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硯初讓人去查,與曼舟一起買首飾的那個鋪子裏,掌櫃的底細。
此人叫路淩,京城人士,小時候家裏就是做小生意的,後來因為父親早逝,他年紀又小,無法支撐門麵,便賣了鋪子,一直給別人做掌櫃,家中除了有妻子和兩個兒子,還有一個老母親。
首飾鋪子是湖南一位富商開的,這位富商的兒子在京城做官,不過因為受到曾經戶部尚書,張免一案的牽連,已經被砍了腦袋。
富商派管家來到京城,隻等路淩將首飾賤賣處理了,就賣了鋪子,退迴湖南。
曼舟給新的茶水鋪子命名“清韻茶坊”,每日在家中除了抱抱兒子,就是給鋪子畫裝飾圖。
她打算將整個茶坊,都打造成古樸雅致的樣式,來喝茶的人都有獨立的空間,方便談話,桌與桌之間不但距離要大,而且還要加裝隔斷。
喬氏一邊逗弄著小外孫,一邊問道:“硯初可有說,給孩子取什麽名字了嗎?”
曼舟搖頭:“說是要過了三個月才取,讓我選個乳名先叫著。娘,你來取吧。”
喬氏想了想:“那就叫予安。寓意平平安安。”
她又自顧自的嘮叨起來,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人老了就盼孩子們能平平安安,健康長大。
孩子的名字,就讓顧硯初來取,他讀書多,這是他的第一個兒子,必然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
曼舟笑笑沒有說話,人人都想做官,可是做官又有什麽好,還是做個君子就好。
為了各自的利益,你爭我奪,各結黨派,時時算計別人,又要時時防著別人的算計,走錯一步就可能人頭落地。
自從顧硯初進入內閣以後,早出晚歸已是家常便飯,曼舟心裏也有小小的抱怨。
她暗自搖了搖頭,想這些幹什麽,現在隻要一門心思的把兒子養好,多賺銀子,以後顧硯初想做什麽,就能做什麽。
他現在隻需好好的做他的官,自己來做一個俗氣的銅臭商人,有了銀子,進可攻,退可守,想做什麽都有底氣。
曼舟把畫好的圖紙交給阿香,讓她拿給路淩,嚴格按照圖紙上的樣子來修葺,桌椅和茶坊裏的擺設都要用好的,別不舍得花銀子。
等阿香走了,她又和喬氏商量,阿香一直跟在她身邊這麽多年,年紀眼瞧著慢慢大了,再過兩年也該給她找個合適的婆家了。
曼舟打算讓她先到茶坊裏,曆練一段時間,到時候給她找個好人家,以後就放到外麵,幫自己管著生意。
至於自己身邊,再買幾個丫頭,趁著鋪子還沒修整好的這段時間,讓阿香好好調教著。
喬氏也讚同,周嬤嬤年紀大了,如果阿香能立的起來,到時候讓她們兩個住的近些,也好互相照應著。
原本府裏的丫頭婆子就不夠用,現在登門求見顧硯初的人越發多了,更顯著伺候的人太少。
她吩咐著周嬤嬤去叫人牙子來,下午要親自挑選幾個奴才。
孩子哼哼唧唧憋著小嘴先哭了兩聲,見喬氏低頭瞧他,仿佛受了委屈一般,張開嘴哇哇的大哭了起來。
喬氏“哎呦”一聲,“又餓了,我這大胖外孫,可真能吃。”
旁邊屋子裏的乳母聽到孩子的哭聲,趕忙跑了過來,接過孩子迴房喂奶去了。
難得顧硯初今天迴來的早,兩人早早用完了膳,便拉著手在園子裏散步。
曼舟問他以後辭官了想去哪裏,顧硯初說去南方,尋一處山青水秀的深山老林。吃穿不愁,養好兒子就行。
阿月遠遠走來,說老夫人請他們過去,挑一挑府裏新買的奴才,選幾個近身伺候的,餘下的做些灑掃的粗活。
曼舟簡單的問了幾句,就選中了兩個十三歲的小丫頭,叫元冬的看上去就很機靈,另一個叫元容的,麵相老實憨厚。
阿香領著二人往曼舟的院子裏去,從庫房裏給她們挑了兩身新衣裳。
喬氏自己也挑了兩個丫頭,讓阿月以後負責照顧小少爺,又把在自己院子裏,做粗活的雲香和慧香,指給曼舟,讓她們兩個以後都到曼舟身邊伺候。
自己身邊多幾個不會做活的奴才不打緊,可女兒女婿和大孫子那邊可不能馬虎。最後讓周嬤嬤再選幾個粗使的丫頭婆子和小廝。
夜裏小夫妻兩個累的沉沉入睡,顧家的大門被人拍的“嘭嘭”作響,看門的小廝飛奔著,跑到院子門口喚阿香。
顧硯初已經聽到了外麵的聲響,將抱著他的大腿,睡的正香的曼舟,從被窩裏拖到枕頭上,才披了衣裳坐起來。
阿香在門口道:“大人,宮裏來人了,聖上緊急傳召。”
顧硯初剛從床上起來,就覺得衣裳下擺被人拽住,他迴頭輕輕的揉了揉她的腦袋:“你睡吧,我進宮一趟。”
他一走,曼舟翻來覆去的也睡不著了,到底是出了什麽事,非得大半夜的將人叫進宮去。
屋外廊下,繪著花鳥山水的燈籠,被風吹的左右搖曳,曼舟披衣出了內室。
她爬上外屋的大炕,身下的炕燒的火熱,伸手托了個枕頭,就那麽躺著。
阿香從外麵走進來,帶著一身寒氣,手上還拎了一壺熱水,她搓了搓手,給曼舟倒了一杯。
“夫人,您睡不著嗎?”
曼舟的聲音裏都透著低落:“這都多少次了,大半夜的把人叫走,什麽人的身子能熬的住。”
阿香想勸她幾句,可是又不知道要怎麽說,隻好坐在炕邊默默的陪著她。
桂田水患成災,數萬災民無家可歸,亦無米下鍋,誰知朝廷賑災的米糧還沒運到桂田,楚定王便在與之相鄰的廣源發放災糧。
接收了一部分流民以後,他又派人前往桂田賑災,並以知府段機瑞懶政怠政,屍位素餐為由將其斬殺。
除了桂田,他竟借機強占了金沿和臨下兩處,大有要起勢謀反的意思。
楚定王早在老太上皇還未傳位於聖上之前,就已經累積了巨額的財富,盡管被遣到封地,依然賊心不死。
幾個近臣意見達成一致,即刻發兵廣源,清剿反賊。
此次出征不比貴池,現在的楚定王手下不但有兵,還有民心。
當你已經是皇帝的時候,得天下者得民心,當你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得民心者才得天下。
聖上令昭勇將軍安邦雄為主帥,廣威將軍魏賢朗為副手,統領八萬大軍前往桂田。
此人叫路淩,京城人士,小時候家裏就是做小生意的,後來因為父親早逝,他年紀又小,無法支撐門麵,便賣了鋪子,一直給別人做掌櫃,家中除了有妻子和兩個兒子,還有一個老母親。
首飾鋪子是湖南一位富商開的,這位富商的兒子在京城做官,不過因為受到曾經戶部尚書,張免一案的牽連,已經被砍了腦袋。
富商派管家來到京城,隻等路淩將首飾賤賣處理了,就賣了鋪子,退迴湖南。
曼舟給新的茶水鋪子命名“清韻茶坊”,每日在家中除了抱抱兒子,就是給鋪子畫裝飾圖。
她打算將整個茶坊,都打造成古樸雅致的樣式,來喝茶的人都有獨立的空間,方便談話,桌與桌之間不但距離要大,而且還要加裝隔斷。
喬氏一邊逗弄著小外孫,一邊問道:“硯初可有說,給孩子取什麽名字了嗎?”
曼舟搖頭:“說是要過了三個月才取,讓我選個乳名先叫著。娘,你來取吧。”
喬氏想了想:“那就叫予安。寓意平平安安。”
她又自顧自的嘮叨起來,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人老了就盼孩子們能平平安安,健康長大。
孩子的名字,就讓顧硯初來取,他讀書多,這是他的第一個兒子,必然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
曼舟笑笑沒有說話,人人都想做官,可是做官又有什麽好,還是做個君子就好。
為了各自的利益,你爭我奪,各結黨派,時時算計別人,又要時時防著別人的算計,走錯一步就可能人頭落地。
自從顧硯初進入內閣以後,早出晚歸已是家常便飯,曼舟心裏也有小小的抱怨。
她暗自搖了搖頭,想這些幹什麽,現在隻要一門心思的把兒子養好,多賺銀子,以後顧硯初想做什麽,就能做什麽。
他現在隻需好好的做他的官,自己來做一個俗氣的銅臭商人,有了銀子,進可攻,退可守,想做什麽都有底氣。
曼舟把畫好的圖紙交給阿香,讓她拿給路淩,嚴格按照圖紙上的樣子來修葺,桌椅和茶坊裏的擺設都要用好的,別不舍得花銀子。
等阿香走了,她又和喬氏商量,阿香一直跟在她身邊這麽多年,年紀眼瞧著慢慢大了,再過兩年也該給她找個合適的婆家了。
曼舟打算讓她先到茶坊裏,曆練一段時間,到時候給她找個好人家,以後就放到外麵,幫自己管著生意。
至於自己身邊,再買幾個丫頭,趁著鋪子還沒修整好的這段時間,讓阿香好好調教著。
喬氏也讚同,周嬤嬤年紀大了,如果阿香能立的起來,到時候讓她們兩個住的近些,也好互相照應著。
原本府裏的丫頭婆子就不夠用,現在登門求見顧硯初的人越發多了,更顯著伺候的人太少。
她吩咐著周嬤嬤去叫人牙子來,下午要親自挑選幾個奴才。
孩子哼哼唧唧憋著小嘴先哭了兩聲,見喬氏低頭瞧他,仿佛受了委屈一般,張開嘴哇哇的大哭了起來。
喬氏“哎呦”一聲,“又餓了,我這大胖外孫,可真能吃。”
旁邊屋子裏的乳母聽到孩子的哭聲,趕忙跑了過來,接過孩子迴房喂奶去了。
難得顧硯初今天迴來的早,兩人早早用完了膳,便拉著手在園子裏散步。
曼舟問他以後辭官了想去哪裏,顧硯初說去南方,尋一處山青水秀的深山老林。吃穿不愁,養好兒子就行。
阿月遠遠走來,說老夫人請他們過去,挑一挑府裏新買的奴才,選幾個近身伺候的,餘下的做些灑掃的粗活。
曼舟簡單的問了幾句,就選中了兩個十三歲的小丫頭,叫元冬的看上去就很機靈,另一個叫元容的,麵相老實憨厚。
阿香領著二人往曼舟的院子裏去,從庫房裏給她們挑了兩身新衣裳。
喬氏自己也挑了兩個丫頭,讓阿月以後負責照顧小少爺,又把在自己院子裏,做粗活的雲香和慧香,指給曼舟,讓她們兩個以後都到曼舟身邊伺候。
自己身邊多幾個不會做活的奴才不打緊,可女兒女婿和大孫子那邊可不能馬虎。最後讓周嬤嬤再選幾個粗使的丫頭婆子和小廝。
夜裏小夫妻兩個累的沉沉入睡,顧家的大門被人拍的“嘭嘭”作響,看門的小廝飛奔著,跑到院子門口喚阿香。
顧硯初已經聽到了外麵的聲響,將抱著他的大腿,睡的正香的曼舟,從被窩裏拖到枕頭上,才披了衣裳坐起來。
阿香在門口道:“大人,宮裏來人了,聖上緊急傳召。”
顧硯初剛從床上起來,就覺得衣裳下擺被人拽住,他迴頭輕輕的揉了揉她的腦袋:“你睡吧,我進宮一趟。”
他一走,曼舟翻來覆去的也睡不著了,到底是出了什麽事,非得大半夜的將人叫進宮去。
屋外廊下,繪著花鳥山水的燈籠,被風吹的左右搖曳,曼舟披衣出了內室。
她爬上外屋的大炕,身下的炕燒的火熱,伸手托了個枕頭,就那麽躺著。
阿香從外麵走進來,帶著一身寒氣,手上還拎了一壺熱水,她搓了搓手,給曼舟倒了一杯。
“夫人,您睡不著嗎?”
曼舟的聲音裏都透著低落:“這都多少次了,大半夜的把人叫走,什麽人的身子能熬的住。”
阿香想勸她幾句,可是又不知道要怎麽說,隻好坐在炕邊默默的陪著她。
桂田水患成災,數萬災民無家可歸,亦無米下鍋,誰知朝廷賑災的米糧還沒運到桂田,楚定王便在與之相鄰的廣源發放災糧。
接收了一部分流民以後,他又派人前往桂田賑災,並以知府段機瑞懶政怠政,屍位素餐為由將其斬殺。
除了桂田,他竟借機強占了金沿和臨下兩處,大有要起勢謀反的意思。
楚定王早在老太上皇還未傳位於聖上之前,就已經累積了巨額的財富,盡管被遣到封地,依然賊心不死。
幾個近臣意見達成一致,即刻發兵廣源,清剿反賊。
此次出征不比貴池,現在的楚定王手下不但有兵,還有民心。
當你已經是皇帝的時候,得天下者得民心,當你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得民心者才得天下。
聖上令昭勇將軍安邦雄為主帥,廣威將軍魏賢朗為副手,統領八萬大軍前往桂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