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為何自由出入此處?”南平發問道。
他一臉輕鬆道:“恰好我有個朋友在這裏,我便有了特權。”
見南平好似有接著追問到底的想法,他忙指了指池塘對麵的一間屋子,對二人道:“那間屋子可以換衣裳,一會兒我們還在此處集合。”
韶華小心翼翼地進了那間屋子,雖說太子帶進來的,但她一直就是個多疑的性子,進屋之後四處打量了一圈,見沒什麽危險才叫南平進來。
三人各自換上了合適的衣裳,出來之後由一位麵容清秀的少年帶著他們進了春江樓的正廳,“幾位主子們在這稍作休息。”
他為她們安排了包房,南平率先走了進去,順帶著將韶華也拽過去了。此處是二樓,裏麵的空間雖然很大但密閉性極好,她走至邊上,往下一望,便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春江樓的每一個角落。
果真還是得太子殿下,上次她來之時,雖說也是個包房,但比起今日這個可差得遠了。
她繞著房間走了幾圈,裏麵剛好擺放了兩張桌子、三把椅子。這時門口突然傳來了叩叩叩的敲門聲。
“貴客,咱們的菜到了。”
“進來吧。”太子道。
韶遠以為僅有她一人,誰知她進來後麵又跟了三人,一個手中端著一個長條狀的盒子,見韶華盯著那幾個盒子,打頭那人解釋道:“提前備著的菜放入這些特製的盒子中才不會涼。”
她邊說著便將盒子放於桌上,當著他們的麵一個一個打開,頓時香味充盈了整個屋子。
南平的眼睛好似都亮了幾分,“難得太子哥哥還記得,這些都是我愛吃的菜!”她迫不及待地走上前,伸出手指在數著有幾道菜,那模樣甚是可愛。
太子看了眼韶華,“也不知你愛吃什麽,我便做主讓他們準備了些南平平日裏愛吃的,你們兩人口味應當差不多。”
韶華笑著應聲,“楚婉謝過太子殿下。”
他將手指貼於唇前,“你忘了,不能喚我作太子殿下。你把我當做那日春江樓的那人便好,不必拘泥於身份之差。”
既然他這樣說了,韶華也不與他客氣,笑著點了點頭,“楚婉謝過公子了。”
南平硬是沒聽懂兩人之間的對話,想了想,許是二人之間的悄悄話,隨他們去吧,反正她美美地享用這些美食就是了。
方才那端菜的女子還站在一旁,得空開口道:“三位貴客慢慢享用,過會兒還有歌舞琴曲,莫要著急。”她在春江樓待了也有數年了,自然知曉春江樓的規矩,不便打擾便帶著餘下的人全都退出去了。
“別愣著了,坐下吃吧。”
見他坐下,韶華便也坐到了南平身側,南平埋怨道:“你們二人再聊會兒這菜都要涼了!”她早就拿著筷子眼巴巴地等著了。
這菜一入口,便瞬間勾起了她的迴憶,心情一好,吃的便也暢快些。更何況有南平夾在中間,原本都稍有拘束的二人現已開始飲起酒來了。
南平一杯又一杯地給二人滿上。
“一曲霓裳獻給諸位。”韶華往下望了望,說話之人是春娘,她剛走到台下,那些個舞女便紛紛上了台。
她對歌舞向來沒什麽太多的感覺,於是轉過身來,倒起了酒。
太子道:“蕭衡近來可好?”
南平聽了這話後一愣,立即看向韶華。
原本韶華都要忘了他這人了,這太子偏偏又提了起來,她拿起酒杯的手一僵,不過一瞬便恢複了自然,太子也不曾留意她眼神的變化。她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隨即扯了個自認為還算能騙得過去的笑容,淡淡答道:“歸家那日深感疲乏,這不,在家中休息著呢。”
“哪日有空,你叫著蕭衡,我帶著南平到你府上一敘。”
南平暗自翻了個白眼,一臉抗拒,心想道:誰願意見那個負心漢!
突然底下安靜了起來,接著便傳來了錚錚幾聲,似乎有人在彈琴,流暢的曲調輕悅彈出。韶華是個通曉樂理之人,幾個音便能聽出其中的門道。
突然琴音由喜轉悲,大起大落之間韶華的心也跟著提了起來。
“不錯。”她抬眼向下望去。
底下坐著那人怎得這般眼熟...她傾了傾身子,眯著眼想要將他看清,湊巧的是,那男子也剛好揚起了頭,韶華大驚,這人竟是顧生?
隻見顧生坐在地上,手指按著琴弦,慢慢摩挲著,眼底一片清冷之意,瞬間茫然而又蒼涼,瞬息又悲苦難耐。
接著那古琴的琴音稍緩了些,時而似流水,時而又似春風。
韶華不敢相信自己所見的一切,於是站起身來走上前,低頭望了下去。
太子見她這般激動,也猜出了個七八分,於是便問道:“你可是認得此人?”
韶華還沉浸在琴音之中,南平又問了一遍,她才迴過神來,忙答道:“多日之前,萍水相逢罷了。”
太子也跟著向下望,再迴過頭之時頗為有趣地挑了挑眉,眼中透著幾分不信,道:“莫非楚婉姑娘見了模樣俊秀的男子都是用這些話來搪塞的?”語氣夾雜著幾分輕佻。
“自然不是!”韶華微怒,道:“楚婉不過是覺得此人琴技了得,不料聽了進去。太子殿下這是想到何處了?”
太子吃了一記閉門羹,摸了摸鼻子不再出聲。
韶華才剛對他有些好感,他便又這般打趣她,她冷冷地掃了他一眼隨即轉過身子,不想理會這人也不打算享用這美食了,一門心思聽顧生彈奏。
韶華定定地望著他,底下圍著的人少說也有幾十,他似全然看不見一般,絲毫沒有被身旁的聲音所影響,安安靜靜地完成自己的曲子。
那日她見他,起初不過是因著他與舊人相似,今日一見卻隻覺得他頗有幾分仙人的姿態,不諳世事,獨處於天地之間,極似高山處的冰雪,高傲淡然。
曲畢,隻這餘音迴蕩在屋內,一圈一圈的盤旋著,緩緩沉澱著,沉到了最深處,還是無人出聲。
他一臉輕鬆道:“恰好我有個朋友在這裏,我便有了特權。”
見南平好似有接著追問到底的想法,他忙指了指池塘對麵的一間屋子,對二人道:“那間屋子可以換衣裳,一會兒我們還在此處集合。”
韶華小心翼翼地進了那間屋子,雖說太子帶進來的,但她一直就是個多疑的性子,進屋之後四處打量了一圈,見沒什麽危險才叫南平進來。
三人各自換上了合適的衣裳,出來之後由一位麵容清秀的少年帶著他們進了春江樓的正廳,“幾位主子們在這稍作休息。”
他為她們安排了包房,南平率先走了進去,順帶著將韶華也拽過去了。此處是二樓,裏麵的空間雖然很大但密閉性極好,她走至邊上,往下一望,便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春江樓的每一個角落。
果真還是得太子殿下,上次她來之時,雖說也是個包房,但比起今日這個可差得遠了。
她繞著房間走了幾圈,裏麵剛好擺放了兩張桌子、三把椅子。這時門口突然傳來了叩叩叩的敲門聲。
“貴客,咱們的菜到了。”
“進來吧。”太子道。
韶遠以為僅有她一人,誰知她進來後麵又跟了三人,一個手中端著一個長條狀的盒子,見韶華盯著那幾個盒子,打頭那人解釋道:“提前備著的菜放入這些特製的盒子中才不會涼。”
她邊說著便將盒子放於桌上,當著他們的麵一個一個打開,頓時香味充盈了整個屋子。
南平的眼睛好似都亮了幾分,“難得太子哥哥還記得,這些都是我愛吃的菜!”她迫不及待地走上前,伸出手指在數著有幾道菜,那模樣甚是可愛。
太子看了眼韶華,“也不知你愛吃什麽,我便做主讓他們準備了些南平平日裏愛吃的,你們兩人口味應當差不多。”
韶華笑著應聲,“楚婉謝過太子殿下。”
他將手指貼於唇前,“你忘了,不能喚我作太子殿下。你把我當做那日春江樓的那人便好,不必拘泥於身份之差。”
既然他這樣說了,韶華也不與他客氣,笑著點了點頭,“楚婉謝過公子了。”
南平硬是沒聽懂兩人之間的對話,想了想,許是二人之間的悄悄話,隨他們去吧,反正她美美地享用這些美食就是了。
方才那端菜的女子還站在一旁,得空開口道:“三位貴客慢慢享用,過會兒還有歌舞琴曲,莫要著急。”她在春江樓待了也有數年了,自然知曉春江樓的規矩,不便打擾便帶著餘下的人全都退出去了。
“別愣著了,坐下吃吧。”
見他坐下,韶華便也坐到了南平身側,南平埋怨道:“你們二人再聊會兒這菜都要涼了!”她早就拿著筷子眼巴巴地等著了。
這菜一入口,便瞬間勾起了她的迴憶,心情一好,吃的便也暢快些。更何況有南平夾在中間,原本都稍有拘束的二人現已開始飲起酒來了。
南平一杯又一杯地給二人滿上。
“一曲霓裳獻給諸位。”韶華往下望了望,說話之人是春娘,她剛走到台下,那些個舞女便紛紛上了台。
她對歌舞向來沒什麽太多的感覺,於是轉過身來,倒起了酒。
太子道:“蕭衡近來可好?”
南平聽了這話後一愣,立即看向韶華。
原本韶華都要忘了他這人了,這太子偏偏又提了起來,她拿起酒杯的手一僵,不過一瞬便恢複了自然,太子也不曾留意她眼神的變化。她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隨即扯了個自認為還算能騙得過去的笑容,淡淡答道:“歸家那日深感疲乏,這不,在家中休息著呢。”
“哪日有空,你叫著蕭衡,我帶著南平到你府上一敘。”
南平暗自翻了個白眼,一臉抗拒,心想道:誰願意見那個負心漢!
突然底下安靜了起來,接著便傳來了錚錚幾聲,似乎有人在彈琴,流暢的曲調輕悅彈出。韶華是個通曉樂理之人,幾個音便能聽出其中的門道。
突然琴音由喜轉悲,大起大落之間韶華的心也跟著提了起來。
“不錯。”她抬眼向下望去。
底下坐著那人怎得這般眼熟...她傾了傾身子,眯著眼想要將他看清,湊巧的是,那男子也剛好揚起了頭,韶華大驚,這人竟是顧生?
隻見顧生坐在地上,手指按著琴弦,慢慢摩挲著,眼底一片清冷之意,瞬間茫然而又蒼涼,瞬息又悲苦難耐。
接著那古琴的琴音稍緩了些,時而似流水,時而又似春風。
韶華不敢相信自己所見的一切,於是站起身來走上前,低頭望了下去。
太子見她這般激動,也猜出了個七八分,於是便問道:“你可是認得此人?”
韶華還沉浸在琴音之中,南平又問了一遍,她才迴過神來,忙答道:“多日之前,萍水相逢罷了。”
太子也跟著向下望,再迴過頭之時頗為有趣地挑了挑眉,眼中透著幾分不信,道:“莫非楚婉姑娘見了模樣俊秀的男子都是用這些話來搪塞的?”語氣夾雜著幾分輕佻。
“自然不是!”韶華微怒,道:“楚婉不過是覺得此人琴技了得,不料聽了進去。太子殿下這是想到何處了?”
太子吃了一記閉門羹,摸了摸鼻子不再出聲。
韶華才剛對他有些好感,他便又這般打趣她,她冷冷地掃了他一眼隨即轉過身子,不想理會這人也不打算享用這美食了,一門心思聽顧生彈奏。
韶華定定地望著他,底下圍著的人少說也有幾十,他似全然看不見一般,絲毫沒有被身旁的聲音所影響,安安靜靜地完成自己的曲子。
那日她見他,起初不過是因著他與舊人相似,今日一見卻隻覺得他頗有幾分仙人的姿態,不諳世事,獨處於天地之間,極似高山處的冰雪,高傲淡然。
曲畢,隻這餘音迴蕩在屋內,一圈一圈的盤旋著,緩緩沉澱著,沉到了最深處,還是無人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