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意識決定型態
穿越詭異世界?我偽裝成神明! 作者:陸於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記者聞言愣了愣,來之前他清楚自己采訪的是量子力學的教授,所以他是補了一點知識的,但這王教授怎麽不按套路出牌,問這個實驗幹嘛?
“聽過這個實驗的名字,但對實驗的內容不是很清楚。”
王永昊也不意外,畢竟這人隻是一個記者。
“十七世紀時,我們認為光的本質是一顆顆的粒子,這是那時的學者普遍相信的理論,雖然也有一些物理學者認為光是一種波,但相信光是波的人隻占少數。”
“直到十八世紀一位醫學者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雙縫幹涉實驗。”
“實驗分成了三個部分,就是一個光源,一張有兩條縫的紙板,一塊接收的投影屏幕。”
“原理也很簡單,就是利用光源透過兩條縫的紙板,如果光是是粒子,屏幕上就會出現兩條亮斑。”
“如果光是波,那光穿過縫隙後就會互相幹涉,最終在屏幕上形成明暗相間的條紋。”
“而結果呢,屏幕上形成了條紋,光是波。”
“後來的知識都是高中課本上教學的知識,光電效應被證實,光同樣也是粒子。”
“之後就是我們熟知波粒二象性理論。”
記者聽到這裏微微有些疑惑,這個實驗跟他提出的問題有什麽關聯性嗎?
王永昊看著她的微表情,也是明白她在疑惑些什麽,隨即繼續說道。
“你是不是想問這與你說的問題有什麽關係?”
“嗬嗬,不著急,魔幻的事情這就開始了。”
“十九世紀,又有一位學者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
“還是同樣的實驗配置,唯一改變的就是把光源換成一個個光子射向縫隙。”
“按照我們的宏觀認知來說,這時的光子已經被分裂成了一個個單獨的個體,理應不再具有波的特性,沒有多個光子的相互幹涉,屏幕上應該隻會出現兩條亮斑才合理。”
“但結果卻是屏幕依舊出現了幹涉條紋!”
“這說明光子同時通過了左右兩條縫隙,這在我們宏觀世界是很難理解的。”
“雖然這很神奇,但我想說的不是這個,我想重點說的是接下來這個實驗。”
“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那時的科技發展已經能觀測到光子了。”
“隨後就有了這樣一場實驗,同樣的實驗配置,唯一改變的就是有一台探測儀器,時刻記錄著光子穿越了那一條縫隙。”
“結果你猜怎麽著?”
會議廳裏隻有三人,所以場麵都很安靜,著兩名記者安靜的等待著王永昊的答案。
王永昊望著全神貫注的兩人,隨即淡淡一笑。
“接收屏幕上的幹涉條紋消失了,出現了隻出現了兩道條紋!”
兩人聞言頓時瞳孔不自覺的擴張。
王永昊也很滿意兩人的微表情。
“是的,你們沒有聽錯,一旦打開探測儀器,就隻有兩道條紋,而關閉探測儀器,接收屏幕上就會出現幹涉條紋。”
“而這場實驗的變量,隻是有沒有儀器去觀測其中的過程!”
此刻兩名記者汗毛都豎起來了,他們聽明白了其中的含義,那就是如果你不去觀測過程,那就會出現幹涉條紋。
但如果你去觀測過程了,那幹涉條紋就會消失。
這就跟一場遊戲一樣,如果一個服務器在線的人數比較多,為了優化性能,遊戲就會屏蔽掉一些細微的,不易被玩家察覺的細節。
而一旦有玩家突然玩性大發,想去觀測這個細節時,世界又會因為你的觀測而細節化,做出改變。
這是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
你不去觀測,它就不存在。
一旦你去看了,它就會出現在那裏。
放在這場實驗上,就好像有一個上帝視角在時刻關注著你。
一旦發現有人在觀測這些細微的粒子時,粒子就像接收到指令一樣,乖乖的找一條縫鑽過去,表現得一切正常。
而沒有人觀測這些細微的粒子時,它就會變成波形態,出現幹涉條紋。
王永昊望著兩人一臉震驚的模樣,他也是笑了笑,隨即繼續說著。
“後來為了驗證視線是否真的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又誕生了一個實驗,但具體過程比較複雜,我就通俗易懂的講一下。”
“類比一下就是在紙板和屏幕之間,加了一個監視儀器,但這個監視儀器是否開啟是隨機的。”
“也就是說,在光子穿過雙縫以後,我們再去隨機的觀測它,看光子會不會在發射後,根據是否觀測而去改變它的選擇。”
“但結果就是跟之前的一樣,一旦觀測光子就必然不會出現幹涉條紋,而不觀測,那幹涉條紋就會出現。”
“隨機下的觀測,依然能準確的影響光子的變化!”
........
聽到這裏,兩名記者隻感覺頭皮發麻,他們倆聽明白了這個實驗的結果。
這樣的結果無非就隻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粒子能夠預知未來。
它能猜到科學家的行動,提前規劃好自己的行動軌跡?
另一種就是粒子能扭曲現實。
修正之前的行為,在儀器打開的瞬間修改自己之前做的行為。
我們的觀測能影響現實?
開什麽玩笑?
世界是虛假的?
又或者是有一個全知全能的造物主在操控著這一切?
此刻兩人雞皮疙瘩起了一身,他們此前聽聞這些物理學家都是瘋子,越學越相信世間有神靈時,都還不以為意。
而當兩人切身明白這一切後,他們倆的認知似乎也在這一刻被改變了。
世界真有可能是虛假的,又或者世界真的存在造物主。
看著兩人滿臉的慎重神情,王永昊也明白這兩人聽懂了自己的意思。
有些時候空口無憑,倒不如直接給你擺世界的真實現象,讓你自己去理解。
隻不過....這才哪兒到哪兒。
既然問了這個問題,那怎麽能輕易放過這兩人。
王永昊一臉微笑的繼續給這兩名小年輕下‘猛料’,一副誓要把這兩人也弄成‘瘋子’的架勢。
“後來為了進一步驗證粒子的變化,實驗也在逐步升級。”
“依次出現了‘量子擦除實驗’以及‘延遲選擇的量子擦除實驗’。”
“這裏我就簡單的講一下‘延遲選擇的量子擦除實驗’吧!”
“就是當光子穿過雙縫後,一分為二,轉換成兩個相互糾纏的降頻光子,這裏我就用a和b表示。”
“a向著屏幕跑,不去看它的狀態,b朝著探測器跑,我們隻觀察b的狀態。”
“又因為兩個光子相互糾纏,所以我們在得知b的狀態時,就能推導出a的狀態。”
“初步的實驗結果依舊跟之前一樣,隻要觀測b那即使不觀測a,a也是不會出現條紋。”
“隨後就是進階實驗,將b也再次拆分數次,將每一次的過程放在一個迷宮裏,讓它的路途中隨機被觀測。”
“然而結果卻是,即使這個被拆分粒子在迷宮中經曆數十分鍾,數個小時,隻要最後觀測了b拆分出來的粒子,那a的結果就必然不幹涉,反之則幹涉。”
“我簡單點來說,就是粒子能提前預知你是否會去觀測,然後展示出一個結果。”
“這樣的結果無疑是突破了時間的束縛,衝擊了我們世界的因果律。”
“因為不論你在過程中做了怎樣的操作,也不論是先因後果,又或是先果後因,粒子展示給你的結果永遠的固定的。”
“可能你們不了解這代表了什麽,我再簡單給你解析一下,那就是說明我們的世界是被定死了的。”
“身為普通人的我們,不論過程怎麽樣,結果都是固定不變的。”
“我們就像是這個世界的螺絲釘,一切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一個人的人生不會因為他的選擇而做出改變!”
“雖然我們看上去很自由,但我們的一切其實都在被命運裹挾。”
“就像是一場電影,一場遊戲,一串代碼!所有的一切都是被定好了的。”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種結論,這個實驗結果其實還有另一種結論。”
“那就是我們的意識是能影響或者修改世界的。”
“世界會根據我們的意識,展現出相應的狀態給我們。”
“我們的意識決定了我們的世界!”
此刻的兩名記者聽完王永昊的講述,已經徹底傻眼了。
他們從來沒想過這些神學言論,居然是真的有科學依據的。
你不去觀測它,它就不存在,一旦你觀測了,它就出現了。
開什麽玩笑?
世界居然會因為意識的認知而發生改變?
“聽過這個實驗的名字,但對實驗的內容不是很清楚。”
王永昊也不意外,畢竟這人隻是一個記者。
“十七世紀時,我們認為光的本質是一顆顆的粒子,這是那時的學者普遍相信的理論,雖然也有一些物理學者認為光是一種波,但相信光是波的人隻占少數。”
“直到十八世紀一位醫學者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雙縫幹涉實驗。”
“實驗分成了三個部分,就是一個光源,一張有兩條縫的紙板,一塊接收的投影屏幕。”
“原理也很簡單,就是利用光源透過兩條縫的紙板,如果光是是粒子,屏幕上就會出現兩條亮斑。”
“如果光是波,那光穿過縫隙後就會互相幹涉,最終在屏幕上形成明暗相間的條紋。”
“而結果呢,屏幕上形成了條紋,光是波。”
“後來的知識都是高中課本上教學的知識,光電效應被證實,光同樣也是粒子。”
“之後就是我們熟知波粒二象性理論。”
記者聽到這裏微微有些疑惑,這個實驗跟他提出的問題有什麽關聯性嗎?
王永昊看著她的微表情,也是明白她在疑惑些什麽,隨即繼續說道。
“你是不是想問這與你說的問題有什麽關係?”
“嗬嗬,不著急,魔幻的事情這就開始了。”
“十九世紀,又有一位學者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
“還是同樣的實驗配置,唯一改變的就是把光源換成一個個光子射向縫隙。”
“按照我們的宏觀認知來說,這時的光子已經被分裂成了一個個單獨的個體,理應不再具有波的特性,沒有多個光子的相互幹涉,屏幕上應該隻會出現兩條亮斑才合理。”
“但結果卻是屏幕依舊出現了幹涉條紋!”
“這說明光子同時通過了左右兩條縫隙,這在我們宏觀世界是很難理解的。”
“雖然這很神奇,但我想說的不是這個,我想重點說的是接下來這個實驗。”
“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那時的科技發展已經能觀測到光子了。”
“隨後就有了這樣一場實驗,同樣的實驗配置,唯一改變的就是有一台探測儀器,時刻記錄著光子穿越了那一條縫隙。”
“結果你猜怎麽著?”
會議廳裏隻有三人,所以場麵都很安靜,著兩名記者安靜的等待著王永昊的答案。
王永昊望著全神貫注的兩人,隨即淡淡一笑。
“接收屏幕上的幹涉條紋消失了,出現了隻出現了兩道條紋!”
兩人聞言頓時瞳孔不自覺的擴張。
王永昊也很滿意兩人的微表情。
“是的,你們沒有聽錯,一旦打開探測儀器,就隻有兩道條紋,而關閉探測儀器,接收屏幕上就會出現幹涉條紋。”
“而這場實驗的變量,隻是有沒有儀器去觀測其中的過程!”
此刻兩名記者汗毛都豎起來了,他們聽明白了其中的含義,那就是如果你不去觀測過程,那就會出現幹涉條紋。
但如果你去觀測過程了,那幹涉條紋就會消失。
這就跟一場遊戲一樣,如果一個服務器在線的人數比較多,為了優化性能,遊戲就會屏蔽掉一些細微的,不易被玩家察覺的細節。
而一旦有玩家突然玩性大發,想去觀測這個細節時,世界又會因為你的觀測而細節化,做出改變。
這是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
你不去觀測,它就不存在。
一旦你去看了,它就會出現在那裏。
放在這場實驗上,就好像有一個上帝視角在時刻關注著你。
一旦發現有人在觀測這些細微的粒子時,粒子就像接收到指令一樣,乖乖的找一條縫鑽過去,表現得一切正常。
而沒有人觀測這些細微的粒子時,它就會變成波形態,出現幹涉條紋。
王永昊望著兩人一臉震驚的模樣,他也是笑了笑,隨即繼續說著。
“後來為了驗證視線是否真的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又誕生了一個實驗,但具體過程比較複雜,我就通俗易懂的講一下。”
“類比一下就是在紙板和屏幕之間,加了一個監視儀器,但這個監視儀器是否開啟是隨機的。”
“也就是說,在光子穿過雙縫以後,我們再去隨機的觀測它,看光子會不會在發射後,根據是否觀測而去改變它的選擇。”
“但結果就是跟之前的一樣,一旦觀測光子就必然不會出現幹涉條紋,而不觀測,那幹涉條紋就會出現。”
“隨機下的觀測,依然能準確的影響光子的變化!”
........
聽到這裏,兩名記者隻感覺頭皮發麻,他們倆聽明白了這個實驗的結果。
這樣的結果無非就隻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粒子能夠預知未來。
它能猜到科學家的行動,提前規劃好自己的行動軌跡?
另一種就是粒子能扭曲現實。
修正之前的行為,在儀器打開的瞬間修改自己之前做的行為。
我們的觀測能影響現實?
開什麽玩笑?
世界是虛假的?
又或者是有一個全知全能的造物主在操控著這一切?
此刻兩人雞皮疙瘩起了一身,他們此前聽聞這些物理學家都是瘋子,越學越相信世間有神靈時,都還不以為意。
而當兩人切身明白這一切後,他們倆的認知似乎也在這一刻被改變了。
世界真有可能是虛假的,又或者世界真的存在造物主。
看著兩人滿臉的慎重神情,王永昊也明白這兩人聽懂了自己的意思。
有些時候空口無憑,倒不如直接給你擺世界的真實現象,讓你自己去理解。
隻不過....這才哪兒到哪兒。
既然問了這個問題,那怎麽能輕易放過這兩人。
王永昊一臉微笑的繼續給這兩名小年輕下‘猛料’,一副誓要把這兩人也弄成‘瘋子’的架勢。
“後來為了進一步驗證粒子的變化,實驗也在逐步升級。”
“依次出現了‘量子擦除實驗’以及‘延遲選擇的量子擦除實驗’。”
“這裏我就簡單的講一下‘延遲選擇的量子擦除實驗’吧!”
“就是當光子穿過雙縫後,一分為二,轉換成兩個相互糾纏的降頻光子,這裏我就用a和b表示。”
“a向著屏幕跑,不去看它的狀態,b朝著探測器跑,我們隻觀察b的狀態。”
“又因為兩個光子相互糾纏,所以我們在得知b的狀態時,就能推導出a的狀態。”
“初步的實驗結果依舊跟之前一樣,隻要觀測b那即使不觀測a,a也是不會出現條紋。”
“隨後就是進階實驗,將b也再次拆分數次,將每一次的過程放在一個迷宮裏,讓它的路途中隨機被觀測。”
“然而結果卻是,即使這個被拆分粒子在迷宮中經曆數十分鍾,數個小時,隻要最後觀測了b拆分出來的粒子,那a的結果就必然不幹涉,反之則幹涉。”
“我簡單點來說,就是粒子能提前預知你是否會去觀測,然後展示出一個結果。”
“這樣的結果無疑是突破了時間的束縛,衝擊了我們世界的因果律。”
“因為不論你在過程中做了怎樣的操作,也不論是先因後果,又或是先果後因,粒子展示給你的結果永遠的固定的。”
“可能你們不了解這代表了什麽,我再簡單給你解析一下,那就是說明我們的世界是被定死了的。”
“身為普通人的我們,不論過程怎麽樣,結果都是固定不變的。”
“我們就像是這個世界的螺絲釘,一切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一個人的人生不會因為他的選擇而做出改變!”
“雖然我們看上去很自由,但我們的一切其實都在被命運裹挾。”
“就像是一場電影,一場遊戲,一串代碼!所有的一切都是被定好了的。”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種結論,這個實驗結果其實還有另一種結論。”
“那就是我們的意識是能影響或者修改世界的。”
“世界會根據我們的意識,展現出相應的狀態給我們。”
“我們的意識決定了我們的世界!”
此刻的兩名記者聽完王永昊的講述,已經徹底傻眼了。
他們從來沒想過這些神學言論,居然是真的有科學依據的。
你不去觀測它,它就不存在,一旦你觀測了,它就出現了。
開什麽玩笑?
世界居然會因為意識的認知而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