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子龍還在家,他一定會對父母說。
爸媽,你們別一想到錢就發慌呀。而且,你們的算法也是錯的呀!
先不說其它的,你們二老光隻想投入了。但那些投入又不是要他一次性投千萬進來,再則了,魚也不是要一年才能長大呀!
就算真要一年千萬投入,那也是可以分成十二個月分別投入,每月其實也就幾十萬。
再說了,投入這麽多的高檔魚飼料,先別說長的快的四大家魚了,估計就算是長的慢的鰣魚,也能很快就長到二三斤重。
[注:四大家魚中的草魚更是生長王者,哪怕不給充足的食物,一年下來隻要不死,也能長到4-5斤。如果有充足的食物,估計三個月左右,甚至於更短就能長到這麽大。如果養上一年,變成十幾斤都有可能]!
所以說,隻要飼養得當,這湖裏的魚很快就能產生暴利。
特別是可以扔一些爛的小龍白菜,之類的菜葉子和雜草放在湖裏,那樣魚的品質肯定會提高許多。
這樣一來,每畝收魚量隻能勉強達到國家正常水平。也就是畝產出魚1500斤-2000斤左右!
算四大家魚占70%,1500斤畝,分批投入和收獲,隻算50-70畝左右,一年三次左右。那就是大湖每三四個月,四大家魚可收獲十萬-十二萬斤。美國鰣魚二三萬斤!
一年總收四大家魚四十萬斤,美國鰣魚十萬斤左右。
這些高品質魚類,因為時不時是吃小龍白菜和其它菜根和爛葉長大的,這價格自然不可能比白菜便宜了。畢竟怎麽也是算肉食產品嘛!
哪怕是常見的四大家魚,但味道卻是頂尖的,又是走高端路線。怎麽地,也得60-70元左右吧?
好吧,算上一些風險和不可控因素,算最低的60元一斤看。三四十萬斤就是:
2000萬?看這不就迴本,還有的賺嗎?
如果再算上單價隻少300-500元一斤的美國鰣魚,八九萬斤就是:
5000萬左右呀!
投入1000萬,一年收入5000萬,怎麽看都似乎可行。
可惜,朱子龍並不在家,這個時候他迴明朝去了,否則一定會對父母指點迷津的。
不過,最終,朱子龍的父母,還是下了點魚苗下去的。
-
而在明朝這邊,朱子龍迴來已有一月有餘了。
這天,他帶隊出山東,化裝成行商之人,貼各省邊境而視察。他們這一行人,人馬彪悍的樣子,沒有匪徒馬賊敢打他們的主意。便是有些不開眼的官兵想劫道,二話不說,先打死再說。
朱子龍騎在馬上,環顧四周,一望無際的平坦幹燥黃土地,難見樹木。
人馬過後,揚起的灰塵漫天。大地雖然廣闊,沿途卻沒什麽人煙,心中感歎萬分,不成想,一出了山東,隔壁省份,還沒有深入,就慘成如此之樣?
到處草木枯焦,所見到的山地樹木都是白花花的,蓬草被吃光了,樹皮被吃光了,甚至草根也被挖光了。可見,一批批的流民路過時,過的都是些什麽生活。
時不時,路上可以看到流民的死屍餓殍,甚至看到路旁,有人刮人肉者如屠豬狗食用。
當真是亂世之景也!
就算是後世的中國大災荒時期,也沒有這般慘烈模樣。
隨著,化妝視察的朱子龍一行人深入隔壁省內深處。他們也進入一些大城,但是情況似乎並沒有多大改觀!
這些外省城池中,到處是衣衫破舊博流民,奄奄一息的趴在街道上。
無數的女孩跪在街上,自願做別家的奴婢,不要一分錢,隻求一口飽飯吃就行。
朱子龍和他們小弟們,心中長長地歎了口氣,民生困苦啊。
李紫籠有感而發,輕輕的衝朱子龍說道:“師傅若是三省總都就好了,當那時定能將我朱家軍的仁義,散播到更多的地方去。讓更多的百姓過上太平安樂的日子!”
朱子龍隻是不語,表情很是嚴x,心裏思索萬千。
出了城池,考慮到來迴時間,以及山東政事,這邊視察大概也可以了。朱子龍決定返迴!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
一行人中的夜不收,迴來傳迴消息,說又有數十萬的流民來到了山東省的邊緣地帶。
朱子龍的小弟們,眼中滿是熱切的衝朱子龍說道:“侯爺,我們山東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時。這些流民,我們收還是不收?”
朱子龍微笑的點頭,眾人皆是大喜,心中俠感立時大感暢快。
少時,一行人來到了山東省邊緣那地點。
隻見,前方。
黑壓壓的一片盡是流民,拖家帶口的,攜帶自己簡單的行李。能出來逃荒的,很大部分還是青壯,老弱與婦女孩童,相當部分,己經倒斃在逃荒的路上。
等到朱子龍匯集好諸股人馬一起過來時,這邊的流民很多人嚇了一跳。
看著朱子龍這邊,有人有馬的,盡是精壯漢子,還有大批的車輛,不象是馬賊。這是?
這些流民很多人都是皮包骨頭,個個衣衫襤褸,特別許多婦女孩童,身上的衣服破如麻袋,簡直就是和要飯的是一個級別。
有些女人在其中,甚至於都是赤條條的,連衣服都沒有。
在饑餓和貧窮麵前,羞恥二字,在她們身上己經看不到了,她們眼中隻有麻木。
朱子龍一揮手,安排小弟們上前,向這些流民講解山東情況,表示隻要去了山東就會有活路。
這些流民想想,自己也沒什麽好騙的,本來流落異鄉,就是為了吃口飯。在別的地方,官府還會驅趕他們,而這裏有人要他們入省,不管如何,都值得走一次。
於是,越來越多的流民開始,匯集到朱子龍一行人的後麵,跟隨而走。
等到了半路,休息時。
李紫籠等人,己經非常有經驗,讓部中的輜兵拿出米糧,擺開大鍋煮粥,又讓一些軍士手持刀槍在旁護衛,維持秩序,開始收買人心。
一些大嗓門的軍士向流民們大叫:“我家侯爺仁義,開鍋施粥了。大家快快過來,吃完要記的是誰給了你們活路!”
流民們一聽有吃的,又驚又喜,一群群爭先恐後的過來。
-(未完待續。)
爸媽,你們別一想到錢就發慌呀。而且,你們的算法也是錯的呀!
先不說其它的,你們二老光隻想投入了。但那些投入又不是要他一次性投千萬進來,再則了,魚也不是要一年才能長大呀!
就算真要一年千萬投入,那也是可以分成十二個月分別投入,每月其實也就幾十萬。
再說了,投入這麽多的高檔魚飼料,先別說長的快的四大家魚了,估計就算是長的慢的鰣魚,也能很快就長到二三斤重。
[注:四大家魚中的草魚更是生長王者,哪怕不給充足的食物,一年下來隻要不死,也能長到4-5斤。如果有充足的食物,估計三個月左右,甚至於更短就能長到這麽大。如果養上一年,變成十幾斤都有可能]!
所以說,隻要飼養得當,這湖裏的魚很快就能產生暴利。
特別是可以扔一些爛的小龍白菜,之類的菜葉子和雜草放在湖裏,那樣魚的品質肯定會提高許多。
這樣一來,每畝收魚量隻能勉強達到國家正常水平。也就是畝產出魚1500斤-2000斤左右!
算四大家魚占70%,1500斤畝,分批投入和收獲,隻算50-70畝左右,一年三次左右。那就是大湖每三四個月,四大家魚可收獲十萬-十二萬斤。美國鰣魚二三萬斤!
一年總收四大家魚四十萬斤,美國鰣魚十萬斤左右。
這些高品質魚類,因為時不時是吃小龍白菜和其它菜根和爛葉長大的,這價格自然不可能比白菜便宜了。畢竟怎麽也是算肉食產品嘛!
哪怕是常見的四大家魚,但味道卻是頂尖的,又是走高端路線。怎麽地,也得60-70元左右吧?
好吧,算上一些風險和不可控因素,算最低的60元一斤看。三四十萬斤就是:
2000萬?看這不就迴本,還有的賺嗎?
如果再算上單價隻少300-500元一斤的美國鰣魚,八九萬斤就是:
5000萬左右呀!
投入1000萬,一年收入5000萬,怎麽看都似乎可行。
可惜,朱子龍並不在家,這個時候他迴明朝去了,否則一定會對父母指點迷津的。
不過,最終,朱子龍的父母,還是下了點魚苗下去的。
-
而在明朝這邊,朱子龍迴來已有一月有餘了。
這天,他帶隊出山東,化裝成行商之人,貼各省邊境而視察。他們這一行人,人馬彪悍的樣子,沒有匪徒馬賊敢打他們的主意。便是有些不開眼的官兵想劫道,二話不說,先打死再說。
朱子龍騎在馬上,環顧四周,一望無際的平坦幹燥黃土地,難見樹木。
人馬過後,揚起的灰塵漫天。大地雖然廣闊,沿途卻沒什麽人煙,心中感歎萬分,不成想,一出了山東,隔壁省份,還沒有深入,就慘成如此之樣?
到處草木枯焦,所見到的山地樹木都是白花花的,蓬草被吃光了,樹皮被吃光了,甚至草根也被挖光了。可見,一批批的流民路過時,過的都是些什麽生活。
時不時,路上可以看到流民的死屍餓殍,甚至看到路旁,有人刮人肉者如屠豬狗食用。
當真是亂世之景也!
就算是後世的中國大災荒時期,也沒有這般慘烈模樣。
隨著,化妝視察的朱子龍一行人深入隔壁省內深處。他們也進入一些大城,但是情況似乎並沒有多大改觀!
這些外省城池中,到處是衣衫破舊博流民,奄奄一息的趴在街道上。
無數的女孩跪在街上,自願做別家的奴婢,不要一分錢,隻求一口飽飯吃就行。
朱子龍和他們小弟們,心中長長地歎了口氣,民生困苦啊。
李紫籠有感而發,輕輕的衝朱子龍說道:“師傅若是三省總都就好了,當那時定能將我朱家軍的仁義,散播到更多的地方去。讓更多的百姓過上太平安樂的日子!”
朱子龍隻是不語,表情很是嚴x,心裏思索萬千。
出了城池,考慮到來迴時間,以及山東政事,這邊視察大概也可以了。朱子龍決定返迴!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
一行人中的夜不收,迴來傳迴消息,說又有數十萬的流民來到了山東省的邊緣地帶。
朱子龍的小弟們,眼中滿是熱切的衝朱子龍說道:“侯爺,我們山東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時。這些流民,我們收還是不收?”
朱子龍微笑的點頭,眾人皆是大喜,心中俠感立時大感暢快。
少時,一行人來到了山東省邊緣那地點。
隻見,前方。
黑壓壓的一片盡是流民,拖家帶口的,攜帶自己簡單的行李。能出來逃荒的,很大部分還是青壯,老弱與婦女孩童,相當部分,己經倒斃在逃荒的路上。
等到朱子龍匯集好諸股人馬一起過來時,這邊的流民很多人嚇了一跳。
看著朱子龍這邊,有人有馬的,盡是精壯漢子,還有大批的車輛,不象是馬賊。這是?
這些流民很多人都是皮包骨頭,個個衣衫襤褸,特別許多婦女孩童,身上的衣服破如麻袋,簡直就是和要飯的是一個級別。
有些女人在其中,甚至於都是赤條條的,連衣服都沒有。
在饑餓和貧窮麵前,羞恥二字,在她們身上己經看不到了,她們眼中隻有麻木。
朱子龍一揮手,安排小弟們上前,向這些流民講解山東情況,表示隻要去了山東就會有活路。
這些流民想想,自己也沒什麽好騙的,本來流落異鄉,就是為了吃口飯。在別的地方,官府還會驅趕他們,而這裏有人要他們入省,不管如何,都值得走一次。
於是,越來越多的流民開始,匯集到朱子龍一行人的後麵,跟隨而走。
等到了半路,休息時。
李紫籠等人,己經非常有經驗,讓部中的輜兵拿出米糧,擺開大鍋煮粥,又讓一些軍士手持刀槍在旁護衛,維持秩序,開始收買人心。
一些大嗓門的軍士向流民們大叫:“我家侯爺仁義,開鍋施粥了。大家快快過來,吃完要記的是誰給了你們活路!”
流民們一聽有吃的,又驚又喜,一群群爭先恐後的過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