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威武,皇上萬歲。”
獻俘活動持續了一天,各大軍代表們從朝陽門大街進去,所經坊鋪,皆是人山人海,連兩邊的屋頂上,都是密密麻麻站滿人。
震天的歡唿一陣接一陣,眾將士們淚流滿麵,此情此景,便是為大明血戰殉國,一切也是值得的。
因為代表中有許多是傷員,看到這些為國奮戰的傷員,他們艱難的舉止,很多圍觀百姓,又是不可控製的流下淚來。
午時,鍾鼓大作,樂聲齊鳴,在鴻臚寺官員跪奏下。
朱子龍控製著皇帝分身緩慢的行進,後麵和旁邊的禮議人員眾多,護駕左右。
不久。
文武百官唱排班,致詞官跪道致詞,賀訖,樂聲大作。眾人五拜三叩頭,最後平身樂止,鴻臚寺跪奏禮畢,樂再興!
哪怕到最後眾官和皇帝陸續走了,將士們也是迴營了,京師的百姓們仍然歡天喜地的慶賀圍觀。
一眾邊將代表,以及朱子龍本體和手下們,陸續進宮。
皇宮內,侍從班起居注、給事中、殿中侍禦史、尚寶卿、侍儀司官等位於殿上之東,懸刀武官位於殿上之西,等等,儀容盛大,彰顯封榮之譽……
一個個太監和宮女們路過前來,個個捧著紅木金絲托盤,這是封賞時,為各受賞官捧托詰命禮物之用。
接受正式封賞的眾人,個個激動得難以自勝。
未時正點,鼓聲響起,皇帝從後宮裏坐儀仗車輅來到,侍從班文武入迎車駕,擊鼓三嚴。
錦衣衛等鳴鞭升座,百官入殿!
知班唱班齊。此時讚禮唱鞠躬,教坊司樂聲大作。太監亦同!
“百官拜。”
喝聲中,百官跪拜皇帝,朱子龍對自己跪自己也想通了,沒有讓自己顯得太刺眼,也向自己的分身跪拜了下去。
“再拜……”
百官再跪。
樂止。讚禮高唱:“依祖製,帝命行賞!”
立時,宮殿內奏起‘撫安四夷之曲’,宏大的樂章,有如從人的靈魂深處騰起,深起敬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日:四海龍侯,為國建功,宜加爵賞與國同休。另授一參將,副總兵官之職,食祿三千石,丹書鐵券免死金牌,尚方寶劍一把。世襲永封,望卿共承朕命,不負朕望。”
跪拜中,朱子龍本體嘴角閃過一絲笑眯眯,拜道:“臣誠惶誠恐,謹受命。”
殿中文武大臣看著這一切,眼中皆是嫉妒。
所謂“丹書鐵券”,是指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契”,亦即民間敘事中所說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頒授“丹書鐵券”的製度最早始於漢高祖劉邦。
到了明代,鐵券製度進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從法律上規範了“丹書鐵券”的頒授對象,僅限於立有軍功,被封為公、侯、伯的勳臣。
明代金書鐵券分為七等,其中公爵分為二等,侯爵分為三等,伯爵分為二等。各等鐵券大小不一。
各檔次等級也有作用區別,一是謀逆不宥,隻宥其他死罪;也就是造反的罪,防不了死。
二是免死的次數看級別有次數限製,最高級的後代也可繼承。最低級的後代不能繼承,不免死。
朱子龍皇帝分身給自己本體的是二級免死金牌,可保自己不死之外,還能保自己的兒子一代,次數為二等。
當然了,如果一個皇帝真心想搞死你,這玩意也沒啥用。還是以你自己的實力說話!
不過,考慮到皇帝就是自己的分身。有了這玩意,基本上隻要在對外的表麵上,自己不造反的話,以後犯了啥錯,都能直接無視了。哪怕再大點的罪,也能以大化小!
再加一把尚方寶劍,那就更nb了,具有先斬後奏等代表皇權的權力!
尚方寶劍反映的是一種人治觀念,見寶劍如見天子,它是中國古代皇權的象征,明朝萬曆年後,它的出現更為頻繁。
尚方劍本為斬馬劍,非常鋒利,可以斷馬,由於藏在尚方,便俗名為“尚方寶劍”,從漢代就已經開始有了。
這東西如果拿迴現代21世紀去,估計也是一個價值連城的古董。
朱子龍接過免死金牌等物,再拿過尚方寶劍到手。
嘩的一下,輕輕的拉開。
劍身花紋細鑿,圖紋清晰,劍身一麵刻著騰飛的蛟龍,一麵刻著展翅的鳳凰,而且劍身上還紋飾著北鬥七星,以劍應天象之形。
劍全長:103cm,劍身71cm,劍柄29cm,劍身寬55cm,劍身厚15cm,淨重五斤左右,端是一把裝比的神器,哈哈哈!
後麵,陸續還有許多人上前受封,就連袁崇煥也是。不過最大的光輝,全在朱子龍一個人身上。
讚禮又唱道:
“皇帝陛下賞四海龍侯朱子龍,傘蓋旌旗,侯爵儀仗……”
“賞賜冠服等物,紗帽金冠十頂、金廂犀束帶十條、常服羅十套、大紅織金胸背麒麟圓領三件……”
“賞賜,侯爵京府一座,封地再賞萬畝……”
“有封,四海龍侯正妻譚甜田,賢良淑德,可為侯夫人,其母可為太侯夫人,當為二品夫人。”
明清時期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封製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夫人從夫品級,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一品夫人為最高,朱子龍本體的現代夫人,盡管來不了,但還是給她封了個二品夫人的稱號。
看著朱子龍本體得賞的禮物越堆越高,殿中文武,清一色的又不無羨慕嫉妒之意。這簡直就是成了個人封賞會,其它人完全成了配角。
朱子龍本體,再次上前,對著自己的皇帝分身,跪下。道:“臣謝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同時,殿中樂工軍校齊聲喝應。“萬萬歲。”
百官也附同,最後,是殿外的宿衛鎮撫,護衛千戶,大漢將軍等齊聲唿應。
等到皇帝走後,百官中許多人走上前來,走到朱子龍的本體麵前,道:“龍侯,恭喜了。”
一些官員暗中看了看朱子龍本體手上的尚方寶劍,眼中更是滿有敬畏之色。
而麵對百官恭賀,朱子龍卻依然表現的低調異常,謙虛的向周圍官員還禮客套,不見絲毫的囂張得意的模樣。
隻是,一個人勢力影響如何,看的不是他性子是囂張還是謙虛,而是看他手中掌握著怎樣的權柄。
朱子龍本體擺明了現在是皇帝眼中的大紅人,而且還有強軍在手。
即使再如何低調謙遜,百官也絲毫不敢小覷於他。
-(未完待續。)。
獻俘活動持續了一天,各大軍代表們從朝陽門大街進去,所經坊鋪,皆是人山人海,連兩邊的屋頂上,都是密密麻麻站滿人。
震天的歡唿一陣接一陣,眾將士們淚流滿麵,此情此景,便是為大明血戰殉國,一切也是值得的。
因為代表中有許多是傷員,看到這些為國奮戰的傷員,他們艱難的舉止,很多圍觀百姓,又是不可控製的流下淚來。
午時,鍾鼓大作,樂聲齊鳴,在鴻臚寺官員跪奏下。
朱子龍控製著皇帝分身緩慢的行進,後麵和旁邊的禮議人員眾多,護駕左右。
不久。
文武百官唱排班,致詞官跪道致詞,賀訖,樂聲大作。眾人五拜三叩頭,最後平身樂止,鴻臚寺跪奏禮畢,樂再興!
哪怕到最後眾官和皇帝陸續走了,將士們也是迴營了,京師的百姓們仍然歡天喜地的慶賀圍觀。
一眾邊將代表,以及朱子龍本體和手下們,陸續進宮。
皇宮內,侍從班起居注、給事中、殿中侍禦史、尚寶卿、侍儀司官等位於殿上之東,懸刀武官位於殿上之西,等等,儀容盛大,彰顯封榮之譽……
一個個太監和宮女們路過前來,個個捧著紅木金絲托盤,這是封賞時,為各受賞官捧托詰命禮物之用。
接受正式封賞的眾人,個個激動得難以自勝。
未時正點,鼓聲響起,皇帝從後宮裏坐儀仗車輅來到,侍從班文武入迎車駕,擊鼓三嚴。
錦衣衛等鳴鞭升座,百官入殿!
知班唱班齊。此時讚禮唱鞠躬,教坊司樂聲大作。太監亦同!
“百官拜。”
喝聲中,百官跪拜皇帝,朱子龍對自己跪自己也想通了,沒有讓自己顯得太刺眼,也向自己的分身跪拜了下去。
“再拜……”
百官再跪。
樂止。讚禮高唱:“依祖製,帝命行賞!”
立時,宮殿內奏起‘撫安四夷之曲’,宏大的樂章,有如從人的靈魂深處騰起,深起敬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日:四海龍侯,為國建功,宜加爵賞與國同休。另授一參將,副總兵官之職,食祿三千石,丹書鐵券免死金牌,尚方寶劍一把。世襲永封,望卿共承朕命,不負朕望。”
跪拜中,朱子龍本體嘴角閃過一絲笑眯眯,拜道:“臣誠惶誠恐,謹受命。”
殿中文武大臣看著這一切,眼中皆是嫉妒。
所謂“丹書鐵券”,是指古代帝王頒授給功臣、重臣的一種特權憑證,又稱“丹書鐵契”,亦即民間敘事中所說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頒授“丹書鐵券”的製度最早始於漢高祖劉邦。
到了明代,鐵券製度進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從法律上規範了“丹書鐵券”的頒授對象,僅限於立有軍功,被封為公、侯、伯的勳臣。
明代金書鐵券分為七等,其中公爵分為二等,侯爵分為三等,伯爵分為二等。各等鐵券大小不一。
各檔次等級也有作用區別,一是謀逆不宥,隻宥其他死罪;也就是造反的罪,防不了死。
二是免死的次數看級別有次數限製,最高級的後代也可繼承。最低級的後代不能繼承,不免死。
朱子龍皇帝分身給自己本體的是二級免死金牌,可保自己不死之外,還能保自己的兒子一代,次數為二等。
當然了,如果一個皇帝真心想搞死你,這玩意也沒啥用。還是以你自己的實力說話!
不過,考慮到皇帝就是自己的分身。有了這玩意,基本上隻要在對外的表麵上,自己不造反的話,以後犯了啥錯,都能直接無視了。哪怕再大點的罪,也能以大化小!
再加一把尚方寶劍,那就更nb了,具有先斬後奏等代表皇權的權力!
尚方寶劍反映的是一種人治觀念,見寶劍如見天子,它是中國古代皇權的象征,明朝萬曆年後,它的出現更為頻繁。
尚方劍本為斬馬劍,非常鋒利,可以斷馬,由於藏在尚方,便俗名為“尚方寶劍”,從漢代就已經開始有了。
這東西如果拿迴現代21世紀去,估計也是一個價值連城的古董。
朱子龍接過免死金牌等物,再拿過尚方寶劍到手。
嘩的一下,輕輕的拉開。
劍身花紋細鑿,圖紋清晰,劍身一麵刻著騰飛的蛟龍,一麵刻著展翅的鳳凰,而且劍身上還紋飾著北鬥七星,以劍應天象之形。
劍全長:103cm,劍身71cm,劍柄29cm,劍身寬55cm,劍身厚15cm,淨重五斤左右,端是一把裝比的神器,哈哈哈!
後麵,陸續還有許多人上前受封,就連袁崇煥也是。不過最大的光輝,全在朱子龍一個人身上。
讚禮又唱道:
“皇帝陛下賞四海龍侯朱子龍,傘蓋旌旗,侯爵儀仗……”
“賞賜冠服等物,紗帽金冠十頂、金廂犀束帶十條、常服羅十套、大紅織金胸背麒麟圓領三件……”
“賞賜,侯爵京府一座,封地再賞萬畝……”
“有封,四海龍侯正妻譚甜田,賢良淑德,可為侯夫人,其母可為太侯夫人,當為二品夫人。”
明清時期形成了非常完備的誥封製度,一至五品官員授以誥命,夫人從夫品級,故世有“誥命夫人”之說。一品夫人為最高,朱子龍本體的現代夫人,盡管來不了,但還是給她封了個二品夫人的稱號。
看著朱子龍本體得賞的禮物越堆越高,殿中文武,清一色的又不無羨慕嫉妒之意。這簡直就是成了個人封賞會,其它人完全成了配角。
朱子龍本體,再次上前,對著自己的皇帝分身,跪下。道:“臣謝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同時,殿中樂工軍校齊聲喝應。“萬萬歲。”
百官也附同,最後,是殿外的宿衛鎮撫,護衛千戶,大漢將軍等齊聲唿應。
等到皇帝走後,百官中許多人走上前來,走到朱子龍的本體麵前,道:“龍侯,恭喜了。”
一些官員暗中看了看朱子龍本體手上的尚方寶劍,眼中更是滿有敬畏之色。
而麵對百官恭賀,朱子龍卻依然表現的低調異常,謙虛的向周圍官員還禮客套,不見絲毫的囂張得意的模樣。
隻是,一個人勢力影響如何,看的不是他性子是囂張還是謙虛,而是看他手中掌握著怎樣的權柄。
朱子龍本體擺明了現在是皇帝眼中的大紅人,而且還有強軍在手。
即使再如何低調謙遜,百官也絲毫不敢小覷於他。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