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啟三年十月十九日,天子李儇駕崩


    有關聖人的病情,早在年初就已經為人所知,也已經立了皇太弟皇儲,故而並沒有出乎所有人意料。


    隻是不知道,會來得如此之快罷了


    雖然,俱是發展到了現在,唐廷的政治威信,早已岌岌可危,但畢竟還不是春秋戰國,大一統的曆史慣性依舊還在。


    天子依舊有著合法性上,無可置疑的地位。


    故而,當這個消息,經由長安傳及眾藩鎮後,依舊引發了軒然大波。


    李儇自十二歲登基,至今已有十四載,雖然荒唐,沒什麽好名聲,但畢竟深入人心。


    皇位繼承,尤其是這種兄終弟及的情況,長安還是相當小心。


    好在李傑在此之前,已經監國了大半年,又派親信張濬充任鄜坊節度使,高仁厚為節度副使,訓練嫡係兵馬。


    張濬雖然喜歡好高騖遠,不踏實,但高仁厚畢竟是有本領的。


    李傑其人,雖說政治上比較幼稚,但性格正直主見,對下屬臣僚還是不錯的。


    當高仁厚前來長安領命時,他主動親自接見了高仁厚,賜予財帛,還把自己日常遊獵所用的弓馬,戰袍賞賜,相送出城赴任,令對方極為感動。


    這收買人心的手段,可能比起李業、李克用、朱溫這些血火裏鍛煉出的梟雄人物,差許多,但誰叫人家是皇帝呢?以九五之尊,如此作為,的確很能令人心拜服。


    原本被李業“挽救”出來,準備留到日後自己收服的高仁厚,居然就這般陰差陽錯,變成了李傑手裏的一張王牌。


    當正在涼州巡察的李業,從侍從右司聽到這個消息,還有些愣


    他原本從來沒把這個皇太弟,當成迴事,如今看來,卻要重新評估了。


    果然,不能小覷天下英雄啊


    得到高仁厚這個經驗豐富的驍將幫助,張濬雖然本身沒多大本事,但畢竟氣勢嚇人,又重視門麵,卻是花大功夫,把保大軍拉了起來。


    張濬成功用疑兵之計,外加狐假虎威,威懾拉攏了鄜坊諸多小軍頭,收攏了兩千多人馬,加上高仁厚所帶來的一千人。


    他以此為根基,於鄜坊四州,招募青壯七千人,得一萬軍。


    本來張濬隻是想做出個架子,能跟李傑交差便是,但高仁厚的到來,卻改變了事情走向。


    也許是真的感激李傑知遇之恩,高仁厚尤為賣命,以自己的一千蜀兵為根基,充任基層軍官,花了半年功夫,還真的將這支保大軍練得有模有樣起來。


    而涼國那邊也是實誠,約定好的三千匹戰馬,等張濬這邊,把大半財貨運過去以後,就已經送來了兩千匹。


    張濬又從鄜坊北麵的黨項部落手中,弄來了些駑馬作為備用,硬是讓高仁厚建了一支一千五百騎的騎兵都。


    在這種情況下,光啟三年十月中,李儇駕崩之際


    按照大唐朝以往的政治慣例,這種皇位繼承的階段,最緊要的,便是掌握京畿近衛兵權的宦官集團。


    可這迴,事情卻發生了變化。


    十月十七,李儇病情惡化,神誌已然不清,彌留之際,相招幾個親信宦官。


    但此時,楊複恭出於能夠完全掌握局勢的目的,選擇隱瞞李儇病情,做好了秘不發喪的準備。


    雖然他已經確定了讓李傑作為皇位繼承人,但他需要的是一個傀儡,而不是一個主人。


    尤其是這個即將登基的新皇帝,顯現出異常的政治宏圖,身邊還聚集了孔緯、韋昭度、崔安潛等有識之士,甚至有自己掌握兵權的動作。


    可在李儇彌留前召見的十多名宦官裏,其中一人,因與楊複恭交惡,私自朝李傑這邊透露了消息。


    宦官勢力複雜,楊複恭雖掌大權,卻也沒辦法控製所有人。


    李傑得知李儇已然彌留,立即尋借口,私下出宮,前往韋昭度府中,與韋昭度、孔緯、崔安潛三名宰相密謀。


    四人都察覺出,這是一個鎮壓權宦,收迴君權的大好機會!


    韋昭度當機立斷,建議道


    “為今之計,重在兵權,還請立即派親信與鄜坊,讓張、高馬上檢點步騎,前來受閱!”


    “另以暗旨一封,快馬與涼王、虢王處,旨中無需多言,撫慰即可,隻要二王領旨,事情便成了一半!”


    至於為何沒有代王,乃是因為此時李克用正引兵與朱全忠相爭,距離太遠。


    孔緯補充,可以與幾個和楊複恭互有齟齬的宦官聯絡一二,共同發力。


    李傑年紀輕輕,卻隻覺等到了如此天賜良機,若能做成,在他看來,意義絲毫不下於當年玄宗皇帝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從外戚手中奪迴皇權的功勳。


    當天夜裏,在孔緯的暗自準備下,數騎快馬自長安城郊跑了出去。


    緊接著,兩日後,天子駕崩,楊複恭秘不發喪,過了一日,才召李傑入宮受位。


    李傑也不害怕,壯著膽子入內宮,見了大行皇帝梓宮,楊複恭見狀,以為皇儲已然在自己掌握之中,就宣讀了李儇遺旨。


    李傑在大行皇帝梓宮前繼位,改名李曄


    宮中宦官紛紛大禮參拜,隨後在楊複恭的簇擁下,前往前殿


    宮前擊鼓大朝,這才派黃門出宮,將大行皇帝駕崩的消息傳了出去。


    一時間,長安城內,俱皆掛白披麻


    隻是,除了專門委派來衝門麵的幾個太監、宗室和後妃們,整個長安城,卻是沒有多少哭聲,反而寂靜得可怕。


    次日黎明,在京數百朝臣,全部披麻戴白,到前殿參見新皇


    按道理來說,這不過是繼位的固定流程罷了。


    正在這個時候,三位宰相,忽然同時出列,上奏言曰


    “依禮製,新皇繼位,理應祭天,如今海內多事,陛下承登大寶,何不出城祭祀天地,以求祖宗神靈庇佑?”


    雖說這事情本就理所應當,但還是引起了楊複恭的注意,沉聲出言


    “今日大禮,不宜出城,不妨後日禮畢再行出城。”


    李曄不置可否的答應了,似乎全然隻是幾個宰相,執著於禮製罷了。


    於是乎,登基典禮照常進行,楊複恭也輕鬆了許多,李曄宛如提線木偶般,任憑宦官們擺弄,不發一言。


    楊複恭甚至都計劃好了,等登基完事後,提議給這新皇帝納些妃嬪,令其知道當天子的樂趣所在,能沉迷享樂,不想其他有的沒的,自然也就如以前一樣了。


    兩日後,君臣、太監、外戚上千人,還有三千神策軍,出長安城南二十裏外的圜丘,準備祭天。


    圜丘,便是祭天台,相當於後世北京的天壇、地壇。


    李曄一身十二章冕服,登上黃土夯成的圜丘,與身後諸多宦官、神策軍拉開了距離。


    正在此時,忽然一聲


    “鋥!”


    利刃出鞘,甲胄碰撞


    卻是長安禁軍當中,神策軍左廂都指揮使西門重遂,忽然拔刀出聲


    “有人意欲刺害聖駕,隨我護衛!”


    遂而數百甲士紛紛圍攏過來,將正在圜丘上的李曄保護起來。


    楊複恭立馬察覺到了不對,厲聲叱罵道


    “西門重遂,爾欲反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振並收藏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