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裏,老牛家鬧了起來,牛婆子迴到家中,一看見自己閨女那張腫的老高的臉,頓時發了瘋一般的跑去了西廂房牛二丁的屋子。
她一腳踹開房門,連鞋都沒脫就上了炕,把正睡的迷迷糊糊的範氏打頭昏腦脹、眼前金星直冒。
範氏被牛婆子披頭散發,仿若厲鬼一樣的神情嚇的半天都沒敢吭聲,最後還是牛二丁起來,把牛婆子強拖了出去。
不一會就傳來了範氏鬼哭狼嚎一樣的叫聲,在寂靜的村子裏傳的老遠。
曼舟的屋中依然點著蠟,她正在仔細讀白天顧硯初給她的那本書。
現在,一般人若是生病了,大多都是由郎中開方子,然後在藥鋪裏抓藥拿迴家中,用藥爐熬煮以後再用。
而這本書中的方子,卻是提前製好的現成膏方。
每次挖出一勺,用開水衝開調勻,直接服用就成。
她在書中選了幾種現下較常用的方子,仔細的琢磨起了裏麵的用藥。
最後將熬製膏方所需用的材料一一謄抄在了紙上。
而東邊茅草屋裏的顧硯初卻是躺在炕上,沒有絲毫的睡意,漆黑的屋子裏,他的一雙眼睛異常的明亮。
身邊的炕上,就放著從那人身上摸出來的信。
信用蠟封了口,他並沒有拆開,而是在思索著那個人的身份。
不起眼的一身青色的袍服,小腿上纏了一層又一層的布帶,有些功夫在身上,但武功並不高。
看起來像是個送信跑腿的,可是,如果隻是一封普通的信,為什麽會被好幾個人追殺。
但如果是一封重要的信,又怎麽會派這樣一個身手不怎麽樣的人來送。
顧硯初想起了明空對他說過的話,現在皇帝的年紀大了,膝下有四位皇子爭儲。
自太子在十三年前被貶為庶人以後,老皇帝遲遲沒有再立新太子。
十三年前,皇帝病重,終日昏睡不醒,太子衣不解帶的親自服侍在側。
經過將近半月,皇帝的病情總算有所好轉,慢慢的能自己坐起來不用人扶了。
一日,太子正要親自服侍皇帝用藥,卻不知怎麽的,小宮女在床前一下子打翻了藥碗。
碗裏的湯藥悉數灑在了床褥之上,頓時,明黃色的被褥就被染成了一片漆黑。
小宮女嚇的連忙跪在地上求饒,見皇帝和太子都盯著湯藥染黑的地方沉思。
那名小宮女自顧自的站起身,目露兇光,從腰間抽出一把軟劍就朝皇帝刺了過去。
屋中的幾名太監嚇的大驚失色,立刻全都撲了上去,老皇帝也迅速的拉起被子擋在胸前。
好在小宮女及時被太監拉住,這才有驚無險。
幾人合力將她摁倒在地上,老皇帝又驚又怒的問她受何人指使。
小宮女抬眼看向太子,隻道了一句:“奴才無用,不能助太子殿下提前登基。”
說罷,咬碎口中的蠟丸,脖子一歪,立時就氣絕身亡了。
恰在此時,皇帝的寢殿已經被太子的親信帶兵圍住,幸得二皇子趕來相救。
太子當場被廢,直接打入皇室監,後來在他的寢宮裏竟然又搜出了龍袍。
最終太子被貶為庶人,受太子牽連的朝中大臣十三人,全部都被處死,這當中就包括當時的太子少師明空。
明空原名趙良韞,是太康三年的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在太康十一年時,成為了太子的講官,每日與太子相伴。
趙良韞自小就跟著父親學醫,醫術相當了得,隻因後來走上仕途,便絕口不提自己會醫術之事,所以朝中也無人知曉。
太子被打入皇室監以後,他心知在劫難逃,便配製好了假死藥提前藏在了頭發之中。
經過皇後、幾位皇子和朝中大臣的一再求情,皇帝同意賜幾人毒酒一杯,準予保留全屍,他這才借著牢中光線昏暗,假飲毒酒躲過一劫。
趙良韞在亂葬崗裏整整躺了三天,才在成堆已經發臭的屍體中悠悠轉醒。
漆黑的夜裏,四下死一般的寂靜,隻能聽到自己“咚咚咚”的心跳聲。
他不敢站起身,隻得在地上爬著挪到了樹林子的深處。
見周圍始終沒有什麽動靜,這才慢慢放下心來,身上寒冷,腹中饑餓,他靠坐在樹下不禁悲從中來。
太子品性純良,自小得他親自教導,兩人相伴十多年,以他對太子的了解,他相信太子絕不會做出逼宮弑父之事,定是遭人陷害。
這個人到底是誰,他思索了半天,心下漸漸有了結論。
什麽人會比那日恰巧出現在皇帝寢殿內,又正好將人救下的二皇子嫌疑更大呢。
不敢再迴家中再看一眼妻女,趙良韞抹了把臉上的淚水,趁著夜色遠遠的逃離了京城。
出了京城以後,他從鞋底裏摳出銀票,找了個客棧把自己收拾幹淨。
辨別了方向,便往南行,後來到了安陽山的時候,他才決定在這裏落腳。
安陽山上草藥豐富,不僅山形陡峭,地勢險峻,而且山路相當複雜難走。
他在山上隱藏了七八日,才發現了山腰上的一處破廟。
於是索性剃了頭發,當起了和尚。
每日閑來無事便采些藥材,拿到城裏的藥鋪中賣了銀錢,再換些米糧迴來。
他也曾悄悄的打探過被貶為庶人的太子的下落,隻聽說太子死在了流放的路上,直到後來再沒有絲毫音信。
後來收留了顧硯初以後,他便每日教他讀書習字,甚至將自己的醫術也傳給了他。
師徒兩個相依為命,再往後又多了一個曆曼舟。
小丫頭慣會討巧賣乖,隔三差五的就送些吃的喝的上山。
於是,趙良韞便兩個人一起教,將自己的過往悉數告訴了他們。
顧硯初明白他的心思,他將自己畢生所學傾囊相授,用意皆是因為他不甘心這樣被人陷害。
在明空臨死前,他點頭答應了他的要求。
考取功名,查清楚當年的真相,為趙良韞和太子報仇,再到他的家中看一看他的妻女是否安然。
即便明空沒有這樣要求他,他也打算查清楚當年的事。
師徒如父子,近十年的師徒之情,早就令顧硯初把他當作了自己的父親一般。
他翻了個身,伸手將信塞到了枕頭下麵,這才沉沉的睡去。
她一腳踹開房門,連鞋都沒脫就上了炕,把正睡的迷迷糊糊的範氏打頭昏腦脹、眼前金星直冒。
範氏被牛婆子披頭散發,仿若厲鬼一樣的神情嚇的半天都沒敢吭聲,最後還是牛二丁起來,把牛婆子強拖了出去。
不一會就傳來了範氏鬼哭狼嚎一樣的叫聲,在寂靜的村子裏傳的老遠。
曼舟的屋中依然點著蠟,她正在仔細讀白天顧硯初給她的那本書。
現在,一般人若是生病了,大多都是由郎中開方子,然後在藥鋪裏抓藥拿迴家中,用藥爐熬煮以後再用。
而這本書中的方子,卻是提前製好的現成膏方。
每次挖出一勺,用開水衝開調勻,直接服用就成。
她在書中選了幾種現下較常用的方子,仔細的琢磨起了裏麵的用藥。
最後將熬製膏方所需用的材料一一謄抄在了紙上。
而東邊茅草屋裏的顧硯初卻是躺在炕上,沒有絲毫的睡意,漆黑的屋子裏,他的一雙眼睛異常的明亮。
身邊的炕上,就放著從那人身上摸出來的信。
信用蠟封了口,他並沒有拆開,而是在思索著那個人的身份。
不起眼的一身青色的袍服,小腿上纏了一層又一層的布帶,有些功夫在身上,但武功並不高。
看起來像是個送信跑腿的,可是,如果隻是一封普通的信,為什麽會被好幾個人追殺。
但如果是一封重要的信,又怎麽會派這樣一個身手不怎麽樣的人來送。
顧硯初想起了明空對他說過的話,現在皇帝的年紀大了,膝下有四位皇子爭儲。
自太子在十三年前被貶為庶人以後,老皇帝遲遲沒有再立新太子。
十三年前,皇帝病重,終日昏睡不醒,太子衣不解帶的親自服侍在側。
經過將近半月,皇帝的病情總算有所好轉,慢慢的能自己坐起來不用人扶了。
一日,太子正要親自服侍皇帝用藥,卻不知怎麽的,小宮女在床前一下子打翻了藥碗。
碗裏的湯藥悉數灑在了床褥之上,頓時,明黃色的被褥就被染成了一片漆黑。
小宮女嚇的連忙跪在地上求饒,見皇帝和太子都盯著湯藥染黑的地方沉思。
那名小宮女自顧自的站起身,目露兇光,從腰間抽出一把軟劍就朝皇帝刺了過去。
屋中的幾名太監嚇的大驚失色,立刻全都撲了上去,老皇帝也迅速的拉起被子擋在胸前。
好在小宮女及時被太監拉住,這才有驚無險。
幾人合力將她摁倒在地上,老皇帝又驚又怒的問她受何人指使。
小宮女抬眼看向太子,隻道了一句:“奴才無用,不能助太子殿下提前登基。”
說罷,咬碎口中的蠟丸,脖子一歪,立時就氣絕身亡了。
恰在此時,皇帝的寢殿已經被太子的親信帶兵圍住,幸得二皇子趕來相救。
太子當場被廢,直接打入皇室監,後來在他的寢宮裏竟然又搜出了龍袍。
最終太子被貶為庶人,受太子牽連的朝中大臣十三人,全部都被處死,這當中就包括當時的太子少師明空。
明空原名趙良韞,是太康三年的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在太康十一年時,成為了太子的講官,每日與太子相伴。
趙良韞自小就跟著父親學醫,醫術相當了得,隻因後來走上仕途,便絕口不提自己會醫術之事,所以朝中也無人知曉。
太子被打入皇室監以後,他心知在劫難逃,便配製好了假死藥提前藏在了頭發之中。
經過皇後、幾位皇子和朝中大臣的一再求情,皇帝同意賜幾人毒酒一杯,準予保留全屍,他這才借著牢中光線昏暗,假飲毒酒躲過一劫。
趙良韞在亂葬崗裏整整躺了三天,才在成堆已經發臭的屍體中悠悠轉醒。
漆黑的夜裏,四下死一般的寂靜,隻能聽到自己“咚咚咚”的心跳聲。
他不敢站起身,隻得在地上爬著挪到了樹林子的深處。
見周圍始終沒有什麽動靜,這才慢慢放下心來,身上寒冷,腹中饑餓,他靠坐在樹下不禁悲從中來。
太子品性純良,自小得他親自教導,兩人相伴十多年,以他對太子的了解,他相信太子絕不會做出逼宮弑父之事,定是遭人陷害。
這個人到底是誰,他思索了半天,心下漸漸有了結論。
什麽人會比那日恰巧出現在皇帝寢殿內,又正好將人救下的二皇子嫌疑更大呢。
不敢再迴家中再看一眼妻女,趙良韞抹了把臉上的淚水,趁著夜色遠遠的逃離了京城。
出了京城以後,他從鞋底裏摳出銀票,找了個客棧把自己收拾幹淨。
辨別了方向,便往南行,後來到了安陽山的時候,他才決定在這裏落腳。
安陽山上草藥豐富,不僅山形陡峭,地勢險峻,而且山路相當複雜難走。
他在山上隱藏了七八日,才發現了山腰上的一處破廟。
於是索性剃了頭發,當起了和尚。
每日閑來無事便采些藥材,拿到城裏的藥鋪中賣了銀錢,再換些米糧迴來。
他也曾悄悄的打探過被貶為庶人的太子的下落,隻聽說太子死在了流放的路上,直到後來再沒有絲毫音信。
後來收留了顧硯初以後,他便每日教他讀書習字,甚至將自己的醫術也傳給了他。
師徒兩個相依為命,再往後又多了一個曆曼舟。
小丫頭慣會討巧賣乖,隔三差五的就送些吃的喝的上山。
於是,趙良韞便兩個人一起教,將自己的過往悉數告訴了他們。
顧硯初明白他的心思,他將自己畢生所學傾囊相授,用意皆是因為他不甘心這樣被人陷害。
在明空臨死前,他點頭答應了他的要求。
考取功名,查清楚當年的真相,為趙良韞和太子報仇,再到他的家中看一看他的妻女是否安然。
即便明空沒有這樣要求他,他也打算查清楚當年的事。
師徒如父子,近十年的師徒之情,早就令顧硯初把他當作了自己的父親一般。
他翻了個身,伸手將信塞到了枕頭下麵,這才沉沉的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