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李成桂
大明:我隻想做一個小縣令啊 作者:手抽的雞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報告鄭帥,前方疑似發現不知名海島!”
然而鄭和好像沒聽見,朱高煦訕笑著說道:“咦,看見海島了?”
鄭和無語看著朱高煦:“王爺,您不要轉移話題,您私自登船的事,我已向陛下發報...”
話音未落,他的眼角無意間掃向前方:“我艸,還真是!”
隨著鄭和這句話,甲板上眾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再也顧不上和朱高煦扯淡。
朱高煦暗中鬆了口氣,慶幸避開了鄭和的詰問。
負責瞭望的士兵,迅速爬上桅杆,舉著望遠鏡開始觀察。
鄭和也從懷中掏出望遠鏡,極目眺望,果然看到一座小島出現在前方。
“算算日子,倒是應該快到耽羅了。”
瞭望台上,傳來士兵驚喜的唿聲:“鄭帥!越過前麵那個島,再往前麵走一截,就是耽羅島了!”
鄭和舉著望遠鏡的手忍不住微微顫抖,身邊的齊源亦喜道:
“不錯,下官曾出使過高麗,當時此處就是坐標,沒記錯的話,很快就能到耽羅了。”
“好,很好!”
破浪北上,鄭和繼續眺望,隱約間海平麵遠處一座島若隱若現。
極目眺望,一眼望不到邊,朱高煦望著巨島,瞠目結舌。
“停船!”
齊源一愣:“這眼瞅著就要到了,為何要停?”
鄭和與江珩相視一笑,旋即笑道:“再往前,可就不太平嘍~”
將齊源拉到一邊,幾人開始低聲商議:
“齊少卿,你的使命不是隨咱們攻打耽羅,所以咱們要在這裏分道揚鑣了。”
經過這些時日的相處,齊源和這些武人早如自家兄弟一般,聞言頓時不舍:
“要不,下官先陪諸位...”
“不必了”,江珩笑著打斷:“槍炮無眼,若是傷了齊少卿,咱們可沒法跟陛下和老爺交代。”
“好吧。”
齊源無奈歎口氣,眼睛不時瞟向朱高煦:“那漢王殿下是不是跟下官走?”
“我不!”
朱高煦眼珠子一瞪,抱著身邊的桅杆死死不撒手:“本王不走,誰也不許碰我!”
鄭和有些無奈,但也知道不能強行摁著漢王離開,更何況朝鮮那邊未必就太平。
“算了,漢王還是跟著咱們吧,好歹在旗艦上也沒什麽危險。”
“是。”
齊源歎口氣:“這李氏朝鮮亂的很,誰也不知道他們國內是什麽情況,就連下官去了也未必能保證安全。”
倒不是齊源杞人憂天,確實是李氏朝鮮太亂了。
李氏現在的國王叫李芳遠,是李成桂的第五子。
提起李芳遠,就不能不說他爹李成桂這個牛人。
李成桂本屬於高麗的‘外來戶’,封地在朝鮮以北的荒瘠之處,在‘將軍府’的座椅一直排在最末,稱為‘讚成’。
這個讚成既是他的職務,也是他的工作。
嗯,對,他的工作就是無論商議什麽政策,他隻負責‘讚成’。
但李成桂確實很能打,是除了高麗戰神崔瑩之外的第一猛將。
其他的不需贅述,洪武二十一年,李成桂聯合崔瑩打倒了專權的林堅味、廉興邦一黨,
崔瑩被任命為門下侍中(首相),李成桂則任守門下侍中(副相)。
但大權依舊在崔瑩手上,且崔瑩是堅定的‘保皇黨’,李成桂依舊不受重視。
同年,大明在原雙城總管府之地設置鐵嶺衛,移文告知高麗。
高麗國王王禑、門下侍中崔瑩不服,密議進攻遼東。
但李成桂認為大明天威不可侵犯(主要是打不過),此舉無異於自尋死路,堅決反對。
隻可惜反對無效,人家壓根不聽他的——你個小癟三、下裏巴人,懂個屁?
於是在這年四月,王禑便派左軍都統使曹敏修,同時任命李成桂任右軍都統使,出兵攻遼。
到了五月,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就發覺行軍困難。
最關鍵的是,這才沒走出多久就糧餉不濟,立馬起了疑心。
於是他上書索要糧草,但崔瑩隻是催著他進軍,對於糧草隻字不提。
李成桂清楚,這分明是崔瑩要借明朝之手消滅他啊。
但他還是抱著最後的指望,要求班師迴朝休整。
然而王禑壓根不聽,連連下旨催促他繼續進軍。
背水一戰的李成桂,果斷勸服同是犧牲品的曹敏修,偷偷在威化島掉頭迴軍,帶兵返迴開京(今朝鮮開城)!
他果斷先對崔瑩的嫡係部隊白頭軍動手,得手之後迅速圍攻王宮。
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的高麗王室,自此進入了末路。
崔瑩是高麗戰神,素有威望,李成桂也不敢殺他,隻能流放。
流放崔瑩之後,便與曹敏修一起掌握高麗政權。
六月,王禑被諸將逼宮退位,李成桂還沒敢稱帝,便主張另立王氏宗親。
曹敏修、李穡則主張立王禑之子王昌,最終妥協之後,王昌即位。
曹敏修和李成桂分任左右侍中,並以李成桂為東北麵朔方、江陵道都統使,賜忠勤亮節宣威同德安社功臣之號。
然後,就開始了王朝內部的政鬥和傾軋。
七月,李成桂忽然翻臉,利用趙浚的彈劾排擠曹敏修,開始獨攬政權;
八月,都總中外諸軍事,拿到軍權。
十月,兼判尚瑞司事...
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想要絕地反擊的王禑,好的不學偏偏學了一招‘玉帶詔’,派人暗殺李成桂,結果事敗。
這下可算被李成桂找到了借口!
於是他便以明朝稱王昌非恭湣王之後,不許入朝為借口,廢王昌為庶人,改立高麗宗室王瑤,是為恭讓王。
王禑則被他流放江陵,王昌流放江華,十二月被殺。
而恭讓王王瑤,隻是李成桂的一個傀儡。
他定自己為‘奮忠定難匡複燮理佐命功臣’,封爵和寧君、開國忠義伯。
食邑一千戶,食實封三百戶,田二百結、奴婢二十口,稱中興功臣,父母妻封爵,子孫蔭職。
之後幾年,再次先聯手鄭道傳、趙浚、尹紹宗等新興士大夫勢力,搞掉了高麗王室和權門世族的舊勢力。
以威化島迴軍為契機,掌握實權的李成桂,與新興士大夫勢力開始進行私田改革。
主要以限製權門世族和佛教勢力為目的,這種對經濟基礎的重新洗牌,成為新王朝建立的前奏。
而幾乎掌握所有要害部門的李成桂,成為真正的高麗王。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效忠高麗王朝的最後一位大臣鄭夢周,被李成桂之子李芳遠刺殺。
自此,隨著最後一道障礙被鏟除,李成桂篡國成功。
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二,右侍中裴克廉等脅迫恭湣王妃廢黜恭讓王。
七月十七日丙申,在右侍中裴克廉、判三司事趙浚、奉化郡忠義君鄭道傳、同知密直司事南訚等親信的勸進下,李成桂在開京壽昌宮即位。
自此,綿延數百年的高麗王氏自曆史的長河消失,而朝鮮王朝數百年的基業,就此開始。
做完這一切的李成桂,時年五十八歲。
然而鄭和好像沒聽見,朱高煦訕笑著說道:“咦,看見海島了?”
鄭和無語看著朱高煦:“王爺,您不要轉移話題,您私自登船的事,我已向陛下發報...”
話音未落,他的眼角無意間掃向前方:“我艸,還真是!”
隨著鄭和這句話,甲板上眾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再也顧不上和朱高煦扯淡。
朱高煦暗中鬆了口氣,慶幸避開了鄭和的詰問。
負責瞭望的士兵,迅速爬上桅杆,舉著望遠鏡開始觀察。
鄭和也從懷中掏出望遠鏡,極目眺望,果然看到一座小島出現在前方。
“算算日子,倒是應該快到耽羅了。”
瞭望台上,傳來士兵驚喜的唿聲:“鄭帥!越過前麵那個島,再往前麵走一截,就是耽羅島了!”
鄭和舉著望遠鏡的手忍不住微微顫抖,身邊的齊源亦喜道:
“不錯,下官曾出使過高麗,當時此處就是坐標,沒記錯的話,很快就能到耽羅了。”
“好,很好!”
破浪北上,鄭和繼續眺望,隱約間海平麵遠處一座島若隱若現。
極目眺望,一眼望不到邊,朱高煦望著巨島,瞠目結舌。
“停船!”
齊源一愣:“這眼瞅著就要到了,為何要停?”
鄭和與江珩相視一笑,旋即笑道:“再往前,可就不太平嘍~”
將齊源拉到一邊,幾人開始低聲商議:
“齊少卿,你的使命不是隨咱們攻打耽羅,所以咱們要在這裏分道揚鑣了。”
經過這些時日的相處,齊源和這些武人早如自家兄弟一般,聞言頓時不舍:
“要不,下官先陪諸位...”
“不必了”,江珩笑著打斷:“槍炮無眼,若是傷了齊少卿,咱們可沒法跟陛下和老爺交代。”
“好吧。”
齊源無奈歎口氣,眼睛不時瞟向朱高煦:“那漢王殿下是不是跟下官走?”
“我不!”
朱高煦眼珠子一瞪,抱著身邊的桅杆死死不撒手:“本王不走,誰也不許碰我!”
鄭和有些無奈,但也知道不能強行摁著漢王離開,更何況朝鮮那邊未必就太平。
“算了,漢王還是跟著咱們吧,好歹在旗艦上也沒什麽危險。”
“是。”
齊源歎口氣:“這李氏朝鮮亂的很,誰也不知道他們國內是什麽情況,就連下官去了也未必能保證安全。”
倒不是齊源杞人憂天,確實是李氏朝鮮太亂了。
李氏現在的國王叫李芳遠,是李成桂的第五子。
提起李芳遠,就不能不說他爹李成桂這個牛人。
李成桂本屬於高麗的‘外來戶’,封地在朝鮮以北的荒瘠之處,在‘將軍府’的座椅一直排在最末,稱為‘讚成’。
這個讚成既是他的職務,也是他的工作。
嗯,對,他的工作就是無論商議什麽政策,他隻負責‘讚成’。
但李成桂確實很能打,是除了高麗戰神崔瑩之外的第一猛將。
其他的不需贅述,洪武二十一年,李成桂聯合崔瑩打倒了專權的林堅味、廉興邦一黨,
崔瑩被任命為門下侍中(首相),李成桂則任守門下侍中(副相)。
但大權依舊在崔瑩手上,且崔瑩是堅定的‘保皇黨’,李成桂依舊不受重視。
同年,大明在原雙城總管府之地設置鐵嶺衛,移文告知高麗。
高麗國王王禑、門下侍中崔瑩不服,密議進攻遼東。
但李成桂認為大明天威不可侵犯(主要是打不過),此舉無異於自尋死路,堅決反對。
隻可惜反對無效,人家壓根不聽他的——你個小癟三、下裏巴人,懂個屁?
於是在這年四月,王禑便派左軍都統使曹敏修,同時任命李成桂任右軍都統使,出兵攻遼。
到了五月,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就發覺行軍困難。
最關鍵的是,這才沒走出多久就糧餉不濟,立馬起了疑心。
於是他上書索要糧草,但崔瑩隻是催著他進軍,對於糧草隻字不提。
李成桂清楚,這分明是崔瑩要借明朝之手消滅他啊。
但他還是抱著最後的指望,要求班師迴朝休整。
然而王禑壓根不聽,連連下旨催促他繼續進軍。
背水一戰的李成桂,果斷勸服同是犧牲品的曹敏修,偷偷在威化島掉頭迴軍,帶兵返迴開京(今朝鮮開城)!
他果斷先對崔瑩的嫡係部隊白頭軍動手,得手之後迅速圍攻王宮。
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的高麗王室,自此進入了末路。
崔瑩是高麗戰神,素有威望,李成桂也不敢殺他,隻能流放。
流放崔瑩之後,便與曹敏修一起掌握高麗政權。
六月,王禑被諸將逼宮退位,李成桂還沒敢稱帝,便主張另立王氏宗親。
曹敏修、李穡則主張立王禑之子王昌,最終妥協之後,王昌即位。
曹敏修和李成桂分任左右侍中,並以李成桂為東北麵朔方、江陵道都統使,賜忠勤亮節宣威同德安社功臣之號。
然後,就開始了王朝內部的政鬥和傾軋。
七月,李成桂忽然翻臉,利用趙浚的彈劾排擠曹敏修,開始獨攬政權;
八月,都總中外諸軍事,拿到軍權。
十月,兼判尚瑞司事...
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想要絕地反擊的王禑,好的不學偏偏學了一招‘玉帶詔’,派人暗殺李成桂,結果事敗。
這下可算被李成桂找到了借口!
於是他便以明朝稱王昌非恭湣王之後,不許入朝為借口,廢王昌為庶人,改立高麗宗室王瑤,是為恭讓王。
王禑則被他流放江陵,王昌流放江華,十二月被殺。
而恭讓王王瑤,隻是李成桂的一個傀儡。
他定自己為‘奮忠定難匡複燮理佐命功臣’,封爵和寧君、開國忠義伯。
食邑一千戶,食實封三百戶,田二百結、奴婢二十口,稱中興功臣,父母妻封爵,子孫蔭職。
之後幾年,再次先聯手鄭道傳、趙浚、尹紹宗等新興士大夫勢力,搞掉了高麗王室和權門世族的舊勢力。
以威化島迴軍為契機,掌握實權的李成桂,與新興士大夫勢力開始進行私田改革。
主要以限製權門世族和佛教勢力為目的,這種對經濟基礎的重新洗牌,成為新王朝建立的前奏。
而幾乎掌握所有要害部門的李成桂,成為真正的高麗王。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效忠高麗王朝的最後一位大臣鄭夢周,被李成桂之子李芳遠刺殺。
自此,隨著最後一道障礙被鏟除,李成桂篡國成功。
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二,右侍中裴克廉等脅迫恭湣王妃廢黜恭讓王。
七月十七日丙申,在右侍中裴克廉、判三司事趙浚、奉化郡忠義君鄭道傳、同知密直司事南訚等親信的勸進下,李成桂在開京壽昌宮即位。
自此,綿延數百年的高麗王氏自曆史的長河消失,而朝鮮王朝數百年的基業,就此開始。
做完這一切的李成桂,時年五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