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他真是宣惠帝,卻又不肯與她相認,那麽當年之事必有隱情!
兩人皆是猜測,論不出個所以然來,幹脆也就沒再糾葛。
三公主囑咐過,她們得等到傍晚才能迴庵堂。念及主子濕了衣衫,吹不得風,南溪帶她找了處山洞,生起火堆,幫她將衣裳一件件的烤幹,兩人又用了些饅頭和野果充饑,直捱到日頭西落才開始動身往山下走。
一路上,南溪明顯感覺到主子的步伐格外輕快,舒朗的月眉和微揚的唇角無不彰示著她那雀躍的心情。
她已記不清有多久沒見過這樣會心的笑容,平日裏主子也會笑,但那笑意極淺極淡,轉瞬即逝,仿佛隻是對這歲月習慣的敷衍,而今日的笑意明顯發自內心,失而複得的那種喜悅溢於言表!
想必正是因為那個人吧?南溪不覺心生好奇,真想瞧瞧那人究竟與先帝有幾分像,竟能令主子恍了心神!
因著宋餘音身上的衣衫已然烘幹,她也就無需再披那件道袍,更不希望被庵堂中人瞧見,以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煩,遂將道袍放在南溪的背簍裏,收拾停當後,兩人才一道踏入庵堂。
前腳才踏進去,便見清疏迎麵而來,細目微斜,瞥了她們主仆一眼,語帶譏誚,「說好的幫忙幹活兒,轉身就不見了蹤影,還說自個兒沒偷懶?真是笑話!」
若非三公主讓她暫避,她還會繼續灑掃打點,隻是這話不能跟清疏說,她便借口說突然有急事需要出去一趟,這才耽擱了。
「哦?何事能耽擱一整日,傍晚才歸來?老實交代,你們究竟去了何處?」
眼瞅著清疏狐疑的盯著她身後的背簍,南溪不自覺的握緊覆於雙肩的麻繩,強自鎮定,「不過是摘了柿子打算做柿餅而已,我做柿餅很有經驗,待做好後定然送去給師姐嚐嚐。」
盡管她說得好聽,清疏也能覺察出她眼神中的閃躲,不被媚哄所迷惑,堅持要查看她的背簍。
心知越是攔阻,清疏越會覺著她們心裏有鬼,思量再三,宋餘音終是忍住步伐,沒去理會。
蓋子揭開之際,映入眼簾的不僅有柿子,還有一件道袍!清疏眼前一亮,像是發現了什麽了不得的事,一把扯出道袍,大聲嚷嚷著,「說什麽有要事才會出去,現下披頭散發衣衫不整,怕不是在跟哪個臭道士幽會吧!」
聽不得這惡語穢言,氣極的南溪恨聲惱斥,「師姐,你說話放尊重些,我家娘子行端坐正,並無越軌之舉!」
緊抓著手中的證據,清疏瞥向清音的眸中盡是不屑,「自個兒有膽子做出這種齷齪事,還怕旁人指點?」
除了先帝能動搖她的心神之外,麵對其他人時,宋餘音一直都很鎮定,應對起來也遊刃有餘,「我出去發生何事,見過什麽人你可有問過一句?單憑自己的臆想就隨意揣測,大唿小叫,這是出家人該有的嚴謹嗎?」
「我……」理虧的清疏轉了話鋒,追根究底,「那你倒是跟我說說,這件道袍從何而來?」
哪料她竟傲然揚首,「訓誡這種事好像還輪不到你,此事我自會找明修師太交代清楚。」
「你……你居然耍我?」
饒是清疏火冒三丈,她也奈何不得清音娘子,畢竟人家的身份擺在那兒,除了明朝暗諷幾句之外,她還真沒資格質問懲處,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她揚長離去,恨恨咬牙,暗自期待著師父能夠按照佛門規矩重重罰她。
畢竟祖師有規定,她們與山上道觀之人不得往來,宋餘音犯了戒條,必定挨罰,清疏就等著看她的下場,看她還敢不敢猖狂!
問心無愧的宋餘音去求見師太,將今日之事原原本本的道出,當然,那小道士與先帝相像一事她隻字未提,三公主為何讓她暫離庵堂的原因她也沒明說,隻道需要避忌宮中貴人。
明修師太向來看得通透,那位六皇子今日一直在打聽清音的行蹤,想來兩人之間應是有些糾葛,便也沒多問。
既已了解事情原委,師太自不會再追究她的責任,「此事乃清疏失察,惡意出言詆毀,我自當訓誡,縱有流言傳出也不必再去費神爭辯,清者自清,無需理會旁人的閑言碎語。」
隻要師太了解情況即可,旁人的看法,宋餘音不甚在意,隻有一點不甚明了,「恕弟子鬥膽一問,即便佛道理念不同,但也不算仇家,為何不許往來?清疏師姐何故這般大驚小怪,這事兒又和虛雲觀的祖師爺有何牽連?」
歎了聲冤孽,師太隻道前塵舊事不提也罷。
聽這話音,似乎又是一段不可追憶的複雜往事,既然師太不便明說,她也不好再追問,就此告辭,退出房門。
迴房的路上,遠遠瞧見銀杏樹下有道熟悉的身影,不是旁人,正是另一位太妃。
當時與她一道被送入宮的還有虎威大將軍的女兒衛雲琇,兩人一般年紀,都是個命苦的,後來皆被送入庵堂,因誌趣相投,便成了無話不談的摯友。
終於等著她歸來,衛雲琇快步上前挽住她胳膊,擔憂又緊張,「方才之事我已聽南溪說起,那個清疏忒過分了些,我來的路上就聽見她正與其他人亂傳話,說你與道士有染呢!氣煞我也!」
兩人皆是猜測,論不出個所以然來,幹脆也就沒再糾葛。
三公主囑咐過,她們得等到傍晚才能迴庵堂。念及主子濕了衣衫,吹不得風,南溪帶她找了處山洞,生起火堆,幫她將衣裳一件件的烤幹,兩人又用了些饅頭和野果充饑,直捱到日頭西落才開始動身往山下走。
一路上,南溪明顯感覺到主子的步伐格外輕快,舒朗的月眉和微揚的唇角無不彰示著她那雀躍的心情。
她已記不清有多久沒見過這樣會心的笑容,平日裏主子也會笑,但那笑意極淺極淡,轉瞬即逝,仿佛隻是對這歲月習慣的敷衍,而今日的笑意明顯發自內心,失而複得的那種喜悅溢於言表!
想必正是因為那個人吧?南溪不覺心生好奇,真想瞧瞧那人究竟與先帝有幾分像,竟能令主子恍了心神!
因著宋餘音身上的衣衫已然烘幹,她也就無需再披那件道袍,更不希望被庵堂中人瞧見,以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煩,遂將道袍放在南溪的背簍裏,收拾停當後,兩人才一道踏入庵堂。
前腳才踏進去,便見清疏迎麵而來,細目微斜,瞥了她們主仆一眼,語帶譏誚,「說好的幫忙幹活兒,轉身就不見了蹤影,還說自個兒沒偷懶?真是笑話!」
若非三公主讓她暫避,她還會繼續灑掃打點,隻是這話不能跟清疏說,她便借口說突然有急事需要出去一趟,這才耽擱了。
「哦?何事能耽擱一整日,傍晚才歸來?老實交代,你們究竟去了何處?」
眼瞅著清疏狐疑的盯著她身後的背簍,南溪不自覺的握緊覆於雙肩的麻繩,強自鎮定,「不過是摘了柿子打算做柿餅而已,我做柿餅很有經驗,待做好後定然送去給師姐嚐嚐。」
盡管她說得好聽,清疏也能覺察出她眼神中的閃躲,不被媚哄所迷惑,堅持要查看她的背簍。
心知越是攔阻,清疏越會覺著她們心裏有鬼,思量再三,宋餘音終是忍住步伐,沒去理會。
蓋子揭開之際,映入眼簾的不僅有柿子,還有一件道袍!清疏眼前一亮,像是發現了什麽了不得的事,一把扯出道袍,大聲嚷嚷著,「說什麽有要事才會出去,現下披頭散發衣衫不整,怕不是在跟哪個臭道士幽會吧!」
聽不得這惡語穢言,氣極的南溪恨聲惱斥,「師姐,你說話放尊重些,我家娘子行端坐正,並無越軌之舉!」
緊抓著手中的證據,清疏瞥向清音的眸中盡是不屑,「自個兒有膽子做出這種齷齪事,還怕旁人指點?」
除了先帝能動搖她的心神之外,麵對其他人時,宋餘音一直都很鎮定,應對起來也遊刃有餘,「我出去發生何事,見過什麽人你可有問過一句?單憑自己的臆想就隨意揣測,大唿小叫,這是出家人該有的嚴謹嗎?」
「我……」理虧的清疏轉了話鋒,追根究底,「那你倒是跟我說說,這件道袍從何而來?」
哪料她竟傲然揚首,「訓誡這種事好像還輪不到你,此事我自會找明修師太交代清楚。」
「你……你居然耍我?」
饒是清疏火冒三丈,她也奈何不得清音娘子,畢竟人家的身份擺在那兒,除了明朝暗諷幾句之外,她還真沒資格質問懲處,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她揚長離去,恨恨咬牙,暗自期待著師父能夠按照佛門規矩重重罰她。
畢竟祖師有規定,她們與山上道觀之人不得往來,宋餘音犯了戒條,必定挨罰,清疏就等著看她的下場,看她還敢不敢猖狂!
問心無愧的宋餘音去求見師太,將今日之事原原本本的道出,當然,那小道士與先帝相像一事她隻字未提,三公主為何讓她暫離庵堂的原因她也沒明說,隻道需要避忌宮中貴人。
明修師太向來看得通透,那位六皇子今日一直在打聽清音的行蹤,想來兩人之間應是有些糾葛,便也沒多問。
既已了解事情原委,師太自不會再追究她的責任,「此事乃清疏失察,惡意出言詆毀,我自當訓誡,縱有流言傳出也不必再去費神爭辯,清者自清,無需理會旁人的閑言碎語。」
隻要師太了解情況即可,旁人的看法,宋餘音不甚在意,隻有一點不甚明了,「恕弟子鬥膽一問,即便佛道理念不同,但也不算仇家,為何不許往來?清疏師姐何故這般大驚小怪,這事兒又和虛雲觀的祖師爺有何牽連?」
歎了聲冤孽,師太隻道前塵舊事不提也罷。
聽這話音,似乎又是一段不可追憶的複雜往事,既然師太不便明說,她也不好再追問,就此告辭,退出房門。
迴房的路上,遠遠瞧見銀杏樹下有道熟悉的身影,不是旁人,正是另一位太妃。
當時與她一道被送入宮的還有虎威大將軍的女兒衛雲琇,兩人一般年紀,都是個命苦的,後來皆被送入庵堂,因誌趣相投,便成了無話不談的摯友。
終於等著她歸來,衛雲琇快步上前挽住她胳膊,擔憂又緊張,「方才之事我已聽南溪說起,那個清疏忒過分了些,我來的路上就聽見她正與其他人亂傳話,說你與道士有染呢!氣煞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