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博主發視頻質疑男子樂團五月天11月16日在上海舉行的演唱會部分歌曲假唱引發關注。對此,五月天經紀公司迴應,五月天在巡迴演出中不存在任何假唱行為。據悉,上海文旅局執法總隊對五月天演唱會涉嫌“假唱”輿情高度重視,已按照《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要求主辦方配合調查。目前,演唱會原始視頻、音頻已提交執法總隊,將對其進行科學測評分析並公布調查結果。
五月天演唱會是否存在假唱?假唱從技術上如何鑒定?一經查實會有什麽法律後果?北京青年報記者諮詢相關專業人士,就網友關心的問題進行分析解讀。
事件
五月天演唱會被質疑假唱引發關注 經紀公司稱下一場演唱會將全程直播
11月30日,博主“麥田農夫”發布視頻稱,對網友提供的12首五月天11月16日上海體育場演唱會現場的演唱歌曲音頻進行分析發現,其中5首存在假唱的情況,包括《幹杯》《戀愛ing》《愛人錯過》《為你寫下這首歌》《傷心的人別聽慢歌》,有的歌曲前幾句真唱,後麵則是假唱。
該博主稱,在同一場演唱會上,歌手的狀態應該是比較統一的,不太可能一首歌唱得非常完美、沒有任何瑕疵,下一首歌又唱得非常差。該博主采取的分析方法是先從音頻中提取人聲,導入軟件分析音高,且人的嗓子不是機器,不可能一首歌音準都特別準,如果前後差距巨大,有的唱得很差,有的唱得很完美,唱得完美的部分應該屬於假唱。
“麥田農夫”的視頻一經發出播放量超過百萬,網友議論紛紛,有人譴責假唱,有人認為五月天沒假唱,也有人唿籲官方部門介入調查。隨後,該博主又分析了五月天11月28日英國倫敦演唱會的歌曲,認為該場演唱會的部分歌曲存在假唱的情況。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11月12日至14日、11月16日至18日、11月20日至21日,五月天“好好好想見到你”演唱會在上海體育場舉行8場,演唱會門票價格分355元、655元、855元、1055年、1555元、1855元六檔,8場演唱會入場人數超過36萬人。隨後,該係列演唱會在英國倫敦、德國柏林分別舉行了一場,12月7日,該係列演唱會的最後一場將在法國巴黎舉行。
12月3日晚,五月天的經紀公司通過“相信音樂bin-music”微博賬號發消息稱,12月7日在巴黎舉行的演唱會將於北京時間12月8日淩晨3點開始全程直播3小時。
疑問一:是否存在假唱?
上海文旅局文化執法總隊要求主辦方配合調查
針對五月天演唱會的假唱質疑,上海文旅局執法總隊工作人員稱,網傳鑒定假唱的視頻目前還未經核實,有關部門會進一步核實。
12月4日上午,北青報記者致電五月天的經紀公司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問及博主“麥田農夫”指五月天假唱的說法,工作人員對此未予迴應。該工作人員表示,五月天在海外的演唱會還在進行,其團隊也都在海外,“相信音樂”在北京也有公司,如有相關消息會通過官方渠道公布。
同時,北青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致電上海熱線,工作人員稱,若要投訴演唱會假唱和退票,需登記演唱會場次、地點、購票渠道及訂單號或購票手機號,會轉送相關部門跟進處理。
隨後,相信音樂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五月天在巡迴演出中不存在任何假唱行為,網絡上關於“五月天假唱”的言論均為惡意攻擊、造謠中傷,嚴重損害該公司藝人形象。該公司正積極配合相關執法部門開展調查工作,相信相關部門會給出一個公正的結果。該公司表示,五月天出道24年來一直秉持“青春、夢想、友情、愛情”的主題,認真、執著、專注地致力於為廣大歌迷呈現最好的音樂,將來也將一如既往推動華語音樂的創新和發展。“請大家相信五月天,相信音樂!”
據新華社消息,上海文旅局執法總隊已關注“五月天演唱會被質疑假唱”輿情。今年11月,上海蘊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上海體育場舉辦8場五月天“好好好想見到你”演唱會。根據大型營業性演出管理機製,演出期間,每場均有市、區兩級文化執法工作人員現場監管。市文旅局執法總隊對此次涉嫌“假唱”輿情高度重視,已按照《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要求主辦方配合調查,待有關情況依法核實後,將及時迴應網友關切。
據央視新聞報道,“五月天”上海演唱會的原始視頻、音頻,目前已提交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執法總隊,將對提供的音視頻內容進行科學的測評分析,並公布調查結果。
疑問二:假唱如何鑒定?
專家稱鑒定假唱視頻需要一定技術手段
目前,五月天的演唱會是否假唱尚無定論。假唱應如何定義?上海市民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假唱是指“不開麥”對嘴式“假唱”,如要投訴假唱,需提供具體假唱人員名單、日期和歌曲名。
4日下午,北青報就此諮詢了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嶽屾山律師,他表示,根據《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假唱指的是在演出時播放提前錄製好的歌曲、樂曲代替現場演唱、演奏的行為,主要還是看歌手現場有沒有唱,最終需以管理部門的鑒定結果為準。
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的常莎律師認為,“假唱”指歌手於現場表演時播放預錄歌曲,並以實際上未發聲的唇型配合。因此,如果使用彩排音頻、用錄音棚錄製音頻、別人替唱對口型都屬於假唱行為。而部分歌手在演出時采取的“半開麥”演唱類似於在ktv唱歌時開原唱,但原唱音軌的音量較低,觀眾聽到的是混合的效果,既有事先錄製的原唱部分,又有現場真實演唱的部分。這種方式可掩飾部分氣息、音準等問題。歌手確實現場唱完了整首歌,從法律上看,很難說“半開麥”是“用事先錄製的歌曲代替現場演唱”的行為,也很難被認定為假唱。
那麽假唱如何鑒定?博主“麥田農夫”的鑒定方法是否科學?對此,北青報記者也諮詢了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的教師、中國音樂家協會電子音樂學會會員馮金碩。馮老師介紹,從“麥田農夫”博主發布的視頻看,該博主先把演唱會視頻用人工智能手段進行伴奏與主唱分離,分離後得到幹聲(即歌手演唱的聲音),然後放到分析音高的軟件裏進行比對。在其使用的演唱會視頻、鑒定過程沒有造假的前提下,其所使用的技術手段是合理的。
有網友上傳五月天演唱會的視頻,並表示同一首歌前後部分演唱效果差異巨大,由此可判斷假唱。對此,馮老師認為,不通過技術手段,隻通過看視頻、聽聲音效果來判斷真假唱不太靠譜,這在很多情況下無法直接辨別是否假唱。“現場真唱會有很多效果器,比如混響效果。有的歌手唱歌時拉麥,觀眾聽起來的效果沒變化,這種情況也可能和效果器有關。而網友認為的‘真唱’,效果不太好的歌曲也可能是事先在錄音棚錄製的,在歌曲處理時保留一部分瑕疵,修音時修得沒那麽準,以獲得更真實的‘現場感’。所以我們沒辦法直接通過看一個視頻進行真假唱判定。”
同時,馮老師表示,此前很少有人專門做演唱會“打假”。現在有博主質疑五月天演唱會假唱,引發社會各界對假唱的高度關注,間接對其他歌手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疑問三:如果假唱有什麽法律後果?
律師認為如果假唱可能麵臨行政處罰及違約賠償
如果假唱一事查實,五月天及其經紀公司、演唱會主辦方應承擔什麽法律責任?對此,嶽屾山律師及常莎律師均認為,如果假唱查實,演出人員、經紀公司和演唱會主辦方要承擔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即麵臨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及對消費者的違約賠償。
常莎律師表示,首先在行政責任方麵,根據《營業性管理條例》的處罰規定,演出舉辦單位有可能被吊銷營業性演出許可證,個體演員則可能會被吊銷營業執照。同時,演唱會主辦方和演員還可能麵臨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其次,在民事責任方麵,演唱會主辦方應當賠償消費者的損失,對已經支付的賠償可以向演出人員、經紀公司進行追償。
如果消費者花錢買了演唱會門票卻遇到假唱,該如何維權?常莎律師稱,假唱如果被認定為虛假宣傳或商業欺詐則有可能涉嫌欺詐行為,消費者的知情權也受到了侵害。消費者可先與主辦方進行協商解決,解決不了的可通過行政途徑向監管部門舉報,經相關部門確認假唱事實之後,消費者可以起訴維權。
五月天演唱會是否存在假唱?假唱從技術上如何鑒定?一經查實會有什麽法律後果?北京青年報記者諮詢相關專業人士,就網友關心的問題進行分析解讀。
事件
五月天演唱會被質疑假唱引發關注 經紀公司稱下一場演唱會將全程直播
11月30日,博主“麥田農夫”發布視頻稱,對網友提供的12首五月天11月16日上海體育場演唱會現場的演唱歌曲音頻進行分析發現,其中5首存在假唱的情況,包括《幹杯》《戀愛ing》《愛人錯過》《為你寫下這首歌》《傷心的人別聽慢歌》,有的歌曲前幾句真唱,後麵則是假唱。
該博主稱,在同一場演唱會上,歌手的狀態應該是比較統一的,不太可能一首歌唱得非常完美、沒有任何瑕疵,下一首歌又唱得非常差。該博主采取的分析方法是先從音頻中提取人聲,導入軟件分析音高,且人的嗓子不是機器,不可能一首歌音準都特別準,如果前後差距巨大,有的唱得很差,有的唱得很完美,唱得完美的部分應該屬於假唱。
“麥田農夫”的視頻一經發出播放量超過百萬,網友議論紛紛,有人譴責假唱,有人認為五月天沒假唱,也有人唿籲官方部門介入調查。隨後,該博主又分析了五月天11月28日英國倫敦演唱會的歌曲,認為該場演唱會的部分歌曲存在假唱的情況。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11月12日至14日、11月16日至18日、11月20日至21日,五月天“好好好想見到你”演唱會在上海體育場舉行8場,演唱會門票價格分355元、655元、855元、1055年、1555元、1855元六檔,8場演唱會入場人數超過36萬人。隨後,該係列演唱會在英國倫敦、德國柏林分別舉行了一場,12月7日,該係列演唱會的最後一場將在法國巴黎舉行。
12月3日晚,五月天的經紀公司通過“相信音樂bin-music”微博賬號發消息稱,12月7日在巴黎舉行的演唱會將於北京時間12月8日淩晨3點開始全程直播3小時。
疑問一:是否存在假唱?
上海文旅局文化執法總隊要求主辦方配合調查
針對五月天演唱會的假唱質疑,上海文旅局執法總隊工作人員稱,網傳鑒定假唱的視頻目前還未經核實,有關部門會進一步核實。
12月4日上午,北青報記者致電五月天的經紀公司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問及博主“麥田農夫”指五月天假唱的說法,工作人員對此未予迴應。該工作人員表示,五月天在海外的演唱會還在進行,其團隊也都在海外,“相信音樂”在北京也有公司,如有相關消息會通過官方渠道公布。
同時,北青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致電上海熱線,工作人員稱,若要投訴演唱會假唱和退票,需登記演唱會場次、地點、購票渠道及訂單號或購票手機號,會轉送相關部門跟進處理。
隨後,相信音樂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五月天在巡迴演出中不存在任何假唱行為,網絡上關於“五月天假唱”的言論均為惡意攻擊、造謠中傷,嚴重損害該公司藝人形象。該公司正積極配合相關執法部門開展調查工作,相信相關部門會給出一個公正的結果。該公司表示,五月天出道24年來一直秉持“青春、夢想、友情、愛情”的主題,認真、執著、專注地致力於為廣大歌迷呈現最好的音樂,將來也將一如既往推動華語音樂的創新和發展。“請大家相信五月天,相信音樂!”
據新華社消息,上海文旅局執法總隊已關注“五月天演唱會被質疑假唱”輿情。今年11月,上海蘊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上海體育場舉辦8場五月天“好好好想見到你”演唱會。根據大型營業性演出管理機製,演出期間,每場均有市、區兩級文化執法工作人員現場監管。市文旅局執法總隊對此次涉嫌“假唱”輿情高度重視,已按照《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要求主辦方配合調查,待有關情況依法核實後,將及時迴應網友關切。
據央視新聞報道,“五月天”上海演唱會的原始視頻、音頻,目前已提交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執法總隊,將對提供的音視頻內容進行科學的測評分析,並公布調查結果。
疑問二:假唱如何鑒定?
專家稱鑒定假唱視頻需要一定技術手段
目前,五月天的演唱會是否假唱尚無定論。假唱應如何定義?上海市民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假唱是指“不開麥”對嘴式“假唱”,如要投訴假唱,需提供具體假唱人員名單、日期和歌曲名。
4日下午,北青報就此諮詢了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嶽屾山律師,他表示,根據《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假唱指的是在演出時播放提前錄製好的歌曲、樂曲代替現場演唱、演奏的行為,主要還是看歌手現場有沒有唱,最終需以管理部門的鑒定結果為準。
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的常莎律師認為,“假唱”指歌手於現場表演時播放預錄歌曲,並以實際上未發聲的唇型配合。因此,如果使用彩排音頻、用錄音棚錄製音頻、別人替唱對口型都屬於假唱行為。而部分歌手在演出時采取的“半開麥”演唱類似於在ktv唱歌時開原唱,但原唱音軌的音量較低,觀眾聽到的是混合的效果,既有事先錄製的原唱部分,又有現場真實演唱的部分。這種方式可掩飾部分氣息、音準等問題。歌手確實現場唱完了整首歌,從法律上看,很難說“半開麥”是“用事先錄製的歌曲代替現場演唱”的行為,也很難被認定為假唱。
那麽假唱如何鑒定?博主“麥田農夫”的鑒定方法是否科學?對此,北青報記者也諮詢了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的教師、中國音樂家協會電子音樂學會會員馮金碩。馮老師介紹,從“麥田農夫”博主發布的視頻看,該博主先把演唱會視頻用人工智能手段進行伴奏與主唱分離,分離後得到幹聲(即歌手演唱的聲音),然後放到分析音高的軟件裏進行比對。在其使用的演唱會視頻、鑒定過程沒有造假的前提下,其所使用的技術手段是合理的。
有網友上傳五月天演唱會的視頻,並表示同一首歌前後部分演唱效果差異巨大,由此可判斷假唱。對此,馮老師認為,不通過技術手段,隻通過看視頻、聽聲音效果來判斷真假唱不太靠譜,這在很多情況下無法直接辨別是否假唱。“現場真唱會有很多效果器,比如混響效果。有的歌手唱歌時拉麥,觀眾聽起來的效果沒變化,這種情況也可能和效果器有關。而網友認為的‘真唱’,效果不太好的歌曲也可能是事先在錄音棚錄製的,在歌曲處理時保留一部分瑕疵,修音時修得沒那麽準,以獲得更真實的‘現場感’。所以我們沒辦法直接通過看一個視頻進行真假唱判定。”
同時,馮老師表示,此前很少有人專門做演唱會“打假”。現在有博主質疑五月天演唱會假唱,引發社會各界對假唱的高度關注,間接對其他歌手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疑問三:如果假唱有什麽法律後果?
律師認為如果假唱可能麵臨行政處罰及違約賠償
如果假唱一事查實,五月天及其經紀公司、演唱會主辦方應承擔什麽法律責任?對此,嶽屾山律師及常莎律師均認為,如果假唱查實,演出人員、經紀公司和演唱會主辦方要承擔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即麵臨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及對消費者的違約賠償。
常莎律師表示,首先在行政責任方麵,根據《營業性管理條例》的處罰規定,演出舉辦單位有可能被吊銷營業性演出許可證,個體演員則可能會被吊銷營業執照。同時,演唱會主辦方和演員還可能麵臨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其次,在民事責任方麵,演唱會主辦方應當賠償消費者的損失,對已經支付的賠償可以向演出人員、經紀公司進行追償。
如果消費者花錢買了演唱會門票卻遇到假唱,該如何維權?常莎律師稱,假唱如果被認定為虛假宣傳或商業欺詐則有可能涉嫌欺詐行為,消費者的知情權也受到了侵害。消費者可先與主辦方進行協商解決,解決不了的可通過行政途徑向監管部門舉報,經相關部門確認假唱事實之後,消費者可以起訴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