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匠鋪內。
因為三人晚間在草棚內大展身手,所以他們在夜裏都沒修行,三個人擠著一張床,倒頭就睡。
此時,天還未亮。
李秋山滿身積雪,手捧蘭草,腰上懸著個酒葫蘆,背上插著三截半丈長的竹子,來到了鐵匠鋪。見大門緊閉,便上前拍著門板喊道:“老頭子,我給你帶好東西來了,快開門嘞!”
老人早在察覺到李秋山時,就早早封上了自己的雙耳,隻為落得個耳根清淨。
風玉堂一聽是李秋山,也懶得搭理,翻了個身繼續睡。
“大侄子,快開門呐!我給你帶好東西來了”,李秋山繼續拍門喊道。
許雲儒不禁問道:“誰啊?真不用搭理的嗎?”
風玉堂道:“一個來打劫的。也不知這人和老頭是什麽關係,每次來過之後,家裏就跟遭賊了一樣。老頭子不管,我說了也沒用”,說到此處,風玉堂壓低了嗓音又道:“我懷疑啊,這人是老頭子當年的風流債。不然,以他那掉進錢眼裏的性子,憑啥肯讓這人從這裏白拿東西呢。”
這時,從隔壁老人的房間裏傳來幾聲咳嗽,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
李秋山聽見了屋內的動靜,拍起門來更加起勁,喊道:“大侄子,快開門呐,老頭子不懂事,你咋也不懂事呢。大冬天的,我來看望你們,還給你們帶了東西來,就這樣讓我在外麵站著,像話嗎?”
風玉堂無奈,隻好讓張三去應付。
張三揉著睡眼,打著哈欠道:“別敲了,再敲門板就碎了。”
一開門,張三見門外是個渾身落滿積雪的漢子,先是瞅了瞅漢子手中的花盆,怎麽看怎麽覺得,這盆翠綠的蘭草與這漢子格格不入。繼而又看了看他腰間的酒葫蘆,隨後看到他身後插著的三截竹子,忍不住問道:“大叔,你這是剛劫富濟貧迴來,還是才入了丐幫,啊?”
李秋山見開門的是個生麵孔,絲毫不覺得尷尬,抖了抖身上的雪花,擠進門問道:“大侄子是新來的吧?”
張三不滿道:“誰是你大侄子啊,我昨天剛到這,打鐵累了個半死,好不容易躺下眯一會,就聽見你在外麵拍門,你可真會挑時候。”
李秋山自己找地方坐了,將腰間的一根竹子遞給張三,笑哈哈地說道:“大侄子開門辛苦了,來來來,這是跑腿費,也是見麵禮。”
張三看了眼竹子,覺得這人腦子有問題,但是出於禮貌地接了過來,而後隨手丟在一旁,說道:“你這人也忒小氣了些,跑腿費和見麵禮這是兩迴事,況且就送一個破竹竿子,你糊弄誰呢?咱就不能實在點,包個紅包啥的?”
李秋山樂了,衝著老人屋子嚷嚷道:“老頭子,你徒弟咋都跟你一個德行呢,隻要不是錢,再好的東西也看不上眼。”
“滾你娘的蛋,那不是我徒弟”,老人從屋內走了出來,罵道。
李秋山正要反駁,見許雲儒和風玉堂又走了出來,感歎道:“我說你們這地方,風水還真是好啊,人丁興旺。”
風玉堂沒好氣道:“他兩都是我朋友,鐵打的兄弟,也是打鐵的兄弟。”
張三心裏一暖,這還是除了自家公子外,第二個把自己當兄弟的人,這事值得慶賀,改天得請他去城裏樂嗬樂嗬。
老人聽了這話,竟沒擺出昨天的那幅臭臉來。
許雲儒和張三依次跟李秋山見禮過後,李秋山大手一揮,說道:“相見即是緣分,在這裏咱不分你我。快過年了,我給你們帶了些新年禮物,隨便拿!不用跟我客氣。”
風玉堂沒個好臉色,說道:“是,在這裏不分你我,我還真沒見過你客氣的時候。”
李秋山擼起了袖子,說道:“嘿!咋滴,看不起我呐,今天就讓你們漲漲見識。張三呐,把這桌子挪過去,騰個地方出來。”
張三撇著嘴挪開了桌子,還將屋內的凳子也都攏了攏,露出一大塊空地出來,心想:“給你弄個大地方,一會填不滿了,看你咋收場。”
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而李秋山這次,的確讓屋內眾人大感驚訝。
隻見他不停地從儲物法寶中取出物件來,等到屋內空地都被填滿時,李秋山突然記起放在桌上的那盆蘭草,隨即找了個空放下。
張三見李秋山剩餘的兩根竹竿也在地上,不禁指著問道:“這破東西也算呐?不就看著比平常竹子綠了些嗎,這麽稀奇的?”
李秋山有些得意,指著地上的一眾物件。說道:“隨便挑,數量不限,東西好壞,全憑自個眼緣和運氣。”
老人看著眼前的東西,難得也點頭稱讚道:“是有幾樣好東西的。長者賜,不可賜。那兩個小子,你們放心拿便是,這也算是一種機緣,而且這些東西,跟你們也是有些因果的,不可錯過。”
李秋山連忙說道:“大侄子我都喊過啦,你們就別跟叔客氣,看上啥拿啥。”
老人和李秋山都這樣說了,許雲儒也不好推辭,笑著應了聲,目光便投向了地上。
最終,風玉堂選了那盆蘭草,以及一顆黑不溜秋的蓮子等,多是些花花草草。
許雲儒首選了一根翠竹,而後拿了一方印章,一本名叫‘赤雪’的印譜。本打算就此作罷,在李秋山的要求下,隻好又拿了一對巴掌大小的玉獅子。
張三見自家公子如此拘束,心裏暗暗著急。
他先將酒葫蘆收下,接著選了一對酒盞、一把折扇。本想再拿些自己喜歡的物件,一想到自家公子方才太過於拘謹,於是就又選了一支筆,以及一個青花筆洗,臨了又拿了一方鎮紙、幾本書籍,這才罷了手。
三個年輕人各自選完,李秋山麵露詢問之色,看向一直端坐於堂前的老人。
老人搖了搖頭,李秋山便自作主張,硬塞給老人一副字,上麵寫這些長壽的喜慶話。
老人看了眼,什麽也沒說,收起這幅字,轉身迴了自己屋裏。
李秋山收起地上剩餘的一幹物件,這才站起身笑道:“買定離手!穩賺不賠!本店就此打烊!”
終於見著迴頭錢的風玉堂,不禁笑道:“你這是去打劫了什麽地方啊?”
李秋山揮手道:“一邊涼快去,這可都是我的辛苦錢”,繼而咳嗽了兩聲,接著說道:“我給你們再講講各自選的東西,你們好知道都選了什麽。”
張三趕緊搬來凳子,風玉堂端來茶水,三個年輕人圍著李秋山坐下,皆是豎起了耳朵。
李秋山先是敲了敲蘭草盆,喊了聲:“出來吧!”
綠衣侍女出來露了個臉後,又在李秋山的吩咐下,迴到花盆內化作了一株蘭草。
風玉堂樂不可支,張三懊悔不已,捶胸頓足喊著:“失算了,失算了,還是江湖經驗不足啊!”
接著李秋山又道:“你選的那些花花草草,多已有靈性,日後你自會發現。而那蓮子,等方才的女子將這花盆騰出地來,你可在盆中盛滿院裏的井水,將蓮子放入其中,長成以後用處也不小。”
張三遞過茶,急忙問道:“我的那些呢?您快給說說。”
李秋山卻道:“不急,最後再說你的”,然後轉頭看著許雲儒道:“眼光不錯,這截竹子的確是好東西。”
張三突然跳了起來,從牆角找迴了被自己丟掉的那截竹子,跑到李秋山跟前,問道:“我這個呢?”
李秋山道:“傳聞,文廟之中有一叢翠竹,因受了文廟聖人君子的氣息,從而通靈,竹身翠綠,色重如墨,貼耳靜聽,可聞朗朗讀書聲。你手中這截,與文廟那顆竹子是近親,妙用很多的。”
張三趕緊用袖子,擦了擦半丈長,拇指粗細的竹子,最後衝著竹子使勁嗬了幾口氣,擦了又擦,覺得足夠光亮了,這才將竹子緊緊地抱在懷中。
許雲儒選的印譜及那方印,都無甚稀奇,屬於普通物件,但都出自名家之手,對喜好此道的人來說,也算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那方印,底款刻著:“故溪黃稻熟,一夜夢中香”,邊款則是:“山果熟,水花香,枇杷落盡無人嚐。”
至於那對巴掌大小的玉獅子,乃是出自墨家巧匠之手。隻要注入靈氣,兩隻玉獅子便會暫時‘活’過來,陪著主人玩鬧片刻,待到靈氣耗盡,方才又化作一對玉雕。
待說到張三選的東西時,李秋山拍著張三的肩膀感慨道:“大侄子,知道為啥我留你道最後說嗎?”
張三自從知道了竹子的稀罕,哪還在乎其他的。娘嘞!懷裏這東西,可是文廟裏出來的東西,還能有比這更稀罕的東西嗎?
所以當李秋山告訴他,那酒葫蘆和道家聖人種下的葫蘆藤有關,極有可能是那藤上葫蘆的孫子輩時,張三有些傻眼了。
李秋山繼續說道:“原先主人用它來裝酒有些可惜了,不過好歹也養出了一條酒蟲來,倒也湊合。你可拿它當作一件儲物法寶,裝尋常物件倒是湊合,但它最適合用來裝與水有關的東西,完全可以說它是海量的。”
張三長大了嘴巴,好半天才反應過來,看了看手中枯黃的酒葫蘆,覺得看起來不光亮,於是想用衣袖沾些茶水來擦。
李秋山趕忙阻止道:“不是你這樣擦的”,李秋山拿過葫蘆,隻單手一抹,原本枯黃不起眼的葫蘆,瞬間變成了一個黑色的葫蘆,其上寶光流轉,很符合張三眼中寶物的形象。
沒等張三看夠,李秋山在葫蘆上又是一抹,葫蘆重新恢複了枯黃的樣子。接著,李秋山又拿過許雲儒和張三的竹子,依法炮製,原本墨綠喜人的竹子,變得跟尋常竹子一樣。
李秋山解釋道:“出門在外,遮掩一二,能省去大多數麻煩的。”
至於張三的那對酒盞,李秋山告訴他,這叫‘月下聽竹’。不管何時何地,隻要在酒盞內添滿酒,盞即會出現一輪明月倒影,圓缺不定。若是再輕輕搖晃酒盞,它外麵所繪的竹枝,就會發出清風撫過竹林時的沙沙聲響。
折扇則喚作‘夜半樂’,折扇正麵繪有一歌姬,是翩然起舞的模樣,反麵則繪有兩個女子,其一撫琴,其二持簫,畫中皆有青樓紅館女子的亡魂。每當紙扇輕搖時,畫像中的三位女子,便會奏一段閨中小調,唱一曲鴛鴦被暖。
筆杆刻有‘神氣’二字的小楷紫毫毛筆,嗬氣成墨,在書院中算是尋常物件;青花筆洗,外部有一行字,道是“墨池有魚,常吮筆鋒”,內裏底部則繪有鯉魚一條,遇水則現,遇墨方食,水盡則隱;鎮紙為白玉材質,上刻臥虎,下書‘久在風’三字,每當風起,隱隱有虎嘯之聲傳出,聞之,可心靜神寧。
李秋山說道此處,見剩餘的幾本雜書並無稀奇,轉而問許雲儒:“看你像個讀書人,那些孤本典藏,你為何不選些?”
許雲儒迴答道:“應該都是看過的,我翻了幾頁,都有印象,至於,這幾本雜書倒是不曾見過。”
張三和風玉堂湊在花盆旁,倆人正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說些什麽。盆中蘭草碧葉婀娜,雖沒有花朵,卻已有暗香襲人。
風玉堂聽見許雲儒的話,插嘴說道:“我當年遇見他時,他就身背書箱,手持竹杖,一副遊學讀書人的模樣。那時他才多大啊,就已經能出門遊學了,所以說啊,要說他讀書少,我是第一個不信的。”
李秋山笑道:“讀書好啊,你有空的話,歡迎去我家坐坐。我家什麽人都有,就是沒個讀書人,沒有半點書香氣息,你去了也熏陶熏陶我們。”
許雲儒迴答道:“前輩謬讚了,小子有空一定去拜訪。”
進屋許久的老人,這時打斷李秋山道:“別在那廢話了,進屋來。”
李秋山進屋後,張三扭頭說道:“公子,你快給咱拿個主意。我說這盆內女子取名叫‘冬草’好些,阿玉卻非要稱她為‘秋千’。你給說說,到底哪個好。”
許雲儒默默拿起了‘赤雪’印譜,對張三的求助,視若無睹。
因為三人晚間在草棚內大展身手,所以他們在夜裏都沒修行,三個人擠著一張床,倒頭就睡。
此時,天還未亮。
李秋山滿身積雪,手捧蘭草,腰上懸著個酒葫蘆,背上插著三截半丈長的竹子,來到了鐵匠鋪。見大門緊閉,便上前拍著門板喊道:“老頭子,我給你帶好東西來了,快開門嘞!”
老人早在察覺到李秋山時,就早早封上了自己的雙耳,隻為落得個耳根清淨。
風玉堂一聽是李秋山,也懶得搭理,翻了個身繼續睡。
“大侄子,快開門呐!我給你帶好東西來了”,李秋山繼續拍門喊道。
許雲儒不禁問道:“誰啊?真不用搭理的嗎?”
風玉堂道:“一個來打劫的。也不知這人和老頭是什麽關係,每次來過之後,家裏就跟遭賊了一樣。老頭子不管,我說了也沒用”,說到此處,風玉堂壓低了嗓音又道:“我懷疑啊,這人是老頭子當年的風流債。不然,以他那掉進錢眼裏的性子,憑啥肯讓這人從這裏白拿東西呢。”
這時,從隔壁老人的房間裏傳來幾聲咳嗽,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
李秋山聽見了屋內的動靜,拍起門來更加起勁,喊道:“大侄子,快開門呐,老頭子不懂事,你咋也不懂事呢。大冬天的,我來看望你們,還給你們帶了東西來,就這樣讓我在外麵站著,像話嗎?”
風玉堂無奈,隻好讓張三去應付。
張三揉著睡眼,打著哈欠道:“別敲了,再敲門板就碎了。”
一開門,張三見門外是個渾身落滿積雪的漢子,先是瞅了瞅漢子手中的花盆,怎麽看怎麽覺得,這盆翠綠的蘭草與這漢子格格不入。繼而又看了看他腰間的酒葫蘆,隨後看到他身後插著的三截竹子,忍不住問道:“大叔,你這是剛劫富濟貧迴來,還是才入了丐幫,啊?”
李秋山見開門的是個生麵孔,絲毫不覺得尷尬,抖了抖身上的雪花,擠進門問道:“大侄子是新來的吧?”
張三不滿道:“誰是你大侄子啊,我昨天剛到這,打鐵累了個半死,好不容易躺下眯一會,就聽見你在外麵拍門,你可真會挑時候。”
李秋山自己找地方坐了,將腰間的一根竹子遞給張三,笑哈哈地說道:“大侄子開門辛苦了,來來來,這是跑腿費,也是見麵禮。”
張三看了眼竹子,覺得這人腦子有問題,但是出於禮貌地接了過來,而後隨手丟在一旁,說道:“你這人也忒小氣了些,跑腿費和見麵禮這是兩迴事,況且就送一個破竹竿子,你糊弄誰呢?咱就不能實在點,包個紅包啥的?”
李秋山樂了,衝著老人屋子嚷嚷道:“老頭子,你徒弟咋都跟你一個德行呢,隻要不是錢,再好的東西也看不上眼。”
“滾你娘的蛋,那不是我徒弟”,老人從屋內走了出來,罵道。
李秋山正要反駁,見許雲儒和風玉堂又走了出來,感歎道:“我說你們這地方,風水還真是好啊,人丁興旺。”
風玉堂沒好氣道:“他兩都是我朋友,鐵打的兄弟,也是打鐵的兄弟。”
張三心裏一暖,這還是除了自家公子外,第二個把自己當兄弟的人,這事值得慶賀,改天得請他去城裏樂嗬樂嗬。
老人聽了這話,竟沒擺出昨天的那幅臭臉來。
許雲儒和張三依次跟李秋山見禮過後,李秋山大手一揮,說道:“相見即是緣分,在這裏咱不分你我。快過年了,我給你們帶了些新年禮物,隨便拿!不用跟我客氣。”
風玉堂沒個好臉色,說道:“是,在這裏不分你我,我還真沒見過你客氣的時候。”
李秋山擼起了袖子,說道:“嘿!咋滴,看不起我呐,今天就讓你們漲漲見識。張三呐,把這桌子挪過去,騰個地方出來。”
張三撇著嘴挪開了桌子,還將屋內的凳子也都攏了攏,露出一大塊空地出來,心想:“給你弄個大地方,一會填不滿了,看你咋收場。”
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而李秋山這次,的確讓屋內眾人大感驚訝。
隻見他不停地從儲物法寶中取出物件來,等到屋內空地都被填滿時,李秋山突然記起放在桌上的那盆蘭草,隨即找了個空放下。
張三見李秋山剩餘的兩根竹竿也在地上,不禁指著問道:“這破東西也算呐?不就看著比平常竹子綠了些嗎,這麽稀奇的?”
李秋山有些得意,指著地上的一眾物件。說道:“隨便挑,數量不限,東西好壞,全憑自個眼緣和運氣。”
老人看著眼前的東西,難得也點頭稱讚道:“是有幾樣好東西的。長者賜,不可賜。那兩個小子,你們放心拿便是,這也算是一種機緣,而且這些東西,跟你們也是有些因果的,不可錯過。”
李秋山連忙說道:“大侄子我都喊過啦,你們就別跟叔客氣,看上啥拿啥。”
老人和李秋山都這樣說了,許雲儒也不好推辭,笑著應了聲,目光便投向了地上。
最終,風玉堂選了那盆蘭草,以及一顆黑不溜秋的蓮子等,多是些花花草草。
許雲儒首選了一根翠竹,而後拿了一方印章,一本名叫‘赤雪’的印譜。本打算就此作罷,在李秋山的要求下,隻好又拿了一對巴掌大小的玉獅子。
張三見自家公子如此拘束,心裏暗暗著急。
他先將酒葫蘆收下,接著選了一對酒盞、一把折扇。本想再拿些自己喜歡的物件,一想到自家公子方才太過於拘謹,於是就又選了一支筆,以及一個青花筆洗,臨了又拿了一方鎮紙、幾本書籍,這才罷了手。
三個年輕人各自選完,李秋山麵露詢問之色,看向一直端坐於堂前的老人。
老人搖了搖頭,李秋山便自作主張,硬塞給老人一副字,上麵寫這些長壽的喜慶話。
老人看了眼,什麽也沒說,收起這幅字,轉身迴了自己屋裏。
李秋山收起地上剩餘的一幹物件,這才站起身笑道:“買定離手!穩賺不賠!本店就此打烊!”
終於見著迴頭錢的風玉堂,不禁笑道:“你這是去打劫了什麽地方啊?”
李秋山揮手道:“一邊涼快去,這可都是我的辛苦錢”,繼而咳嗽了兩聲,接著說道:“我給你們再講講各自選的東西,你們好知道都選了什麽。”
張三趕緊搬來凳子,風玉堂端來茶水,三個年輕人圍著李秋山坐下,皆是豎起了耳朵。
李秋山先是敲了敲蘭草盆,喊了聲:“出來吧!”
綠衣侍女出來露了個臉後,又在李秋山的吩咐下,迴到花盆內化作了一株蘭草。
風玉堂樂不可支,張三懊悔不已,捶胸頓足喊著:“失算了,失算了,還是江湖經驗不足啊!”
接著李秋山又道:“你選的那些花花草草,多已有靈性,日後你自會發現。而那蓮子,等方才的女子將這花盆騰出地來,你可在盆中盛滿院裏的井水,將蓮子放入其中,長成以後用處也不小。”
張三遞過茶,急忙問道:“我的那些呢?您快給說說。”
李秋山卻道:“不急,最後再說你的”,然後轉頭看著許雲儒道:“眼光不錯,這截竹子的確是好東西。”
張三突然跳了起來,從牆角找迴了被自己丟掉的那截竹子,跑到李秋山跟前,問道:“我這個呢?”
李秋山道:“傳聞,文廟之中有一叢翠竹,因受了文廟聖人君子的氣息,從而通靈,竹身翠綠,色重如墨,貼耳靜聽,可聞朗朗讀書聲。你手中這截,與文廟那顆竹子是近親,妙用很多的。”
張三趕緊用袖子,擦了擦半丈長,拇指粗細的竹子,最後衝著竹子使勁嗬了幾口氣,擦了又擦,覺得足夠光亮了,這才將竹子緊緊地抱在懷中。
許雲儒選的印譜及那方印,都無甚稀奇,屬於普通物件,但都出自名家之手,對喜好此道的人來說,也算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那方印,底款刻著:“故溪黃稻熟,一夜夢中香”,邊款則是:“山果熟,水花香,枇杷落盡無人嚐。”
至於那對巴掌大小的玉獅子,乃是出自墨家巧匠之手。隻要注入靈氣,兩隻玉獅子便會暫時‘活’過來,陪著主人玩鬧片刻,待到靈氣耗盡,方才又化作一對玉雕。
待說到張三選的東西時,李秋山拍著張三的肩膀感慨道:“大侄子,知道為啥我留你道最後說嗎?”
張三自從知道了竹子的稀罕,哪還在乎其他的。娘嘞!懷裏這東西,可是文廟裏出來的東西,還能有比這更稀罕的東西嗎?
所以當李秋山告訴他,那酒葫蘆和道家聖人種下的葫蘆藤有關,極有可能是那藤上葫蘆的孫子輩時,張三有些傻眼了。
李秋山繼續說道:“原先主人用它來裝酒有些可惜了,不過好歹也養出了一條酒蟲來,倒也湊合。你可拿它當作一件儲物法寶,裝尋常物件倒是湊合,但它最適合用來裝與水有關的東西,完全可以說它是海量的。”
張三長大了嘴巴,好半天才反應過來,看了看手中枯黃的酒葫蘆,覺得看起來不光亮,於是想用衣袖沾些茶水來擦。
李秋山趕忙阻止道:“不是你這樣擦的”,李秋山拿過葫蘆,隻單手一抹,原本枯黃不起眼的葫蘆,瞬間變成了一個黑色的葫蘆,其上寶光流轉,很符合張三眼中寶物的形象。
沒等張三看夠,李秋山在葫蘆上又是一抹,葫蘆重新恢複了枯黃的樣子。接著,李秋山又拿過許雲儒和張三的竹子,依法炮製,原本墨綠喜人的竹子,變得跟尋常竹子一樣。
李秋山解釋道:“出門在外,遮掩一二,能省去大多數麻煩的。”
至於張三的那對酒盞,李秋山告訴他,這叫‘月下聽竹’。不管何時何地,隻要在酒盞內添滿酒,盞即會出現一輪明月倒影,圓缺不定。若是再輕輕搖晃酒盞,它外麵所繪的竹枝,就會發出清風撫過竹林時的沙沙聲響。
折扇則喚作‘夜半樂’,折扇正麵繪有一歌姬,是翩然起舞的模樣,反麵則繪有兩個女子,其一撫琴,其二持簫,畫中皆有青樓紅館女子的亡魂。每當紙扇輕搖時,畫像中的三位女子,便會奏一段閨中小調,唱一曲鴛鴦被暖。
筆杆刻有‘神氣’二字的小楷紫毫毛筆,嗬氣成墨,在書院中算是尋常物件;青花筆洗,外部有一行字,道是“墨池有魚,常吮筆鋒”,內裏底部則繪有鯉魚一條,遇水則現,遇墨方食,水盡則隱;鎮紙為白玉材質,上刻臥虎,下書‘久在風’三字,每當風起,隱隱有虎嘯之聲傳出,聞之,可心靜神寧。
李秋山說道此處,見剩餘的幾本雜書並無稀奇,轉而問許雲儒:“看你像個讀書人,那些孤本典藏,你為何不選些?”
許雲儒迴答道:“應該都是看過的,我翻了幾頁,都有印象,至於,這幾本雜書倒是不曾見過。”
張三和風玉堂湊在花盆旁,倆人正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說些什麽。盆中蘭草碧葉婀娜,雖沒有花朵,卻已有暗香襲人。
風玉堂聽見許雲儒的話,插嘴說道:“我當年遇見他時,他就身背書箱,手持竹杖,一副遊學讀書人的模樣。那時他才多大啊,就已經能出門遊學了,所以說啊,要說他讀書少,我是第一個不信的。”
李秋山笑道:“讀書好啊,你有空的話,歡迎去我家坐坐。我家什麽人都有,就是沒個讀書人,沒有半點書香氣息,你去了也熏陶熏陶我們。”
許雲儒迴答道:“前輩謬讚了,小子有空一定去拜訪。”
進屋許久的老人,這時打斷李秋山道:“別在那廢話了,進屋來。”
李秋山進屋後,張三扭頭說道:“公子,你快給咱拿個主意。我說這盆內女子取名叫‘冬草’好些,阿玉卻非要稱她為‘秋千’。你給說說,到底哪個好。”
許雲儒默默拿起了‘赤雪’印譜,對張三的求助,視若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