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子龍衣錦歸來之時!


    前方是一列又一列聲勢浩大的旗牌儀仗,“都指揮同知”、“定國將軍”、“一等侯”、“分守參將”、“世蔭保安衛指揮使”等密密麻麻旗牌高舉。預示著他在山東,現在是鎮守一方的大員!


    跟在旗牌官後麵的,又是數百名身披鐵甲,頭戴鐵盔的騎士。這些人都是百戰餘生的精銳!


    他們殺氣騰騰,個個策馬而行,身上鐵甲閃著寒光,那種顧盼自雄的威勢,讓人望之心畏。


    緊接著,讓人眾星拱月一樣圍在中心的朱子龍過來了。


    他騎在一匹棗紅色的駿馬上,身上披了一副精良的盔甲,右手拿尚方寶劍。陽光映照在甲葉上,片片生輝,讓他看起來有如天神下凡。


    隨著朱子龍的歸來,街上潮水般的歡唿聲,開始響起:“將軍!”


    “龍侯!”


    朱子龍在馬上向兩側的百姓微笑揮手,神情極為親切,立時引的百姓的唿聲更上一層樓。


    而就在朱子龍招搖過市之時,邊上的一家酒店二樓,坐了幾個讀書人,也是眼睛一亮,認真的瞧向了他。


    其中一名二十多歲的年青人搖頭晃腦讚道:“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定國將軍侯之名,果不虛傳。”


    說完,這名年青人又對邊上的另一人道:“觀四海龍侯龍行虎變,有雄才之主相,駿公,你讓朝中黨爭之亂,陷為舞弊之嫌。功名之路艱難,何不另投明主?”


    那字駿公,名為吳偉業的年青人不語,隻是緊盯著朱子龍的身影過去,麵有糾結之色。


    吳偉業(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漢族,江蘇太倉人。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長於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後自成新吟,後人稱之為“梅村體”。


    少是考中秀才,後連中舉人,會試以第一名獲雋;緊接著廷試,又以一甲第二名連捷。當時內閣黨爭之下,有人懷疑這裏麵有舞弊之嫌,以至複查,以莫須有的為難,推了成績,留舉人名待家。


    後世曾有人考證,其實他才是《紅樓夢》的真正作者。


    因為在曹寅的家譜中,根本找不到曹雪芹或曹沾這個人,能證明曹雪芹是曹寅後代的證據卻寥寥無幾。


    近年來,撫順市社科院院長、研究員傅波和撫順市地方史研究會常務理事鍾長山曆經6年研究,拋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紅樓夢》的真正(原創)作者叫吳梅村(吳偉業),曹雪芹隻是《紅樓夢》前80迴的重要增刪、編修者。


    此時站在吳偉業邊上勸他的正是他是兄長,吳偉光,另有一弟在側,名吳偉節。


    此時,酒店二樓窗戶口聚滿了客棧的夥計及客人,竊竊私語聲不斷傳來:“龍侯將軍出巡,真是威武。我等有福了!”


    “有他老人家在,我等州民就放心了。”


    這些人基本上都比朱子龍年紀要大,現在卻暗中稱朱子龍為老人家,也是醉了。


    身旁興奮的議論聲一陣接一陣,慢慢朱子龍的儀仗遠去,街上恢複了平靜。吳偉光激動地對身旁的吳偉業道:“弟,兄己經迫不及待,想前往將軍侯府自薦,為其效力了,你意如何?”


    “兄長不必多濾,聽聞定國龍侯將軍迴轉州城封地,今日第一次議事,能進入將軍府的,都是他身旁親近的將官文吏。還是多等幾日再說吧!”吳偉業答。


    不日。


    朱子龍手下的諸多小弟將官們,從各大封地齊來此地。


    封地內車水馬龍,一個個前唿後擁的將官在這裏下馬,行色匆匆從兩扇厚重的朱漆大門進入內中,馬蹄聲、唱喏聲不絕於耳。


    這條街道,也因此聚集了許多商店及茶樓酒肆,往來的商賈人群密集。在其中一家酒樓上,吳偉業等人又坐於臨窗一個位上,透過街道人群,隱隱可見那處雄偉府邸前來往不斷的人流。


    吳偉光指點進入侯府的將官,向弟吳偉業說道:“駿公請看,先前而過那的明將,便是定國龍侯將軍最依重的大將之一馬小三,朝廷封贈其明威將軍,賜祭葬,封妻蔭子。鎮守一方!”


    “那個沉穩的將官是李紫籠,他升為保安衛指揮僉事,傳聞定國將軍分鎮新封地後,有意任命他為同樣鎮守一方。”


    “那位便是劉一灰,那位是牛大順,這些大將,皆是跟隨定國龍侯將軍的老人,深受其依重。我等若要入定國龍侯將軍麾下,來日定要與這些心腹將官交好……”


    吳偉光如數家珍,一個個為弟弟介紹自己打聽來的人物消息,吳偉業則若有所思地看著。


    窗外小雨淅瀝,寬闊的將軍侯府大堂內。


    “此次出戰,我朱家軍共奪迴金八十萬兩,銀四百八十萬餘兩,緞匹七萬匹。順帶而迴的人口二十一萬餘,糧米五十六萬餘石,豬羊一十八萬餘頭,牛有五萬五千餘頭,馬騾二萬二千餘匹,其中戰馬約五千匹。繳獲東奴盔甲九千五百餘副,舊式鳥銃九百七十餘門,刀槍輜重無數……”


    “朝廷還給撫恤銀五十萬兩,盔甲五千副,紅夷大炮二十門,魯密銃三千杆……”


    大堂的東西八麵屏風前方,坐滿了各封地的文官武將們,皆是朱子龍的小弟。


    各人臉上,皆是喜形於色,意氣風的神情,滿廳耀眼的紅色官袍,不說奪迴的戰利品豐厚,便是此次出戰的將官們,人人都有升賞。可謂皆大歡喜!


    此時都是極為振奮,感覺跟隨朱子龍當真的前途無量,越發的忠心。


    朱子龍則端坐在首位上,雙目似閉非閉,偶爾端起身旁茶盞呷一口。裝比範兒十足!


    少時,王大用以謀士兼大管家之一的身份,代表朱子龍說話了:“按侯爺律,戰死者,每家撫恤安家銀五十兩。傷殘者,每家撫恤安家銀三十兩。當然,盡管此次並沒有士兵戰死,但這規矩還是先定下了!”


    “以上僅此為安家銀兩,又有其家屬每月撫恤糧米,每月每口供給五鬥,遺孀奉養終身。其子嗣,奉養其成年戴冠。可優先參軍或從政!”


    王大用的聲音不斷傳來,在寬闊的大堂內迴蕩。


    少時,堂內竊竊私語,眾小弟均覺朱家軍撫恤之優厚,在此時的大明各軍當排首位,可讓家小無後顧之憂。發揮出十分的戰力!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皇帝分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海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海真龍並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