麻麵前單膝跪下,稟報道:“啟稟奧巴麻圖汗,朱家軍先鋒軍主動衝過來了!”
“什麽?你說什麽?”科爾沁奧巴麻嚇了一跳,完全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先鋒軍一般也有一二萬左右到頭了,我們這邊十二萬大軍都沒衝鋒陷陣你們呢,你們就先衝過來了?
這不科學啊?
其它的韃靼台吉,也都異口同聲的驚叫道:“朱家軍主動衝鋒過來了?他們難道瘋了,不知道我們有十二萬大軍在這裏嗎?”
“不對,肯定有詭計!”一蒙古將大叫。
“有道理,是應該多派些斥候出去偵察蠻子伏兵,再行計劃。”另一蒙古族將軍附合道。
唯有奧巴麻稍作思索後,笑道:“管他朱家軍此舉怪不怪,能不能打仗,要打了才知道。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個屁。各位台吉,都別楞著了,我們是不是也該把軍隊集結起來迎戰?”
“遵命!”幾十個韃靼台吉轟然叫好,趕緊下去組織軍隊,準備與明軍決戰。
不得不說,奧巴麻的想法是對的,任何陰謀詭計在絕對實力麵前,都是不堪一擊的。
隻是,這個絕對實力,真的就是他們聯軍這邊嗎?
誰不知道,到了明朝時期,蒙古族軍隊不再是成吉思汗時期的一流軍隊。而是變成了二流軍隊了?
何況還是混合大軍,人心不齊,而且一半人馬是婦孺和兒童來湊數的。隻怕,這十二萬大軍,勉強隻能算是三流軍隊吧?
時間過的很快。
當,韃靼聯軍集結完畢,由奧巴麻親自率領著他們,剛擺好一半的陣型時。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
不是炮響,卻好像炮在響一樣的聲音傳了過來。
競然是金戈鐵馬,一身盔甲火器大刀的朱家軍先鋒騎兵團,衝過來了。
隻少二萬左右人馬的朱家軍騎兵先鋒,馬蹄踩在硬土上,轟出巨響,宛如排山倒海一般。竟然將韃靼十二萬大軍的嘈雜聲都壓下去不少,饒是奧巴麻等人久經沙場,也是嚇的臉色失常!
一時間,無數的韃靼士兵交頭接耳:“對麵明軍,好恐怖的氣勢,而且萬馬奔騰而來,卻排列整齊。我長這麽大了,還是第一次見到!”
“轟!轟!轟!轟!”
朱家軍恐怖的腳步聲越來越近,遠遠的看去,五星金龍紅旗在前方躍然入目。
讓無數蒙古族士兵心頭升起一種莫名膽寒的感覺,隱隱生出一種不妙的第六感。
很快,韃靼聯軍的前部與朱家軍前鋒相隔已經不到五百步。考慮到前麵的敵軍已經擺好了陣型,以及有攔馬溝和木頭。
走在最前麵的馬小三將手一舉,朱家軍的衝鋒嘎然而止,在一個道路相對狹窄的地方停了下來。
兩軍相隔不遠,朱家軍先鋒將士聳立如山,不動不搖。反觀,韃靼聯軍那邊則是人喊馬嘶,顯得嘈雜無比,隊伍紀律和士氣高下立現。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