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泛起魚肚白,天已經蒙蒙亮了,曼舟披散著一頭青絲站在房門口,仰著頭看天色。
喬氏穿戴整齊的從房中出來,見她發絲淩亂,便催促道:“都什麽時辰了還不梳頭?”
“娘,你看這天色有些陰沉,硯初哥哥說今日會下雨。”
“下雨也要去滄藍寺,日子是娘特地找人挑的,現在不是還沒下雨嗎,你快些梳頭,咱們早點上山。”
喬氏帶了自己抄寫的佛經,要到佛前供奉以示誠心,等曼舟裝扮整齊爬上車時,周嬤嬤便親自趕著馬車,向攀雲山的方向駛去。
到了滄藍寺的時候,天色已經有些暗了,周嬤嬤擔憂道:“娘子,看這天色還真讓顧秀才給說中了,好像就快要下雨了。”
喬氏挽著曼舟,說道:“無妨,下雨的話我們便在山上住一日再走。”
上過香以後,便有小和尚引著四人去後麵的禪房休息。
到了一處院落,喬氏想了想對小和尚道:“師父,今日天色不好,怕是一會就要下雨,我們想在寺中留宿一日,還煩請師父為我們找個清靜一些的院落。”
說罷她對周嬤嬤使了個眼色:“我再添五兩銀子的香油錢。”
周嬤嬤趕緊將銀子遞到和尚麵前,口中還念著“阿彌陀佛。”
小和尚接過銀子,還了一禮,口念佛號,說道:“四位施主這邊請。”
這處院落十分開闊,院子裏坐落好幾間正房,除了她們幾人再無別的香客居住,喬氏十分滿意。
在屋中坐下說了會話,就有和尚來送茶水和素齋,此時的天已經越來越暗了。
曼舟用完了飯就想出去走走,喬氏囑咐她別走遠了,趕在下雨前就迴來休息,又吩咐阿香跟著。
寺中的天王殿在陰暗的天色下顯得格外莊嚴肅穆,曼舟在羅漢殿轉了轉,又去了鍾樓和鼓樓之後,山上便微微起了風,已經有牛毛一樣細細的雨絲落了下來。
阿香在她的身後撐了傘:“姑娘,咱們還是迴去吧,萬一等會雨下大了,別再著了涼。”
“也好。”
兩個人沿著羅漢堂後麵的近路往迴走,青磚鋪就的小路屈曲蜿蜒,在一個窄小的轉彎處,曼舟突然感覺到身後仿佛有人影晃動。
她嚇了一跳,忍住沒有迴頭,一邊走一邊注意著身後的動靜。
從小路出來,是一小片竹林,穿過這片竹林往南邊走,就能到她們住的那個院子。
正在曼舟猶豫要不要從竹林中穿過的時候,從鍾樓那邊走過來兩個人。
走在後麵的人給前麵的年輕公子撐著傘,而他的肩膀已經被雨水打濕。
“硯初哥哥,你怎麽會在這裏?”
“我想在滄藍寺為師父點一盞長明燈,今日特地上山看看。”
說著顧硯初便伸手接過了木易手中的傘,撐在了曼舟的頭頂:“走吧。”
阿香看了看自己手裏的傘,又朝木易的頭上比量了一下,算了,夠不到。
進了林子,曼舟放低了聲音:“我身後好像有人跟著。”
顧硯初也低聲“嗯”了一聲。
出了林子,他指了指北麵的一處禪房,用不容反駁的語氣道:“去我房裏坐一會。”
顧硯初住的院子沒有曼舟那邊大,不過景色卻比那邊要好很多。
會客間木製的地板上鋪了厚厚的地席,門也是向左右滑動才能拉開。
脫鞋進到屋中,二人席地相對而坐,他們中間是一張方桌,桌上放著早已沏好的熱茶。
顧硯初對木易道:“你先帶阿香去旁邊那間休息,然後再去喬嬸嬸那送個信,就說曼舟在我這裏,等雨小一些再迴去。”
木易向他們二人作了個揖,便很快退了下去。
曼舟倒了熱茶遞到顧硯初手上:“你在滄藍寺裏怎麽會有單獨休息的院子?”
“我給寺裏畫了十八羅漢圖和十八菩薩圖,住持便為我留了個院子供我使用。”
“跟在我身後的會是什麽人?”
“用不了多久,就會現身。”
雨漸漸大了起來,空氣裏散發著清新的氣息,雨點連成一條條線,衝到地麵濺起朵朵水花。
曼舟今日穿了荼白色的衣裙,頭上隻簡單的插了支玉蘭花樣的白玉簪,小巧潔白的耳垂上戴了一對珍珠耳環。
兩人聊了一會,顧硯初見她坐的有些累了:“要不要到旁邊那屋睡一會?”
不等曼舟答話,就看到有人冒著雨從院門口走了進來。
來的是個年歲不大的小和尚,他的手裏端著一個托盤,托盤上麵放了一壺熱茶,他歪著頭,用下巴和肩膀夾著一把油紙傘,僧袍的下擺,已經被雨水打濕。
到了房門口,小和尚在廊下站定,他一手端著托盤,另一手將傘取下放在一邊。
先念了聲佛號,然後說道:“明慧大師聽聞顧施主來了,特命貧僧來送壺上好的清茶。”
顧硯初看向和尚的目光帶了幾分淩厲,伸手接過了托盤,不冷不熱道:“替我多謝明慧大師。”
小和尚雙手合十揖了一禮,便拾起放在一旁的油紙傘,在雨中匆匆離去。
曼舟將茶壺的蓋子揭開,放在鼻尖聞了聞,立刻皺眉躲開:“放了十足的藥量,能讓人睡上三天。”
說著就起身穿了鞋,站在廊下將茶壺伸到外麵,把裏麵的茶水全部倒了。
顧硯初也站起來,接過茶壺放在桌上,他從身上取出一個藥球,用香引燃了以後便放在香爐中。
出了房門,他將門緊緊的合上,又去拉曼舟的手:“我們去旁邊等著,看看一會是誰。”
旁邊的屋子是個套間,外屋擺放了桌椅,進到裏間才是麵窗的大炕。
顧硯初先在炕上坐下,又朝曼舟伸手:“過來。”
曼舟也脫了繡鞋爬上炕,兩人肩並肩倚靠在被垛上,一抬眼就能看到院中的情景。
四下除了劈裏啪啦的雨聲再無別的聲響,天依舊灰蒙蒙的,院中的樹葉和花草都被雨水衝刷的油光發亮。
曼舟平日在家有午睡的習慣,此時隻覺得眼皮子越來越沉,實在支撐不住。
顧硯初伸手攬了她的肩膀,讓她靠在自己懷裏。
耳邊是他有力的心跳,鼻端是她如蘭的吐氣,空氣中似乎都氤氳著暗暗的幽香。
少女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白晳的小臉上一片恬靜,唿吸均勻,嘴唇紅豔。
他偏過頭吻了吻她的額頭,低低道:“滄藍寺聽雨,盼與你白首。”
喬氏穿戴整齊的從房中出來,見她發絲淩亂,便催促道:“都什麽時辰了還不梳頭?”
“娘,你看這天色有些陰沉,硯初哥哥說今日會下雨。”
“下雨也要去滄藍寺,日子是娘特地找人挑的,現在不是還沒下雨嗎,你快些梳頭,咱們早點上山。”
喬氏帶了自己抄寫的佛經,要到佛前供奉以示誠心,等曼舟裝扮整齊爬上車時,周嬤嬤便親自趕著馬車,向攀雲山的方向駛去。
到了滄藍寺的時候,天色已經有些暗了,周嬤嬤擔憂道:“娘子,看這天色還真讓顧秀才給說中了,好像就快要下雨了。”
喬氏挽著曼舟,說道:“無妨,下雨的話我們便在山上住一日再走。”
上過香以後,便有小和尚引著四人去後麵的禪房休息。
到了一處院落,喬氏想了想對小和尚道:“師父,今日天色不好,怕是一會就要下雨,我們想在寺中留宿一日,還煩請師父為我們找個清靜一些的院落。”
說罷她對周嬤嬤使了個眼色:“我再添五兩銀子的香油錢。”
周嬤嬤趕緊將銀子遞到和尚麵前,口中還念著“阿彌陀佛。”
小和尚接過銀子,還了一禮,口念佛號,說道:“四位施主這邊請。”
這處院落十分開闊,院子裏坐落好幾間正房,除了她們幾人再無別的香客居住,喬氏十分滿意。
在屋中坐下說了會話,就有和尚來送茶水和素齋,此時的天已經越來越暗了。
曼舟用完了飯就想出去走走,喬氏囑咐她別走遠了,趕在下雨前就迴來休息,又吩咐阿香跟著。
寺中的天王殿在陰暗的天色下顯得格外莊嚴肅穆,曼舟在羅漢殿轉了轉,又去了鍾樓和鼓樓之後,山上便微微起了風,已經有牛毛一樣細細的雨絲落了下來。
阿香在她的身後撐了傘:“姑娘,咱們還是迴去吧,萬一等會雨下大了,別再著了涼。”
“也好。”
兩個人沿著羅漢堂後麵的近路往迴走,青磚鋪就的小路屈曲蜿蜒,在一個窄小的轉彎處,曼舟突然感覺到身後仿佛有人影晃動。
她嚇了一跳,忍住沒有迴頭,一邊走一邊注意著身後的動靜。
從小路出來,是一小片竹林,穿過這片竹林往南邊走,就能到她們住的那個院子。
正在曼舟猶豫要不要從竹林中穿過的時候,從鍾樓那邊走過來兩個人。
走在後麵的人給前麵的年輕公子撐著傘,而他的肩膀已經被雨水打濕。
“硯初哥哥,你怎麽會在這裏?”
“我想在滄藍寺為師父點一盞長明燈,今日特地上山看看。”
說著顧硯初便伸手接過了木易手中的傘,撐在了曼舟的頭頂:“走吧。”
阿香看了看自己手裏的傘,又朝木易的頭上比量了一下,算了,夠不到。
進了林子,曼舟放低了聲音:“我身後好像有人跟著。”
顧硯初也低聲“嗯”了一聲。
出了林子,他指了指北麵的一處禪房,用不容反駁的語氣道:“去我房裏坐一會。”
顧硯初住的院子沒有曼舟那邊大,不過景色卻比那邊要好很多。
會客間木製的地板上鋪了厚厚的地席,門也是向左右滑動才能拉開。
脫鞋進到屋中,二人席地相對而坐,他們中間是一張方桌,桌上放著早已沏好的熱茶。
顧硯初對木易道:“你先帶阿香去旁邊那間休息,然後再去喬嬸嬸那送個信,就說曼舟在我這裏,等雨小一些再迴去。”
木易向他們二人作了個揖,便很快退了下去。
曼舟倒了熱茶遞到顧硯初手上:“你在滄藍寺裏怎麽會有單獨休息的院子?”
“我給寺裏畫了十八羅漢圖和十八菩薩圖,住持便為我留了個院子供我使用。”
“跟在我身後的會是什麽人?”
“用不了多久,就會現身。”
雨漸漸大了起來,空氣裏散發著清新的氣息,雨點連成一條條線,衝到地麵濺起朵朵水花。
曼舟今日穿了荼白色的衣裙,頭上隻簡單的插了支玉蘭花樣的白玉簪,小巧潔白的耳垂上戴了一對珍珠耳環。
兩人聊了一會,顧硯初見她坐的有些累了:“要不要到旁邊那屋睡一會?”
不等曼舟答話,就看到有人冒著雨從院門口走了進來。
來的是個年歲不大的小和尚,他的手裏端著一個托盤,托盤上麵放了一壺熱茶,他歪著頭,用下巴和肩膀夾著一把油紙傘,僧袍的下擺,已經被雨水打濕。
到了房門口,小和尚在廊下站定,他一手端著托盤,另一手將傘取下放在一邊。
先念了聲佛號,然後說道:“明慧大師聽聞顧施主來了,特命貧僧來送壺上好的清茶。”
顧硯初看向和尚的目光帶了幾分淩厲,伸手接過了托盤,不冷不熱道:“替我多謝明慧大師。”
小和尚雙手合十揖了一禮,便拾起放在一旁的油紙傘,在雨中匆匆離去。
曼舟將茶壺的蓋子揭開,放在鼻尖聞了聞,立刻皺眉躲開:“放了十足的藥量,能讓人睡上三天。”
說著就起身穿了鞋,站在廊下將茶壺伸到外麵,把裏麵的茶水全部倒了。
顧硯初也站起來,接過茶壺放在桌上,他從身上取出一個藥球,用香引燃了以後便放在香爐中。
出了房門,他將門緊緊的合上,又去拉曼舟的手:“我們去旁邊等著,看看一會是誰。”
旁邊的屋子是個套間,外屋擺放了桌椅,進到裏間才是麵窗的大炕。
顧硯初先在炕上坐下,又朝曼舟伸手:“過來。”
曼舟也脫了繡鞋爬上炕,兩人肩並肩倚靠在被垛上,一抬眼就能看到院中的情景。
四下除了劈裏啪啦的雨聲再無別的聲響,天依舊灰蒙蒙的,院中的樹葉和花草都被雨水衝刷的油光發亮。
曼舟平日在家有午睡的習慣,此時隻覺得眼皮子越來越沉,實在支撐不住。
顧硯初伸手攬了她的肩膀,讓她靠在自己懷裏。
耳邊是他有力的心跳,鼻端是她如蘭的吐氣,空氣中似乎都氤氳著暗暗的幽香。
少女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白晳的小臉上一片恬靜,唿吸均勻,嘴唇紅豔。
他偏過頭吻了吻她的額頭,低低道:“滄藍寺聽雨,盼與你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