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獨立女性的標準包括以下幾點:
1. 經濟獨立: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不依附男性,能持續供養自己的基本生活,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來源。
2. 感情獨立:有自己的生活,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不會因為一份不值得的愛就要死要活。
3. 精神獨立:有自己的主見,不事事依賴男人,身上能挑重擔,四兩能撥千斤。
4. 不物化男性:能將男性當成同等的人類對待,不利用男性為自己提供優越生活。
5. 心理承受能力:在複雜的人心和殘酷的社會麵前,能承擔壓力,有強人變成超人的決心。
6. 善良和真誠:對待勢利的人,保持善良和真誠,展現真實的情緒。
7. 講道理和明事理:在法製社會中,遇到懂法的人,不講理就是無理取鬧,遇到不懂法的人,可能不講理野蠻會占了上風,但也隻是讓人口服心不服。
如果你是一位堅定的不婚主義者,那麽你認為,不結婚不依附男人就是獨立女性;
如果你是一位家庭主婦,那麽你可能會認為,不被家庭所累進入職場就是獨立女性;
如果你是一位被“獨立女性”坑害的男士,那麽你可能會認為,獨立女性就是“打拳”。
而實際上,獨立女性確實存在,而且在社會中也逐漸形成了一股能量。
不管是在家庭中,還是在職場中,獨立女性其實非常多,擁有這幾個特點的女人,就可以稱得上是“獨立女性”。
第一: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裏
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男性更傾向與擁有個人自主權和強烈自我意識的女性建立關係。
而這種女性的最大特點就是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真正價值到底在哪裏。
在生活中,不管是成為家庭主婦還是成為職場強人,她都能夠很清楚的定位自己。
她們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也願意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而做出其它的犧牲。
網上關於獨立女性的大多數言論,似乎都是在鼓勵女性進入職場,尤其是婚後女性,好像進入職場,才是她們“獨立”的標誌。
甚至有些人對家庭主婦不屑一顧,覺得是在“丟女人的臉”。
我並不反對婚後女性進入職場,但我反對人們對家庭主婦這個職業存在的偏見。
也許一部分人抱著“為女人好”的想法,覺得家庭主婦沒有存在感,有隨時被拋棄的風險。
可那些真正做到獨立的女性,她們能夠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並且能夠讓另一半認可自己的價值。
這樣的女性,盡管身在家庭,但她們從來沒有否定過自己,更沒有停止了解世界,接受新鮮事物。
她們在家庭中同樣是無可替代的一份子,更重要的是,她們也充分體現了自己的價值。
這是我認為的獨立女性,和所處的環境沒有關係,而是她們對自己價值的認知,有著清晰而明確的方向。
職場女性也好,全職太太也罷,所處的環境並不能夠決定我們是不是獨立女性;
隻有當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找到了自己應該處的位置,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獨立。
第二:有穩定的情緒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擁有穩定的情緒,我常常看到有些女生,明明已經四十歲了,還總是擺出一副小女生的模樣。
這樣做可以,你可以和你的愛人,你的父母或者你的閨蜜顯露出你的童心未泯。
但如果你是想在公共場合博取眼球,獲得關注,那這樣的做法隻會讓人覺得反感。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和劉德華與吳京爭相合影的女網紅。
她們或許在網絡上擁有著一定的知名度,並且身價不菲,她們可能也常常被視為“獨立女性”的模範。
但她們在公眾場合的那種行為,真的是獨立女性應該做的嗎?
他們看到明星,不顧一切的上前合影,甚至做出親密行為,這樣真的是作為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應該做的嗎?
穩定的情緒並不僅僅指喜怒哀樂,當然還有欲望。
麵對成名的欲望,麵對流量的欲望,我們是不是能夠冷靜的去麵對,還是帶著狂熱和不擇手段呢?
很多人都喜歡俞飛鴻,尤其是她在和竇文濤的采訪中的一些言論,更是被人們津津樂道。
我也非常喜歡她,不僅僅是因為她的言論,還有她身上透露出來的那種淡然和氣質。
女人是不是獨立,有時候我們並不需要看她說什麽,而是要看她做什麽。
行為往往是騙不了人的。
第三:有較好的社交能力
記得在北京時,有一位女性同事,她最喜歡把獨立女性掛在嘴邊。
談到結婚,她說她是獨立女性;
談到生活,她說她是獨立女性;
談到社交,她也說她是獨立女性。
她幾乎沒有社交,三年同事,她如同小透明一樣,記得有一次她去飲水機旁倒水,發現水桶裏沒有水了。
她二話不說,扛起一桶水憋紅了臉把水換上了。
當時辦公室的人都驚呆了,一個看上去如此柔弱的姑娘,居然扛起了一桶水。
你們說這樣的女生算不算獨立女性呢?
要我說並不算,嚴格的來說,她不是變得獨立了,她是把自己給孤立了。
她把自己與別人的世界隔離開來,既不想讓別人來打擾自己的生活,也不願意去打擾別人的生活。
看上去是輕輕鬆鬆,可這樣的人生,意義又在哪裏?
一個幾乎沒有社交能力的人,真的是一個健全完整的人嗎?
第四:擁有成長心態
所謂的獨立女性,最大的讓人能夠有所認同的,就是成長的心態。
不會局限於當下的環境和遭遇而止步不前。
不管自己身處在這個社會中的哪個角色當中,自己都不會忘記成長。
這是一種心態,而這種心態,才是讓女性可以實現獨立的基石。
說句不太恰當的話,那些選擇全職太太,最後被丈夫拋棄的女人,並不值得憐憫。
其中或許存在男人變心的可能性,但更多的因素,其實在女人身上,她們覺得自己成為全職太太,隻要扮演好這個角色就夠了。
其實不然,她們也同樣需要成長,需要接觸和學習新鮮的事物。
全職太太並不是讓你和社會脫節,和職場脫節,我們完全可以抽出時間來學習提升自己。
哪怕將來真的被男人拋棄,女人起碼可以保證可以生活的很好,甚至更好。
這才是獨立女性最有力的底牌。
靠取悅男人,靠委屈自己,靠妥協,這些是換不來獨立的;
同樣的道理,把自己與一切外在感情隔離,也不是明智之舉。
第五:擁有女性能量
女性能量在我看來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在的,一種則是外在的。
內在的女性能量,通常表現在她們的自信上。
對事物侃侃而談,勇敢的發表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們會發現,再這樣的女性身上,能夠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不管是人生感悟或者是看待事物的角度,都會有所不同。
就如同上麵所說,為什麽很多人喜歡俞飛鴻,我個人認為,就是因為她內在的一些個人魅力,深深的吸引了人們。
當然外在的能量則主要表現在身體優勢上,比如恰到好處的腰臀比,豐滿的胸脯等等。
這些並沒有什麽值得害羞的,就像網上總有人攻擊柳岩,說她是“借胸上位”。
但其實人家自身也非常努力,在事業的各個方麵都發展的非常好,靠的也是自己的本事。
正如她在大鵬的電影中迴應的一樣:胸本來就是你的,怎麽借啊。
所以說,女性的能量也是獨立的一種體現,不被外物所累,更不會被世俗所束縛。
我相信未來獨立女性會越來越多,我也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獨立女性出現。
不管是男女平等,還是女性獨立,我們需要做的,是應該摒棄對性別的歧視,改變自己潛意識的一些觀點。
當然,如果我們都能夠放下對彼此的成見,或許將來也就不會再有獨立女性,亦或者大家都是獨立女性!
但首先,我們需要養活自己,需要有自己的精神王國。有人敲門時便大方待客,無人打擾時便安心種花。
獨立女性不是什麽事都做,把自己累得半死。
事業上拚命吃苦,生活上不依靠其他人。
這樣的女性能力確實很強
但這不是獨立女性的固化標簽 ?
不是所有獨立女性
都要成為生活與事業的多麵手
成為“超人”、“女強人”
這會嚇退很多想要獨立的人
獨立女性,並非一定要強勢、雷厲風行
做到經濟、精神層麵的獨立即可。
經濟獨立
通過自己的雙手去搭建生活的城堡
而非向他人索取來獲得生活物資
不斷然拒絕友善的幫助
也不對向別人求助而感覺慚愧
懷著感恩的心??
對每一位幫助自己的人給予迴饋
達成經濟獨立,就兩個字——“搞錢”
有人覺得談錢很俗氣,不符合自己的氣質
物質層麵的需求會削弱精神層麵的價值
其實這兩者並不衝突
想要體麵地生活,想要發展興趣愛好
想要追求精神自由
這所有的上層建築,都要以經濟為基礎
現在不談錢,是因為沒有遇到大的麻煩和變動
浪潮褪去,才會發現誰在裸泳
想要安全、穩定的生活
站在原地不動就是在退步
隻有往前走,努力搞錢
才能為自己鑄造最靠譜、最牢固的堡壘
精神獨立
不活在別人的眼光與評價中,認可自我價值
知道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
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不會隨波逐流
對很多人來說,精神獨立比經濟獨立更難
我們都是井底之蛙,對於世界知之甚少
三觀的形成大多來自於
父母、親戚、同學、朋友
一旦遇到新的問題,向身邊人尋求無果
就會失去方向,不知所措
失去了心中的“定海神針”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想要跳出井底,重建對世界的認知
最低成本、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看書
社會學、曆史學、心理學、財商等等
不局限自己,擴大閱讀維度
能夠出書的人,他們在思考深度、
思維廣度方麵已經比99%的人優秀了
隻有接觸頂級的思維
才能站在更高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
了解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
了解的越多,處理事情就越能得心應手
不僅不會被身邊各種言論影響自己的判斷
還能為其他人提供幫助.
獨立女性,不一定是能夠搞定一切的女強人,可以柔軟,可以撒嬌,可以可愛,可以性感,可以成為任何樣子。
但首先,我們需要養活自己,需要有自己的精神王國。有人敲門時便大方待客,無人打擾時便安心種花。
說到獨立女性, 本來應該是一個讚美,但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它就成了一個讓人望而卻步的詞。仿佛獨立女性,是個有人誇沒人疼的單身詛咒。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可我們女人到底要從什麽中獨立呢?
不花別人的錢就是獨立女性了嗎?
不找別人幫忙就是獨立女性了嗎?
所謂獨立不過是保護脆弱的障眼法而已。可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缺乏足夠的愛或者是需求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所以習慣了什麽事都自己扛。因為我們內心深處在恐懼、害怕自己的求助會被拒絕,害怕我們的依賴會被傷害,但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因信任而柔軟。而不是因為住而剛強。
在我看來,真正的獨立女性不應該是畫地為牢,而是從社會強加給我們的標簽中獨立,從別人的評價中獨立,從自己的執念中獨立,勇敢的去追求讓自己幸福的人生。
為了實現這樣的狀態,至少有以下三方麵是我們可以去嚐試:
1、 為自己而活,而非別人的評價。我們會在乎別人的評價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我們會下意識地害怕,害怕不符合別人的期待而被排擠或拋棄,但人生在世的意義絕不隻是做別人看法的傀儡,為自己而活,才能不枉此生。
2、 敢於信任,善於求助。很多女孩子會把獨立理解為:一身重重的盔甲或者一道厚厚的城牆,我不找別人幫忙,別人也休想走進我的內心。但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是不會害怕袒露弱點,靠近他人的,因為很多我們眼中的傷害,對他們來說都構不成傷害,因為他們願意坦然麵對人性本來的樣子。
3、有自己認可也能被別人認可的價值。不是說獨立女性要從別人的評價中獨立嗎?為什麽還要追求別人認可的價值呢?這其中的區別在於:我們是在被動的接受別人的思想,還是主動去尋找誌同道合的人。我們不需要討好全世界,不需要接受我們無法選擇的觀點,但也不是要去做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年輕的時候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體驗太少。當我們不斷變得更強大,接觸更優秀的人,我們眼中的世界才能更寬廣。
每個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權利。從現在開始,不妨試著為自己而非別人的評價而活,試著敢於信任,學會求助,試著去找到被自己認可也能被別人認可的價值,用內在的充盈和外在的強大去書寫屬於自己的人生。
1. 經濟獨立: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不依附男性,能持續供養自己的基本生活,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來源。
2. 感情獨立:有自己的生活,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不會因為一份不值得的愛就要死要活。
3. 精神獨立:有自己的主見,不事事依賴男人,身上能挑重擔,四兩能撥千斤。
4. 不物化男性:能將男性當成同等的人類對待,不利用男性為自己提供優越生活。
5. 心理承受能力:在複雜的人心和殘酷的社會麵前,能承擔壓力,有強人變成超人的決心。
6. 善良和真誠:對待勢利的人,保持善良和真誠,展現真實的情緒。
7. 講道理和明事理:在法製社會中,遇到懂法的人,不講理就是無理取鬧,遇到不懂法的人,可能不講理野蠻會占了上風,但也隻是讓人口服心不服。
如果你是一位堅定的不婚主義者,那麽你認為,不結婚不依附男人就是獨立女性;
如果你是一位家庭主婦,那麽你可能會認為,不被家庭所累進入職場就是獨立女性;
如果你是一位被“獨立女性”坑害的男士,那麽你可能會認為,獨立女性就是“打拳”。
而實際上,獨立女性確實存在,而且在社會中也逐漸形成了一股能量。
不管是在家庭中,還是在職場中,獨立女性其實非常多,擁有這幾個特點的女人,就可以稱得上是“獨立女性”。
第一: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裏
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男性更傾向與擁有個人自主權和強烈自我意識的女性建立關係。
而這種女性的最大特點就是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真正價值到底在哪裏。
在生活中,不管是成為家庭主婦還是成為職場強人,她都能夠很清楚的定位自己。
她們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也願意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而做出其它的犧牲。
網上關於獨立女性的大多數言論,似乎都是在鼓勵女性進入職場,尤其是婚後女性,好像進入職場,才是她們“獨立”的標誌。
甚至有些人對家庭主婦不屑一顧,覺得是在“丟女人的臉”。
我並不反對婚後女性進入職場,但我反對人們對家庭主婦這個職業存在的偏見。
也許一部分人抱著“為女人好”的想法,覺得家庭主婦沒有存在感,有隨時被拋棄的風險。
可那些真正做到獨立的女性,她們能夠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並且能夠讓另一半認可自己的價值。
這樣的女性,盡管身在家庭,但她們從來沒有否定過自己,更沒有停止了解世界,接受新鮮事物。
她們在家庭中同樣是無可替代的一份子,更重要的是,她們也充分體現了自己的價值。
這是我認為的獨立女性,和所處的環境沒有關係,而是她們對自己價值的認知,有著清晰而明確的方向。
職場女性也好,全職太太也罷,所處的環境並不能夠決定我們是不是獨立女性;
隻有當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找到了自己應該處的位置,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獨立。
第二:有穩定的情緒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擁有穩定的情緒,我常常看到有些女生,明明已經四十歲了,還總是擺出一副小女生的模樣。
這樣做可以,你可以和你的愛人,你的父母或者你的閨蜜顯露出你的童心未泯。
但如果你是想在公共場合博取眼球,獲得關注,那這樣的做法隻會讓人覺得反感。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和劉德華與吳京爭相合影的女網紅。
她們或許在網絡上擁有著一定的知名度,並且身價不菲,她們可能也常常被視為“獨立女性”的模範。
但她們在公眾場合的那種行為,真的是獨立女性應該做的嗎?
他們看到明星,不顧一切的上前合影,甚至做出親密行為,這樣真的是作為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應該做的嗎?
穩定的情緒並不僅僅指喜怒哀樂,當然還有欲望。
麵對成名的欲望,麵對流量的欲望,我們是不是能夠冷靜的去麵對,還是帶著狂熱和不擇手段呢?
很多人都喜歡俞飛鴻,尤其是她在和竇文濤的采訪中的一些言論,更是被人們津津樂道。
我也非常喜歡她,不僅僅是因為她的言論,還有她身上透露出來的那種淡然和氣質。
女人是不是獨立,有時候我們並不需要看她說什麽,而是要看她做什麽。
行為往往是騙不了人的。
第三:有較好的社交能力
記得在北京時,有一位女性同事,她最喜歡把獨立女性掛在嘴邊。
談到結婚,她說她是獨立女性;
談到生活,她說她是獨立女性;
談到社交,她也說她是獨立女性。
她幾乎沒有社交,三年同事,她如同小透明一樣,記得有一次她去飲水機旁倒水,發現水桶裏沒有水了。
她二話不說,扛起一桶水憋紅了臉把水換上了。
當時辦公室的人都驚呆了,一個看上去如此柔弱的姑娘,居然扛起了一桶水。
你們說這樣的女生算不算獨立女性呢?
要我說並不算,嚴格的來說,她不是變得獨立了,她是把自己給孤立了。
她把自己與別人的世界隔離開來,既不想讓別人來打擾自己的生活,也不願意去打擾別人的生活。
看上去是輕輕鬆鬆,可這樣的人生,意義又在哪裏?
一個幾乎沒有社交能力的人,真的是一個健全完整的人嗎?
第四:擁有成長心態
所謂的獨立女性,最大的讓人能夠有所認同的,就是成長的心態。
不會局限於當下的環境和遭遇而止步不前。
不管自己身處在這個社會中的哪個角色當中,自己都不會忘記成長。
這是一種心態,而這種心態,才是讓女性可以實現獨立的基石。
說句不太恰當的話,那些選擇全職太太,最後被丈夫拋棄的女人,並不值得憐憫。
其中或許存在男人變心的可能性,但更多的因素,其實在女人身上,她們覺得自己成為全職太太,隻要扮演好這個角色就夠了。
其實不然,她們也同樣需要成長,需要接觸和學習新鮮的事物。
全職太太並不是讓你和社會脫節,和職場脫節,我們完全可以抽出時間來學習提升自己。
哪怕將來真的被男人拋棄,女人起碼可以保證可以生活的很好,甚至更好。
這才是獨立女性最有力的底牌。
靠取悅男人,靠委屈自己,靠妥協,這些是換不來獨立的;
同樣的道理,把自己與一切外在感情隔離,也不是明智之舉。
第五:擁有女性能量
女性能量在我看來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在的,一種則是外在的。
內在的女性能量,通常表現在她們的自信上。
對事物侃侃而談,勇敢的發表自己的看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們會發現,再這樣的女性身上,能夠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不管是人生感悟或者是看待事物的角度,都會有所不同。
就如同上麵所說,為什麽很多人喜歡俞飛鴻,我個人認為,就是因為她內在的一些個人魅力,深深的吸引了人們。
當然外在的能量則主要表現在身體優勢上,比如恰到好處的腰臀比,豐滿的胸脯等等。
這些並沒有什麽值得害羞的,就像網上總有人攻擊柳岩,說她是“借胸上位”。
但其實人家自身也非常努力,在事業的各個方麵都發展的非常好,靠的也是自己的本事。
正如她在大鵬的電影中迴應的一樣:胸本來就是你的,怎麽借啊。
所以說,女性的能量也是獨立的一種體現,不被外物所累,更不會被世俗所束縛。
我相信未來獨立女性會越來越多,我也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獨立女性出現。
不管是男女平等,還是女性獨立,我們需要做的,是應該摒棄對性別的歧視,改變自己潛意識的一些觀點。
當然,如果我們都能夠放下對彼此的成見,或許將來也就不會再有獨立女性,亦或者大家都是獨立女性!
但首先,我們需要養活自己,需要有自己的精神王國。有人敲門時便大方待客,無人打擾時便安心種花。
獨立女性不是什麽事都做,把自己累得半死。
事業上拚命吃苦,生活上不依靠其他人。
這樣的女性能力確實很強
但這不是獨立女性的固化標簽 ?
不是所有獨立女性
都要成為生活與事業的多麵手
成為“超人”、“女強人”
這會嚇退很多想要獨立的人
獨立女性,並非一定要強勢、雷厲風行
做到經濟、精神層麵的獨立即可。
經濟獨立
通過自己的雙手去搭建生活的城堡
而非向他人索取來獲得生活物資
不斷然拒絕友善的幫助
也不對向別人求助而感覺慚愧
懷著感恩的心??
對每一位幫助自己的人給予迴饋
達成經濟獨立,就兩個字——“搞錢”
有人覺得談錢很俗氣,不符合自己的氣質
物質層麵的需求會削弱精神層麵的價值
其實這兩者並不衝突
想要體麵地生活,想要發展興趣愛好
想要追求精神自由
這所有的上層建築,都要以經濟為基礎
現在不談錢,是因為沒有遇到大的麻煩和變動
浪潮褪去,才會發現誰在裸泳
想要安全、穩定的生活
站在原地不動就是在退步
隻有往前走,努力搞錢
才能為自己鑄造最靠譜、最牢固的堡壘
精神獨立
不活在別人的眼光與評價中,認可自我價值
知道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
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不會隨波逐流
對很多人來說,精神獨立比經濟獨立更難
我們都是井底之蛙,對於世界知之甚少
三觀的形成大多來自於
父母、親戚、同學、朋友
一旦遇到新的問題,向身邊人尋求無果
就會失去方向,不知所措
失去了心中的“定海神針”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想要跳出井底,重建對世界的認知
最低成本、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看書
社會學、曆史學、心理學、財商等等
不局限自己,擴大閱讀維度
能夠出書的人,他們在思考深度、
思維廣度方麵已經比99%的人優秀了
隻有接觸頂級的思維
才能站在更高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
了解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
了解的越多,處理事情就越能得心應手
不僅不會被身邊各種言論影響自己的判斷
還能為其他人提供幫助.
獨立女性,不一定是能夠搞定一切的女強人,可以柔軟,可以撒嬌,可以可愛,可以性感,可以成為任何樣子。
但首先,我們需要養活自己,需要有自己的精神王國。有人敲門時便大方待客,無人打擾時便安心種花。
說到獨立女性, 本來應該是一個讚美,但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它就成了一個讓人望而卻步的詞。仿佛獨立女性,是個有人誇沒人疼的單身詛咒。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可我們女人到底要從什麽中獨立呢?
不花別人的錢就是獨立女性了嗎?
不找別人幫忙就是獨立女性了嗎?
所謂獨立不過是保護脆弱的障眼法而已。可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缺乏足夠的愛或者是需求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所以習慣了什麽事都自己扛。因為我們內心深處在恐懼、害怕自己的求助會被拒絕,害怕我們的依賴會被傷害,但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因信任而柔軟。而不是因為住而剛強。
在我看來,真正的獨立女性不應該是畫地為牢,而是從社會強加給我們的標簽中獨立,從別人的評價中獨立,從自己的執念中獨立,勇敢的去追求讓自己幸福的人生。
為了實現這樣的狀態,至少有以下三方麵是我們可以去嚐試:
1、 為自己而活,而非別人的評價。我們會在乎別人的評價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我們會下意識地害怕,害怕不符合別人的期待而被排擠或拋棄,但人生在世的意義絕不隻是做別人看法的傀儡,為自己而活,才能不枉此生。
2、 敢於信任,善於求助。很多女孩子會把獨立理解為:一身重重的盔甲或者一道厚厚的城牆,我不找別人幫忙,別人也休想走進我的內心。但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是不會害怕袒露弱點,靠近他人的,因為很多我們眼中的傷害,對他們來說都構不成傷害,因為他們願意坦然麵對人性本來的樣子。
3、有自己認可也能被別人認可的價值。不是說獨立女性要從別人的評價中獨立嗎?為什麽還要追求別人認可的價值呢?這其中的區別在於:我們是在被動的接受別人的思想,還是主動去尋找誌同道合的人。我們不需要討好全世界,不需要接受我們無法選擇的觀點,但也不是要去做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年輕的時候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體驗太少。當我們不斷變得更強大,接觸更優秀的人,我們眼中的世界才能更寬廣。
每個人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權利。從現在開始,不妨試著為自己而非別人的評價而活,試著敢於信任,學會求助,試著去找到被自己認可也能被別人認可的價值,用內在的充盈和外在的強大去書寫屬於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