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是天下一等一糧倉不假,但也得分時候


    自從廣明元年,黃巢打進關中後,整個長安周邊都亂了套,大量百姓流亡,緊接著又淪為了官軍和巢軍反複拉鋸的戰場,徹底打亂了農業生產秩序。


    結果不言自明,連續兩個秋收,都沒能產出足夠的糧食,卻要供給黃巢在關中十餘萬大軍。


    之前還能通過潼關,把河南尚讓等人搜掠到的糧食運進來,而現在,一則河南那邊也亂了套,二則朱溫倒戈,一下子便切斷了兩邊聯係,讓長安淪為孤城。


    王鐸也意識到了這點


    長安是堅城,如果強攻,絕非易事,所以他決定,要通過四麵合圍來困死黃巢。


    事實證明,這個方略是正確的,他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


    隻是小半月後,黃巢就陷入了斷糧邊緣


    隻是,此時的長安,除了十餘萬巢軍外,還有剩下的二三十萬百姓啊......


    長安城內


    此時的長安城,已經被巢軍統治了兩年,在這個過程中,到也並非一開始,日子就不好過。


    黃巢初入長安之際,軍紀還是不錯的,他盡可能的約束士卒,沒有對世家豪門以及宗室外的士民動手,故而雖然大家也惶惶不可終日,但起碼沒有性命之憂。


    可隨著鄭畋帶著勤王軍第一次收複長安,又被趕出來後,情況就變了。


    黃巢怨恨士民協助官軍,於是乎開始在城內清洗陽奉陰違的前唐官員及其家屬,但以巢軍軍紀,事態很快就變得不可控製。


    官軍和巢軍都陷入完全失控的混亂中,長安迎來了第一次浩劫,至少數萬人在其中喪生。


    在此之後,黃巢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完全控製得住大軍,也就縱容了。


    這時候,長安士民的苦難才正式開始


    巢兵將領在城中大肆搶奪婦女、財貨,占領之前唐廷官員、貴族的府邸。


    他們倒是沒有什麽攤派、捐賦啥的名目,隻是挨家挨戶直接索取


    當長安陷入缺糧困境後,近三十萬長安士民首當其衝


    幾乎城內每天都有上百人因饑餓而死亡,還有更多的人,是在失序的混亂中,成為了亂兵、地痞們互相爭奪有限資源的犧牲品。


    雖然還沒有達到要吃人的地步,但顯然也不遠了


    效節軍大破許建以後,就在王鐸的命令下,屯駐長安北麵。


    嚴防巢軍北上,與此同時東麵的王重榮、朱溫、周汲,西麵的宋文通、朱玫,南麵的尚師儒,以及北麵的李業、李克用、拓跋思恭,合計十多萬人,幾乎把長安周邊百裏,圍成了鐵桶。


    就這樣,步步緊逼的合圍,持續了近兩月


    黃巢當然不願意坐以待斃,多次派軍,讓林言、王璠、趙璋諸將出戰,企圖打開突破口。


    但分別被李克用和朱溫、王重榮擊敗


    尤其是李克用在新豐縣外,以六千蕃漢騎兵,擊破王璠三萬,追奔二十裏,斬首數千而還,一時威震關中。


    可就在局勢對於唐軍,眼見著逐漸轉好之際


    後方卻又出了幺蛾子


    王鐸素來和田令孜不和,雖說眼見長安即將收複,但田令孜擔心王鐸憑借此等功勳,日後必然會威脅自己的地位。


    於是,他就開始施展起宦官的老本領,搶功勞!


    具體怎麽搶呢?


    簡單,派監軍啊


    宦官楊複光為天下兵馬都監,為王鐸之副,雖說楊家兄弟和田令孜也不太對付,但起碼比文官的王鐸強不是?


    然後就開始緊鑼密鼓的給各路勤王軍派監軍


    而李業這支偏師,雖然人數少不顯眼,卻是公認能打的。


    自然也不會被放過


    而李業得到這個消息,卻並非是從王鐸那


    卻是北上任職勤王軍都監判官的鄭洵帶來的


    李業和鄭洵也算是舊識,已有一年多未見,此番相遇,頗為唏噓


    而李業最關心的,當然還是鄭畋近況


    他是個戀舊的人,無論是諸葛爽,還是鄭畋,這些曾經幫助提拔過他的人,李業心中還是很感激的。


    “美江兄,許久未見,風姿依舊啊。”


    之前兩人之間,還是鄭洵地位更高,可如今隔了不到兩年,李業已然成為副帥,關中唐軍兩隻手數得出的人物,鄭洵自然是不好自居身份的。


    主動出言


    “誒,子燁如今統領大軍,早不複當年矣,反倒是愚兄,混跡良久,卻是原地周旋。”


    二人寒暄不久,李業就切入正題


    鄭洵歎氣道


    “族叔自迴到漢中,就一直臥病不起,直到去年末,才稍有好轉。”


    “前兩月,天子下旨相招,說是要複族叔司空,同平章事、門下侍郎,主持蜀中軍國大事。但田令孜哪裏肯分權柄?”


    “田令孜其人徇私枉法,鼓動天子,拜自家兄弟陳敬瑄為侍中,又兼西川節度使,掌管蜀中財權。”


    “族叔不忿,當即彈劾田令孜,田令孜相爭,族叔便以當庭叱罵,這兄弟二人現在可是恨極了相公。隻是族叔素來受天子信賴,又得軍心,才不敢動手。”


    雖說田令孜是當今聖人最親信的人,但鄭畋也很受聖眷,這是因為天子即位之初,鄭畋是打擊當時柄權宰相韋保衡的先鋒。


    “隻是族叔身體本就有憾,如今在朝中,也是獨木難支啊......”


    李業也是歎息


    他自問不是什麽大唐忠臣,至少不是眼下這個大唐朝廷的忠臣。對於如鄭畋這種,為這艘注定沉沒的破船,費盡心力的人,既有敬佩,也難免可惜。


    當然,鄭畋複出,總歸而言,對於李業是個好消息


    至少,從鄭洵口中,李業得知,在鄭畋的一力推動下,李業的節度使待遇終於可以解決了。


    鄭畋上書,請遷朱玫為涇原節度使,然後正式升李業為邠寧節度使。


    恐怕不日,這份聖旨就會跟著蜀中派來效節軍的監軍,一起到達邠州


    這對李業來說,真可謂是喜憂參半


    李業的曆史知識不算豐富,但作為一個愛好者,他還是知道一些大致時間點的。


    比如黃巢起義平息後,距離唐朝滅亡還有二十多年時間


    故而,李業在尋機積蓄實力的同時,也沒有放棄在朝中打好關係。


    鄭畋是其一,他和王鐸的關係也不算差,還有眼下的鄭洵,很可能是滎陽鄭氏在鄭畋後推出的領軍人物。


    唯一比較頭疼的,還是和宦官


    田令孜小人,貪得無厭不說,而且據他所知也蹦躂不了多久了,不值得深交。


    可想和楊氏兄弟交際,卻也一直找不到機會


    正當此時,中和二年八月,來自蜀中的聖旨和監軍終於到了。


    李業不管心裏如何想,至少明麵上,作為一名宗室,對唐廷遠比其他藩鎮恭敬。


    可他又怕那田令孜派來的監軍,在自己軍中插手,於是囑咐符存審、楊師厚,注意約束好將佐。


    但是,當所來監軍的名號,被派往打聽消息的文吏傳迴後


    李業卻是忽然大喜過望,也不顧禮節,親自率騎帶著符楊二人,出邠州城三十裏相迎。


    因為來者不是旁人,正是三兄弟舊識


    前內常侍張泰義子,現內供奉,宦官張承業。


    ......


    而邠州城外,因為其父在和田令孜政治鬥爭中失敗後,在前年病逝,張承業隻得轉投楊複恭門下,又打通田令孜之弟陳敬瑄的門路,這才得以外派。


    隻是,他對這個“邠州李業”並無印象,隻知道是黃巢亂起後,才在關中崛起的軍閥,聽說治軍甚嚴,不知會不會給自己個下馬威。


    若是那樣,自己又該如何維護朝廷體麵呢?


    心中不免有些憂慮


    一行數百人,帶著賞賜、詔書的隊伍距離邠州還有三十裏


    忽然見對麵卷起陣陣煙塵,張承業驚駭,以為是藩鎮亂兵圖財截殺


    卻聽聞遠處一個年輕聲音傳來


    “張君別來無恙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理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理振並收藏太宗之後,再造大唐最新章節