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阿敏(1586—1640,清初宗室、將領,愛新覺羅氏。


    清太祖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的次子,後金四大貝勒之一。努爾哈赤年間,曾參與薩爾滸、滅葉赫、克沈陽、遼陽等戰役。而在皇太極時期,統兵攻打朝鮮,(就是現在。


    在原來的曆史上,他最終攻打朝鮮的結果是,迫使朝鮮國王李倧求和,戰功赫赫。


    當然,除此之外,他還是個有野心,並且對皇太極並不忠誠的小弟。


    天聰四年,因阿敏棄城投降,皇太極大怒,召諸貝勒共議阿敏之罪。罪狀除了此次棄四城之外,還有心懷異誌、當年在朝鮮謀求自立等等。


    廷議阿敏死罪,後皇太極改為幽禁,僅留莊六所、園二所、奴仆二十,其餘財產歸濟爾哈朗。


    其實皇太極早就知道他的小心思,否則也不會隻給他這麽點兵力,就讓他來打朝鮮。


    這是有半個借刀傷人的心思!


    為什麽是借刀傷人,而不是借刀殺人呢?


    那是因為,有一萬多兵力在。皇太極心中,認為阿敏是不可能死在朝鮮的,但要大勝也是不可能的。可以消磨阿敏的勢力,也可以報隱痛之仇!


    何隱痛之仇?


    嗬嗬,那還得從更早的時候說起。那就是皇太極和阿敏之間的多彎曲戀愛發展曆史有關。


    明萬曆十年,女真有一女出生,名為葉赫那拉氏(1582—1616其名不詳,史稱葉赫老女,小名東歌。葉赫氏出生時,葉赫部的大薩滿預言說:“此女可興天下,可亡天下”。


    果然她長大後成為了一位絕代佳人,引無數位英雄競折腰,有“女真第一美女“之稱,她的美貌名揚女真各部。


    葉赫氏先後幾次被許給不同的男人,卻都沒成功。海西女真四部在“九部之戰”大敗四年後,遣使向努爾哈赤通好。


    女真第一美女葉赫氏,東歌假如順利地嫁給努爾哈赤的話,那就是要與姑姑孟古共侍一夫了。然而她堅決反對,向哥哥布揚古貝勒說:“努爾哈赤是殺父仇人,誰能夠殺了他,我就嫁給誰。”


    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東歌已經三十三歲了,但美豔不減當年,看起來仍然像十八歲一般。


    這一點和後世的有些不老女明星一樣,堪稱一絕,於是女真部落間更把她當成是女神轉世。


    正當吉賽與努爾哈赤為爭奪她,而準備大打出手的時候。已被妹妹弄得筋疲力盡的布揚古,大約是想要把吉賽和努爾哈赤的兩支隊伍引開,於是決定把東歌嫁到蒙古去。


    正在大戰中的努爾哈赤走不開,於是安排阿敏前去搶人。


    然而,阿敏搶是搶到手了,但是卻也手下士兵死傷慘重。在有蒙古士兵在後麵一路跟殺的情況下,強行帶著東歌竄進了深山老林中。


    這一進去就是好幾個月,最終還是不敵蒙古士兵的尋找,阿敏一人迴後金了。


    而東歌也給接迴了蒙古,出嫁後不到一年,就死了,唯留下一女。努爾哈赤期間多次攻打這隻蒙古部落,也正是原因如此!


    事實上,不僅僅是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阿敏都喜歡東歌這個女真第一美人。


    而後來隱約間,更有傳言流出。


    阿敏和東歌隱匿在老林中的那幾個月,二人發生了男女之情,那個後來保留下來的東歌之女。有可能不是那支蒙古部落老大的,而應該是阿敏的血脈。


    不過,這個時候,努爾哈赤正好前不久掛了。這事也就那麽迴事,隨便了,反正大家都沒證據!


    隻是,在皇太極心中,一是阿敏現在有些不聽話了,二是這件事多少也是心裏的一根刺,畢竟皇太極也暗戀東歌nn年了。於是,下意識的就這麽安排他來朝鮮了。


    這叫一舉多用,阿敏勝了更好,皆大歡喜。敗了就治罪,打平了,他的勢力也就弱了。


    中國的封建社會當權者,多數都喜歡把亡國的責任推到女人的頭上,曰:“禍水”。據說,葉赫部首領布揚古臨死前曾對天發誓:“我葉赫那拉就算隻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建州女真。”


    因此,民間一直流傳著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世代為仇,清廷宮中後妃不選葉赫的祖製。


    當然,和明朝的後代皇帝不拿祖宗的話當事一樣。清朝後來的皇帝還是選葉赫部落的女人為妃了,不過,不可思議的是,清朝最終確實真的是亡於葉赫那拉氏之手。


    因為,慈禧太後就姓葉赫那拉氏!


    這祖咒也真是絕了。囧!


    此時此刻,經過一個晚上的思考,阿敏決心還是抽調迴來一半圍城的兵力,反攻一下海邊的明軍了。


    站起身來,阿敏心想著朝鮮方麵哪怕不圍城,他們也沒膽子出來反攻,此事當可行。最多留下紅衣大炮繼續轟擊就是了!


    轉過頭來了,掃了眼自己賬蓬邊上的另一個小賬蓬,看著裏麵一個小小的身影在光線下閃動,阿敏輕輕的歎息了一下。


    那個小賬裏麵住著的就是東歌的女兒,和外界傳言的一樣,阿敏也一直認為這個十歲左右的,女真第一美人的女兒,有新女真第一美人的小東歌,應該就是他的女兒。


    隻是,小東歌畢竟才讓他搶迴來幾個月,似乎根本不認他這個父親。也不認可他,這讓阿敏很頭痛。


    阿敏怕家裏人對小東歌不利,於是就連遠征朝鮮,他都帶在身邊。


    定了定心,阿敏走出大營賬,喝道:“傳令,大軍出發!”


    “喳!”


    於是,不久後。


    一排先行出發的後金哨兵探子,就出現在了距離海邊一二裏的樹林裏,靜靜的打量著海灘上的大明營地。卻不知,他們的頭上的空中,一隻巨鷹的鷹眼牢牢的鎖定了他們。


    也正是因為要用將計就計,引誘入圍,就地作戰的方案,所以朱子龍在前一小時將自己的夜不收,全部叫迴來了。


    幾名後金哨騎策馬緩緩的靠近,隱匿在樹林中認真的觀察朱子龍的朱家軍。


    當看到海麵上的幾十條大船正在緩慢的遠去,消失在早霧當中時,他們的臉上全是一喜。


    早就根據之前的情報,清軍這邊得知大明這幾十條大船上有火炮,威力驚人。現在退去了,大讚也。


    然而,事實上他們的情報是不準的。因為:


    其一,大船不是幾十條,而是百條,還有一個超大的山寨鄭和寶船二號,更是現在隱匿起來了。


    其二,在清軍的情報中,還是以明軍其它部隊的火炮攻擊距離和準確率計算的。卻不知,偷襲他們時的二裏地,不過是恰好罷了。那怕是三四裏地左右或以外,朱子龍的拿破侖火炮一但開炮,也是能打到的。


    其三,因為海霧的原因,清軍誤認為的大船隊遠去迴返了,其實不然,而是船隊停在遠處的海麵霧氣中。


    它們就像是一個隱藏起來的虎群,隨時能夠重新返迴戰場之上。


    所謂,戰爭,情報的重要性,絕對占的比例很重要。差之分毫,謬之千裏,真不是開玩笑的!


    猶其是對生死大決戰來說,一個失誤失去的,就是無數人命!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皇帝分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海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海真龍並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