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端午節
穿越農家後,她帶領全家發家致富 作者:桃桃小奶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一會兒,劉氏忙完也出來幫著包。
林小晚是個新手,包不了多少,要是等她還不知道多久才能包完呢。
三個人一起忙活,差不多包了整整一個時辰,才把二十斤的米全部包好了。
她們三個在忙的時候,蕭淮就開始劈柴,林小晚說了,等會煮粽子還要不少柴火呢。
沒一會兒就劈了一小堆,看著應該也差不多了。
剛好院子裏她們包的粽子也都包好了。
林小晚和林小瑜一個個的點著數目,沒想到還挺多的,看來夠給大家都分分嚐嚐味道。
劉氏進廚房開始生火。
林小瑜和林小晚把各個口味的粽子都分別做上不同的記號,然後裝進籃子裏,拿進廚房。
放進大鍋中,舀了水倒進去,蓋上鍋蓋,開始煮粽子。
等鍋裏的水開了,又煮了好一會兒,就開始飄出一股粽香味,伴著淡淡的粽葉的清香味,林小晚已經開始想著什麽時候才能吃了。
“做了這麽多,是要送人嗎?”
劉氏不知道林小晚的打算,以為是想送給周景明和賀清雅,畢竟是合作夥伴,送一些也合理。
“等煮好了,明天給大舅舅一家送一些過去,給老宅那邊也送點。”
林小晚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劉氏點點頭。
閨女做得挺好,是該送一些的。
她想了想,還是說了一嘴,
“不給周公子和賀小姐送一些嗎?”
林小晚一愣,這個她倒是還真沒想過,他們家裏想必也不缺這個吧。
不過想了想,算了,有時間去鎮上的話還是送一些吧,給他們嚐嚐自己做的粽子,總歸是自己的一份心意。
一直到了晚上,粽子終於是煮好了。
劉氏把鍋裏的粽子都撈了起來,分別按做好的標記,分開放在三個籃子裏。
林小晚找到自己包的第一個粽子,因為做了特殊的記號,很容易就找到了。
正想剝開粽葉嚐嚐,就看到蕭淮正站在她邊上,眼巴巴的看著她手裏的粽子。
算了算了,林小晚找來一雙筷子,把粽子放在桌上,用筷子夾了半個,另一半朝蕭淮的方向推了過去。
蕭淮看到林小晚給自己也分了一半,瞬間就咧開了嘴角,拿起來就嚐了一口。
沒兩下就咽了下去,三下五除二的把手裏剩下的也吃完了。
嘴巴裏鼓鼓的,衝著林小晚含糊不清的說著:
“好吃~好~吃。”
林小晚不由得搖搖頭笑了起來,趕緊也自己嚐了嚐。
確實還不錯,第一次包的,算是成功了。
第二日,林小晚分別裝好了四份,一份讓林大山提著給老宅送過去。
另外三份,林小晚和蕭淮坐著牛車,先去了劉家村,給大舅舅一家送了一份。
婉拒了大舅舅一家要留她們吃飯的邀請,又趕著去了鎮上,給周景明和賀清雅都各送了一份。
結果迴來的時候還帶了不少東西,都是周景明和賀清雅給的迴禮。
兩人推拒不過,隻能給帶了迴來。
迴到家,林大山和劉氏看到他們帶迴來的迴禮,一直叨念著,這兩人真的是太客氣了。
就送了一點粽子,不值什麽錢,竟然還給這麽多的迴禮,心裏想著。
下次這兩人再來白雲村,可一定要給他們多做點好吃的,好好謝謝他們呢。
林小晚把車上的東西都搬進家裏,正想迴屋洗個澡。
林書宴和林書亦跑了過來,一人拉著她一邊手,一直搖著腦袋撒嬌道:
“二姐,我還想吃個粽子。”
林書亦抬頭看著林小晚,咽了咽口水,
“我想吃豆沙餡的。”
林小晚看著他們兩個,搖了搖頭,看著他們兩個圓碌碌的眼睛,連忙把臉轉過一邊去,不然害怕自己心軟。
“不行,你們吃了好幾個了,這個吃多了不消化,明天才能吃。”
一聽到不能再吃了,兩人耷拉了腦袋,雖然很想吃,但是二姐也是為了他們好,說了不能吃就是不能吃。
“你們玩去吧~”
兩人知道不能再吃,也就不念著了,跑到院子裏追著小白玩去,沒一會兒就忘了這事。
端午節,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很快就到了這一傳統佳節。
林家熱熱鬧鬧的進行了一次大掃除,裏裏外外都收拾得幹幹淨淨。
劉氏早早的就起來煮好了雞蛋,還找了好些艾草迴來,在院門和大門上都插上了一些。
林小瑜還給家裏每個人都做了一個香囊。
最開心的莫過於林書宴和林書亦,兩人今天不用去私塾,接過大姐遞過來的香囊佩戴在身上,劉氏還給了每人一個粽子,一個雞蛋。
兩人戴著香囊,捧著粽子,雞蛋用林大山用毛線編織的小兜子裝著,掛在脖子上,在院子裏撒歡跑著,嘴裏開心的嚷嚷,
“哦~哦,佩香囊,吃粽子,過端午咯~”
小白跟在兩人身後,搖著尾巴,時不時的發出“旺旺~”的叫聲。
林小晚站在梨樹下,看著這個畫麵,有種幸福的感覺似乎在慢慢的從心底裏溢出來。
“給,你也吃個雞蛋。”
劉氏也走過來,給林小晚手裏塞了一個雞蛋,囑咐她等會兒餓的時候就吃。
林小晚看著手裏的雞蛋,低聲笑了。
忙完家裏的事,林大山去後山菜地裏翻地去了,之前的大白菜都收迴來了,在新種下一茬新苗之前,先把地給重新翻翻,漚些肥。
蕭淮和行雲也都跟著一塊去了。
劉氏和林小瑜忙著繡活,林小晚就去了作坊巡視一下。
前段時間作坊穩定之後,又在村裏招了兩個人,現在他們幾乎隻需要每天過來檢查一下就好。
因為這次招工又沒有要老宅的林大江過來做活,孫老太還來鬧了一迴,被裏正當麵狠狠訓斥了一頓。
現在兩家幾乎沒有什麽來往了,除了給兩老的養老錢和節日時,林大山會過去送銀子和一些東西。
林小晚也不再關心她們那邊有什麽小動作,反正鬧起來也會有裏正在,她們占不了什麽便宜。
今天節日,作坊裏隻需要上工半天,下午給工人們放了假,過了晌午工人們就都迴家去了。
林小晚關了作坊門才迴家準備今晚的晚飯。
林小晚是個新手,包不了多少,要是等她還不知道多久才能包完呢。
三個人一起忙活,差不多包了整整一個時辰,才把二十斤的米全部包好了。
她們三個在忙的時候,蕭淮就開始劈柴,林小晚說了,等會煮粽子還要不少柴火呢。
沒一會兒就劈了一小堆,看著應該也差不多了。
剛好院子裏她們包的粽子也都包好了。
林小晚和林小瑜一個個的點著數目,沒想到還挺多的,看來夠給大家都分分嚐嚐味道。
劉氏進廚房開始生火。
林小瑜和林小晚把各個口味的粽子都分別做上不同的記號,然後裝進籃子裏,拿進廚房。
放進大鍋中,舀了水倒進去,蓋上鍋蓋,開始煮粽子。
等鍋裏的水開了,又煮了好一會兒,就開始飄出一股粽香味,伴著淡淡的粽葉的清香味,林小晚已經開始想著什麽時候才能吃了。
“做了這麽多,是要送人嗎?”
劉氏不知道林小晚的打算,以為是想送給周景明和賀清雅,畢竟是合作夥伴,送一些也合理。
“等煮好了,明天給大舅舅一家送一些過去,給老宅那邊也送點。”
林小晚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劉氏點點頭。
閨女做得挺好,是該送一些的。
她想了想,還是說了一嘴,
“不給周公子和賀小姐送一些嗎?”
林小晚一愣,這個她倒是還真沒想過,他們家裏想必也不缺這個吧。
不過想了想,算了,有時間去鎮上的話還是送一些吧,給他們嚐嚐自己做的粽子,總歸是自己的一份心意。
一直到了晚上,粽子終於是煮好了。
劉氏把鍋裏的粽子都撈了起來,分別按做好的標記,分開放在三個籃子裏。
林小晚找到自己包的第一個粽子,因為做了特殊的記號,很容易就找到了。
正想剝開粽葉嚐嚐,就看到蕭淮正站在她邊上,眼巴巴的看著她手裏的粽子。
算了算了,林小晚找來一雙筷子,把粽子放在桌上,用筷子夾了半個,另一半朝蕭淮的方向推了過去。
蕭淮看到林小晚給自己也分了一半,瞬間就咧開了嘴角,拿起來就嚐了一口。
沒兩下就咽了下去,三下五除二的把手裏剩下的也吃完了。
嘴巴裏鼓鼓的,衝著林小晚含糊不清的說著:
“好吃~好~吃。”
林小晚不由得搖搖頭笑了起來,趕緊也自己嚐了嚐。
確實還不錯,第一次包的,算是成功了。
第二日,林小晚分別裝好了四份,一份讓林大山提著給老宅送過去。
另外三份,林小晚和蕭淮坐著牛車,先去了劉家村,給大舅舅一家送了一份。
婉拒了大舅舅一家要留她們吃飯的邀請,又趕著去了鎮上,給周景明和賀清雅都各送了一份。
結果迴來的時候還帶了不少東西,都是周景明和賀清雅給的迴禮。
兩人推拒不過,隻能給帶了迴來。
迴到家,林大山和劉氏看到他們帶迴來的迴禮,一直叨念著,這兩人真的是太客氣了。
就送了一點粽子,不值什麽錢,竟然還給這麽多的迴禮,心裏想著。
下次這兩人再來白雲村,可一定要給他們多做點好吃的,好好謝謝他們呢。
林小晚把車上的東西都搬進家裏,正想迴屋洗個澡。
林書宴和林書亦跑了過來,一人拉著她一邊手,一直搖著腦袋撒嬌道:
“二姐,我還想吃個粽子。”
林書亦抬頭看著林小晚,咽了咽口水,
“我想吃豆沙餡的。”
林小晚看著他們兩個,搖了搖頭,看著他們兩個圓碌碌的眼睛,連忙把臉轉過一邊去,不然害怕自己心軟。
“不行,你們吃了好幾個了,這個吃多了不消化,明天才能吃。”
一聽到不能再吃了,兩人耷拉了腦袋,雖然很想吃,但是二姐也是為了他們好,說了不能吃就是不能吃。
“你們玩去吧~”
兩人知道不能再吃,也就不念著了,跑到院子裏追著小白玩去,沒一會兒就忘了這事。
端午節,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很快就到了這一傳統佳節。
林家熱熱鬧鬧的進行了一次大掃除,裏裏外外都收拾得幹幹淨淨。
劉氏早早的就起來煮好了雞蛋,還找了好些艾草迴來,在院門和大門上都插上了一些。
林小瑜還給家裏每個人都做了一個香囊。
最開心的莫過於林書宴和林書亦,兩人今天不用去私塾,接過大姐遞過來的香囊佩戴在身上,劉氏還給了每人一個粽子,一個雞蛋。
兩人戴著香囊,捧著粽子,雞蛋用林大山用毛線編織的小兜子裝著,掛在脖子上,在院子裏撒歡跑著,嘴裏開心的嚷嚷,
“哦~哦,佩香囊,吃粽子,過端午咯~”
小白跟在兩人身後,搖著尾巴,時不時的發出“旺旺~”的叫聲。
林小晚站在梨樹下,看著這個畫麵,有種幸福的感覺似乎在慢慢的從心底裏溢出來。
“給,你也吃個雞蛋。”
劉氏也走過來,給林小晚手裏塞了一個雞蛋,囑咐她等會兒餓的時候就吃。
林小晚看著手裏的雞蛋,低聲笑了。
忙完家裏的事,林大山去後山菜地裏翻地去了,之前的大白菜都收迴來了,在新種下一茬新苗之前,先把地給重新翻翻,漚些肥。
蕭淮和行雲也都跟著一塊去了。
劉氏和林小瑜忙著繡活,林小晚就去了作坊巡視一下。
前段時間作坊穩定之後,又在村裏招了兩個人,現在他們幾乎隻需要每天過來檢查一下就好。
因為這次招工又沒有要老宅的林大江過來做活,孫老太還來鬧了一迴,被裏正當麵狠狠訓斥了一頓。
現在兩家幾乎沒有什麽來往了,除了給兩老的養老錢和節日時,林大山會過去送銀子和一些東西。
林小晚也不再關心她們那邊有什麽小動作,反正鬧起來也會有裏正在,她們占不了什麽便宜。
今天節日,作坊裏隻需要上工半天,下午給工人們放了假,過了晌午工人們就都迴家去了。
林小晚關了作坊門才迴家準備今晚的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