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地官府,朱子龍也不擔心。


    哪怕他不是侯爺,估計這些人都不會有啥太大的敵視他的。


    因為,這裏的官府中人,不是東林黨成員。而是和東林黨有敵對的浙黨一派。


    明萬曆時起,朝政日趨*,黨派林立,黨爭迭起。其中以東林黨與宦黨、浙黨等之爭最為慘烈。


    是的,完全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目前,猶其是在朱子龍這個山寨皇帝的有意控製下,更鬥的厲害。


    與東林黨政見不合的是內閣大臣王錫爵、沈一貫和方從哲等人,他們被稱為“浙黨”。另外還有什麽“秦黨”,成員都是陝西籍的官僚,還有什麽“齊黨”、“楚黨”、“宣黨”,都是以首領的籍貫命名的。


    官員拉幫結派,自古就存在。這是哪個皇帝都會撞見的事!


    所以,曆代皇帝也會潛規則的默許黨爭。


    基於皇帝的角度,他並不怕官員有黨爭,基於皇帝的角度,他永遠也希望下麵有黨爭。


    事實上,當皇帝的,最怕下而的官員實現了默契,因為官員實現了默契,皇帝工作時就被動了。這也就是朱元璋見到官員坐在一起,對著空白報表作賬時,遂大開殺戒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為下麵的人不相互間戰鬥了,那麽以人的天性來看,那麽就隻能是合起夥來,戰鬥皇帝了。


    這不是架空皇帝嗎?


    所以,你們繼續戰鬥吧,我皇帝會支持的。


    任何皇帝在統治帝國時,都會有意無意的玩一種所謂的平衡術。


    換而言之,皇帝永遠也不會讓官員實現某種默契。所以,從官僚係統的設置上,皇帝也從來都是讓官員之間互相製約,互相牽製。換而言之,你們沒有矛盾,皇帝也會給你們製造矛盾。


    皇帝不需要你們百官和氣生財,要的是你們相互之間看不順眼,但是又能在控製之內。


    明朝前期的皇帝這一點做的很好,後期的皇帝就完全不合格了。


    內廷(太監係統、外廷(朝臣係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兩個沒有任何隸屬關係的權力係統,而且又處於爭權奪勢的背景下,他們之間能達成默契的可能性,那是微乎其微的!


    此時此刻。


    此地城池事後的一處寺廟內。


    當地知府和一個中年男人正坐在這裏喝茶。


    那中年男人抿了口茶葉後皺著眉頭對知府說道:“大人,這個四海龍侯行事如此暴烈,哪怕有現在的借口可用。恐怕也不是本地之福啊!鄭家和幾個世家雖然隻是一介商賈,可是在吏部有聯係的多人任職。現在讓人來了個一鍋端,如果事後追究下來,你我恐怕都脫不了幹係。”


    誰知,這知府冷哼一聲迴答:“有些人不讓他們吃吃苦頭,他們是不會老實的。最近一年,這些東林黨把手都伸到本地來了,要是再不加以製止,本地遲早也會落入東林黨人的手裏。我看四海龍侯這一手,不會有什麽後顧之憂的,我係內閣大人會支持他的。”


    那中年男子,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這知府又淡淡的說道:“俗話說摟草打兔子,籌糧趕人兩不誤,既然那些東林黨人敢把手伸到這裏來。那就別怪老夫,裝聾作啞借四海龍侯的手,以及闖賊的名號來斬斷他們的爪子了。”


    良久,那中年男子歎道:“大人,你這麽做本官也不好說什麽。但就是可惜了四海龍侯了,他此番把城裏所有的士紳得罪了個遍,又同鄭家後麵的人結下了死仇,隻怕當他把流民安頓好後,就是朝廷怪罪的旨意降下之時啊。”


    “這個也不一定!”知府想了想,吟著說道:“先不說,我係上麵有人想結交四海龍侯為我派所用。但但就憑借皇上對四海龍侯的另眼相看,隻要龍侯可以借花獻佛,必定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


    此地的知府慧眼如燭,競然看穿了大部分的真相,甚至於猜測出了朱子龍的部分後手。


    幾日後。


    此地傳來消息入京,四海龍侯拾得鄭家等多家鹽商埋在家中秘室內的鎮x信。上麵說,各家早就有心為國助餉,現各家讓闖賊滅門。家產無人繼承,因而成人之美,為國為民,收為國有。


    不日,一千萬的金銀就運向了京城,轟動全國。


    而京城方麵,朱子龍的皇帝分身也連連宣旨,給於這些死去的各家鹽商,各種榮譽稱號,以及封官職。


    並以一品大員的禮x厚葬之!


    與此同時,還有旨意大x的加獎四海龍侯,官位又進了半階,從副手成為了正職。


    對於這批銀兩,朱子龍的本體並沒有拿多少。他主要拿的是古董,這些在大明並不能換到多少錢的東西,他轉手運迴21世紀的現代去,遠比這1000萬兩銀子還賺的多。


    而且,比錢還值錢的東西,那就是這些鹽商巨戶們殘存下來的土地了。


    通過賞賜和私下裏轉手續,又是數萬畝的土地歸到了朱子龍本體的名下,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心情大好的朱子龍,幹脆最近就在臨清封地裏住下了。


    在事件基本上定了性質之後,他又來到了封的幾個碼頭上進行視察。


    這個時代屬於大海的,不能摻一腳,真是對不起自己。別的不說,隻要想想東南亞的黃金和銅礦,朱子龍就恨不得把那些地方都占下來。我大明,縱橫七海的鄭和船隊,竟然以前隻是去宣揚國威的,而沒有和那邊搞成長期合作商業關係,真是太坑了。


    朱子龍在臨清這邊一直強調要和黃河入海口的封地,以大運河為中心,連成一張。


    打造成一個船隊連鎖產業!


    附近又多了幾個船塢,都是屬於朱子龍本體的。


    當朱子龍進入其中視察時,一群工匠跪了一地。作秀的朱子龍上前,趕緊上去一一扶起,然後露出最和善的嘴臉,握手後來了一句:“同誌們,辛苦了!”


    好吧,全依靠平時大家都知道朱子龍還有個外號是首長,理所當然的,這些人聯想到了同誌這種稱唿,應該是指他們。所以沒有鬧什麽笑話!


    當朱子龍給一些年齡大的工匠遞煙點火時,立時將他們感動的熱淚盈眶。


    煙草,大明早就有了。


    16世紀中葉煙草傳入中國,時間是1368年左右。


    隻是一般人抽不起,猶其是其中的精品煙草。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皇帝分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海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海真龍並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