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書院的黃夫子對顧硯初十分看重,時常把他叫到一旁單獨授課。
霍汀仗著身份也跟著過去旁聽,黃芳也不計較,隻是每次授完課給二人留的功課卻不一樣。
這就把吳寶成嫉妒的兩隻眼珠子發紅,顧硯初根本不搭理他,霍汀他又不敢惹。
於是他整天都被氣的鼓鼓的,緊緊咬著後槽牙鼓著腮幫子,肚子裏脹滿了氣,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樣子。
偏偏吳寶珍還整天纏著他,讓他講講顧硯初在明德書院裏的事情。
吳寶成梗著脖子冷哼道:“顧硯初和書院請了三天的假,他要在十月成親。”
吳寶珍滿臉的不敢置信,瞪著眼睛,結結巴巴的問道:“大哥,你,你說什麽?你方才是說,顧大哥要成親?他要和誰成親?”
吳寶成沒好氣道:“自然不是和你。”
說罷,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還立在原地的吳寶珍,就如五雷轟頂一般,呆呆站著抬不動腿。
她身旁的丫鬟也不敢出聲,垂首斂目,靜靜的站在旁邊。
吳寶成迴到了自己的院子,一進屋就一屁股坐到了椅子裏,他將雙腳搭在桌子上,隨手抓起了一把扇子,煩躁的扇了起來。
一直伺候在他身邊的小廝彎著身子向他獻計:“少爺,不如咱們找機會教訓一下這個顧硯初,如果把他的腿打斷,就不能參加科舉了。”
吳寶成搖扇子的動作就是一頓,有些猶豫的說道:“他與霍家那位幾乎是形影不離,不太好下手啊。”
小廝轉了轉三角眼:“咱們可以先派人在暗中盯著,一旦尋著機會了,便即刻動手。”
吳寶成手中的扇子又搖了起來,不過動作顯然比方才輕快了許多:“你先去找兩個人盯著他,逮到機會就立刻動手,別把人打死了就行。”
“少爺放心,小的一定辦好。”
顧硯初和霍汀剛從明德書院出來,就看到了站在書院對麵樹下的秦夫子。
他衝二人使了眼色以後,便若無其事的背著手走了。
霍汀道:“看來是有消息了?”
顧硯初微微的點了點頭:“去看看。”
到了玉蘭巷,秦夫子家旁邊宅子的大門已經敞開,門口一個仆從引著二人往裏麵走。
顧硯初記得,上次太子和秦夫子一起到他家的時候,此人就一直跟在太子身邊,好像是叫洛飛。
到了一處院落,那仆從便讓開路讓他們進去,自己則守在院門外。
這處院子隻有當中一條碎石鋪成的小路,向裏麵延伸,小路兩旁都是鬱鬱蔥蔥的綠樹。
七拐八拐的進到了院子的深處,太子和秦夫子早就坐在桌前了。
看到他們二人,太子指了指桌子對麵的位置:“坐。”
霍汀還沒沾到椅子就忍不住問道:“表哥,宮裏來信兒了?”
太子的臉上顯出了些許笑意:“盧家當年陷害我的證據,已經擺在了父皇的桌案上。”
秦夫子放在桌子上的雙手緊緊的握著,他的神情有些激動:“十幾年了,終於等到這一天。”
太子的神情也有些激動,幾度秋涼,仿佛大夢一場。
顧硯初沉吟道:“恐怕還要再等。”
太子點頭:“盧善忠的長子盧正緒是北城兵馬司指揮使,手中掌管三萬兵馬,聖上若不使計將盧善忠拿下,恐怕會很生出許多變故。盧家極有可能會反,直接扶持二皇子上位。”
霍汀道:“盧家在京中根深蒂固,盧善忠一慣行事小心謹慎,想抓到他的錯處十分不易。若沒有錯處,聖上要如何借機發難。”
幾人一時陷入了沉默,都在默默的喝著手中的茶水。
顧硯初放下了的茶杯,緩緩說道:“何不借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聽說京中有一家布莊,裏麵賣的都是百兩銀子一匹的料子,這布莊是戶部尚書盧大人夫人的陪嫁。”
三人都靜靜的聽著顧硯初的話,心裏猜測著這與扳倒盧善忠有什麽關係。
隻聽他又道:“天幹物燥,萬一哪日這布莊起了火,救火的人在裏麵發現了什麽身為臣子不該有的衣裳。。。”
霍汀道:“以盧善忠的身份,他府中自然有專人為他裁製衣裳,豈會去他夫人的布莊做衣服。”
“已經是鐵證如山,要的便是尋個由頭,先罷他的官,進了刑部大堂,更是由聖上說的算。”
霍汀道:“好計!隻要他進了天牢,就別想再出來了。”
顧硯初道:“事先一定要將盧正緒先控製住。”
秦夫子重重的點了點頭,看向太子的眼睛裏赤紅一片:“到時,殿下便沉冤得雪了!”
太子沒有說話,隻是抓著杯子的手始終不曾鬆開。
從玉蘭巷裏出來以後,霍汀非要拉著顧硯初再去外麵坐坐。
二人在路邊找了個小酒館,尋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了下來,又隨意的點了幾樣下酒菜。
霍汀要了兩壺酒,給自已和顧硯初分別滿上,小聲道:“皇上現在年紀大了,身子又不好,換成以前,哪裏還用尋什麽借口,早就把盧善忠綁了打入死牢。”
說罷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又用眼神示意顧硯初。
顧硯初隻得也將自己杯中的酒一口喝光。
“盧家可不好對付,不然當年太子之事,如何能查不到一點證據。”
霍汀吃了口菜,轉了話題,他放下筷子說道:“顧兄,等你成親後,我就要迴京城了,恐怕一時半會咱們也見不著了。不過你若明年高中,那咱們就能在京城裏相見了。”
顧硯初道:“那就明年京城見。”
霍汀舉起了手中的酒杯:“你為什麽要在青州成親?以後若能高中,在京城娶親豈不更好?”
顧硯初飲盡杯中酒,嘴角上揚:“我怕去了京城,她被別人搶走,恨不能時時與她在一起。”
“真酸!”說罷,他就哈哈大笑起來。
二人邊喝邊聊,顧硯初隱約感覺到好像有人在注視著自己這邊。
他不動聲色的用眼角餘光掃了過去,就瞥見有兩個人坐在遠處,目光不住的往自已這邊看。
他們的桌子上隻擺了一盤子花生米和一壺茶水。
霍汀見顧硯初用手指沾了酒水,在桌子上輕輕的寫了幾個字,待他看清顧硯初寫的是什麽的時候,神情有微微的變色。
他從懷中掏出一塊碎銀放在桌子上,便起身與顧硯初一起離去。
盯梢之人見他們已經出了酒館,便急急的也追了出去。
瞧見霍汀和顧硯初在街上慢慢的走著,他們也不遠不近的跟著,誰知不知不覺間就拐進了一處叫井欄的暗巷。
等跟著他們走進暗巷深處時,霍汀和顧硯初猛的一個轉身,這可把二人嚇了一跳。
他們下意識的拔腿就想往迴跑,就聽顧硯初的聲音在身後冷冷的響起:“再跑我可就不客氣了。”
那兩個人也不理會,撒開丫子就往前奔。
隻見顧硯初手中銀光一閃,前麵的兩個人頓時覺得腿上一麻,人就摔倒在了地上。
霍汀仗著身份也跟著過去旁聽,黃芳也不計較,隻是每次授完課給二人留的功課卻不一樣。
這就把吳寶成嫉妒的兩隻眼珠子發紅,顧硯初根本不搭理他,霍汀他又不敢惹。
於是他整天都被氣的鼓鼓的,緊緊咬著後槽牙鼓著腮幫子,肚子裏脹滿了氣,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樣子。
偏偏吳寶珍還整天纏著他,讓他講講顧硯初在明德書院裏的事情。
吳寶成梗著脖子冷哼道:“顧硯初和書院請了三天的假,他要在十月成親。”
吳寶珍滿臉的不敢置信,瞪著眼睛,結結巴巴的問道:“大哥,你,你說什麽?你方才是說,顧大哥要成親?他要和誰成親?”
吳寶成沒好氣道:“自然不是和你。”
說罷,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還立在原地的吳寶珍,就如五雷轟頂一般,呆呆站著抬不動腿。
她身旁的丫鬟也不敢出聲,垂首斂目,靜靜的站在旁邊。
吳寶成迴到了自己的院子,一進屋就一屁股坐到了椅子裏,他將雙腳搭在桌子上,隨手抓起了一把扇子,煩躁的扇了起來。
一直伺候在他身邊的小廝彎著身子向他獻計:“少爺,不如咱們找機會教訓一下這個顧硯初,如果把他的腿打斷,就不能參加科舉了。”
吳寶成搖扇子的動作就是一頓,有些猶豫的說道:“他與霍家那位幾乎是形影不離,不太好下手啊。”
小廝轉了轉三角眼:“咱們可以先派人在暗中盯著,一旦尋著機會了,便即刻動手。”
吳寶成手中的扇子又搖了起來,不過動作顯然比方才輕快了許多:“你先去找兩個人盯著他,逮到機會就立刻動手,別把人打死了就行。”
“少爺放心,小的一定辦好。”
顧硯初和霍汀剛從明德書院出來,就看到了站在書院對麵樹下的秦夫子。
他衝二人使了眼色以後,便若無其事的背著手走了。
霍汀道:“看來是有消息了?”
顧硯初微微的點了點頭:“去看看。”
到了玉蘭巷,秦夫子家旁邊宅子的大門已經敞開,門口一個仆從引著二人往裏麵走。
顧硯初記得,上次太子和秦夫子一起到他家的時候,此人就一直跟在太子身邊,好像是叫洛飛。
到了一處院落,那仆從便讓開路讓他們進去,自己則守在院門外。
這處院子隻有當中一條碎石鋪成的小路,向裏麵延伸,小路兩旁都是鬱鬱蔥蔥的綠樹。
七拐八拐的進到了院子的深處,太子和秦夫子早就坐在桌前了。
看到他們二人,太子指了指桌子對麵的位置:“坐。”
霍汀還沒沾到椅子就忍不住問道:“表哥,宮裏來信兒了?”
太子的臉上顯出了些許笑意:“盧家當年陷害我的證據,已經擺在了父皇的桌案上。”
秦夫子放在桌子上的雙手緊緊的握著,他的神情有些激動:“十幾年了,終於等到這一天。”
太子的神情也有些激動,幾度秋涼,仿佛大夢一場。
顧硯初沉吟道:“恐怕還要再等。”
太子點頭:“盧善忠的長子盧正緒是北城兵馬司指揮使,手中掌管三萬兵馬,聖上若不使計將盧善忠拿下,恐怕會很生出許多變故。盧家極有可能會反,直接扶持二皇子上位。”
霍汀道:“盧家在京中根深蒂固,盧善忠一慣行事小心謹慎,想抓到他的錯處十分不易。若沒有錯處,聖上要如何借機發難。”
幾人一時陷入了沉默,都在默默的喝著手中的茶水。
顧硯初放下了的茶杯,緩緩說道:“何不借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聽說京中有一家布莊,裏麵賣的都是百兩銀子一匹的料子,這布莊是戶部尚書盧大人夫人的陪嫁。”
三人都靜靜的聽著顧硯初的話,心裏猜測著這與扳倒盧善忠有什麽關係。
隻聽他又道:“天幹物燥,萬一哪日這布莊起了火,救火的人在裏麵發現了什麽身為臣子不該有的衣裳。。。”
霍汀道:“以盧善忠的身份,他府中自然有專人為他裁製衣裳,豈會去他夫人的布莊做衣服。”
“已經是鐵證如山,要的便是尋個由頭,先罷他的官,進了刑部大堂,更是由聖上說的算。”
霍汀道:“好計!隻要他進了天牢,就別想再出來了。”
顧硯初道:“事先一定要將盧正緒先控製住。”
秦夫子重重的點了點頭,看向太子的眼睛裏赤紅一片:“到時,殿下便沉冤得雪了!”
太子沒有說話,隻是抓著杯子的手始終不曾鬆開。
從玉蘭巷裏出來以後,霍汀非要拉著顧硯初再去外麵坐坐。
二人在路邊找了個小酒館,尋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了下來,又隨意的點了幾樣下酒菜。
霍汀要了兩壺酒,給自已和顧硯初分別滿上,小聲道:“皇上現在年紀大了,身子又不好,換成以前,哪裏還用尋什麽借口,早就把盧善忠綁了打入死牢。”
說罷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又用眼神示意顧硯初。
顧硯初隻得也將自己杯中的酒一口喝光。
“盧家可不好對付,不然當年太子之事,如何能查不到一點證據。”
霍汀吃了口菜,轉了話題,他放下筷子說道:“顧兄,等你成親後,我就要迴京城了,恐怕一時半會咱們也見不著了。不過你若明年高中,那咱們就能在京城裏相見了。”
顧硯初道:“那就明年京城見。”
霍汀舉起了手中的酒杯:“你為什麽要在青州成親?以後若能高中,在京城娶親豈不更好?”
顧硯初飲盡杯中酒,嘴角上揚:“我怕去了京城,她被別人搶走,恨不能時時與她在一起。”
“真酸!”說罷,他就哈哈大笑起來。
二人邊喝邊聊,顧硯初隱約感覺到好像有人在注視著自己這邊。
他不動聲色的用眼角餘光掃了過去,就瞥見有兩個人坐在遠處,目光不住的往自已這邊看。
他們的桌子上隻擺了一盤子花生米和一壺茶水。
霍汀見顧硯初用手指沾了酒水,在桌子上輕輕的寫了幾個字,待他看清顧硯初寫的是什麽的時候,神情有微微的變色。
他從懷中掏出一塊碎銀放在桌子上,便起身與顧硯初一起離去。
盯梢之人見他們已經出了酒館,便急急的也追了出去。
瞧見霍汀和顧硯初在街上慢慢的走著,他們也不遠不近的跟著,誰知不知不覺間就拐進了一處叫井欄的暗巷。
等跟著他們走進暗巷深處時,霍汀和顧硯初猛的一個轉身,這可把二人嚇了一跳。
他們下意識的拔腿就想往迴跑,就聽顧硯初的聲音在身後冷冷的響起:“再跑我可就不客氣了。”
那兩個人也不理會,撒開丫子就往前奔。
隻見顧硯初手中銀光一閃,前麵的兩個人頓時覺得腿上一麻,人就摔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