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這,朱子龍留了幾百號小弟駐守在自己的山寨王府裏。
都是上過戰場,殺過無數清軍東奴的鐵血好男兒,對比南京裏的京營士兵,一個可以打十個。
這就是相當於隻少數千戰力的軍隊駐守在自己的王府裏和周邊,同時也能保障報社和朱子龍的女人的安全。
算算時間,在這溫柔鄉裏,朱子龍本體可是呆了大半個多月的時間了。
裝比和演戲給一些人看,以及間諜看,也是夠了。最後這麽一天,朱子龍和王微,楊宛同交代一下,自己有軍務在身。
最後再呆幾天,今天宴請一下報社裏的工作人員,以及一幹人等。然後不日可能就要暫時離開了!
不久,大大的王府裏,一下子就擺了二三十桌酒席。
酒席上,朱子龍特意拉近了和各位工作人員的關係,要和大家以朋友,或年紀論交情。一時間,氣氛很是火熱起來!
王微和楊宛同親自捧著一瓶酒出現的時候,那些現在在報社上下班的落魄讀書人們,都坐不住了,起身喚:“多謝嫂子。”
酒是玻璃瓶裝的現代21世紀茅台國酒,幾千元人民幣一瓶。
這玩意放在明朝,單單一個玻璃瓶就非常的高大上。在場的人也是有些眼力和閱曆的,一看這酒就眼珠子都圓了。一些人在心裏嘀咕了一下,發現這麽一瓶酒可能壓不住,隻少要幾百近千兩銀子一瓶吧?
四海龍侯,競然拿出來這麽珍貴的東西,給他們這種沒有功名的人喝?
一幹人等何時受到過如此禮待,眼珠子都感動的紅了,紛紛以各種形式向朱子龍唱禮和行禮。
甚至於有人帶頭跪拜了一地!
不過,半路這個裝比的氣氛讓後來的美女們破壞了,顧喜這個女漢子名妓一把跑過來:“姐夫何等偏心,這等好酒之前怎麽沒拿出來?”
說完,她就一個人拿了一瓶沒開封的21世紀茅台國酒,直接開了,來了個豪飲,比男人還豪爽。
朱子龍在邊上看的是眉頭直抽,其它人則是目瞪口呆。
宴會結束後,晚上!
朱子龍看到楊宛同還在加班加點處理報社的事,她看到朱子龍進來了,便用可愛的表情抱怨道:“老爺,稿子太多了,趕緊幫忙看一些吧,否則奴家晚上都沒有時間陪老爺休息了。”
朱子龍白眼冒了下,不緊不慢的,叫來丫鬟端來茶水,親手給她放桌子上道:“我總歸是要迴登州的,你和微兒,早晚是要習慣這樣的生活節奏。”
楊宛同隻得悶頭繼續看稿子!
正呆著間,前院裏剛才還在和王微說話的顧喜又過來了,進王府的後院就像進自己家一樣。
顧喜道:“姐夫,我們要走了,那個話本,下次來看下半冊可以麽?”
邊上的李十娘和王月,倒是沒這麽大大例例,說道:“姐夫,我們可以經常來找王姐姐麽?”
朱子龍知道,哪怕是名妓,隻要從良後,進入高門大院,想出來很難。現在可能是她們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光時期了,當下點頭說可以。
三女相視一笑,各自萬福:“多謝姐夫。”
第二期報紙印出來後,朱子龍立了個規章製度,第一時間送到秦淮河上去。
現在,秦淮河上畫舫裏有點名氣的姑娘,都在盼著有人給他們的畫舫送大明周報的報紙。得了免費報紙的,自然是得意洋洋,覺得很有麵子。那些沒得到報紙的姑娘不樂意了,怎麽能厚此薄彼呢。
東西有人搶,這名氣就漲的特別快,何況還是在明朝堪比明星的名妓們。
能有點名氣的名妓們,那個沒幾十幾百個酸文人做擁躉粉絲。一番抱怨加溫柔細致的伺候後,這些個文人跟打了雞血似得,跑報社這裏來要報紙。
得,原來的運費報社都可以省了一大半了。
第三期報紙發行的時候,增加了三千份的印數,現在每期都是大概近萬份左右的出來,但,依舊無法滿足南京城裏的免費需求,一些心急的文人和名妓們,以及茶客人,紛紛要求先給他們,出錢也可以。
於是,很快,原來免費的大明周報,就開始陸續收費了。
而且,還是別人求著朱子龍的報社收費的,前期的投入有了快速的迴報。
並且,一周的發行時間,變更為五天一次,一個月可以發行6期報紙了。
當朱子龍離開南京時,南京城裏的富戶,文人,讀書人,茶客,秦準河上的美女們,都已經成為了大明周報的忠實讀者。
甚至於,還有不少人,是一次性把一年的報紙錢交到位的。
大明周報,真正的站穩了腳跟了。連周邊的一些城池,也跑到南京裏來要購報紙了!
求者眾眾之下,一份幾文錢一份的報紙,一個月的發行量一下子就達到了幾萬份以上,而且還是呈現出快速增加的勢頭。突破每次發行量十萬份,指日可待!
按這個苗頭,四海報社已經可以算是一個自負經營的穩定山寨公司了。
對王微和楊宛同來說,原來可能隻是打發時間的差事,現在卻真的成為一份可靠的產業了。而且還是全權歸她們負責的產業!
等到哪天報紙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時,外省的地方也可以發行,然後甚至於朱子龍都計劃好了,可以幫一些商人的店麵做廣告,以增加收入。
這個點子嘛,可以到時候先拿山東和自己有合作的幾百個商人來試行。
隻要效果顯著出來了,不愁其它省份的商人,不自己跑過來,要求合作。
所以說,這個臨時朱子龍想出來的報社,說不定以後真的會成為一個收集情報的機構和賺錢的金母雞。
不過,現在嘛,說這個還早了點。
此時此刻的朱子龍,原本是想去連雲港那邊看一下的。後來發現順路的話,正好可以轉個彎,去揚洲再轉一圈。
反正也不差這幾天的,於是,他就稍稍轉了點角度的彎路,向揚洲的方向前行了。
-
揚州,最早是吳國的邗城,東晉設廣陵郡,至唐代改稱揚州,它南臨長江,北通中原,最早的一段大運河便在此處,由吳王夫差所建,時稱邗溝。
自隋代南北大運河開通,揚州成為江海合一的大型港口,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成為天下航運和商業的中心。
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使得揚州的商業地位更加穩固,它通過長江流域連接巴蜀、兩湖、江西、江浙,通過大運河連接北方,通過沿海連接福建、廣東,還有去日本、大食、波斯、印度的海外貿易。
在唐朝時,就有詩稱“十裏長街,十萬人家,夜市千燈,高樓。”
在明代,京杭大運河全程貫通,再無陸路中轉。揚州因處大運河中段,南北交匯,繁極一時,人口百多萬,遠遠超過此時的歐洲任何一個城市。甚至於比一些西方小國的總人口還多!
這是一個曆史厚重稍稍不如南京,但商業和文化卻和南京一樣重要的大城市地區。
打開地圖,你會發現,它距離南京其實並不算多遠。距離海邊更近些!
-(未完待續。)
都是上過戰場,殺過無數清軍東奴的鐵血好男兒,對比南京裏的京營士兵,一個可以打十個。
這就是相當於隻少數千戰力的軍隊駐守在自己的王府裏和周邊,同時也能保障報社和朱子龍的女人的安全。
算算時間,在這溫柔鄉裏,朱子龍本體可是呆了大半個多月的時間了。
裝比和演戲給一些人看,以及間諜看,也是夠了。最後這麽一天,朱子龍和王微,楊宛同交代一下,自己有軍務在身。
最後再呆幾天,今天宴請一下報社裏的工作人員,以及一幹人等。然後不日可能就要暫時離開了!
不久,大大的王府裏,一下子就擺了二三十桌酒席。
酒席上,朱子龍特意拉近了和各位工作人員的關係,要和大家以朋友,或年紀論交情。一時間,氣氛很是火熱起來!
王微和楊宛同親自捧著一瓶酒出現的時候,那些現在在報社上下班的落魄讀書人們,都坐不住了,起身喚:“多謝嫂子。”
酒是玻璃瓶裝的現代21世紀茅台國酒,幾千元人民幣一瓶。
這玩意放在明朝,單單一個玻璃瓶就非常的高大上。在場的人也是有些眼力和閱曆的,一看這酒就眼珠子都圓了。一些人在心裏嘀咕了一下,發現這麽一瓶酒可能壓不住,隻少要幾百近千兩銀子一瓶吧?
四海龍侯,競然拿出來這麽珍貴的東西,給他們這種沒有功名的人喝?
一幹人等何時受到過如此禮待,眼珠子都感動的紅了,紛紛以各種形式向朱子龍唱禮和行禮。
甚至於有人帶頭跪拜了一地!
不過,半路這個裝比的氣氛讓後來的美女們破壞了,顧喜這個女漢子名妓一把跑過來:“姐夫何等偏心,這等好酒之前怎麽沒拿出來?”
說完,她就一個人拿了一瓶沒開封的21世紀茅台國酒,直接開了,來了個豪飲,比男人還豪爽。
朱子龍在邊上看的是眉頭直抽,其它人則是目瞪口呆。
宴會結束後,晚上!
朱子龍看到楊宛同還在加班加點處理報社的事,她看到朱子龍進來了,便用可愛的表情抱怨道:“老爺,稿子太多了,趕緊幫忙看一些吧,否則奴家晚上都沒有時間陪老爺休息了。”
朱子龍白眼冒了下,不緊不慢的,叫來丫鬟端來茶水,親手給她放桌子上道:“我總歸是要迴登州的,你和微兒,早晚是要習慣這樣的生活節奏。”
楊宛同隻得悶頭繼續看稿子!
正呆著間,前院裏剛才還在和王微說話的顧喜又過來了,進王府的後院就像進自己家一樣。
顧喜道:“姐夫,我們要走了,那個話本,下次來看下半冊可以麽?”
邊上的李十娘和王月,倒是沒這麽大大例例,說道:“姐夫,我們可以經常來找王姐姐麽?”
朱子龍知道,哪怕是名妓,隻要從良後,進入高門大院,想出來很難。現在可能是她們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光時期了,當下點頭說可以。
三女相視一笑,各自萬福:“多謝姐夫。”
第二期報紙印出來後,朱子龍立了個規章製度,第一時間送到秦淮河上去。
現在,秦淮河上畫舫裏有點名氣的姑娘,都在盼著有人給他們的畫舫送大明周報的報紙。得了免費報紙的,自然是得意洋洋,覺得很有麵子。那些沒得到報紙的姑娘不樂意了,怎麽能厚此薄彼呢。
東西有人搶,這名氣就漲的特別快,何況還是在明朝堪比明星的名妓們。
能有點名氣的名妓們,那個沒幾十幾百個酸文人做擁躉粉絲。一番抱怨加溫柔細致的伺候後,這些個文人跟打了雞血似得,跑報社這裏來要報紙。
得,原來的運費報社都可以省了一大半了。
第三期報紙發行的時候,增加了三千份的印數,現在每期都是大概近萬份左右的出來,但,依舊無法滿足南京城裏的免費需求,一些心急的文人和名妓們,以及茶客人,紛紛要求先給他們,出錢也可以。
於是,很快,原來免費的大明周報,就開始陸續收費了。
而且,還是別人求著朱子龍的報社收費的,前期的投入有了快速的迴報。
並且,一周的發行時間,變更為五天一次,一個月可以發行6期報紙了。
當朱子龍離開南京時,南京城裏的富戶,文人,讀書人,茶客,秦準河上的美女們,都已經成為了大明周報的忠實讀者。
甚至於,還有不少人,是一次性把一年的報紙錢交到位的。
大明周報,真正的站穩了腳跟了。連周邊的一些城池,也跑到南京裏來要購報紙了!
求者眾眾之下,一份幾文錢一份的報紙,一個月的發行量一下子就達到了幾萬份以上,而且還是呈現出快速增加的勢頭。突破每次發行量十萬份,指日可待!
按這個苗頭,四海報社已經可以算是一個自負經營的穩定山寨公司了。
對王微和楊宛同來說,原來可能隻是打發時間的差事,現在卻真的成為一份可靠的產業了。而且還是全權歸她們負責的產業!
等到哪天報紙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時,外省的地方也可以發行,然後甚至於朱子龍都計劃好了,可以幫一些商人的店麵做廣告,以增加收入。
這個點子嘛,可以到時候先拿山東和自己有合作的幾百個商人來試行。
隻要效果顯著出來了,不愁其它省份的商人,不自己跑過來,要求合作。
所以說,這個臨時朱子龍想出來的報社,說不定以後真的會成為一個收集情報的機構和賺錢的金母雞。
不過,現在嘛,說這個還早了點。
此時此刻的朱子龍,原本是想去連雲港那邊看一下的。後來發現順路的話,正好可以轉個彎,去揚洲再轉一圈。
反正也不差這幾天的,於是,他就稍稍轉了點角度的彎路,向揚洲的方向前行了。
-
揚州,最早是吳國的邗城,東晉設廣陵郡,至唐代改稱揚州,它南臨長江,北通中原,最早的一段大運河便在此處,由吳王夫差所建,時稱邗溝。
自隋代南北大運河開通,揚州成為江海合一的大型港口,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成為天下航運和商業的中心。
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使得揚州的商業地位更加穩固,它通過長江流域連接巴蜀、兩湖、江西、江浙,通過大運河連接北方,通過沿海連接福建、廣東,還有去日本、大食、波斯、印度的海外貿易。
在唐朝時,就有詩稱“十裏長街,十萬人家,夜市千燈,高樓。”
在明代,京杭大運河全程貫通,再無陸路中轉。揚州因處大運河中段,南北交匯,繁極一時,人口百多萬,遠遠超過此時的歐洲任何一個城市。甚至於比一些西方小國的總人口還多!
這是一個曆史厚重稍稍不如南京,但商業和文化卻和南京一樣重要的大城市地區。
打開地圖,你會發現,它距離南京其實並不算多遠。距離海邊更近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