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業所指的,其實是會州至蘭州一帶。


    會州這個地方,說起來好像不太知名


    但在後世,這一整塊地區,卻是鼎鼎大名——甘肅白銀


    白銀雖然聽著就像銀礦,但事實上,白銀並不產銀子。


    相反,白銀是中國最重要的銅礦產地之一。


    其實還有許多稀有金屬,整個甘肅,後世在共和國的工業版圖上都非常重要。


    隻是對於此時的涼國,以及李業而言,銅顯得最重要罷了,畢竟這年頭,銅可就等於錢。


    自從在西北紮下根後,李業治下經濟就有許多問題。


    其中最大的一個,便是貨幣


    此時征收賦稅,均以實物為主,糧食和牲畜,而錢帛等流通貨幣,必須要通過貿易,從關中、蜀中交換貨幣。


    這對李業打造一個獨立的強大經濟體,並不算好事,涼國必須要自己能生產貨幣,用來刺激經濟。


    所以他希望通過開掘銅礦,自行鑄造銅幣。


    這事情顯然不是第一次提了,會州的銅礦,此前也有過許多民間小規模開掘的例子,所以韓群還是有所了解的。


    “會州、蘭州的確有銅礦,主要分布在會寧、烏蘭二縣,不過此前都是民間小規模發掘,每年產量不過一二千貫,恐怕......”


    李業倒也不覺得驚奇,此時甘肅的許多礦產都還沒有發現,除了白銀的銅礦,還有嘉峪關的鐵礦。而且嘉峪關鐵礦發掘時間更早,但同樣都是限於勘察條件的落後,所以規模很小罷了。


    李業問道


    “現在呢,民間還有發掘嗎?”


    韓群搖頭道


    “去年張大官就發了函,說是境內銅鐵礦產,歸於官營,不許民間開掘,現在小礦,都在會州刺史衙門控製之下。”


    李業聞言微微思忖,而後道


    “若是今年,官府追加投資,會州銅礦能否增產?”


    “這要看花多少錢了,除了錢,最關鍵的還是人。開礦本來就是危險活計,現在各州境內大搞授田,老百姓靠種地便能活得滋潤,如何會輕易去開礦?”


    韓群指出問題所在


    李業頷首,對方說得的確有道理,古代開掘礦產,因為安全技術不足,向來危險,有時候一個不小心,整個礦幾百號人,一起喂了山神土地公,也不是什麽稀罕事。


    李業便道


    “若是用俘虜,如何?”


    他所指的,乃是宥州之戰後的黨項俘虜,將近兩萬人,此前專門看押著,把宥州境內的四城八堡給修了。


    如今倒是已經得了空閑,李業便動了心思。


    “若是用俘虜,自無不可,但一則需要不少兵馬參與彈壓,二則,還是得花錢才行。”


    李業搖頭道


    “錢生錢的買賣,如何不舍得花錢?這樣吧,你迴去著會州、蘭州刺史衙門,實地勘察一番,寫個條陳。但凡八萬貫以下,我直接便批了,八萬貫以上,和繼元兄商議一番,看看能不能先從其他地方挪用。”


    此時涼國的財政收入主要分為三類,其一是每年征收農戶稅賦的糧食,這個占大頭,但糧食不方便拋售換為錢帛,所以大多儲存在庫,隻有時會與因為戰爭缺糧的中原藩鎮互貿。


    比如年前,李業便讓戶曹長史孫勝主持,把五萬斛糧出售給了要和昭義軍動武,積存糧草的王重榮,換得錢帛三萬餘。


    其二是每年蕃部上貢的牲畜,包括馬匹、牛羊,以及皮毛等,也是大頭,同樣是涼國與內地互貿的主要商品。


    其三便是從商隊、邊市稅收,以及通過官營貿易,從內地換來銅錢、絹帛。這筆錢的最大作用,就是給涼軍發賞賜。


    以去年,光啟二年為例,全年涼國官府,通過稅務、官貿等方式,得錢二十三萬貫,絹帛十四萬匹,其中一大半都變成了軍士的賞賜。


    平均下來,每名軍士,每年至少要五貫錢,兩到三匹絹才行。


    這還隻是說平時,如果遇到惡戰,肯定還得臨時加派賞賜。


    韓群當即應聲,表示一定會把官營銅礦的事情做好,但心中卻不免嘀咕。這會州銅礦到底有多少,都還是個未知數呢,萬一真的就隻有那幾個以前民間開的小銅礦呢?


    但他肯定不知道李業的心思,據他所知,白銀地區的銅礦,可不是小數目,而且不少都是露天和半露天礦產,十分易於開采,即使是以現在的技術條件,也不難進行。


    除了白銀的銅礦,李業還專門讓袁襲派侍從右司,關注了現在還不屬於李業轄地,位於歸義軍的嘉峪關鐵礦。


    當然,其實鄯州和涼州本地,也有不少露天的小鐵礦。


    對此,李業再三囑咐工曹,把這事抓起來,不怕花錢,兩三年砸個


    十萬貫也是值得的,但人力方麵,可以盡量以蕃部俘虜為主,避免破壞當地正常的農業生產,同時也是節約成本。


    礦石從深山裏被挖掘出來,隻是變成武器和工具的第一步。


    李業當初從京畿帶來的大批工匠,也逐漸忙碌起來,按照李業的規劃,未來三年內,他們將圍繞著會州、涼州、靈州三地,形成以冶煉、鍛造銅鐵,產出貨幣與器械、農具的手工業基地。


    他一邊廣設官營工坊,對待工匠的條件,並不比對軍士差多少,其中優異者,甚至會被官府授予職銜。


    從而形成了掛在工曹衙門名下的新單位——兵仗局


    兵仗局不僅是負責各個官營工坊,同時也會對靈州周圍廣泛的民間鐵匠鋪之類,分派任務,統一收購器械,這也是激勵民間生產力的方式。


    韓群告辭以後,崔艤在涼王府逗留一兩日,也迴到了隴右布政司衙門。


    二人很快就開始著手李業再三吩咐的工作。


    崔艤在隴右,把許多以前從吐蕃貴人們手中繳獲而來的優良牧場,圈了起來,作為官營牧馬監的範圍。


    同時在幾個與河湟蕃部直接接壤,的要害地區,比如洮州的廣恩鎮,青海湖畔等,設立專門對蕃部進行茶馬貿易互市口岸。


    預計每年,從這幾處流入馬匹恐怕不下萬


    但涼國馬匹管得相當嚴,哪怕是蜀中、中原過來的商隊,遠道千裏,利潤十倍,隻要涉及馬匹生意,都要再三審核,沒有官府的允許,任何可以用作騎兵的優良馬匹,都是不能出關的。


    而韓群這邊,就讓人歡欣鼓舞許多了


    原本接到李業的命令,韓群也隻是將信將疑,讓會州、涼州、蘭州三地組織人手,加上一批來自靈州,從長安帶來,經驗豐富的老工匠、礦工。


    一行近千的隊伍,在兩個都士兵協助下,與會州進行了拉網式的勘察。


    最後居然在好幾個地方,發現了新的露天銅礦


    以這個時代的地質學條件,能夠發現的,都屬於那種最容易開采的,所以隻需要加派人手,設立礦場,這些地方很快就能多出許多煙囪,為李業生產貨幣。


    消息一經傳出,十五州俱皆嘩然,無數文武官吏,紛紛向李業恭賀,表示這是天賜寶藏於涼王。


    民間更是有涼王在秦州,受隴西李氏先祖托夢,指點礦藏的傳說。


    無論如何,此事之後,哪怕是對於高層而言,涼王李業身上都多了些神秘色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振並收藏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