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衛所千多戶人家裏麵也就是一百多戶還有軍事訓練,其餘說是軍戶,不如說就是農民幾代人了。可畢竟是衛所這種軍事體製下成長的人,或許骨子裏還有喜歡刀槍戰鬥的因素!


    因而,好些個年輕人,特別是那些不能繼承戶口田和軍兵官兒身份的次子和三子們,生活窮苦,卻有泄不完的精力。現在跟著朱子龍名義下,能賺的收入一下子能增加n倍,還挺威風的。


    從以前每天能吃上幹飯就是夢想了,現在個朱子龍還保證這些個願意跟他一條心,聽話的軍戶後生們。頓頓都有幹飯吃,還隻少有一餐有肉吃,也不看輕大家。


    這麽般的禮上下賢,仗義,誰會不向往?


    隨著時間的流過,朱子龍手下的這些個幾十近百號軍戶後生鹽丁們,很快就把百裏內的鹽業地盤穩固了下來。


    順帶著因為他們收拾了不少村裏的刺頭和無賴兒,地方上的治安也好了許多。


    一時間,越來越多的軍戶後生們,都是老老實實的在家煮海熬鹽,或者是拚命的活動,希望能有機會跟著在朱子龍的手下一起幹。


    然後,成為一名光榮的新型鹽丁,(當然在朱子龍心裏,他認為自己就是城管大隊的總大隊長,這些人就是城管。)


    隻不過令這些年輕人鬱悶的是,想要跟在朱子龍的名下幹。哪怕是在海邊煮海熬鹽和幫忙收貨,也有幾個條件要先達標。


    一個是,必須要有已經跟在朱子龍手下的人介紹,並擔保。


    二個是,要統一參加體能考試,並且以後這種體能練習要長期保持下去。比如說每天都要沿海邊跑個幾大圈兒,隻少3000-5000米左右。


    還得擔著幾十近百斤的擔子,上下蹲起小半個時辰,美其名日練肌肉兒,長力氣。就這以外,聽說還有些稀奇古怪的要求。


    所以,要是人身子骨不夠壯實,還真是撐不下來。


    因為條件苛刻,所以到現在朱子龍的可用之人,隻增加了幾十名。到現在鹽丁們的數量都沒超過二百多人!大部分跟在一起幹的,隻是幫忙收鹽和招唿的!


    一連大半個月,朱子龍一邊等自己朱家莊慢慢修葺時,每天都陪在這些近二百號人手下鹽丁邊上。


    死命的訓練他們,而練習的標準朱子龍則是按照現代21世紀那邊民兵的標準範兒。


    各種體能訓練都是被他用上了,若說是有什麽不同,那就是多了些粗暴的棍棒教育。看誰動作不標準就是抽打過去,就連五個鹽丁親信小隊長馬小三,李紫籠,王兵河,牛大順,劉一灰,也是一視同仁!


    當然了,這些軍戶子弟隻不過是健壯些的農民,散漫慣了的。乍一被這麽嚴格的訓練,紀律,體能。還有服從,都是苦不堪言的!


    所以,在對夥食和待遇方麵,朱子龍是完全不小氣,甚至於是很大氣的。


    自從正式開始讓他們接受練習後,工錢加倍再加倍。而每天的夥食從三餐隻有一頓有肉,變成了餐餐有肉,飯隨便吃。吃完還能帶一些迴家給妻兒老小們!


    人呀就怕對比!


    這不,當累死累活的練習完兒,吃上大肉塊兒時。看看邊上圍觀的其它人那羨慕的目光。


    再看看每次販鹽之後到自己手中的銀錢,一想到這兩件事,朱子龍手下的這些個鹽丁軍戶後生們,立時感覺什麽苦處也都忍下來了!


    聽說別的省份地方,都饑荒的開始有人吃人了,再苦再累有他們那些人慘?


    又是半個月過去了。


    海邊的沙灘上,小夥子們都是光著上身,有些在那裏站著隊,有些在那裏跑步。還有些端著竹竿子一下下朝前刺著!


    朱子龍在遠處看著,滿意的點了點頭,心想:二百多人左右精氣神都不錯的民兵式鹽丁,自己這算是連長級別了吧?


    如果讓他們中的過半,哦不,隻要三分之一人都裝備上自己手上這種20連發的現代小強駑。嗬嗬,再配合上長達三四米的硬實竹竿子槍,這戰鬥力不比五百人的守城正規兵差,甚至於略勝一籌!


    自己也算是這方圓百多裏的合法地頭蛇了!


    現在靈山鹽場出鹽的銷售有五成左右被朱子龍抓在了手中,山東官鹽無利潤,靈山鹽場地理位置又差,全是依靠私鹽支撐。


    隻要假以時日能鞏固現在這種局麵,朱子龍就算是在事實上壟斷了,大部分靈山鹽場和周圍私鹽生意。


    朱子龍以前走到這附近地區,讓人尊敬的理由是和張靜正認識,而且聽說是一名神醫兒。


    但是,現在明顯又多了一種潛在力量於其中!


    附近衛所裏的千戶,百戶,以及縣令等的身份都要比他高,但是最近當他們見到朱子龍的時候,大家夥恭敬客氣的表情,可要遠遠過於見上麵的那些人。


    原因無它,就是這麽簡單的幾點。


    第一,朱子龍有錢,又懂的做人。和上官的交情聽說也不錯!


    第二,朱子龍最近在一些地方舉行了幾次免費義診,聽說好幾十兩銀子一棵的美洲藥,都能大義的給手下們和治下的百姓們用上。連嚇死人的結核病都能妙手迴春,名望刷刷的向上漲!


    第三,朱子龍這個官麵下的鹽丁們能有二百多人。吃的好,練的苦,算得上精壯之士,出去隨便和鄉裏八村的人單打獨鬥,少有吃虧的主。


    這可是二百多號能打的漢子,和那附近的一些千戶官們,養的親兵和家丁比能力也不堪多讓。


    (明代衛所兵製亦設千戶所,千戶為一所之長官。駐重要府州或縣地,統兵1120人左右,名下又分為十個百戶所。但因明朝後期吃空餉之風盛行,實際上一個百戶名下能打的軍戶兵數量,最多不過二三十人罷了。)


    這麽算下來,一個千戶手下能用之真兵,其實也就和朱子龍現在手下這二三百左右鹽丁不相上下。


    說朱子龍的本體,在這山東煙台附近,現在是一名山寨千戶長,也一點不過份。


    可能會有讀者懷疑,堂堂千戶武官為正五品,放在現代21世紀新中國那邊,差不多相當於是一個旅長級別。怎麽手中兵力就這麽點能用之兵?


    怎麽說呢?


    如果是明朝開國時期的千戶,自然是手中兵強馬壯。


    然而,隨著當年朱元璋改行“兵農合一”的“軍戶”製度,被劃為“軍戶”之家能分到一塊土地,戰時出征,平時務農,並不從朝廷支取糧餉,因此也一度杜絕了“吃空餉”的可能。


    但是,這種不分良莠、強製限定軍籍的軍戶製度,時間一久不可避免地會走上僵化、衰落之路。


    由於軍戶兵弱不堪用,明後期隻得無奈的又重行募兵製。所以,“吃空餉”的曆史老問題也就如影隨形地出現了,到了明代末期的現在。已相較之唐、宋有過之而無不及!


    據說,全**隊“有籍無人”的比例竟然已達到了一半以上,足見其“吃空餉”問題之嚴重。


    所以明後期,大部分地區的千戶手中的可用之兵。是真的不忍直視,而且戰鬥力軟弱,也就是常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皇帝分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海真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海真龍並收藏我有皇帝分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