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同樣都是在心理學院,邵文錫是能力出眾破格錄入,而梁森則是正常地考分申請上的。
因此,邵文錫除了必要的課程要讀,那時候還總會和導師一起做研究上的任務。
也因此認識了一些主要負責帶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導師,dr.漢金斯就是其中的一位。
漢金斯博士金發碧眼,個子瘦高,年過五十但並不萎靡,講課也還算得上是有幾分風趣。
是個較為典型的美國人,但有趣的是,梁森和邵文錫都不約而同地不太看得上他。
邵文錫疏於社交眾所周知,能讓他感興趣的往往是有趣的謎題或研究。
而漢金斯博士並沒有和他有課程的交集,研究方向上邵文錫也覺得無聊無趣。
可梁森那時候小他一屆,正好有一門課是漢金斯博士來負責。
梁森有偏執控製女友的前科,但他的偏執障礙更多是在親密關係裏容易失控。
至於在其他人麵前,他更像是內心高傲表麵溫和的優等生。
梁森對大部分人都如看螻蟻,除了試圖觸碰他利益的人,又或者是讓他感到粗鄙的人。
這兩種,他往往更會感到不屑。
當然,這之中並不包含唯一被他認可了的邵文錫。
而漢金斯博士,他們作為每周也就會碰麵兩節課的師生,沒有利益的牽扯,他也並沒有對梁森表現出粗鄙的言行。
更像是梁森當時因為正在邵文錫的幫助下,嚐試控製自己對前女友的關注,精神和脾氣都處於一種較為繃緊的狀態。
所以漢金斯上課時耍聰明,開了一個隱晦卻低俗,對女生不太尊重的玩笑之後,梁森就不太喜歡看到這位教授了。
男人對女人開黃腔,往往是一種輕浮心理,展示地位,嚐試控製,如果他在講台上都打了擦邊球,那私下裏呢?——林煜下意識想到了這些問題。
而梁森逐漸明朗的講述裏,果然也開始靠近了重點。
雖然梁森的觀察邏輯沒有邵文錫那麽好,但他當時抱著轉移注意力的嚐試,還是發現了一些肮髒的痕跡。
“我向來不怎麽喜歡老師這個群體,在知識的傳授上他們確實起到了用處,但管理人的水平則是參差不齊。
而被管教的,往往都還沒有足夠的辨別能力,不能及時反應規避險惡。 所以一旦出了一隻鬼,就容易吸取許多人的魂。”
“抱著這種看法,除了教育業,你難道能有其他喜歡的職業嗎?
水清無人觀,點墨成黑池,梁先生,你可能比你想象中的要更狹隘一些。”
梁森微笑道:“我覺得你說的很對。但正因為狹隘,我才和文錫一起做了一件很正確的事。”
很遺憾。
漢金斯博士,就是一隻吸魂的鬼。
梁森在不經意發現了一位其他課程都算優異的女同學,卻在課後追問漢金斯教授如何才能修正成績之後,將這件看起來有些奇怪的事在閑聊時轉告給了邵文錫。
就像邵文錫無法袖手旁觀在心理諮詢中飽受騷擾迫害的宋曉萌,又像是他幫忙那時不願意損人不利己的梁森一樣。
在遲疑考慮之後,邵文錫還是跟蹤觀察了漢金斯博士的行蹤。
他當然知道這樣存在風險,他隻是不在乎而已,從來都是如此。
而梁森的疑慮,在邵文錫的行動中也得到了印證,又或者可以說是他們兩個人的行動。
這種注意力的轉移,讓梁森感到格外的新鮮和刺激,更覺得邵文錫冷漠寡淡的個性變得有趣了很多。
邵文錫當初聽說自己的問題,也是這麽一點點觀察,了解他的心理,針對性地讓梁森喜歡的女孩兒脫離他的控製嗎?
梁森一直直覺邵文錫是危險的,但直到那一次,他才直觀地明白邵文錫的危險和有趣在什麽地方。
擁有一定的正義感,行為卻遊離在規則之外,不僅有自己的思維方式,還可以在催眠之外,輕鬆侵入旁人的大腦。
梁森喜歡看到那樣的他,喜歡一角冰山之下,在海水中陰暗的,鋒利的,輕鬆就能瓦解船體的強大——對他而言,那才是真正的邵文錫。
他們在這樣緊張刺激的觀察裏,發現了漢金斯博士在挑選獵物,故意用成績和看中的女孩子的一些過錯,威脅她們為他“服務”
但是他很謹慎,首選是挑選的個性較為軟弱,也絕不會留下侵犯的證據,還要拿捏著她們的隱私和前途。
如果直接舉報,很難告發成功,梁森認為可以在他作案的地方實時直播,到時候自然百口莫辯,結果自然是得到了邵文錫的白眼。
“林警官,遇到這種事情,你覺得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麽呢?”
梁森雖然問了,但也不是真的要林煜迴答什麽。
而是微笑著,用一種追憶中的崇拜目光說:“在那種情況下,我原本認為能夠讓漢金斯停止作惡就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了。
可文錫……他想到了一種十分諷刺的,打碎人皮的辦法。”
“打碎……人皮?”
“很不湊巧,漢金斯博士有一雙兒女,女兒隻有16歲,她很漂亮,很陽光,很崇拜自己的爸爸。
並不知道她的父親,在大學裏,悄悄剝著比她大不了幾歲的女孩子的裙子。”
“……”
林煜喉嚨一緊。
漢金斯當然應該受到懲罰,名聲,工作,家庭,他一個也無法保全,他要為他的惡行付出代價。
當然也不配做一個父親,可他的家人……需要用這種方式知道真相嗎?
一開始……是一種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漢金斯觀察別的女生,邵文錫就匿名將一些窺視角度的他的女兒的照片送給他。
漢金斯自己做這些事心安理得,發現女兒受到騷擾卻無法接受,他開始更多關注女兒的生活。
而針對他的曝光,也在這時候無孔不入地送到了父女二人的麵前。
盡管行事謹慎,漢金斯沒有在任何地方留下他私人倉庫的密碼,倉庫裏也安置了預防攝像頭和信號屏蔽的裝置。
但他和受害人來去的記錄,成績的改變,這些仍然是可以拍攝和翻查的,再加上惹人遐想的聲音,自認為無人發現的色情目光。
不需要更多,懷疑和聯想的種子生根發芽,已經足夠漢金斯精神緊張了。
他開始多疑,開始暴躁,家人疏遠,女兒厭棄,他也無暇再對那些女孩兒做什麽。
他更想找出是誰在這樣破壞他的生活,他不清楚這雙眼睛究竟在哪兒,連睡覺都無法踏實。
很快他就因為精神狀態的不穩定而被暫時停掉了教學工作,意外也是在這時候發生的。
在一個他已經提前打過電話,想要向家人坦白自己的休息日。
漢金斯開車經過十字路口時,監控顯示,綠燈變紅之前的幾秒,漢金斯沒有加速,隻是減速的反應慢了。
於是衝出斑馬線,和橫向的車子相撞,漢金斯當場死亡,時間為下午的兩點零三分。
但是,那究竟是不幸的意外,還是一場消耗性的,讓人意識恍惚神經衰弱的謀殺呢?
林煜不解地問:“……你當初,給他設置這個時間的鬧鍾,為什麽?你想要告訴他,這個人的事故和你們不是全無幹係嗎?”
因為是發生在國外的舊事,梁森並沒有隱瞞的必要,很是坦蕩地解釋道:“當然不是,林警官認為我是一個很擅長認錯和承擔責任的人嗎?
我甚至認為那場意外是沒理由不高興的事件,事故責任在漢金斯本人,違反了交通規則。
而那些被他傷害過或還沒來得及造成更大傷害的女生,也隻會認為他的死亡應該開香檳來慶祝。
弱小的人比起反抗,更盼望上帝去懲罰和收拾,so……wishes e true. congrattions!(所以,願望成真,恭喜她們!)”
“……文錫也這樣想嗎?”
“他更敏銳一些,所以當時,他是會有些負罪感的。林警官認為呢?這件事超出了你的轄區,你認為我們是救助者,還是謀殺的間接犯呢?”
漢金斯是個人麵獸心的教授,可是懲罰他的手段又遊離於律法之外。
身處體係之內的林煜無法認同他們,他當然知道程序正義有諸多的限製,可如果連方法都是絕對錯誤的,結果的正確又有多麽正確呢?
“林警官,你認為文錫是符合你理想的對象嗎?恐怕,那隻是一時的幻想而已。
你們的家庭不同,想法不同,經曆不同,隻有妹妹這一點還算是相似吧。
區別隻在於,他的妹妹是生父出軌的產物。”
“文錫大概沒有怨恨過她,但他從來也瞧不上那個男人。畢竟有些父親的存在,有等於沒有,也許還不如沒有。
對於他成功讓那個人孤獨而死的事情,我認為這也是非常合理的。
而對邵枝楠來說,不知道這些,開始依靠一個讓她感到好奇,又覺得尤為可靠的哥哥,也算是對文錫生父的一種諷刺吧。”
“……這是一種控告嗎?”
“當然不是。”
“文錫的生父死於癌症。”
“我沒有說不是。”
“那麽,孤獨而死又是什麽意思?”
梁森微笑著問:“林警官,你確定這件事應該來詢問我嗎?”
因此,邵文錫除了必要的課程要讀,那時候還總會和導師一起做研究上的任務。
也因此認識了一些主要負責帶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導師,dr.漢金斯就是其中的一位。
漢金斯博士金發碧眼,個子瘦高,年過五十但並不萎靡,講課也還算得上是有幾分風趣。
是個較為典型的美國人,但有趣的是,梁森和邵文錫都不約而同地不太看得上他。
邵文錫疏於社交眾所周知,能讓他感興趣的往往是有趣的謎題或研究。
而漢金斯博士並沒有和他有課程的交集,研究方向上邵文錫也覺得無聊無趣。
可梁森那時候小他一屆,正好有一門課是漢金斯博士來負責。
梁森有偏執控製女友的前科,但他的偏執障礙更多是在親密關係裏容易失控。
至於在其他人麵前,他更像是內心高傲表麵溫和的優等生。
梁森對大部分人都如看螻蟻,除了試圖觸碰他利益的人,又或者是讓他感到粗鄙的人。
這兩種,他往往更會感到不屑。
當然,這之中並不包含唯一被他認可了的邵文錫。
而漢金斯博士,他們作為每周也就會碰麵兩節課的師生,沒有利益的牽扯,他也並沒有對梁森表現出粗鄙的言行。
更像是梁森當時因為正在邵文錫的幫助下,嚐試控製自己對前女友的關注,精神和脾氣都處於一種較為繃緊的狀態。
所以漢金斯上課時耍聰明,開了一個隱晦卻低俗,對女生不太尊重的玩笑之後,梁森就不太喜歡看到這位教授了。
男人對女人開黃腔,往往是一種輕浮心理,展示地位,嚐試控製,如果他在講台上都打了擦邊球,那私下裏呢?——林煜下意識想到了這些問題。
而梁森逐漸明朗的講述裏,果然也開始靠近了重點。
雖然梁森的觀察邏輯沒有邵文錫那麽好,但他當時抱著轉移注意力的嚐試,還是發現了一些肮髒的痕跡。
“我向來不怎麽喜歡老師這個群體,在知識的傳授上他們確實起到了用處,但管理人的水平則是參差不齊。
而被管教的,往往都還沒有足夠的辨別能力,不能及時反應規避險惡。 所以一旦出了一隻鬼,就容易吸取許多人的魂。”
“抱著這種看法,除了教育業,你難道能有其他喜歡的職業嗎?
水清無人觀,點墨成黑池,梁先生,你可能比你想象中的要更狹隘一些。”
梁森微笑道:“我覺得你說的很對。但正因為狹隘,我才和文錫一起做了一件很正確的事。”
很遺憾。
漢金斯博士,就是一隻吸魂的鬼。
梁森在不經意發現了一位其他課程都算優異的女同學,卻在課後追問漢金斯教授如何才能修正成績之後,將這件看起來有些奇怪的事在閑聊時轉告給了邵文錫。
就像邵文錫無法袖手旁觀在心理諮詢中飽受騷擾迫害的宋曉萌,又像是他幫忙那時不願意損人不利己的梁森一樣。
在遲疑考慮之後,邵文錫還是跟蹤觀察了漢金斯博士的行蹤。
他當然知道這樣存在風險,他隻是不在乎而已,從來都是如此。
而梁森的疑慮,在邵文錫的行動中也得到了印證,又或者可以說是他們兩個人的行動。
這種注意力的轉移,讓梁森感到格外的新鮮和刺激,更覺得邵文錫冷漠寡淡的個性變得有趣了很多。
邵文錫當初聽說自己的問題,也是這麽一點點觀察,了解他的心理,針對性地讓梁森喜歡的女孩兒脫離他的控製嗎?
梁森一直直覺邵文錫是危險的,但直到那一次,他才直觀地明白邵文錫的危險和有趣在什麽地方。
擁有一定的正義感,行為卻遊離在規則之外,不僅有自己的思維方式,還可以在催眠之外,輕鬆侵入旁人的大腦。
梁森喜歡看到那樣的他,喜歡一角冰山之下,在海水中陰暗的,鋒利的,輕鬆就能瓦解船體的強大——對他而言,那才是真正的邵文錫。
他們在這樣緊張刺激的觀察裏,發現了漢金斯博士在挑選獵物,故意用成績和看中的女孩子的一些過錯,威脅她們為他“服務”
但是他很謹慎,首選是挑選的個性較為軟弱,也絕不會留下侵犯的證據,還要拿捏著她們的隱私和前途。
如果直接舉報,很難告發成功,梁森認為可以在他作案的地方實時直播,到時候自然百口莫辯,結果自然是得到了邵文錫的白眼。
“林警官,遇到這種事情,你覺得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麽呢?”
梁森雖然問了,但也不是真的要林煜迴答什麽。
而是微笑著,用一種追憶中的崇拜目光說:“在那種情況下,我原本認為能夠讓漢金斯停止作惡就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了。
可文錫……他想到了一種十分諷刺的,打碎人皮的辦法。”
“打碎……人皮?”
“很不湊巧,漢金斯博士有一雙兒女,女兒隻有16歲,她很漂亮,很陽光,很崇拜自己的爸爸。
並不知道她的父親,在大學裏,悄悄剝著比她大不了幾歲的女孩子的裙子。”
“……”
林煜喉嚨一緊。
漢金斯當然應該受到懲罰,名聲,工作,家庭,他一個也無法保全,他要為他的惡行付出代價。
當然也不配做一個父親,可他的家人……需要用這種方式知道真相嗎?
一開始……是一種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漢金斯觀察別的女生,邵文錫就匿名將一些窺視角度的他的女兒的照片送給他。
漢金斯自己做這些事心安理得,發現女兒受到騷擾卻無法接受,他開始更多關注女兒的生活。
而針對他的曝光,也在這時候無孔不入地送到了父女二人的麵前。
盡管行事謹慎,漢金斯沒有在任何地方留下他私人倉庫的密碼,倉庫裏也安置了預防攝像頭和信號屏蔽的裝置。
但他和受害人來去的記錄,成績的改變,這些仍然是可以拍攝和翻查的,再加上惹人遐想的聲音,自認為無人發現的色情目光。
不需要更多,懷疑和聯想的種子生根發芽,已經足夠漢金斯精神緊張了。
他開始多疑,開始暴躁,家人疏遠,女兒厭棄,他也無暇再對那些女孩兒做什麽。
他更想找出是誰在這樣破壞他的生活,他不清楚這雙眼睛究竟在哪兒,連睡覺都無法踏實。
很快他就因為精神狀態的不穩定而被暫時停掉了教學工作,意外也是在這時候發生的。
在一個他已經提前打過電話,想要向家人坦白自己的休息日。
漢金斯開車經過十字路口時,監控顯示,綠燈變紅之前的幾秒,漢金斯沒有加速,隻是減速的反應慢了。
於是衝出斑馬線,和橫向的車子相撞,漢金斯當場死亡,時間為下午的兩點零三分。
但是,那究竟是不幸的意外,還是一場消耗性的,讓人意識恍惚神經衰弱的謀殺呢?
林煜不解地問:“……你當初,給他設置這個時間的鬧鍾,為什麽?你想要告訴他,這個人的事故和你們不是全無幹係嗎?”
因為是發生在國外的舊事,梁森並沒有隱瞞的必要,很是坦蕩地解釋道:“當然不是,林警官認為我是一個很擅長認錯和承擔責任的人嗎?
我甚至認為那場意外是沒理由不高興的事件,事故責任在漢金斯本人,違反了交通規則。
而那些被他傷害過或還沒來得及造成更大傷害的女生,也隻會認為他的死亡應該開香檳來慶祝。
弱小的人比起反抗,更盼望上帝去懲罰和收拾,so……wishes e true. congrattions!(所以,願望成真,恭喜她們!)”
“……文錫也這樣想嗎?”
“他更敏銳一些,所以當時,他是會有些負罪感的。林警官認為呢?這件事超出了你的轄區,你認為我們是救助者,還是謀殺的間接犯呢?”
漢金斯是個人麵獸心的教授,可是懲罰他的手段又遊離於律法之外。
身處體係之內的林煜無法認同他們,他當然知道程序正義有諸多的限製,可如果連方法都是絕對錯誤的,結果的正確又有多麽正確呢?
“林警官,你認為文錫是符合你理想的對象嗎?恐怕,那隻是一時的幻想而已。
你們的家庭不同,想法不同,經曆不同,隻有妹妹這一點還算是相似吧。
區別隻在於,他的妹妹是生父出軌的產物。”
“文錫大概沒有怨恨過她,但他從來也瞧不上那個男人。畢竟有些父親的存在,有等於沒有,也許還不如沒有。
對於他成功讓那個人孤獨而死的事情,我認為這也是非常合理的。
而對邵枝楠來說,不知道這些,開始依靠一個讓她感到好奇,又覺得尤為可靠的哥哥,也算是對文錫生父的一種諷刺吧。”
“……這是一種控告嗎?”
“當然不是。”
“文錫的生父死於癌症。”
“我沒有說不是。”
“那麽,孤獨而死又是什麽意思?”
梁森微笑著問:“林警官,你確定這件事應該來詢問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