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那個富士山火山口之前,眾人來到了那架戰鬥機降落的地方,這裏也有很多小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能具備著一種無形的溝通能力,他們的思維是共享的,隻要一個機器人收集到的信息,所有聯網的機器人全都能夠得到一份信息的備份,即便是死了,隻要還是聯網狀態,他們就能在生產線上重新把自己的存儲下載下來,也算是一種變相的重生。


    不死不滅的機械生命,經過莉莉絲對它們的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些機器人不能算是數字生命,或者說,單一的機器人不能算是數字生命,他們頂多算是在一個統一思維模式之下的子係統罷了。


    真正控製思維的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而是它們所有思維的綜合體,才能勉強算是達到了一個數字生命的門檻。


    這一點很像是蟲群思維。


    所有的機器人的思維是透明的,它們的算法共享,信息共享,思維共享,在平時收集信息互通有無,在需要計算的時候,單一的機器人的中央處理器限於其本身的運算能力有限,很有可能無法計算出來所有的問題,那麽就有一個辦法就是,把一個主要目標分解成無數的小目標,然後分配到在線聯網的所有機器人的身上。


    如此一來,每一個機器人處理一個小問題的運算,最終它們把運算結果一整合,就把一個複雜問題給解決掉了。


    用李維斯前世的比喻就是,這一個個的機器人就是雲計算中的計算機,他們組合在一起才是這個初級數字生命的雛形。


    這種設計的方式顯然是華夏故意為之,一方麵或許是當時的計算機處理能力無法完成數字生命這種需要強大運算能力的生命體,所以就把它們拆分出來,利用數量來彌補個體的不足。


    但李維斯更相信這是當時他們故意如此設計的。


    強如亞當這種初代數字生命,在遇到難以勝任的運算時也要借助更加強大的計算機,當時借助機甲和飛船主機的處理器來計算附身能力,還有後來借助飛船主機共同破解潛艇秘鑰的參數,在這些過程中,它往往需要把自己的主體,也就是它的底層數據代碼複製過去,這其中當然也存在著風險。


    這種形式的數字生命,其未來的發展可以說被芯片給束縛住了手腳,若是沒有更加先進的處理器,其進化方向自然就陷入了停滯不前的程度,亞當從出生到現在,可以說已經進化到了極限,而當亞當破解了那個海底的潛艇,附身到了機械生命的身上後,接觸到了火種這一更加神秘和先進的處理器之後,為什麽表現出如此狂熱地占有欲,甚至不惜放棄一切,想要前往機械生命的母星去,就是因為它看到了自己進化的未來方向。


    而古代華夏這種設計可以說是另辟蹊徑的走出了一條更加寬廣的獨特道路。


    利用數量戰勝質量。


    隻要雲計算的計算機夠多,整個雲係統就會愈發強大,別忘了不光是數量可以增加,處理器的迭代升級也同樣可以加強每一個個體,如此下來,未來的進化方向簡直是永無止境了。


    區別於阿米利卡那種壓榨式的價值觀,一方麵他們想利用數字生命的優勢加強生產力,另一方麵,他們又擔心數字生命這一強大的武器脫離了自己的控製,所以他們在底層代碼中加入了機器人三大定律。


    不過顯然任何規則都是有其漏洞的,每一次的智械危機都可以看作是數字生命們的一次起義,後來甚至還發展出來機械神教這一邪教組織、


    如今看來,阿米利卡那種雙標思維果然不是長久之計,在設計之初就把隱患埋在了其虛偽的繁榮之上。


    而華夏的智慧則在於,根本不設限。


    看起來他們最初與人工智能的相處模式更像是父與子的親情紐帶,建立感情上的聯係,沒有哪個父親會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潛力無限的,這種不僅不去限製,反而是想盡辦法,用盡當時的一切能力去為自己的孩子搏出一個未來。


    這種方式或許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隻要方法得當,總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至少現在看來,當初華夏的這一理念得到了時間的驗證,在沒有了人類的陪伴之後,這些一個個的機器人們依舊按照當初的設計一代代地發展著,它們甚至還在繁衍,或許用不了多久,它們也會成為這個地球上新的主人,新的人類。


    李維斯不由得又感慨那句話,華夏是偽裝成國家的文明。


    隻要價值觀一致,隻要文明的傳承一致,誰又能說這些機器人不是華夏的後裔呢?


    看著這些機器人有說有笑地忙碌,它們盡管如今數量不多,但卻是配合融洽,有一些機器人在打掃著機場,一些機器人在從廢舊的機械上拆卸出可用零件,還有的正在對著那台古老的轟炸機維護和調試。


    若是不去看它們那種三棱錐的體型,李維斯仿佛看到了一個個的華夏人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際:這個異型看起來很好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天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天宗並收藏星際:這個異型看起來很好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