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起來,剛吃過了早飯,曼舟就背著竹筐跑出了家門。


    她往村子西麵走,直到了一戶人家門前才停了下來。


    院門沒關,一個瞎了眼的老太太,正坐在院子裏的一張破桌子旁喝粥。


    曼舟輕手輕腳的走了進去,將背上的竹筐放到地上,又從裏麵拿出一個油紙包,露出一條縫隙放到老太太的鼻子前晃了晃。


    老太太喝粥的動作一頓,用鼻子使勁嗅了嗅:“曼舟丫頭,你又拿什麽吃的來饞老婆子了。”


    曼舟嘻嘻的笑了:“劉阿婆,這是我早上親手做的魚丸子,你嚐嚐。”


    她用竹簽插了一顆,送到瞎眼的老婆子嘴邊,笑眯眯的看著她吃進嘴裏。


    劉阿婆咀嚼了半天才咽了下去,又低頭摸索著碗喝了口粥,才道:“有長進,今天的魚丸子倒是不腥氣了,但是還少點鮮味。”


    曼舟又插了一顆,將竹簽子放到她手中:“劉阿婆,你說我這魚丸子能賣錢嗎?”


    “你這小丫頭又想來騙我的手藝。”


    劉阿婆一邊吃丸子一邊喝粥,直到全部都吃完了才道:“放一點點的燒酒,再摘點韭菜葉子,切碎了摻到魚丸子裏,能提不少的鮮味,你要到城裏去賣,那便要將丸子煮熟以後再用油炸了,那樣不光好吃,路上也好拿。”


    “謝謝阿婆。”她站起身,將地上的竹筐重新的背到了肩上。


    “曼舟丫頭”聽見聲響的劉阿婆叫住了她。


    “劉阿婆?”


    她拄著拐杖站起來,曼舟趕忙過去扶她。


    劉阿婆抓著她的手腕說道:“曼舟丫頭,咱們兩個認識有六年多了吧?”


    曼舟點了點頭,一想到阿婆看不見,她又“嗯”了一聲。


    劉阿婆接著說道:“這些日子,我總夢到我那死鬼老頭子和死鬼兒子,他們兩個都急著讓我去找他們呢,我覺得我的日子恐怕也不多了。”


    曼舟嚇了一跳,正想開口勸慰幾句,劉阿婆拉著她往屋門口的方向走了幾步,低聲道:“聽我說,這麽些年,多虧了你們一家子的幫襯,不然老婆子活不到今天,我也沒有什麽值錢的東西給你,萬一哪一天老婆子兩腿一蹬走了,你記住,在我家柴房的門框上麵,有我留給你的東西。”


    “阿婆,你別胡思亂想,我看你身子硬朗的很,什麽兩腿一蹬的,可不許再說這樣的話了。”曼舟有些不高興道。


    “好了好了,老婆子知道了,你快去玩吧。”劉阿婆揮了揮手,拄著拐棍,顫顫巍巍的進了屋。


    曼舟看著她的背影,有些少年老成的搖了搖頭,又歎了口氣,最後才背著竹筐走了。


    劉阿婆年輕的時候就沒了丈夫和兒子,她整日坐在家門前等著,最後哭瞎了眼睛,靠著租給別人的兩畝地勉強度日。


    因為她是個寡婦,又瞎了眼睛,佃地的那戶人家每年隻給夠她一個人吃的口糧。


    劉阿婆就靠著這點口糧一直活到了現在。


    幾年前,小曼舟去河邊捉魚的時候,見她經常一個人坐在家門口,手裏拿著一塊又幹又硬的餅子,用一雙無神的瞎眼往村口張望,十分可憐。


    終於有一日,她跑到瞎眼婆子的跟前,往她的手裏塞了個包子:“吃吧,是我娘做的肉包子。”


    瞎眼婆子愣了一下,咬了一口滋滋冒油包子,便張著嘴嚎啕了起來。


    從那以後,曼舟時不時的就給她送點吃的喝的,和劉阿婆也漸漸的熟悉了起來。


    她今日要去安陽山上的廟裏,看看顧硯初下不下山,順便再采些薄荷葉子迴去做薄荷膏。


    一路上邊走邊采,等到了破廟門口的時候,竹筐裏已經裝滿了沉甸甸的薄荷葉。


    她直接來到了殿後麵的禪房,在門口就看到了背著包袱正要往外走的顧硯初。


    才幾日的光景,顧硯初又清瘦了不少,他來到曼舟麵前:“怎麽上山了?”


    曼舟道:“我來看看你是不是今日下山,村長帶著村裏的人已經把我家旁邊的茅草屋給收拾好了,我娘也給你做了新被褥。”


    顧硯初點了點頭:“走吧。”


    曼舟咬了咬唇,偏頭問道:“師父葬在了哪裏?”


    “師父有言,他老人家塵緣未了,不得已才在這破廟中苟延殘喘,了此殘生,不必遵從佛製和佛禮,就葬在了安陽山的東麵。”


    關上了廟門,顧硯初又迴頭看了一眼,二人便肩並肩,一路無話的下了山。


    到了村子裏,曼舟拿著他的包袱先迴了茅草屋。


    顧硯初去拜謝了村長和村裏幫著料理明空後事的幾戶人家。


    喬氏做好了午飯,親自端著給顧硯初送了過去。


    他把喬氏讓進了屋中,接了飯碗放到了炕上:“多謝嬸子。”


    喬氏紅了眼:“你這孩子,還謝什麽謝,你師父是我們一家的恩人,也是曼舟的師父,如今他去了,我們照顧你也是應該的,當初若不是你師父幫我們在村裏安頓下來,如今還哪有我和曼舟的命在。”


    喬氏想起了當初從平南侯府中逃出來時的情景,她和周嬤嬤藏在山上,生怕王氏派人追來。


    夜裏的山上一片漆黑,四下裏靜的駭人,偶有幾隻鳥蟲飛過都把兩人嚇的全身哆嗦。


    已經入冬,枝頭上連野果都沒有,每日隻能啃幾口幹硬的饃饃,連著多日兩個人都不敢合眼。


    後來還是在山上采藥的明空和尚發現了她們,這才將她們二人讓到了廟中。


    她掏出帕子擦了擦眼淚,站起身:“好孩子,你快吃吧,我已經讓周嬤嬤明日去城裏給你置辦些鍋碗和桌椅,以後你就在這裏住著,安心讀書。”


    喬氏迴到家裏,就看到曼舟將采來的薄荷葉子清洗幹淨,放在東邊院牆下的長桌上晾幹。


    她從屋子裏拿出一小壇烈酒倒進了裝薄荷的盆子裏後,又蓋上了一層油紙,用蠟封了口,最後將盆子放到了樹陰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朝朝漫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白兔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白兔公子並收藏朝朝漫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