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是指蝗蟲引起的災變。【全文字閱讀】


    一旦發生蝗災,大量的蝗蟲會吞食禾田,使農產品完全遭到破壞,引發嚴重的經濟損失以致因糧食短缺而發生饑荒。


    蝗蟲趨水喜窪,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由幹旱地方成群遷往低窪易澇地方。


    所謂“旱極而蝗”、“久旱必有蝗”。就是這個意思!


    《詩經》中提到“去其螟螣(螣即蝗蟲,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中國曆史上迭起蝗災,受災區多集中於河北、河南、山東三省,江蘇、安徽、湖北等省亦有分布,嚴重時可能遍及整個黃土高原。


    中國古代對蝗蟲認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說法,又有“蝗魚(蝦互化”之說,如:宋代陸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魚卵所化”。


    所以,一般大部分老百姓,麵對蝗災時,不但不知如何防範。發生時,還不敢動手滅蝗。


    此時此刻!


    “我叫你們吃青苗,我叫你們吃山東的莊稼。給我全滅了它們!”隻見朱子龍左手揮動著笤帚,一下一下的不停的打死蝗蟲。右手拿起噴霧器,不停的噴藥水,殺蝗蟲。


    做為山東的一把手,朱子龍天天親臨第一線,以身做則,帶頭殺蝗蟲。


    不僅如此,他還讓士兵沿河查探蝗蟲的卵,挖出來殺滅。數萬官兵全部出動,嚴防死守。


    這樣的行為,大大的鼓舞了山東軍民的鬥誌。經過一個月的艱苦奮鬥,蝗災終於被控製住了,盡管有幾個縣還是損失慘重,但是朱子龍有救濟糧食,山東父老兄弟不會餓死。


    對於,朱子龍說過的,用雜和麵換了大量的蝗蟲幹。


    他說到做到,這一個多月來,前來送蝗蟲死屍的百姓,都得到了足額的雜和麵。


    一車又一車的蝗蟲幹被裝上車,運往登州,在一個黑心作坊裏,用水利磨成粉末。這就是朱子龍的計劃!


    蝗蟲這玩意,是高蛋白啊。這些高蛋白,加入麵粉、玉米粉、土豆粉、番薯粉,製成雜和麵。


    隻要不對外說,反過來其實在這蝗災下,朱子龍的糧食不但沒少,反而還多了一倍出來。


    這真是科技和知識,改變命運!


    同時,朱子龍還送去大量的番薯、玉米、土豆的種子。一邊賑濟百姓,一邊抓緊讓他們搶種一批莊稼。


    後世的清朝,所謂的盛世,就是在番薯、玉米、土豆的支撐下,沒死多少下,叫出來的。


    現在,朱子龍提前把他們帶到大明來了,還是現代21世紀的高級品種,還怕玩不出來一個大明盛世?


    事實真相也確實如此!


    在原來沒變動的曆史上,所謂的“康乾盛世”,起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亂,止於嘉慶元年(1796年)川陝楚白蓮教起義爆發,持續時間長達115年。


    後世一些磚家,將“康乾盛世”稱為輝煌。是因為他們覺得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麵將中國傳統社會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並讓中國的人口堪加了數倍。


    然而事實如何呢?


    如果把“康乾盛世”和三代以降號稱盛世的其他各個時期相比較,就會發現,無論是在繁榮的質上還是量上,它都遠遜前代,具有曆史上罕見的全麵頹廢崩潰之勢。


    康熙有過不徹底的短暫的大統一,但不久即被分裂,繼之而起的雍正,又對新疆出現的分裂苗頭不加重視。隻是到了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以統?新疆為標誌,才勉強恢複了前幾代的疆域,所謂的“康乾盛世”不過如此。


    隻於,說把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麵將中國傳統社會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嗬嗬,清朝時。滿清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製造了幾百起的文字獄,(連“清風明月”四字都可以導致文字獄,想象力倒是很豐富,可惜沒有用於科技發展!


    而人口的增加,也全是因為好運的外國高產糧食種子,進入了大明,在清朝這個時間點成熟。


    否則,就清朝這些原始社會來的人,能有啥盛世可言。


    很快!


    山東的情況完全平穩了。


    這件事,朱子龍把災情帶來的後果降低到最小。然後,就此開始上奏折!


    大談蝗災跟天無關,乃是自然之力也。山東軍民不久齊心戰勝了蝗災麽?奏折裏還說全是皇上聖明之類的話!


    這可不是朱子龍本體在拍自己分身的馬屁,而是有原因在其中的。


    從中國有皇帝開始的那一天,“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皇帝是天子的宣傳就大行其道。


    這些套路在曆史上被統治者翻來覆去的玩,目的就一個,鞏固政權。皇權天授,別人就不要想了,安安心心的當順民吧。


    然而,百姓管不了皇帝了,卻還是有人不心甘情願啊,於是就拿老天爺出來說話了。


    皇帝你不是說你是天子嗎?老天爺示警和說你有些事做的不對,這總行吧?


    那麽旱災、水災、地震這些自然災害來了怎麽辦?你得有個說法啊,都說了天跟你站一邊的。可是,這些明明是天降災難呀!


    於是,曆朝曆代的皇帝,在知道無法戰勝天災的情況下。又要鞏固自己是天子的說法,那麽要如何做呢?


    各位皇帝們倒是想唱反調,但是發現根本無法自圓其說,於是隻能是在天象麵前認服。


    正所謂,成也天命,敗也天命。反正這個時候大家都信這個,你說這跟皇帝無關,皇帝老子第一個就不答應。誰讓你說自己是天子呢?


    現在,朱子龍本體給皇帝寫奏折的時候,就強調了蝗災是自然之力。非天意!


    就是在幫自己的皇帝分身減壓!


    潛台詞就是,若蝗災是天意,我們怎麽幹的過?現在我們打敗了蝗災,就是說明,這些天災並不是天意。和皇帝的天子是不是得罪上天了,沒有任何關係。


    隻少,也沒有直接關係!


    這就是所謂的政治正確,所以朱子龍必須這麽做。


    如今,半個大明在鬧旱災,河南、山東又來蝗災,如果沒點關於老天爺的說法出來,真是會危及皇權。


    做完這些,朱子龍很快就收到了錦衣衛那邊,和林雙兒整理出來的,關於流賊的消息。


    此時,多地巨寇在湖廣、陝西、河南、江北這四個地方,來迴的溜達亂竄。搞的官兵疲於應付!


    盧象升和洪承疇,以及其它武將形成的包圍圈有效,但是想要完全消滅他們,這時間還早的很!


    沿海那邊,熊文燦正在全力想要招撫了鄭芝龍。


    此時的鄭芝龍正計劃和荷蘭人打一場,不管從那個方麵來看,朱子龍都感覺自己應該順其自然,坐等看戲再說。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皇帝分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海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海真龍並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