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封建社會,證據啥的不重要,就看誰的權利大。
此時一見此情景,朱子龍越發有所了解了。
悠悠一聲歎息,問道:“你們錦衣衛從前就是這麽辦案的?以猜測帝心想法為主要目標?”
聽到朱子龍這麽一問,下一秒,汪洋的神色間閃過一絲複雜,然後又恢複了一貫的陰沉平靜,緩緩說道:“很多時候,對廠衛和錦衣衛們而言,相比較偵破案件,得出真相,揣摩陛下心意才最是重要。”
還真是如此!
這一刻,朱子龍心裏真的有些小小的感歎了。
做為一個法製社會過來的穿越者,他當然心裏有法,但做為山寨皇帝,他又希望能手中的權力大於一切,因為這樣方便打擊大明的毒瘤。
二者取舍之間,顯然他得越來越適應這種腹黑的做法,隻得心裏再次把不多的節操扔掉一些!
沉默片刻後,心中節操值又碎了一部分的朱子龍。神色也變得平靜了下來,衝麵前的二人問道:“那麽,除開貪汙之罪外,我們先假設陛下的心思和我們一樣。要直接搞倒臨王,你們準備給他多加上什麽罪名呢?”
“大人請看這個!”汪洋從王正直手上接過一份文件,交到了朱子龍的手上。
朱子龍打開一看,這上麵密密麻麻的全是關於臨王平時的出行和所做事項,以及還有隱密下的記錄。
大明的王爺們,朱元璋沒死之前,福利和權利還是不錯的。
王府不僅有相傅,而且武臣由勳臣擔任,出則為將,入則為相。王府官可兼行省參政,為地方行政首長,也可兼都指揮使,掌地方兵權.在封國內,親王擁有相當大司法、人事權,就像一個小國家一樣。
更有(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奉天門諭群臣,再次強調皇親除了犯謀逆不赦之罪,其餘的罪。均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並且最終報請皇帝裁決,有關部門隻許奏聞,不得擅自逮捕!
然而,當朱棣造反成功後,一切好的福利都開始慢慢變了。
先是親王王子要入侍,這更是含有人質之意。後來又規定:王府廢除王府的相傅,升長兄司為正五品,長史(皇帝的監視者)由皇帝親自選派。若王有過,則詰問長史,即長史有監督、規勸藩王之責!
藩王們開始漸漸雖有藩號,但已是列爵不治民,分封不錫土,食祿不治事,沒有任何軍權和官權了。
到後來,更是親王封國後到了一定年齡,必須出到封國,以後非奉詔不得進京。
藩王在封地也有許多限製,如二王不得相見。不得擅離封地,即使出城省墓,也要申請,得到允許後才能成行。如無故出城遊玩,地方官要及時上奏,有關官員全部從重杖罪,文官直至罷官,武官降級調邊疆!
對宗室的約束還有:不得預四民之業,仕宦永絕,農商莫通。不得到京師,如有出城越關到京師的,即奏請先革為庶人,然後發往鳳陽高牆圈禁!
顯然,這位臨王暗中這些事情可沒少做。
貪汙之罪是不能讓他本錢輸光的,但是在這些可大可小的事情上,隻要皇帝一開口,他就得玩完了。
“你們的計劃不錯,不過對於安陽王這個人你們有想法沒有?陛下似有所指,平時每每我聽內庭的人提起,似乎有些不悅。”放下文件,朱子龍突然語出驚人。
汪洋和王正直對視了一下,眼中立時大亮。轉瞬間已是心中了然!
他們知道,朱子龍提的這個安陽王,不是別人。正是天啟皇帝幾個弟弟之一!
不過,這個安陽王雖然是皇帝的過繼弟弟之一,但若是牽扯到皇位之爭。那皇帝與他之間,也就沒有絲毫兄弟情誼可言了。
有史書資料可查,當年天啟皇帝上位前,私下裏可是有流言,說這個安陽王更合適當皇帝的。
而朱子龍這個分身登基之前,朝中上下,擁護安陽王的聲音勢力也是不容小覷。安陽王本身,對於皇位也是虎視眈眈,隻是最後沒有成功罷了。
魏忠賢任東廠老大後,時有聽聞安陽王暗中勾結朝中大臣、或者私下培養死士的傳聞。隻是安陽王做的隱蔽,卻一直沒能讓天啟皇帝和魏忠賢抓住把柄。
顯然,朱子龍的這話一提,讓汪洋等人知會了,認為天啟皇帝有意在對付臨王之時,順帶的清除掉不安心的安陽王。
於是,下一分鍾,汪洋說道:“大人,曆代覬覦皇位的人都沒有好下場。這位安陽王別說是皇弟,但在陛下眼中,怕是比仇人還要更加可恨,又哪裏會顧慮到兄弟情誼?眼下這般情況,看看如今中都鳳陽的宗府監獄裏關押著多少皇親就知道了。”
“僅然聖上有意,咱們不如做個順手人情。把這件事在拉下臨王的同時,牽扯到安陽王身上。相信,陛下他隻會安心寬心,卻絕不會與咱們為難的。更何況,那個安陽王本身也不是什麽賢明王爺,先不說他結黨的事情,這些年來他在封地也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荒唐事,要拿下他不難。”
聽聞汪洋等人這麽說,朱子龍放下了摸著下巴的右手。
答道:“好吧,這件事,就交由你們來辦了,做的幹淨些,別讓人抓住什麽把柄。”
原來掛掉的天啟皇帝,是不是有過想要對付安陽王,朱子龍不知道。但是他現在天魂能控製皇帝肉體了,他是山寨皇帝了。
卻是對所有大明的王爺都沒有任何好感,這位安陽王不說以前的所做所為,就是他處於山西和山東的交接處,又距離臨清不遠。
朱子龍就容不下他!
這會妨礙他在臨清的屯田計劃,以及進入山西,間接以後想控製兩省的門戶計劃等。
僅然這兩個王爺都不是啥好東西,又障眼的很,朱子龍不介意為民和為自己,以及為國家,一舉三得的打倒他們。
不但可以讓自己本體的勢力發展更順利,還能把這兩個王爺的家產抄了,順路發筆大財。
何樂而不為呢?
隻於,說什麽會讓其它王爺和外界的人不安?不太可能,隻要有合理的借口就行。
臨王現在和山西地震的貪汙安有關,而安陽王嘛,大家都知道在皇位這件事上,皇帝估計早就想對付他了。他們二人倒台也在情理之中,很正常!(未完待續。)
此時一見此情景,朱子龍越發有所了解了。
悠悠一聲歎息,問道:“你們錦衣衛從前就是這麽辦案的?以猜測帝心想法為主要目標?”
聽到朱子龍這麽一問,下一秒,汪洋的神色間閃過一絲複雜,然後又恢複了一貫的陰沉平靜,緩緩說道:“很多時候,對廠衛和錦衣衛們而言,相比較偵破案件,得出真相,揣摩陛下心意才最是重要。”
還真是如此!
這一刻,朱子龍心裏真的有些小小的感歎了。
做為一個法製社會過來的穿越者,他當然心裏有法,但做為山寨皇帝,他又希望能手中的權力大於一切,因為這樣方便打擊大明的毒瘤。
二者取舍之間,顯然他得越來越適應這種腹黑的做法,隻得心裏再次把不多的節操扔掉一些!
沉默片刻後,心中節操值又碎了一部分的朱子龍。神色也變得平靜了下來,衝麵前的二人問道:“那麽,除開貪汙之罪外,我們先假設陛下的心思和我們一樣。要直接搞倒臨王,你們準備給他多加上什麽罪名呢?”
“大人請看這個!”汪洋從王正直手上接過一份文件,交到了朱子龍的手上。
朱子龍打開一看,這上麵密密麻麻的全是關於臨王平時的出行和所做事項,以及還有隱密下的記錄。
大明的王爺們,朱元璋沒死之前,福利和權利還是不錯的。
王府不僅有相傅,而且武臣由勳臣擔任,出則為將,入則為相。王府官可兼行省參政,為地方行政首長,也可兼都指揮使,掌地方兵權.在封國內,親王擁有相當大司法、人事權,就像一個小國家一樣。
更有(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奉天門諭群臣,再次強調皇親除了犯謀逆不赦之罪,其餘的罪。均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並且最終報請皇帝裁決,有關部門隻許奏聞,不得擅自逮捕!
然而,當朱棣造反成功後,一切好的福利都開始慢慢變了。
先是親王王子要入侍,這更是含有人質之意。後來又規定:王府廢除王府的相傅,升長兄司為正五品,長史(皇帝的監視者)由皇帝親自選派。若王有過,則詰問長史,即長史有監督、規勸藩王之責!
藩王們開始漸漸雖有藩號,但已是列爵不治民,分封不錫土,食祿不治事,沒有任何軍權和官權了。
到後來,更是親王封國後到了一定年齡,必須出到封國,以後非奉詔不得進京。
藩王在封地也有許多限製,如二王不得相見。不得擅離封地,即使出城省墓,也要申請,得到允許後才能成行。如無故出城遊玩,地方官要及時上奏,有關官員全部從重杖罪,文官直至罷官,武官降級調邊疆!
對宗室的約束還有:不得預四民之業,仕宦永絕,農商莫通。不得到京師,如有出城越關到京師的,即奏請先革為庶人,然後發往鳳陽高牆圈禁!
顯然,這位臨王暗中這些事情可沒少做。
貪汙之罪是不能讓他本錢輸光的,但是在這些可大可小的事情上,隻要皇帝一開口,他就得玩完了。
“你們的計劃不錯,不過對於安陽王這個人你們有想法沒有?陛下似有所指,平時每每我聽內庭的人提起,似乎有些不悅。”放下文件,朱子龍突然語出驚人。
汪洋和王正直對視了一下,眼中立時大亮。轉瞬間已是心中了然!
他們知道,朱子龍提的這個安陽王,不是別人。正是天啟皇帝幾個弟弟之一!
不過,這個安陽王雖然是皇帝的過繼弟弟之一,但若是牽扯到皇位之爭。那皇帝與他之間,也就沒有絲毫兄弟情誼可言了。
有史書資料可查,當年天啟皇帝上位前,私下裏可是有流言,說這個安陽王更合適當皇帝的。
而朱子龍這個分身登基之前,朝中上下,擁護安陽王的聲音勢力也是不容小覷。安陽王本身,對於皇位也是虎視眈眈,隻是最後沒有成功罷了。
魏忠賢任東廠老大後,時有聽聞安陽王暗中勾結朝中大臣、或者私下培養死士的傳聞。隻是安陽王做的隱蔽,卻一直沒能讓天啟皇帝和魏忠賢抓住把柄。
顯然,朱子龍的這話一提,讓汪洋等人知會了,認為天啟皇帝有意在對付臨王之時,順帶的清除掉不安心的安陽王。
於是,下一分鍾,汪洋說道:“大人,曆代覬覦皇位的人都沒有好下場。這位安陽王別說是皇弟,但在陛下眼中,怕是比仇人還要更加可恨,又哪裏會顧慮到兄弟情誼?眼下這般情況,看看如今中都鳳陽的宗府監獄裏關押著多少皇親就知道了。”
“僅然聖上有意,咱們不如做個順手人情。把這件事在拉下臨王的同時,牽扯到安陽王身上。相信,陛下他隻會安心寬心,卻絕不會與咱們為難的。更何況,那個安陽王本身也不是什麽賢明王爺,先不說他結黨的事情,這些年來他在封地也做了不少傷天害理的荒唐事,要拿下他不難。”
聽聞汪洋等人這麽說,朱子龍放下了摸著下巴的右手。
答道:“好吧,這件事,就交由你們來辦了,做的幹淨些,別讓人抓住什麽把柄。”
原來掛掉的天啟皇帝,是不是有過想要對付安陽王,朱子龍不知道。但是他現在天魂能控製皇帝肉體了,他是山寨皇帝了。
卻是對所有大明的王爺都沒有任何好感,這位安陽王不說以前的所做所為,就是他處於山西和山東的交接處,又距離臨清不遠。
朱子龍就容不下他!
這會妨礙他在臨清的屯田計劃,以及進入山西,間接以後想控製兩省的門戶計劃等。
僅然這兩個王爺都不是啥好東西,又障眼的很,朱子龍不介意為民和為自己,以及為國家,一舉三得的打倒他們。
不但可以讓自己本體的勢力發展更順利,還能把這兩個王爺的家產抄了,順路發筆大財。
何樂而不為呢?
隻於,說什麽會讓其它王爺和外界的人不安?不太可能,隻要有合理的借口就行。
臨王現在和山西地震的貪汙安有關,而安陽王嘛,大家都知道在皇位這件事上,皇帝估計早就想對付他了。他們二人倒台也在情理之中,很正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