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經閣,奇珍異寶,擺列無窮,諸神排列有序,供品堆積如山。阿儺,迦葉拿出《法》、《論》、《經》三藏經書。


    阿儺:“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說地;有經一藏,度鬼。共計三十五部,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都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器用、人事,般般具有。你等遠來,我數與你取來,你好生護送迴去。”


    迦葉:“聖僧,你可有帶禮物?須交我們代佛祖收驗。”


    唐三藏:“弟子路途遙遠,隻是空手而來,不曾有物轉交。”


    阿儺:“好個大唐聖僧,一個文明古國,難道不懂有來無往非禮也?孔子的聖賢書丟了嗎?”


    唐三藏:“這可不曾記起,隻是匆匆上路,實在抱歉。”


    迦葉:“白手傳經,經有何為?”


    悟空:“哪有多的時辰與他們交涉,待我去找那如來,定會如實送經與我們。”說完,悟空便要前去。


    唐三藏:“禮尚往來,這也是我們應懂的習俗。隻是出門在外,路途遙遠,不曾記起,定當後補。”


    悟空:“師父,不與這僧囉嗦。我去問問佛祖,看他還要什麽禮物?”唐三藏:“不可造次。”


    阿儺:“不必去問佛祖,你隨我來搬書就是。”


    八戒:“看來這小和尚也是要受賄的,不送禮也辦不成事。”


    沙僧:“兩位師兄就不要計較了,而今,見神就要錢,還是去搬書吧。”


    八戒、悟空、沙僧用繩子捆書,不曾有一人翻閱。


    沙僧將兩大捆捆在馬上。


    八戒與沙僧各挑一擔。


    唐三藏:“謝兩位高僧,我這就此告別了。”


    阿儺、迦葉:“路上必當小心,阿彌陀佛。”


    一行上路,拜別眾菩薩,比丘尼等。


    一個不明身份者的聲音傳來:“東土眾僧不識無字之經,卻不枉費了聖僧這場磨難。”


    燃燈古佛:“座堂還有誰在此?”


    白雄尊者:“小僧在此。”


    燃燈古佛:“白雄尊者,即刻駕狂風而去,把那些個僧人的無字經書搶迴來。他定會再來取有字經書。”


    白雄尊者騁狂風一直追趕唐三藏。


    唐三藏師徒三人見狂風大作,以為是如來的祥雲,送他們早早迴鄉,並不在意。


    突然,一隻巨大的手,從空中伸來,先抓起馬背上的經書。然後又去抓八戒。八戒死死抱住經書在地上打滾。又去抓沙僧,沙僧被大手連人帶書一並提起。悟空轉過身來,揮棒就去追趕白雄尊者。白雄尊者怕遭悟空當頭一棒。便把沙僧丟給了悟空。悟空接過經書,送沙僧迴到師父一起。


    悟空:“你等好生守候師父和經書,待我前去搶迴經書。”


    悟空駕雲而去。


    唐三藏看八戒的經書已散開,拿起一本便看。可全書無一字。唐三藏愣了神。


    唐三藏:“八戒、沙僧,收起行裝,我們得迴去再找。如來佛祖給我們無字真經,我們帶迴去何用?”


    八戒:“這老東西,欺我們沒送禮物,便給假書。看我不去耙垮他的藏經閣。”


    唐三藏:“不得無禮。不是假的,那是無字真經,隻是我們的法力不夠,無法辨認。”


    八戒:“莫非真有無字天書啊?”


    唐三藏:“的確有的,全要心慧之人,才能享用。可唐王怎能認的。如果我等馱迴這些書本,定有欺君之罪,定當斬頭。”


    悟空降下雲頭:“師父,看來這如來也是騙人魔王。那搶書之人已飛入藏經閣,我懶得去追趕。”


    沙僧:“師父,可能我們遇到假如來了,不如早些迴去,查探個真實。我們都已經到了靈山,想必真如來也就在這附近。”


    唐三藏:“也如悟淨所言,我們把這些無字之書丟了,迴去再要。”悟空:“師父,這如來也不知誰真誰假,俗話說,解鈴還須係鈴人。


    待我去喊來觀音菩薩,由她帶著我們去,就不會有假了。”


    唐三藏:“這也甚好,隻是又要勞駕悟空了。”


    悟空:“師父對徒兒也客氣起來了。”


    大雄寶殿內,觀世音:“佛祖,你這送經書之事,是否從中有人作梗,欺了這東土的玄裝大師。”


    如來:“你等稍安勿躁,俗話說: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死者超脫,隻討得三鬥三升米粒黃金迴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不識,隻可以此傳之耳。”


    唐三藏:“佛祖,弟子委是窮寒路遙,不曾備得禮物。這缽盂乃唐王親手所賜,教弟子持此沿路化齋。今特奉上,聊表誠心,萬望尊者將此收下,待迴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謝。誠求以有字真經賜下,庶不孤欽差之意,遠涉之勞。”


    如來:“阿儺、迦葉,將有字的真經,每部中各檢幾卷與他,來此報數。”


    阿儺:“獻給唐僧《涅繁經》四百卷,《菩薩經》三百六十卷,《虛空藏經)二十卷,《首楞嚴經》三十卷,《恩意經大集》四十卷,《決定經》四十卷,《寶藏經》二十卷,《華嚴經》八十一卷,《禮真如經》三十卷,《大般若經》六百卷,《金光明品經》五十卷,《未曾有經》五百五十卷,《維摩經》三十卷,《三論別經》四十二卷,《金剛經》一卷,《正法論經》二十卷,《佛本行經》一百一十六卷,《五龍經》二十卷,《菩薩戒經》六十卷,《大集經》三十卷,《摩竭經》一百四十卷,《法華經》十卷,《瑜伽經》三十卷,《寶常經》一百七十卷,《西天論經》三十卷,《僧隻經》一百一十卷,《佛國雜經》一千六百三十八卷,《起信論經》五十卷,《大智度經》九十卷;《寶威經》一百四十卷,《本閣經》五十六卷,《正律文經》十卷,《大孔雀經》十四卷,《維識論經》十卷,《具舍論經》十卷。在藏總經,共三十五部,各部中檢出五千零四十八卷,與東土聖僧帶迴。


    悟空、八戒、沙僧邊捆邊看,兩捆讓白龍馬馱著,八戒挑一擔,沙僧挑一擔,悟空牽馬。


    唐三藏和觀音菩薩來到如來佛祖麵前。


    如來高坐蓮台,指令降龍、伏虎二大羅漢,敲響雲磬,遍請三千諸佛,三千揭諦、八金剛、四菩薩,五百尊羅漢、八百比丘僧、大眾優婆塞、比丘尼、優婆夷,各天各洞,福地靈山,大小聖僧,共登寶座,侍立兩旁。送唐三藏上路。


    觀世音:“佛祖,弟子當年領命去東土尋找取經之人,今已經功成,共耗去時間十四年五千零四十日還少八日,不合藏數。望佛祖早賜玄奘東迴,須在八日之內,完成藏數。”


    如來:“所言極是。八大金剛快去護送聖僧早早迴去東土,已完成藏數不得有誤。”


    八大金剛駕起雲霧:“唐長老,請跟我來。”


    唐三藏與三徒弟,白龍馬駕上祥雲,徑直往東土而迴。


    通天河岸邊,觀世音在翻簿子。


    金蟬遭遇第一難;出胎幾殺第二難;滿月拋江第三難;……銅台府監禁七十九難,淩雲渡脫胎八十難,路經十萬八千裏。


    觀世音:“佛門中九九歸真,唐三藏受了八十難,還有一難才功成名就。八大金剛聽令,放下取經人,讓他們再受一次劫難。”


    八戒:“好個如來佛祖,已知我們在雲頭風吹日曬,便放下讓我們休息。”


    悟空:“俗話說,十日灘頭坐,一日行九灘。”


    唐三藏:“你們不用滑嘴,趕快認得東南西北,恐又有妖魔來犯,好好護著經書。”


    八戒:“這茫茫河水,定是三弟的流沙河。”


    沙僧:“不是,不是,此為通天河。這是通天河西岸。東岸便是陳家莊。”


    唐三藏:“那還得謝白黿伏渡。”


    悟空:“師父,這金剛也不是好東西,送到這裏無人無船,讓我們落荒。我去如來處,奏他們一本,看如來管不管?”


    唐三藏:“此說法不可,我們取經全憑真心。他們幫我們,能迴;他們不幫我們,照樣要迴去的。”


    沙僧:“師父已經脫去凡胎,隻要我們共同作法,定能保師傅飛渡通天河。”


    悟空:“使不得,千萬使不得!倘若師父法力不夠,我們丟了經書不打緊,把師父掉入河中,那可就無顏迴東土了。”


    唐三藏:“我們先去沿河岸尋找,也可能有些船隻停靠,順便渡去也不甚好?”


    從遠處傳來聲音:“唐三藏,你等休要驚慌,我來引渡你們。”


    河中白賴頭黿探出頭來。


    唐三藏:“你是上次渡我們西去白黿嗎?”


    白黿:“正是。我在此等了你們多年,快快上來吧。”


    悟空:“你這老黿也太癡心了,倘若我們才從空中飛過,你這不是白等嗎?”


    白黿:“我可是真心的。皇天不負苦心人。”


    白黿爬上岸來,悟空、八戒、沙僧把經書往背上堆。然後,人、馬登上黿背,白黿爬入水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觀世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就是梅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就是梅人並收藏唐朝觀世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