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龍現在算是一等侯爺了,再想讓伯爵位提升的話,就是國公爺了。
如果二十歲左右,就能成為國公爺,這在大明的曆史上還是從無僅有的。那太嚇人了!
大明英宗以後,武人極難得封爵,主要原因還是文官集團占了絕對優勢的緣故。現在朱子龍能成為侯爺,一是開掛了,二是確實是貢獻超絕,否則也免談。
然而,一等侯了,也算是開到掛的底了,再來個國公爺,恐怕就真是過了。
所以,從方方麵麵來看,朱子龍自己內心也不想去找這個麻煩。
好在他的本體在外素有文名,算是個讀書人的出身,又有監生在身。這樣一來,讓他當個文官,算是山東省的一把手,就算是開個先例,似乎也不會讓人難以接受。
反正就難度而言,肯定不會比讓他刷的一下當個國公爺要難。
再有一個就是,最近一年來山東治理的太好了,這個功勞看似要落在文官的頭上。實際上大家都明白,這幕後的功臣,其實就是朱子龍。
現在文臣們主要是在考慮,朱子龍有沒有不臣之心的問題了!
所以,最後內閣給出的皇帝答複是,隻要一道聖旨下來,四海龍侯膽敢不帶軍隊入京麵聖,則所有問題都好說,統統同意。
這事情在內閣通過之後,早朝時。交給百官商議的時候,可謂異常的平靜。
但是有一個人不幹,站出來道:“不可,斷斷不可。四海龍侯已有擁兵自重,現藩鎮之像。再給於同進士出身,出任巡撫,山東一地姓外朱矣。”
這下,百官愕然,心想誰這麽不要命啊?
敢在這個時候說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很作死啊。太牛肉比了!
眾官側目而視,原來是他呀?
這個嘛,是他的話就勉強算正常的了,他就是個作死的人。
因為這個人,就是劉宗周。
劉宗周(1578—1645,字起東,別號念台,漢族,明朝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因講學於山陰蕺山,學者稱蕺山先生。
他開創的蕺山學派,在中國思想史特別是儒學史上影響巨大。
天啟初,為禮部主事。曆右通政。因劾魏忠賢、客氏,削籍歸。崇禎初,起順天府尹,奏請不報,謝疾歸。再起授工部侍郎,累擢左都禦史。又以論救薑采、熊開元,革職歸。
精通《易》學。年青時期屢試不第,遂以講學為生,與族兄章禮、章煥號稱章氏三傑。他有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故門生之中不乏擢高第、登顯宦的人,如陶望齡、周應中等著名學者和官僚都出自他的門下。
在原來沒變動的曆史上,劉宗周被重新起用為左都禦史。盡管劉宗周不太情願複出,但君命難違,他還是去了。
崇禎帝急於求治,劉宗周卻說先治心,崇禎帝要求才望之士,劉宗周卻說操守第一;崇禎帝訪問退敵弭寇之術,劉宗周卻說仁義為本。故崇禎說他“愎拗偏迂”,又一次將他革了職。
大明滅亡後,劉宗周前後絕食兩旬而死。
這個人吧,怎麽說呢,骨子裏硬,愛國,但是性格上,像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極度偏激!
很快,劉宗周就上來嘰嘰喳喳的說了一大通了。
大概意思是什麽呢?
潛台詞就是,皇帝啊,現在你要做的事情不是別的,趕緊做學問。有時間多親近儒臣,學點經史,然後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那個啥,四海龍侯是奸臣呀,不能重用啊!
這尼瑪不是扯淡麽?
反正,坐在龍椅上的朱子龍皇帝分身,就感覺自己讓人惡心了一把,眉頭都抽了幾十次了。
試著用眼睛,看看他,瞪眼,再瞪眼,這貨就是不閉嘴啊。我暈!
朱子龍的皇帝分身終於是怒了,當著百官的麵,站起來就怒喝:“劉宗周明係比私敵政,顛倒是非,官降三級,若再有之,革職為民!”
一揮手,殿前錦衣衛就上來了,拉起他就給架出去了。
其它文官們,有些人倒是想出來幫襯一下,看這架勢這會誰敢啊?皇帝在氣頭上,誰出來誰倒黴啊!
接下來,讓四海龍侯當山東省一把手的事,又拉出來說了。這下沒人不老實了!
但,百官就是堅持一個四項基本原則不動,那就是四海龍侯必須不帶軍隊,入京來麵聖。
以此來證明自己沒有不臣之心!
對此,朱子在的皇帝分身給出的答複是,可以。
tm的當然可以了,他自己就是山寨皇帝,別人真要有不臣之心,鐵定不敢這時候不帶軍隊過來。如果就一個人帶幾十個侍衛進宮,皇帝要是起了殺心,一揮手就捉住了。
但是,朱子龍不可能自己對自己下手,所以這真不是個事兒。
於是,皇帝同意了,大家都在等待著。聖旨也傳去山東了!
幾天後。
當朱子龍本體,就帶著幾十個護衛出現在了京師裏的時候。百官集體啞巴了,所有爭議都消失了!
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是個大忠臣!
你讓皇帝下旨讓祖大壽一個人過來試試,他鐵定對外生稱生病了,不敢來。這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區別!
當日,大朝會開始。
朱子龍本體,皇帝分身,百官,齊上早朝。
近距離下,同時控製分身和本體,現在的朱子龍已經有些經驗了。
早朝上,皇帝在上,裝腔作勢的向下麵的朱子龍本體問道:“山東不比煙台,治理難度要大很多,朕是知道的。但是朕相信卿,一定不會辜負朕的期待。”
朱子龍本體,站在中間掃了一眼百官中一些和他不對付的,若有所暗示的迴答道:“陛下,山東距離京城太近了,臣有點風吹草動的,怕是要被言官用奏章埋咯。”
皇帝在上大手一揮道:“愛卿隻管去做,朕心裏明白。”
(自演自答的,當然心裏明白了,汗!
朱子龍的本體再繼續道:“山東的情況很複雜,有漕運總督衙門,還有聖人門第。除去登萊,其餘四府官員,未必能聽臣的調遣。再則,臣還要練兵!”
百官側目,就看著皇帝今天就像是超市打特價一樣,連連示好的又開口了:“朕給你人事獨斷權!”
好家夥,這下把百官給驚住了。猶其是吏部的人似乎想出列說幾句,但是給皇帝一個眼神嚇迴去了!
不久,皇帝的聲音在龍椅子上再次飄下來:
“有所得就有所失,從以後起,朱愛卿總領山東、登萊、東江三地軍政。但是,自你任山東巡撫之日起,戶部停撥山東錢糧。”
這下戶部的官員笑了,心想,原來皇帝還有這麽一手?這下,不但省下一筆開支,還能收稅。
然而,朱子龍根本就不在唿這個。
幾個稅算多少錢,一點都不在意。
當下,也算是迴答給百官們聽,向自己的皇帝分身答道:“僅如此,如果陛下讓臣再兼領漕運總督一職,不用十年,明年就能給陛下交稅數百萬兩銀子。”
這下,內閣幾位大臣們,摸著下巴久久不語了。
都是聰明人,顯然猜到了朱子龍本體想在漕運上下一些小動作。
心想著,一會一定要私下裏勸勸皇帝。現在嘛,老實說,誰衝皇帝不開心,邊上那些刀斧手估計就能聽命,直接拉出去把人斬首了。
今天的氣氛太詭異了,散朝了再說吧。
隻是,散朝後,皇帝就跑的比誰都快。這下大家夥都傻眼了!
再來看朱子龍,好家夥,也跑的飛快,這一大臣,一皇帝,不會是早就約好了的吧?
-(未完待續。)m。
如果二十歲左右,就能成為國公爺,這在大明的曆史上還是從無僅有的。那太嚇人了!
大明英宗以後,武人極難得封爵,主要原因還是文官集團占了絕對優勢的緣故。現在朱子龍能成為侯爺,一是開掛了,二是確實是貢獻超絕,否則也免談。
然而,一等侯了,也算是開到掛的底了,再來個國公爺,恐怕就真是過了。
所以,從方方麵麵來看,朱子龍自己內心也不想去找這個麻煩。
好在他的本體在外素有文名,算是個讀書人的出身,又有監生在身。這樣一來,讓他當個文官,算是山東省的一把手,就算是開個先例,似乎也不會讓人難以接受。
反正就難度而言,肯定不會比讓他刷的一下當個國公爺要難。
再有一個就是,最近一年來山東治理的太好了,這個功勞看似要落在文官的頭上。實際上大家都明白,這幕後的功臣,其實就是朱子龍。
現在文臣們主要是在考慮,朱子龍有沒有不臣之心的問題了!
所以,最後內閣給出的皇帝答複是,隻要一道聖旨下來,四海龍侯膽敢不帶軍隊入京麵聖,則所有問題都好說,統統同意。
這事情在內閣通過之後,早朝時。交給百官商議的時候,可謂異常的平靜。
但是有一個人不幹,站出來道:“不可,斷斷不可。四海龍侯已有擁兵自重,現藩鎮之像。再給於同進士出身,出任巡撫,山東一地姓外朱矣。”
這下,百官愕然,心想誰這麽不要命啊?
敢在這個時候說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很作死啊。太牛肉比了!
眾官側目而視,原來是他呀?
這個嘛,是他的話就勉強算正常的了,他就是個作死的人。
因為這個人,就是劉宗周。
劉宗周(1578—1645,字起東,別號念台,漢族,明朝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因講學於山陰蕺山,學者稱蕺山先生。
他開創的蕺山學派,在中國思想史特別是儒學史上影響巨大。
天啟初,為禮部主事。曆右通政。因劾魏忠賢、客氏,削籍歸。崇禎初,起順天府尹,奏請不報,謝疾歸。再起授工部侍郎,累擢左都禦史。又以論救薑采、熊開元,革職歸。
精通《易》學。年青時期屢試不第,遂以講學為生,與族兄章禮、章煥號稱章氏三傑。他有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故門生之中不乏擢高第、登顯宦的人,如陶望齡、周應中等著名學者和官僚都出自他的門下。
在原來沒變動的曆史上,劉宗周被重新起用為左都禦史。盡管劉宗周不太情願複出,但君命難違,他還是去了。
崇禎帝急於求治,劉宗周卻說先治心,崇禎帝要求才望之士,劉宗周卻說操守第一;崇禎帝訪問退敵弭寇之術,劉宗周卻說仁義為本。故崇禎說他“愎拗偏迂”,又一次將他革了職。
大明滅亡後,劉宗周前後絕食兩旬而死。
這個人吧,怎麽說呢,骨子裏硬,愛國,但是性格上,像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極度偏激!
很快,劉宗周就上來嘰嘰喳喳的說了一大通了。
大概意思是什麽呢?
潛台詞就是,皇帝啊,現在你要做的事情不是別的,趕緊做學問。有時間多親近儒臣,學點經史,然後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那個啥,四海龍侯是奸臣呀,不能重用啊!
這尼瑪不是扯淡麽?
反正,坐在龍椅上的朱子龍皇帝分身,就感覺自己讓人惡心了一把,眉頭都抽了幾十次了。
試著用眼睛,看看他,瞪眼,再瞪眼,這貨就是不閉嘴啊。我暈!
朱子龍的皇帝分身終於是怒了,當著百官的麵,站起來就怒喝:“劉宗周明係比私敵政,顛倒是非,官降三級,若再有之,革職為民!”
一揮手,殿前錦衣衛就上來了,拉起他就給架出去了。
其它文官們,有些人倒是想出來幫襯一下,看這架勢這會誰敢啊?皇帝在氣頭上,誰出來誰倒黴啊!
接下來,讓四海龍侯當山東省一把手的事,又拉出來說了。這下沒人不老實了!
但,百官就是堅持一個四項基本原則不動,那就是四海龍侯必須不帶軍隊,入京來麵聖。
以此來證明自己沒有不臣之心!
對此,朱子在的皇帝分身給出的答複是,可以。
tm的當然可以了,他自己就是山寨皇帝,別人真要有不臣之心,鐵定不敢這時候不帶軍隊過來。如果就一個人帶幾十個侍衛進宮,皇帝要是起了殺心,一揮手就捉住了。
但是,朱子龍不可能自己對自己下手,所以這真不是個事兒。
於是,皇帝同意了,大家都在等待著。聖旨也傳去山東了!
幾天後。
當朱子龍本體,就帶著幾十個護衛出現在了京師裏的時候。百官集體啞巴了,所有爭議都消失了!
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是個大忠臣!
你讓皇帝下旨讓祖大壽一個人過來試試,他鐵定對外生稱生病了,不敢來。這就是人和人之間的區別!
當日,大朝會開始。
朱子龍本體,皇帝分身,百官,齊上早朝。
近距離下,同時控製分身和本體,現在的朱子龍已經有些經驗了。
早朝上,皇帝在上,裝腔作勢的向下麵的朱子龍本體問道:“山東不比煙台,治理難度要大很多,朕是知道的。但是朕相信卿,一定不會辜負朕的期待。”
朱子龍本體,站在中間掃了一眼百官中一些和他不對付的,若有所暗示的迴答道:“陛下,山東距離京城太近了,臣有點風吹草動的,怕是要被言官用奏章埋咯。”
皇帝在上大手一揮道:“愛卿隻管去做,朕心裏明白。”
(自演自答的,當然心裏明白了,汗!
朱子龍的本體再繼續道:“山東的情況很複雜,有漕運總督衙門,還有聖人門第。除去登萊,其餘四府官員,未必能聽臣的調遣。再則,臣還要練兵!”
百官側目,就看著皇帝今天就像是超市打特價一樣,連連示好的又開口了:“朕給你人事獨斷權!”
好家夥,這下把百官給驚住了。猶其是吏部的人似乎想出列說幾句,但是給皇帝一個眼神嚇迴去了!
不久,皇帝的聲音在龍椅子上再次飄下來:
“有所得就有所失,從以後起,朱愛卿總領山東、登萊、東江三地軍政。但是,自你任山東巡撫之日起,戶部停撥山東錢糧。”
這下戶部的官員笑了,心想,原來皇帝還有這麽一手?這下,不但省下一筆開支,還能收稅。
然而,朱子龍根本就不在唿這個。
幾個稅算多少錢,一點都不在意。
當下,也算是迴答給百官們聽,向自己的皇帝分身答道:“僅如此,如果陛下讓臣再兼領漕運總督一職,不用十年,明年就能給陛下交稅數百萬兩銀子。”
這下,內閣幾位大臣們,摸著下巴久久不語了。
都是聰明人,顯然猜到了朱子龍本體想在漕運上下一些小動作。
心想著,一會一定要私下裏勸勸皇帝。現在嘛,老實說,誰衝皇帝不開心,邊上那些刀斧手估計就能聽命,直接拉出去把人斬首了。
今天的氣氛太詭異了,散朝了再說吧。
隻是,散朝後,皇帝就跑的比誰都快。這下大家夥都傻眼了!
再來看朱子龍,好家夥,也跑的飛快,這一大臣,一皇帝,不會是早就約好了的吧?
-(未完待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