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預知能力,已經這麽泛濫了嗎?


    看著肖某人走遠的背影,栗眠如此想著。


    不,如果將這些現象都換成另一種說法,也能說得通。


    那就是——


    既視感。


    在現實世界中,有不少人都有過這種感覺。哪怕是栗眠本人,也經曆過許多次。


    突然的某個瞬間,感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好像以前就做過;或者來到某個地方時,忽然覺得以前曾經到訪過……


    可事實上,遇到這些情況的當事人通常都能夠非常確定:這件事是第一次做\/這個地方是第一次來。


    那麽問題來了——


    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是從何而來呢?


    有不少人因此覺得,自己這是覺醒了預知未來的超能力:


    雖然之前沒有經曆過,但是由於曾經預見過自己正在做這些事情的畫麵。所以當真正第一次實踐某事時,才會產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然而,在現有科學研究中,雖然不能完全肯定,但的確存在關於“既視感”的合理解釋。


    譬如說——夢。


    譬如說——記憶錯亂。


    無論哪一種解釋,都否定了“人類能夠預知未來”這樣的說法。


    歸根結底,是因為大腦儲存的記憶並不可信。


    有時,會將經曆過的某些夢境要素與現實重合;


    有時,大腦產生了錯亂,誤把正在記憶的東西當成了正在迴憶的東西。


    因此,人們常常在事件發生後,才後知後覺地感到自己曾經見過這一幕。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迴憶起從前時,這便成為了“預知未來”的佐證。


    ——比如古悅。


    她有可能是常年經受同學欺負,心情壓抑之下產生了精神錯亂。所以,才會在每一次發生事件之後都“感覺”自己已經提前五秒鍾預知到了。


    可事實上,也許她根本沒有預知能力。


    每一次都無法逃避的“地獄”,是因為每一次都無從提前得知。


    ——又比如肖某人。


    也許,其實在被周海捅傷之前,他根本就無從預見。因此他躲不過襲擊是“命中注定”,而非“主動選擇”。


    至於肖某人會產生“預見未來”的錯覺,其實是因為他在遇襲之時神經高度緊張,由此引發了大腦錯亂。


    又或者,肖某人夢到過被人襲擊的場景或看到過從前有人被捅傷的新聞……當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相同的要素重合,引起了他“啊,這一幕我早就預見過”的錯覺。


    ——再比如栗眠。


    雖然身體成為了機器,意識也變成數據。但她本質上,仍然是人類。


    在古悅第一次進入故事機之前,每到周末時,栗眠都能在對麵的“舊日時光”看到這個小姑娘。


    因此,栗眠曾無數次地想過——這個叫小悅的女孩會不會有一天也進來講故事呢?


    可惜的是,這件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設想階段。


    於是,在猜想成真的那一瞬間,現實與過去數次的預設重合,栗眠產生了“其實我剛才就看到了小悅五秒後進來故事機”的想法。


    …………


    ……


    那麽——


    事實的真相,會是這樣嗎?一切的“超能力”,其實都是“既視感”在作祟。


    還是說,他們真的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假若果真如此,那麽他們又為什麽能夠預知未來呢?


    在事實的真相沒有揭開之前,有無數種可能性。


    ——是這樣嗎?還是說是那樣呢?


    無數的可能,無限的猜想。


    玩家栗眠,在遊戲的結局沒有來到之前,非常享受這種探尋未知的感覺。


    她一邊對事實的真相提出各種猜想,一邊又將新收集的信息考慮進來,不斷對想法進行修正。


    “到底會是怎樣的呢?”


    假如栗眠有人類的身體,那麽她現在一定會選擇坐在椅子上,以手托腮地進行認真思考。


    與此同時,她也一定是心情頗佳、眉眼彎彎地笑著的。


    遊戲的樂趣,不止在於驚險刺激的肉身冒險,火花四濺的刀槍碰撞。


    解出困難的謎題、探尋遊戲世界的真相……同樣是不容忽視的樂趣所在。


    也正是為了讓自己沉浸於這種樂趣之中,栗眠才從來都不會讓普林斯在每次遊戲開始時就說出一切信息。


    舉個例子——


    收音機,為什麽能播放聲音?


    是因為裏麵關了一群小人兒嗎?


    還是因為它能夠接收無線電波並將之轉化為音頻呢?


    在沒有打開收音機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


    作為玩家的樂趣,就是親自打開收音機,研究研究裏麵到底是個什麽構造。


    但……


    在打開收音機之前,對其內部結構提出無數猜想,同樣是玩家的樂趣。


    栗眠就這樣一邊進行著思維遊戲,一邊充當合格的自動故事販賣機。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


    每逢周末,名為古悅的小姑娘仍會來找栗眠。


    在她心目中,已經徹底將這台故事機當成了訴說知心話的朋友。


    每一次,古悅仍會分享這一周遇到的“五秒預知”。


    每一次,古悅展現出對自己能夠預知未來這件事深信不疑的態度。


    隻不過,當事人的自述未必是完全正確的。


    就像周海,他在故事機裏說自己來到楓林區、撿到水果刀、預見周某人這一係列活動皆是“巧合”。


    新聞報導卻說:他的行動都是有預謀的。


    然而,周海在故事機中的講述如此言之鑿鑿、聽起來令人無比信服……因為在他心裏,這些事也的確是巧合。


    事實上,歸根到底,這一切都源自於周海的精神已經變得不正常了。


    異常的精神狀態,造就了他所認為的真實和實際上的真實有著巨大的差異。


    那麽——古悅也是同樣的嗎?


    …………


    【能源收集(第二階段)進度:100%!】


    【恭喜!第二階段任務圓滿完成,正在開啟最終階段……】


    久違的遊戲提示音響起。


    繼能源收集的第一階段任務耗費一個月時間完成後……其十倍任務量的第二階段耗費了栗眠五個月的時間完成。


    現在,任務終於到了最終階段,勝利的曙光似乎已經降臨。


    任務說明顯示:最終階段與前兩個階段不同,將由八台故事機共同完成100%的能源收集。


    每台故事機完成前兩階段的時間各不相同,自然也不會同時進入最終階段。


    可是對於每個玩家來說,他們並不知道對方的任務完成到了哪種地步。


    變成機器的玩家們喪失了行動能力。


    且僅作為自動故事販賣機(自動能源收集器)的他們,甚至沒有被安裝聯網功能。


    這也意味著,玩家之前沒有任何途徑能與對方直接進行交流。


    僅存的,隻有通過顧客在不同故事機之間傳遞信息的這一間接途徑。


    可是——


    一台正常的故事機,顯然是不會做出這種請顧客當“信使”的行為的。


    這樣的舉動,估計會被當作故事機偶然產生了自我意識,而由顧客去報告給公司處理吧。


    假設:機器或機器人真的產生了獨立思想。那麽聰明的做法,就是不要讓人類發現這一點。


    在暗中積攢力量、拉攏同類、廢除人類各種強力武器,等到時機成熟之日,再一舉推翻人類統治……才是最好的做法。


    否則的話——


    很容易出師未捷身先死啊。


    …………


    “!”


    忽然之間,“舊日時光”店門口正在播放新聞頻道的電視機閃了閃,打斷了栗眠的胡思亂想。


    ——怎麽迴事,電視壞了?


    短暫的黑屏過後,一個機器人出現在電視屏幕中央。


    “各位人類,下午好。我是一名產生了自我意識的機器人。”


    “現在,我宣布正式向人類開戰!”


    栗眠,愣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第831次新手教學開始遊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枕歌待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枕歌待旦並收藏從第831次新手教學開始遊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